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本報北京7月6日電(記者趙婀娜)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需求,教育部近日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該中心為中國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是發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專業公益教育機構,致力於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提供優質服務,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學互鑑搭建友好協作平臺。
-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組織實施向海外教育機構公派教師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澎湃新聞7月3日從高校官網獲得的文件顯示,近期,為支持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受教育部委託,組織實施2020學年度向海外教育機構公派教師項目。公派教師項目採取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直接選派和資助國內機構選派的兩種類型實施。
-
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記者5日了解到,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日前正式成立,全面負責運行全球孔子學院品牌;同時,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開展除孔子學院運營和管理之外的其他國際中文教育項目,並深化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語言教育交流合作。
-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設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6日訊 7月5日,微信公眾號「孔子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需求,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簡稱語言合作中心。「語言合作中心為中國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是發展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專業公益教育機構,致力於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提供優質的服務,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學互鑑搭建友好協作的平臺。
-
「中文聯盟」雲服務平臺等四項國際中文在線教育成果發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9月5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布了「中文聯盟」雲服務平臺和App、「漢語橋」俱樂部App等四項國際中文在線教育的代表成果。因全球疫情,今年,「在線教學」成為「熱詞」。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合作共建相關項目籤約揭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8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王春迎) 12月8日下午,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合作共建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項目基地、「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合作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 張赫 攝中新網海口12月8日電 (記者 張茜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8日下午在海口籤署協議,合作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當日,海南大學「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揭牌。
-
教育部新政:允許中外合作辦學擴招受阻出國留學生
針對境外高校安排學生上網課的情況,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在線方式繼續完成學業。同時發布專門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二是允許國內高校提供短期學習交流機會。
-
昆明理工大學首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教育部批准
日前,從教育部公布的「教外函[2018]8號」文件獲悉,昆明理工大學首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得批准,這拉開了昆明理工大學引進海外優質教育資源的序幕。教育部文件明確指出: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依照專家評議結果,經研究批准昆明理工大學與美國阿肯色大學(費耶特維爾)合作舉辦物流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
教育部: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適當增加招生名額
同時發布專門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二是允許國內高校提供短期學習交流機會。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
-
教育部: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優勢,疏解出國留學就學難題
,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第二,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允許高校通過籤訂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人員先行在國內高校借讀學習。第三,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
-
教育部新批3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教育部新批3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包含本科和碩士。截止目前,全國共計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多達1160所!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批准2020年上半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通知》,批准包括北京化工大學與美國喬治亞大學合作生物工程碩士項目、中國藥科大學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合作臨床藥學本科項目、福建師範大學與義大利那不勒斯美術學院美術碩士項目等3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12月8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在海口籤署合作協議,並舉行「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 揭牌儀式。
-
中外合作辦學招錄未出國留學生,教育部:不能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
教育部9月16日發布消息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各國(地)入境、籤證、航班等政策限制,部分我國學生赴境外國家和地區留學的計劃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不少學生面臨就學困難。為回應社會關切和需求,教育部採取系列政策舉措,切實解決這類學生的現實困難。這些措施包括:一是合理引導學生國內上網課。針對境外高校安排學生上網課的情況,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在線方式繼續完成學業。
-
倒逼高考|教育部批准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近日,國家教育部在官網上發布了同意設立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和湖北工業大學底特律綠色工業學院2個中外合作辦學的二級學院,以及批准36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當天,教育部在官網同時發布了《教育部關於批准2018年下半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通知》。通知指出,經研究,決定批准華南理工大學與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建築學專業(城市設計方向)碩士教育項目等36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
教育部:受疫情影響的留學生可參加中外合作項目臨時性擴招,不佔用原有指標
9月16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為解決疫情期間出國留學難,教育部採取了系列政策舉措。作為「重磅」措施之一,目前已經批准全國近70所大學的合作辦學項目臨時擴招,為受疫情影響出國受阻的學生提供國內就學機會,疏通就讀出路,提供更多就學選擇。
-
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招錄部分留學生
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招錄部分留學生約90個機構和項目參與招生,不佔用高校原有招生指標羊城晚報 2020年09月16日 晨霧 / 轉帖同時發布專門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 二是允許國內高校提供短期學習交流機會。允許高校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過與境外合作高校籤訂交換生協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生先行在國內借讀學習。
-
中國以外累計學習中文人數達2億「中文聯盟」等國際中文在線教育平臺發布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記者高敬、趙琬微)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發布了「中文聯盟」雲服務、「漢語橋」俱樂部App、「網絡中文課堂」項目、「中文學習測試中心」項目等四個中文學習平臺,為從事國際中文教育的學校、機構和師生提供線上教學輔助。
-
教育國際化進程加速,院校應如何開展中外合作
近日,在由雅思考試主辦方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舉辦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與語言建設論壇」上,來自不同機構和院校的嘉賓發表了對教育國際化的觀點。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學術交流與研究部副主任唐振福表示,國際化需要過程,不論是主動、被動、還是自主加入,都需要通過合作尋找到可持續的機制。
-
西安科技大學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計劃發布!
快速總覽:西安科技大學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招生計劃發布!「西安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舉辦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西安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教育項目」開始招生,學制4年,本科教育,注意:中外合作辦學收費22000/年(國內),赴外方學習時,則按外方大學學費標準收取,生活費、學費約16-22萬/年,赴外方學習期間,不收取國內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