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是中國傳統父親節,「國繡文化文心堂」在美麗太湖之畔宣布正式啟航及國繡文化傳承學院開班。蘇州市高新區原駐京辦黃鶯主任一行、中國知名刺繡藝術家朱壽珍老師的八旬母親——宮廷繡世家傳人陸泉林、部分優秀青年黨員代表、上海歌唱藝術家劉家菲、國繡班學員代表以及市民群眾等出席當天的活動。
據悉,朱壽珍老師從2014年就開始倡導國繡文化的大眾普及。「國繡文化文心堂」由她和來自上海的晏麟知兩位女士發起,以傳承、弘揚、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指導思想,旨在踐行「真善美,學知行,傳幫帶」的人生真諦與精神理念,以文化元素為傳播載體推廣普及中華民族正直、善良、堅強、孝行及世代薪火相傳的「中國精神,中國性格」。
中國父親節是由中國民間專家學者倡議為弘揚孝文化而設立的節日,定於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像一個 「父」字。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國強無忘告主席,與會嘉賓和代表們滿懷著敬仰之心一起瞻仰了《毛主席·太陽中》中國印象絲畫繪畫作品。以此緬懷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弘揚他們的光榮傳統,繼承他們的偉大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一心努力奮鬥。
中華文化從祖先的心裡,流傳到子孫的指尖。經驗、思想、知識、情感,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一代代流傳下來,中華文明得以塑造、傳承和發掘創新。在致辭中,朱壽珍老師闡述了從首倡國繡文化到踐行過程中的艱辛和困難,作為國繡文化的吹哨人和旗手,朱老師表達了多年來一直對推廣國繡文化深入靈魂的熱愛及毫不動搖的堅定,對培養和傳承國繡文化傳承人所肩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朱壽珍老師強調說,「《毛主席太陽中》中國印象絲畫作品由文心堂師生集體創作,一是緬懷對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崇敬之情,二是作為獻給中國父親節的珍貴禮物,以紮實推動孝心文化建設。」
傳統文化的二次創造,帶來了年輕群體的重新認知和深度解讀並賦予了新思想、新內容,才會煥發出新的生機。現代與古代的契合,創新與融合的催化,才可讓古老的文明在新時代再次甦醒。晏老師以藏頭詩的形式告訴大家國繡文化的內涵。藏頭詩的內容為:國之魂,繡之精,文之明,化之靈,真心幹,好事業。她表示「國繡文化文心堂」今後的發展方向是以宣傳中華文化為己任,把傳承紅色文化基因作為重要工作事項,力爭培養更多90後學子並加入到國繡文化大家庭來。
期間,國繡文化傳承學院師生、嘉賓和老黨員們一起瞻仰《毛主席太陽中》中國印象絲畫原創巨作,舉行「文心空」紅心正語朗讀、現場參觀等活動。(報導/李燕婷 劉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