不讓當議員變成家族事業 日民主黨要斬議員「世襲」之根
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謝德良
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絡版4月26日報導,日本民主黨要徹底斬斷議員「世襲」之根,並以此和「世襲議員」眾多的執政自民黨作「區別」,為各種各樣的人才進入日本政治舞臺開闢通道。
《讀賣新聞》網絡版報導稱,25日,日本民主黨副代表岡田克也在熊本縣菊池市發表演講時表示:「世襲現象讓日本民主主義減弱,不承認世襲的民主黨將以此和自民黨作出區別。」
《讀賣新聞》報導,在日本競選議員需要三個基本條件:地盤(強有力的後援會組織)、看板(高知名度)、錢包(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很多議員在從政期間,已將這些條件積累起來,使其親屬在其引退、病故之後,利用這些資源輕鬆當選議員,將「國會議員」變成「家族事業」,致使那些具有才華但不具備上述條件的人很難進入日本政治舞臺。民主黨希望改變這種現狀。
據民主黨政治改革推進本部對該黨所屬國會議員進行問卷調查顯示,78%的人贊成限制「世襲議員」現象。4月23日,該部決定將該限制措施納入下屆眾院選舉方針中。以後,根據該黨內部規定,將對在同一選區連續成為議員候選人的現任國會議員子女等進行限制,其範圍限制在「血親三代以內」。
據《讀賣新聞》調查,在民主黨的111名眾院議員中,有16人為世襲議員,預計參加下屆議員選舉的「世襲議員」也僅為26人。因此,該項改革對民主黨的衝擊較小。
據《讀賣新聞》報導,率先提出限制「世襲議員」的其實是自民黨。自民黨選舉對策副委員長管義偉曾表示:「因為世襲現象嚴重,這樣的黨體制讓國民感到討厭,有必要從自身做起,對此進行改革。」該意見獲得一些年輕自民黨議員的贊同。不過,在自民黨所屬眾院303名議員中,有107人為世襲議員;在麻生首相的17名內閣成員中,有11名為「太子黨」。因此,日本現任首相麻生太郎對「限制之說」不無困惑地表示:「限制議員後人參與選舉,這很難辦啊!像我這個、父親亡故之後繼續成為議員的麻生太郎該怎麼辦?父親辭去議員職務後,我出馬競選議員已有25年時間了。另外,對於那些身為養子(沒有血緣關係的)的人世襲議員該怎麼辦?我不知道這個限制世襲的定義是什麼。」
現任內閣法務大臣森英介毫不隱諱地表示:「我的家族從1924年起就一直有人當選議員,不讓議員後人競選,這完全不合理。」而日本前外務大臣、其父曾為眾院議員的高村正彥也說:「二代議員也好、靠自己打拼出來也罷,只要為國民著想的政治家就是好政治家。」
議員世襲制與日本的家族觀念、選舉制度息息相關:日本政治家往往希望後代繼承自己的事業,並從小開始培養。比如已故前首相小淵惠三,他常把女兒小淵優子帶在身邊言傳身教。小淵首相去世後,小淵優子順利當選眾院議員,並成為現任內閣少子化擔當大臣。同時,日本的選舉制度和選區規劃,也利於「世襲」成功。日本的議員選區,是按選區議員名額、得票多少依次排列,優者當選。一些老議員深諳此道,早就鋪好了這些人際關係,加上多年的資金積累,很容易使子女繼承其衣缽,競選成功。
在日本,議員世襲現象已經根深蒂固,且不乏成功案例。從現任麻生起上推4位首相,都與「世襲」有關:正如麻生太郎所說,其父親和弟弟分別擔任過眾、參院議員;其外祖父是先後兩次任首相的吉田茂;他的嶽父則是曾當過首相的鈴木善幸。
而前任首相福田康夫也出身日本政治世家,是已故前首相福田赳夫的長子,而且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子承父業的首相。福田的前任安倍晉三的祖父是國會議員,外祖父是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其父安倍晉太郎曾任中曾根康弘內閣外相。而安倍晉三的前任小泉純一郎的祖父、父親也都曾擔任眾議員。小泉曾宣布:結束任期後,將讓其次子世襲議員。
因此,《讀賣新聞》預測,該限制舉措很難在自民黨內達成一致意見。(青年參考)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