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人說洪江》是洪江人朱長生和洪江人微信平臺聯合推出的一檔關於雜談洪江的微信專題,內容主要圍繞作者心目中的洪江人和洪江事。專題將不定期推送,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或建議可直接在洪江人微信平臺留言聯繫。
這是洪江人微信平臺的第8726篇文章
文章底部已開通評論功能,坐等神評論
川山新區,風景這邊獨好
作者:朱長生
洪江古商城的沅水河畔,在20世紀以前是未有建橋歷史的。直到本世紀的10-12年,因為修建懷邵高速公路連接線和懷通高速公路連接線,在三年內接連修建了三座公路大橋,分別是:蘿蔔灣大橋、古商城大橋和大灣塘大橋,結束了幾百年來洪江沅水河畔沒有大橋的歷史,這三座大橋無疑將對洪江的經濟發展和旅遊業發展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將帶來新的機遇。
特別是隨著古商城大橋的「一橋飛架南北」,將沅水河對岸的川山連成一體,使地處城市邊緣地帶顯得閉塞和貧困的三個自然村組(賀家衝、王家田、巖山腳)迎來了「山鄉巨變」的大好機遇。因修建公路,所佔用的山地和房屋,政府都給予了優厚的補償。村民都喜氣洋洋的搬進了政府統一修建的住宅小區,住上了新樓房,使得這個邊緣化了幾百年的川山村終於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記得八十年代,我和夫人曾經去過一次川山村探望表妹,當時還得從萬壽宮碼頭坐渡輪到川巖,再沿河走過洪江州,進山翻過兩個山坡後,還要走過一段長長的田間小路,才到達目的地,整個路程得小半天時間。
現在寬敞的雙車道公路修到我表妹的家門前,從市區走過古商城大橋沒多遠就能看到她的家,我現在飯後散步到她家,也就半個小時左右。
所以說,這座大橋的飛架不僅僅縮短了城市與城市、城市與鄉村的距離,更便捷了人民群眾的出行。
洪江區政府也充分利用這建橋帶來的發展契機,把川山北岸一線,規劃為川山新區,並籌備在此地修建一座五星級的度假酒店。
這座酒店現已破土動工,而且其它輔助設施也在緊鑼密鼓的規劃之中,據說以後的區政府也將遷來此地,這裡未來將成為新的城市中心。
為了整合旅遊資源,做足山水文章,把洪江古商城的山水打扮的更加靚麗,大灣塘公路大橋北岸,沿大灣塘水電站方向,也就是洪江古商城原始風景區密巖尖山下,依山、傍水,就勢修建一條親水棧道,使原始風景區更加秀麗無比,如今又在南起古商城大橋,北至蘿蔔灣大橋沿岸修建起2.5公裡的休閒遊步棧道,為未來新區的優美生態環境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方便了人民群眾休閒散步。這兩條棧道宛如兩根秀美的彩帶,飄舞在川山新區的左右沿岸,成為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因古商城大橋修建而應運而生的川山新區,不僅打開了洪江古商城的視野,也如同洪江古商城新打開了一扇窗口,風景這邊獨好。未來的川山新區將是高樓林立,寬敞的車道將把新區打造成現代都市模板,與對岸的古商城滄桑之美形成鮮明的對照,洪江古商城將成為一座高規格、高水準的精品旅遊城市,前景相當美好。
- End -
謹向提供資料和圖片的作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