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教師為中國西北偏遠山村點燃求學「明燈」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城鎮工作和生活,原有的鄉村人口基數不斷減小,鄉村學校的學生數量不斷萎縮。溝畔教學點最熱鬧的時候,有6個年級、150多名學生;如今,全校僅有3名二年級學生和3名學前班兒童。包括劉進倉在內,學校共有2名老師。學生數量銳減,讓維持教學點運轉的學生人均成本越來越高。但為了讓所有孩子均有享受教育的權利,各級政府作出了巨大努力。
-
「株洲鄉村紅燭」「身兼六職」的完小校長 堅守山村四十載
「鄉村紅燭」系列報導之三「身兼六職」的完小校長 堅守山村四十載株洲日報記者 侯德懷 通訊員/王亞 溫豔娟【人物檔案】,2020年榮獲株洲市鄉村教育奉獻獎。1980年,17歲出頭的肖佑萍高中畢業,成為醴陵市官莊鎮最偏遠的趙公山單級小學教師。這是一所隔年招生的學校,全校4個年級,只有他一個老師。為了讓所有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學有所獲,他在同一個課堂上將語、數、美等搭配進行交叉教學,即一個班上語文,一個班上數學,一個班上美術。45分鐘結束後,留下一個班繼續上課,其它年級休息或是做作業。
-
西峽縣:慰問偏遠山村教師 送上節日祝福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10日上午,西峽縣領導周清玉、許曉燕、衛朝輝、王雨帶領縣教體局有關負責同志來到寨根鄉賽嶺小學慰問一線教師,送上節日祝福!周清玉一行在該鄉鄉長李春鋒等人陪同下,來到賽嶺村小學,向默默耕耘在偏遠山村小學的5名教師致以親切問候。
-
鄉村教師37年堅守,只為讓深山孩子走得更遠
偏遠山區教育缺乏,師資力量不足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只有讓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紮根鄉村,以優質的教育資源作保障,才能徹底消除城鄉教育差距,通過教育讓鄉村更美好。在平壩區齊伯鎮溫泉村窯上組的窯上小學,張習陽老師用了37年的執教生涯堅守在這座偏遠的山村學校,帶出了300多名學生走出深山,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現在我們跟著記者,走進這所山頂上的學校,看看張老師的鄉村堅守之路。
-
平頂山衛東區:鄉村優秀青年教師李恩慧 淡香如桂沁山村
今年,她成功入選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作為一名鄉村優秀青年教師,李恩慧已經在觀上小學從教9年。她一直堅守在山村教育教學的第一線,如桂花一樣,獨佔小山幽,四時香馥馥,為山村的孩子帶去知識和希望。
-
「感動中國」鄉村女教師支月英到宜春學院分享37年堅守歷程
圖為9月18日晚上,「感動中國」鄉村女教師支月英先進事跡報告會。支月英(左)與宜春學院校長李雪南(右)。宜春學院 供圖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 韓玉)9月18日晚上,「感動中國」鄉村女教師支月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宜春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
-
感動中國鄉村女教師支月英與大學生分享37年的堅守歷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江西9月21日訊(記者李樹貴)9月18日,感動中國鄉村女教師支月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江西宜春學院舉行。大學生們從她句句擲地有聲堅定的言語中看到的是支月英毫無怨言的堅守。歲月無聲,時間刻痕。
-
334公裡,10年通勤路,致鄉村路上用愛堅守的教師們
他們默默無聞,卻一直堅守在基層教育一線。年輕的人們,大步向前,只有老師,堅守著歲月。都說長大方知年少純,回首才懂師恩深。2010年,劉宗豔從師範專業畢業,在年輕人爭鋒湧入都市的時代,劉宗豔選擇了一條少數人的路,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從成都去往偏遠的蓬安縣福德鎮石柱小學任教。
-
王麗華堅守山村學校代課二十年來的喜與憂
她今年57歲了,在山村學校教書已達二十多年,本該退休的年紀,只因是代課老師,陷入晚年生計之憂,仍堅守教學崗位。在邵陽縣小溪市鄉活水坑村林木蔥蘢的半山腰有一所活水坑小學。王麗華的父親曾是這所偏僻的山村學校的高級教師,是一位深受師生和家長愛戴的校長。1963年5月8日出生的王麗華,從記事開始,直至在這所學校讀完小學,耳濡目染受父親的薰陶,立志長大以後要像父親那樣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
80後女教師紮根偏遠山村十餘年
2012年,李晶順利通過湖北省農村義務教育新機制教師招聘考試,來到沙洋縣一所偏遠鄉村學校——拾回橋鎮老山小學任教,實現了當一名鄉村教師的夢想。 老山小學位於拾回橋鎮西北邊陲,距離集鎮11公裡。90多名學生大多來自雲南、河南、恩施地區的移民家庭。全校僅有8名教師,都已年過半百,她是學校唯一念過大學的女老師。
-
班主任系列5:最美鄉村教育踐行者——致偏遠鄉村班主任
在班主任隊伍裡,有這麼一群可愛的人,一直堅守在遠離城市的偏遠鄉村,為鄉村教育奉獻著自己的精力與青春。面對著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承受著鄉村教育的諸多問題。為了堅守那一份職業榮耀,為了追尋那一絲教育夢想,默默駐守在鄉村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線。
-
最美鄉村教師感動中國,築夢路上有愛更暖心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著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為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
山村教師
在廣西偏遠山區,有很多教學點只有一名老師、十幾個甚至幾個學生。這些小小的教學點承載了大山的希望和孩子們的未來。這裡的老師,有花甲老人,也有「90後」;有的剛剛遠離城市立志紮根山區,有的已堅守山村數十年。他們既是老師,也是家長。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忍受孤獨和寂寞,默默奉獻。廣西近年來採取多項舉措,不斷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
教師節獻禮 | 《天行者》致敬每一份偉大的堅守
2012年,她原本有一次調回鎮裡的機會,但與此同時,距泥洋村十多裡、更偏遠的山村白洋村群眾聯名請支月英到村裡任教。於是,支月英放棄了調往中心小學任教的機會,來到條件更加艱苦的白洋村教學點。河南省南陽市有一位普通的小學校長,堅守大山深處17年,只為挑起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他就是黑虎廟小學教師張玉滾。由於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張玉滾便把自己磨鍊成了「全能型」教師。語文教學中,他優化教學環節,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和練習;數學課上,他和孩子們一起製作鐘錶錶盤、正方體、長方體等教具;科學課上,他帶領孩子們自己動手做實驗,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
「教師節特刊」鄉村裡的守望者
走出深山去外面看看,是很多住在山村的孩子許下的願望。有一些人,為了讓這夢想成真,甘願從城市走進山村,守三尺講臺,揮筆寫春秋。因為他們選擇留下來,更多的孩子可以有機會走出去。9月10日,教師節,是他們的節日,向這些託起夢想的山村教師致敬。
-
眉縣教體局走訪慰問偏遠鄉村教師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眉縣教體局負責人一行前往偏遠鄉村學校,看望慰問一線教師。他們先後來到湯峪鎮羊倉堡小學和郝口坡幼兒園,聽取了校(園)長關於學校教育發展的情況匯報,並與學校部分教師進行座談,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對他們多年來紮根鄉村教育,勤勤懇懇工作、孜孜不倦追求,用愛播撒鄉村教育表示感謝。
-
山村老師大山裡一個人的執著堅守
昨天是教師節,本報推出了「第29個教師節——老師,您辛苦了!」特別報導,其中,堅守山區39年,為學生燒水熱飯的「保姆」老師陳良清的事跡感動了不少讀者。事實上,在那些教學資源匱乏、教學條件落後的鄉村學校裡,這樣固執地堅守著的老師還很多,他們很多都是一頭扎進鄉村,從意氣風發的少年一直熬到兩鬢斑白。他們孤獨地堅守著,放心不下學生,他們甚至幾十年捨不得請一次假。當越來越多的「金鳳凰」從山村飛出來的時候,我們也向這些常年默默奉獻著的山村老師致敬:你們辛苦了!
-
鄉村教師,點亮大山的教育之路
近日,一段「山村老師帶學生玩搖滾」的短視頻登上熱搜,歌曲原唱痛仰樂隊看到這則視頻後深受觸動。一個月後,樂隊抵達這所地處貴州六盤水山區的海嘎小學,和孩子們一起用音樂點亮夢想。偏遠山區的孩子與中國有名的搖滾樂隊,通過一條短視頻結緣,引來無數讚嘆。背後,是一代鄉村老師持之以恆的奉獻。人們總是把教師比喻為「春蠶」、「蠟炬」。但在貧困山區,鄉村教師更像是一粒粒撒播在大山裡的種子。
-
點進來,看鄉村教師的初心與堅守
在沂源縣的偏遠鄉鎮,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獻給了鄉村教育,大山重巒疊嶂、山路溝壑縱橫,他們用年復一年的堅守,為山區教育默默耕耘,為改變山區教育面貌傾盡全力。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深入大山,見證老中青三代鄉村教師的教育初心與堅守。「到沂源來已有67年了,最大的體會就是當一名人民教師既有意義也很光榮。」
-
江西鄉村教師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支月英 主持人在介紹支月英的評委會頒獎詞中說道,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