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是紅土地的熱情留住了我」
    ◆人物名片
    胡鳳瓊
    籍貫:遂寧市大英縣
    職業:儀隴縣中壩小學教師
    定居儀隴原因:喜歡熱情、無私、善良的儀隴人,喜歡這片紅土地。
    ●龔海波
    2007年,懷揣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她孤身一人從遂寧來到儀隴。熱情、無私、善良的儀隴人讓她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於是,她愛上了這片紅土地。在位於大山深處的三尺講臺上,她精心呵護著每一朵「花朵」,幫助他們成長、成材。她是儀隴縣中壩小學教師、儀隴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胡鳳瓊。她說,「是紅土地的熱情留住了我。」
    追夢而來
    「我一人走進大山,是為了讓更多人走出大山,將來再有更多人回來改造大山。」2007年,響應國家「三支一扶」的號召,24歲的胡鳳瓊背著行李,加入到志願者的行列,開始了在儀隴的支教之路。
    7月29日,烈日炙烤著儀隴大地。位於大山深處的中壩小學已教室緊閉。孩子們都已放暑假,胡鳳瓊忙完家務活,又拿出教材開始備課。「下學期升小學二年級了。孩子們年齡還小,理解能力有限,我想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他們愛上數學。」
    胡鳳瓊是遂寧市大英縣人。她說,從小她就有一個夢,當一名老師,做孩子們心靈的守護者、成長的引路人。2005年大學畢業後,她本有一個不錯的工作。總也忘不了兒時的夢想,2007年,響應國家「三支一扶」的號召,她找到了夢想的實現地。經過一系列的考核後,她如願成為一名志願者,到儀隴支教。
    從舒適的城市走進位於大山深處的村落,家人是反對的。但胡鳳瓊態度堅決:「我一人走進大山,是為了讓更多人走出大山,將來再有更多人回來改造大山。」
    初到儀隴,面對陌生的一切,胡鳳瓊坦言,起初還是有些害怕,有點彷徨。但村民們的樸實、熱情感動了她,溫暖了她,也讓她堅定了紮根這片紅土地的決心。
    為愛堅守
    「初到儀隴,我拖著行李箱在縣教育局路口徘徊,一位老大爺見我四處張望,主動上前問我需不需要幫助。得知我要到車站,大爺叫來他的孫子,騎著摩託車將我送到車站。」這一幕,胡鳳瓊終生難忘,去中壩小學的路上,她再次感受到儀隴人的熱情和無私。客車到達金城鎮時,鄰座的大姐幫她找到去中壩的摩託車,並跟師傅談好價格。臨出發時,還再三囑咐師傅一定要把她送到指定位置。10年前的事情,胡鳳瓊記得一清二楚,她說,正是這些熱情的儀隴人,讓她對這片紅土地一見鍾情。
    在工作中同事們和學生們的關心和幫助,更是讓初來乍到的胡鳳瓊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當時操場還是泥巴操場,宿舍和教室都十分簡陋。那時候我年紀小,還是有點害怕。」站在位於大山深處的校園裡,這個從城市裡來的女孩兒有點手足無措。學校同事熱情地拉著她的手,幫她安置行李,布置宿舍。當晚,她和同事們圍坐在一起,吃到了一頓暖意融融的晚餐。
    「雖然學校所處的地方很偏遠,但我非常喜歡這裡。學生和村民都很淳樸。每到過節,學生們就要在黑板上寫上『胡老師辛苦了』『胡老師我們愛你』等暖心話,平時還會採摘些野花放在我的講臺上。這些小細節讓我很感動。」於是,這個城裡妹子愛上了這片山,愛上了這座學校,愛上了這片紅土地,她留了下來,紮根儀隴。
    這幾天,胡鳳瓊經常冒著酷暑到學生家中家訪。「班上的留守兒童多。暑假期間在家裡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們年紀都大了,我不放心。」胡鳳瓊的付出,當地村民們都看在眼裡。為了表達感謝,他們經常將家裡的蔬菜、水果送給胡鳳瓊嘗鮮,熱情得讓胡鳳瓊都感覺不好意思。
    如今,胡鳳瓊已經成了一名地道的儀隴人。去年,她還當選為儀隴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這既是榮譽,也是責任。」胡鳳瓊說,只有把代表職責盡到實處,才不辜負群眾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