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召開,習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會議指出: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公平。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斜,加快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實行免費中等職業教育,辦好民族地區高等教育,搞好雙語教育。今年8月18日,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8月27日,我們特別為廣大網友邀請到了教育部民族司司長毛力提·滿蘇爾走進新華網和中國政府網,為廣大網友解讀近年來我國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安排。以下是本次訪談的精彩摘要:
8月18日,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今天,我們特別為廣大網友邀請到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長毛力提·滿蘇爾走進新華網和中國政府網,為廣大網友解讀近年來我國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工作安排。新華網 夏添 攝
民族教育保障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群眾受教育權利,促進教育公平
我們知道,距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已經過去13個年頭了,這次召開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召開的背景是什麼,給各位網友介紹一下?
教育部民族司司長毛力提·滿蘇爾:
2002年召開了第五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歷時13年召開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這個會議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和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一是中央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先後召開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等,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對黨的民族理論和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對新形勢下做好民族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二是國務院作出了全面部署。2015年8月1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對民族教育實現新發展、新跨越提出了明確要求。
第六次全國民族教育工作會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民族教育是教育工作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一個交匯點和結合部。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對保障少數民族群眾接受教育的權利,提高各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詳細
民族教育取得巨大成就 六個「關鍵詞」概括變化
教育部民族司司長毛力提·滿蘇爾:
13年來,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給民族地區帶來很多變化。簡單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個關鍵詞是「規模」。
教育規模不斷擴大。2014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少數民族在校學生總數為2501萬人,佔在校學生總數的9.9%。其中,普通本專科少數民族在校生199萬人,佔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總數的 7.8%;高中階段少數民族在校生345萬人,佔8.9 %;初中階段少數民族在校生477萬人,佔10.9%;普通小學少數民族在校生1059萬人,佔11.2%;學前教育階段少數民族幼兒在園人數為347萬人,佔8.6%。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率顯著增長,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毛入學率達到了99.5%以上。少數民族地區群眾送孩子上幼兒園的熱情也顯著增長。上大學的機會也顯著增加,比如新疆2014年高考錄取率高出全國平均水平。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