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老師大山裡一個人的執著堅守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昨天是教師節,本報推出了「第29個教師節——老師,您辛苦了!」特別報導,其中,堅守山區39年,為學生燒水熱飯的「保姆」老師陳良清的事跡感動了不少讀者。事實上,在那些教學資源匱乏、教學條件落後的鄉村學校裡,這樣固執地堅守著的老師還很多,他們很多都是一頭扎進鄉村,從意氣風發的少年一直熬到兩鬢斑白。他們孤獨地堅守著,放心不下學生,他們甚至幾十年捨不得請一次假。當越來越多的「金鳳凰」從山村飛出來的時候,我們也向這些常年默默奉獻著的山村老師致敬:你們辛苦了!

  教師檔案

  姓名:費繼言

  年齡:59歲

  教齡:28年

  學校: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銀馬村村小

  「同學們,走穩當點!」9月5日下午,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銀馬村泥濘的村道上,年近60的費繼言一手牽著學生,一手打著雨傘,不停叮囑其他孩子。

  費繼言在村裡的小學任教28年。10年前,學校布局調整,他一個人留校,大山作伴,先後送出了五屆共計102名學生。

  為了村裡娃

  他獨自堅守不願調離

  「一個小女孩在唱歌,她張大嘴巴『啊啊啊』。一隻公雞在打鳴,公雞打鳴『喔喔喔』。一隻鵝在水上遊,小鵝小鵝『鵝鵝鵝』」。進入9月,秋雨連綿,山間雨霧升騰,看不清山頂。朗朗書聲從山腳的銀馬村小學傳出,給寂靜的山鄉平添幾分生氣。

  校園很小,兩排平房一共只有五間,教室裡一張老舊的黑板斑斑駁駁,用粉筆寫字,已經不太能看清了。一不留神,粉筆就會卡在黑板的縫隙裡,輕易就斷了。

  學校只有一個班,一名老師,「校長、教務、後勤、保安,都是我。」費繼言帶著一幅老光眼鏡,快人快語。

  費繼言一家教師三代。父親費嘉謀曾是一名幹部後被安排到一所小學教書。1981年,費繼言接替父親以工代教,後來考取成人中師,成為一名正式教師,1985年調到銀馬村小學。女兒也在瀘州城裡一所小學任教。

  銀馬村小學距離場鎮9公裡遠,村裡散居著數百戶人家,銀馬村小便是離村最近的學校。

  2003年,學校進行布局調整,三年級以上學生全部到鎮中心校上課,而留在銀馬村的,則全是就讀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為此,絕大多數教師都調到了條件更好的中心校。年近退休的費繼言完全可以爭取到鎮中心校,但他卻選擇留了下來,負責低年級的教學,「就算是為了山裡的孩子,我也要堅守好自己的崗位。」而這一接手就是10年。到如今,費繼言在銀馬村小學任教已是近30年。

相關焦點

  • 「袖珍學校」裡的「保姆老師」,用堅守在大山裡播撒希望
    在萬源市青花鎮罐壩小學,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大山深處,不僅要為人師表、育人樹德,還要無微不至地照顧寄宿學生的衣食起居,被孩子們親切的稱為「保姆老師」。,老師們就會立馬聯繫衛生所,帶我們去醫院抓藥,有時候我們頭髮髒了的時候,他們也會立馬在他們的寢室裡面燒熱水,讓我們洗頭,在學校裡,他們不僅僅是老師一樣在教我們學習,也像家人一樣在陪伴著我們。
  • 「袖珍學校」裡的「保姆老師」用堅守在大山裡播撒希望
    在萬源市青花鎮罐壩小學,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大山深處,不僅要為人師表、育人樹德,還要無微不至地照顧寄宿學生的衣食起居,被孩子們親切的稱為「保姆老師」。天剛微亮,高小明老師就來到了學生宿舍,挨個檢查學生的作息,一天的工作就在忙碌中開始。作為土生土長的罐壩人,高小明的從教生涯已長達27年,選擇回到老家長期任教,其中包含的是他對於這片鄉土的熱愛和對學生的摯愛。
  • 他堅守山村小學21年,用知識改變山裡娃的命運
    他是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師,自1998年畢業後回到家鄉任教,至今已在三尺講臺上堅守了21年,雖然條件艱苦,但他潛心教育事業的初心從未曾改變:「希望用知識引導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只要這裡的一個學生需要我,我就要堅守。」他就是德保縣敬德鎮念歸村巴力小學教師陸高潮。
  • 大山深處的「點火人」 33年的堅守點燃山村孩子懵懂的讀書希望
    石樓縣和合鄉有一位平凡的老教師,他30多年來堅定不移地駐守在大山裡小學校的講臺上,堅守著人民教師的崇高使命,以一已綿薄之力,傾注全部的心血點燃了山村孩子懵懂的希望之路。他就是今年50歲的馮元元老師。「我走了,孩子們就沒學上了,我留在村裡,就是想讓孩子們長大後能夠一個個飛出大山。」30多年來,馮元元一個人先後承擔了和合鄉張家山、喬坪、南陀腰、馮家河、馬山5所小學的教學。一直以來,他在學校都擔任著校長、老師、保育員、安全員等多種角色,走到哪兒就把家安到哪兒。
  • 堅守20年,只為送孩子們出大山!博白這位山村老師你認識嗎?
    博白縣水鳴鎮蓮江小學木灰根教學點位於一個山坳裡,只有一層白色的教學樓和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教學點四周都是山林和農田。今年43歲的馮志娟是這個教學點裡唯一的老師,從教23年的她已在這裡堅守了20多年。多年來,她起早貪黑、甘於平凡,在這三尺講臺上用她的一腔熱血,捧起了山裡孩子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夢想。
  • 教師故事:山村教師支月英:山旮旯裡的守望(圖)
    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並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後。但艱苦的條件並沒有難倒支月英。  窮山村的學校破爛不堪,她買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風拒之窗外,學生在教室裡暖洋洋的。學校不通班車,每逢開學,孩子們的課本、粉筆等都是支老師和其他幾位同事步行二十多裡的山路肩挑手提運上山的,一趟下來,腰酸腿疼,筋疲力盡,渾身酥軟。山村的家長重男輕女,不讓女孩讀書,支老師走門串戶,與家長促膝談心,動員家長把孩子送來學校,沒讓一個山村孩子輟學在家。
  • 巴中獨臂女教師杜秀蘭 深山堅守35年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為孩子鋪好走出大山的路,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下面,我們就來認識這樣的一位老師,她就是巴中市巴州區梁永鎮黑潭村小學獨臂女教師——杜秀蘭。我沒有走出大山,要讓孩子走出大山;哪怕只有一個孩子,我都要堅守教下去。6歲那年,杜秀蘭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但她堅持讀完了高中,給孩子們上課時,她用左手寫板書,工整而有力。這是幾十年裡一點點練出來的。作為黑潭村小學目前唯一的在校老師,杜秀蘭不僅是老師,也是保育員。
  • 碧江:一所小學7個學生,2個老師大山播種希望
    儘管條件艱苦,但只要孩子在,學校就在,總需要有老師,2018年,留任茶園山村的老師被調走後,當時還在漾頭鎮中心完小的張嗣明主動向學校申請,前往茶園山村小學。「當時就我一個人,雖然之前了解過茶園山村的情況,但既然是自己申請的,來就算在艱苦,也要對學生負責,如果學校沒有老師任教,孩子們就要到幾公裡以外的地方讀書,山高坡陡,很不安全,學生在哪裡,學校就應該在哪裡,教育就應該在哪裡。」據張嗣明介紹,在其來了之後,2019年,陳遠芳通過特崗招考,分配到茶園山村小學。
  • 張家界:大山裡的教育守護者
    教育始終是國家民族繁榮強盛的基石與保障,值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這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武陵山區腹地、賀龍元帥故鄉,有一位年近半百可親可敬的義務支教老師帶著二十幾個學生,十八年來一直堅守在大山深處,用心用愛守護著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他就是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水田坪村教學點的陳文耀老師。
  • 一所學校一名教師28個娃,35年大山深處的堅守,最幸福的回憶
    在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海拔1400多米的大山深處,有一所學校。如今,學校只有1名老師和28個學生。這所學校就是天星鄉木瓜村小學,老師名叫李德清25元工資起步、一個人的學校、35年大山深處的堅守……在這個廣元地區海拔最高的鄉村小學校,李德清把自己最好的年華獻給了這裡,他用自己的執著和信念書寫著大山深處的大愛堅守!
  • 大山深處,一師一校一生的堅守
    隴南的一處小山村裡,廟灣村小學是一所典型的山區一師一校教學點,學習配套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優美。今年59歲高齡的楊進老師站在講臺上認真的講課,教室裡只有一名一年級學生郭思涵在認真聽課,教教室顯得空曠而和諧,一校一師一班一個學生的校園,在大山深處,演繹著徽縣教育事業「一個都不放棄」的堅守。
  • 鄉村教師,點亮大山的教育之路
    近日,一段「山村老師帶學生玩搖滾」的短視頻登上熱搜,歌曲原唱痛仰樂隊看到這則視頻後深受觸動。一個月後,樂隊抵達這所地處貴州六盤水山區的海嘎小學,和孩子們一起用音樂點亮夢想。偏遠山區的孩子與中國有名的搖滾樂隊,通過一條短視頻結緣,引來無數讚嘆。背後,是一代鄉村老師持之以恆的奉獻。人們總是把教師比喻為「春蠶」、「蠟炬」。但在貧困山區,鄉村教師更像是一粒粒撒播在大山裡的種子。
  • 王麗華堅守山村學校代課二十年來的喜與憂
    8月30日,山田學校校長趙鵬程(中)推介王麗華老師(右)的優秀事跡       8月31日,新學期伊始,王麗華7點鐘趕到學校迎接孩子們報名。她今年57歲了,在山村學校教書已達二十多年,本該退休的年紀,只因是代課老師,陷入晚年生計之憂,仍堅守教學崗位。
  • 37年堅守三尺講臺 只為大山裡的教育
    57歲的李德清老師靜靜站在講臺上,聆聽著學生們的朗讀。這已經是他在這個崗位上工作的37個年頭了。37年,他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奉獻給了這裡,他用自己的執著和信念託起大山深處的教育。據了解,海拔1100多米的木瓜村小坐落在大山深處,距離旺蒼縣城70公裡,距鄉中心小學23公裡,偏遠而靜謐,村小裡98%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這些孩子的監護人大多年邁,又因為路途蜿蜒崎嶇,孩子們每天至少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才能陸陸抵達學校。為了讓孩子們少跑兩趟路,李德清也擔起了做飯的職責。
  • 平山縣大山深處的堅守:一名教師一個娃
    今年28歲的樊香英作為平山縣楊家橋鄉九里舖教學點唯一的一名山區教師,已堅守在大山深處七載。如今,該教學點雖只有一名學生,她仍兢兢業業地教書育人。「義務教育,一個都不能少!」微黑的皮膚,消瘦的身材,樊香英有著異乎尋常的堅毅。她願一直堅守大山深處,秉承師者初心。
  • 六安一個老師兩個娃:大山深處的堅守
    在安徽省霍山縣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58歲的項發權老師帶著2個學生奔跑嬉鬧,校園裡充滿了孩子純真的笑聲。1983年,高中畢業的項發權被分到大別山深處的金巖小學,當時,學校裡有6名老師,120多名學生。
  • 一個老師兩個娃:六安大山深處的堅守
    在安徽省霍山縣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58歲的項發權老師帶著2個學生奔跑嬉鬧,校園裡充滿了孩子純真的笑聲。1983年,高中畢業的項發權被分到大別山深處的金巖小學,當時,學校裡有6名老師,120多名學生。
  • 大山深處的「老師媽媽」張桂梅
    最近,2020年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159個考生裡,150個上了本科,其中70個考生過了一本線。這所女中的校長,是63歲的張桂梅。17歲時,她跟隨姐姐到雲南支邊,後考入麗江師範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老師。
  •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支月英發言:大山裡的堅守是我畢生…
    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支月英發言:大山裡的堅守是我畢生… 2020-11-11 1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山深處的堅守:一個老師兩個娃
    在霍山縣磨子潭鎮東流河村,磨子潭鎮中心學校金巖教學點裡傳出了悠揚的歌聲。58歲的項發權正在給他的兩個學生上開學第一課。在這個位於大別山深處的教學點,項發權是校長、是老師,也是保姆,還是門衛。不知不覺,他堅守在這裡已經37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