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教師節,本報推出了「第29個教師節——老師,您辛苦了!」特別報導,其中,堅守山區39年,為學生燒水熱飯的「保姆」老師陳良清的事跡感動了不少讀者。事實上,在那些教學資源匱乏、教學條件落後的鄉村學校裡,這樣固執地堅守著的老師還很多,他們很多都是一頭扎進鄉村,從意氣風發的少年一直熬到兩鬢斑白。他們孤獨地堅守著,放心不下學生,他們甚至幾十年捨不得請一次假。當越來越多的「金鳳凰」從山村飛出來的時候,我們也向這些常年默默奉獻著的山村老師致敬:你們辛苦了!
教師檔案
姓名:費繼言
年齡:59歲
教齡:28年
學校: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銀馬村村小
「同學們,走穩當點!」9月5日下午,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銀馬村泥濘的村道上,年近60的費繼言一手牽著學生,一手打著雨傘,不停叮囑其他孩子。
費繼言在村裡的小學任教28年。10年前,學校布局調整,他一個人留校,大山作伴,先後送出了五屆共計102名學生。
為了村裡娃
他獨自堅守不願調離
「一個小女孩在唱歌,她張大嘴巴『啊啊啊』。一隻公雞在打鳴,公雞打鳴『喔喔喔』。一隻鵝在水上遊,小鵝小鵝『鵝鵝鵝』」。進入9月,秋雨連綿,山間雨霧升騰,看不清山頂。朗朗書聲從山腳的銀馬村小學傳出,給寂靜的山鄉平添幾分生氣。
校園很小,兩排平房一共只有五間,教室裡一張老舊的黑板斑斑駁駁,用粉筆寫字,已經不太能看清了。一不留神,粉筆就會卡在黑板的縫隙裡,輕易就斷了。
學校只有一個班,一名老師,「校長、教務、後勤、保安,都是我。」費繼言帶著一幅老光眼鏡,快人快語。
費繼言一家教師三代。父親費嘉謀曾是一名幹部後被安排到一所小學教書。1981年,費繼言接替父親以工代教,後來考取成人中師,成為一名正式教師,1985年調到銀馬村小學。女兒也在瀘州城裡一所小學任教。
銀馬村小學距離場鎮9公裡遠,村裡散居著數百戶人家,銀馬村小便是離村最近的學校。
2003年,學校進行布局調整,三年級以上學生全部到鎮中心校上課,而留在銀馬村的,則全是就讀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為此,絕大多數教師都調到了條件更好的中心校。年近退休的費繼言完全可以爭取到鎮中心校,但他卻選擇留了下來,負責低年級的教學,「就算是為了山裡的孩子,我也要堅守好自己的崗位。」而這一接手就是10年。到如今,費繼言在銀馬村小學任教已是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