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藍天白雲下,蕉門公園兩岸,
木棉花開、綠樹成蔭、清水流淌;
在不遠處的鳳凰湖公園中,
原本的古老採石場
搖身一變成為親水樂園,
不少市民攜家帶口在棧道上
親水觀景、拍照留念......
資料圖
十三五期間,南沙大力推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全區按照「三年見雛形,六年顯成效,十年新跨越」的目標,打造南沙區碧水暢流、江河安瀾的安全行洪通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自然生態廊道,留住鄉愁、暢享健康的文化休閒漫道,進一步提升全區的城市生態環境。
資料圖
在城區中心打造亮麗生態公園
近日,在南沙城區中心的蕉門公園內,
碧道兩邊種植著不少綠植,
綠樹紅花為冬日的南沙
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資料圖
十三五期間,南沙實施蕉門河及濱水兩岸景觀綜合整治工程。項目以升級改造南沙母親河蕉門河兩岸景觀以及碧道為主。主體工程包括兩段,其中示範段位於蕉門大橋以南,豐澤大橋以北,總長約1.4公裡,設計範圍約32.3公頃。二期段位於豐澤大橋以南,蕉西水閘以北,總長約1.5公裡,面積約26.3公頃。
資料圖
小南看到,改造後的蕉門公園,塑造了自然而又多元化的棲息地,為生物多樣性奠定了基礎。無論是跨越河流的新建橋梁,或者順著河道延伸的臺地狀濱河綠道、濱水平臺,或是休閒廣場,種種設計都拉進了人與河流的距離。
資料圖
同時,海綿城市雨水管理策略
也在項目中得以彰顯。
通過生態草溝收集到的雨水
匯集進入生態滯留池,
形成了優美的景觀水體。
一條慢跑步道橫跨水面,遊客經過時可以近距離欣賞這一生態舉措帶來的美景。改造後,蕉門河岸拉近了人與水的距離,打造屬於居民的河流與公園空間,供他們享受美好的親水時光。
資料圖
古老採石場搖身一變成為親水樂園
在十三五期間,
同樣進行改造、
提升城市生態環境的
還有南沙鳳凰湖2號湖工程。
鳳凰湖2號湖位於蕉門河中心區,東起鳳凰大道,西至柳園路,南起豐澤西路,北至「五館」,總面積0.14平方公裡,總長約1.4公裡。
資料圖
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小南,鳳凰湖2號湖原為南沙大山乸南側山腳歷史遺留的大型採石坑,採石坑面積廣並且坑深高達五十多米,坑壁陡峭,對周圍城市生態環境產生較大不利影響,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資料圖
2014年開始,南沙啟動該廢棄採石坑的改造工程,從蕉門水道引水補水,開鑿山谷連通山塘水體、開挖湖面形成人工湖,並進行堤岸建設和配套濱水景觀建設。
資料圖
2019年,南沙對鳳凰湖2號湖進行碧道提升工程建設,從生態、文化、安全、發展、通行、濱水景觀、其他配套等七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使鳳凰湖2號湖成為提升區域景觀及雨洪調蓄為主要功能,兼具改善生態環境、展現人文歷史、提供休閒旅遊場所等多重功能的綜合性礦坑公園。曾經的採石場搖身一變,成為現在市民休閒親水的城市生態公園。
打造魚翔淺底的自然生態廊道
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環境建設,
南沙按照「三年見雛形,六年顯成效,
十年新跨越」的目標,
打造南沙區碧水暢流、
江河安瀾的安全行洪通道,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自然生態廊道。
「南沙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形成碧水青秀、水陸聯動的『一環二核四帶』的碧道規劃結構。」區河長辦相關負責人告訴小南,「一環」就是將李家沙水道-洪奇瀝水道-蕉門水道-鳧洲水道-虎門水道-沙灣水道幾大水道串連成圍繞整個南沙生態大島且具有南沙特色的都市品質「悠」行大閉環,實現真正意義的環島碧道建設規劃。
資料圖
按照市下達任務要求,
到2025年底,
南沙區應建成碧道24段116.1公裡,
至2035年應完成碧道181.3公裡。
按照南沙區已印發的建設方案,至2025年完成碧道建設26段共144.2公裡,基本建成貫通全區的碧道骨幹體系;
結合南沙區前期水環境治理的成果,區總體規劃至2035年建成碧道319.2km,比市下達任務增加137.9公裡,實現與省市通山達海理念的有效銜接,增加全區碧道大閉環的建設效果。
資料圖
全區完成涉河湖違建拆除整治9174宗
十三五期間,南沙始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廣州市總河長令》要求,全力推進河湖長制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強化河道管理範圍拆違治水攻堅,加強全區302條內河湧、13條外江治理,完成潭洲滘黑臭河湧整治,主要水環境治理目標任務按計劃完成,實現水環境質量改善階段性目標,蕉門、官坦、洪奇瀝三個國考斷面達到Ⅱ類水質考核目標。
資料圖
按照廣州市總河長令(第5、8號)涉及4805宗疑似違建拆除任務和打通巡河通道整治要求,截至11月24日,南沙區已完成涉河湖違建拆除整治9174宗,面積138.75萬平方米。
資料圖
其中,完成拆除4961宗,完成整治4213宗。上述成果中,廣州市總河長令8號令任務清單內4805宗涉水疑似違建,已完成拆除整治4767宗,完成率99.46%,面積82.36萬平方米,完成率99.38%。2020年底前,全區涉水疑似違法建設要基本完成拆除,全面打通巡河通道。
出品: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生態美圖,南沙風景獨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