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真的有用嗎,尤其是一個二本?

2020-12-25 漾口的姑娘

不管是一本還是二本,讀大學就是有用的。

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了,知識是值錢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二本學歷雖然可能算不上什麼,但有了這個學歷,你就是個大學生,你是接受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在你走出校園的時候,很多單位的第一道門檻就是本科生,這時候你就會發現讀大學還是有用的。

這樣的一個學歷,可能你自己根本不滿意。你不想要去一個聽起來很low的學校。也許你心懷凌雲壯志,但現在也要屈服於現實。

從來沒有人規定,大學就是人求學的終點。大學畢業就意味著再也不用上學了嗎?這話誰也不會同意。因為學歷的需要,因為當初的夢想,因為現實的逼迫……太多太多的人走上了繼續求學的道路。提升自己永遠不是一時的。

社會可能很浮躁,到處充斥著讀書無用論。什麼北大畢業去賣豬肉,什麼留學回來找不到工作,什麼大學畢業賺的不如初中畢業的多……太多了,到處充斥著這樣的雜音。

認為讀書無用的時候,想想自己。如果沒有上學,你能有機會走進辦公大樓嗎?如果沒有上學,你能離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家鄉嗎?如果沒有上學,你有選擇將來生活的權利嗎?

讀大學,那是一個普通人改變自己生活代價最少的一次了。你不想努力一把,去想去的城市,過想要的生活嗎?

千萬不要讓自己後悔。那些當年交了白卷的人,生活都告訴了他們什麼是代價。

請相信,讀大學一定是有用的!

相關焦點

  • 普通二本大學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
    近些年,隨著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大眾輿論和很多考生都自嘲,考研是隨大流,或是不想進入社會,逃避工作等等,把讀研究生當做是一個冠冕堂皇的退路,然而,這條退路也不好走,好大學錄取名額總是有限的,於是大多數人會面臨一個問題:普通二本大學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
  • 一年學費2.8萬,還是民辦二本,這樣的大學值得去讀嗎?
    而這還不算上日常的生活費,光是小彤一年的學費就要快3萬,這樣的大學值得去讀嗎?學費兩萬八的民辦二本大學,值得去讀嗎?1.有很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明確的規定學生的學歷必須為「本科以上」或是「只招收985、/211大學學歷的人才」,這種時候,學生和家長還認為讀二本沒用嗎?2.
  • 就讀於二本大學,真的值得嗎
    目前,每年大學畢業生的數量多達幾百萬,但是企業的崗位卻是有限的。很多人在體驗了找工作的艱難之後,便抱怨稱,如今大學生數量已經飽和,現在選擇讀大學並不值得。但是小編並不這樣認為,能夠就讀大學還是非常好的,大學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好的平臺,哪怕將來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也更容易比其他人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
  • 三本大學是什麼?真的不值得去讀嗎?
    三本大學是什麼?三本大學指的是原本在本科三批次錄取的本科高校。以獨立學院與民辦本科為主,由於現在各省份已經開始了本科批次的合併,本科三批已經取消。也就是說三本已經沒有了。雖然本科三批次已經取消,但是獨立學院與民辦本科還在。目前人們所說的三本指的就是這些獨立學院與民辦本科。所謂「三本」的最大特點就是學費高昂。三本大學有沒有去讀的價值呢?這應該是很多學生與家長所關心的問題。
  • 讀大學真的有用嗎?
    然後在後臺給我留言,說,愷哥愷哥,我高三了,可是發現自己好像根本就不想讀大學,但是幾乎身邊所有的人都告訴我說,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大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愷哥,讀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其實作為一個過來人來講,我覺得一些蒼白的話語完全是不能說明讀大學到底是否有用。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大學也許是我們走出去最好的跳板。下面說兩個故事給大家聽聽。
  • 一年學費2.8萬,還是民辦二本,這樣的大學值得去讀嗎?
    而這還不算上日常的生活費,光是小彤一年的學費就要快3萬,這樣的大學值得去讀嗎?學費兩萬八的民辦二本大學,值得去讀嗎?1.有很公司在招聘的時候,都明確的規定學生的學歷必須為「本科以上」或是「只招收985、/211大學學歷的人才」,這種時候,學生和家長還認為讀二本沒用嗎?
  • 讀三本大學怎麼樣?與二本、專科有何差別?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2020高考分數陸續揭曉,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人能考上理想的大學,也的很多人要想讀本科只能讀三本(現在也叫民辦二本,本文統稱三本),三本和二本、一本到底有啥區別,到三本讀大學是一種什麼體驗?大鵬老師用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公辦二本沒希望,上三本心有不甘,還能大學考研,考公務員嗎…三本學校氛圍怎麼樣?
  • 二本三本大學還值得去讀嗎?
    老李可以給你肯定的答覆,值得去認真讀。首先,二本大學裡有好多專業屬於省級重點專業,有的甚至是國家級重點專業,比如內蒙古科技大學的冶金專業,屬於國家級重點專業。畢業生比一本畢業生還好找工作。二本學校選擇好了,畢業照樣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其二,有的學生高考時,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考好,分數沒有達到一本,但並不代表真實的水平。是金子總會發光,上了二本,可以繼續考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因為有實力,再捎加努力,是可以考上研究生,繼續深造。今年,四川警察學院一個宿舍5個學生全部考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
  • 211大學有二本專業,考生成績太差都能上211大學,這是真的嗎?
    國內的大學數量很多,其中有實力很強的大學,也有實力一般的大學。為了將這些大學做一個區分,教育主管部門在近些年的發展當中,也逐步推出了一些計劃,以此來提拔一部分優質的大學。從整體來看,國內最有名氣的大學莫過於985大學以及211大學。
  • 二本大學讀下來沒什麼用,不如高中畢業早點走向社會,發展會更好
    有位家長在網上求助,大概意思是這樣:他的孩子上的是市重點高中,學習成績屬於中上等,但是現在出現了厭學情緒。孩子認為以自己目前的成績,將來頂多只能考個二本大學,覺得二本大學讀下來沒什麼用,不如高中畢業早點走向社會去鍛鍊,將來發展會更好。
  • 二本民辦大學該讀嗎?有畢業學長成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如此。中午時分,本該是午休的時間,朋友來電說讓我抽出半個小時等等他,交流一下他家孩子上大學的事兒。十二點五十許,朋友如約而至,一臉的焦慮,說孩子高考志願填報選擇的空間極其有限,錄取到二本民辦大學的可能很大,若二本民辦大學錄取了到底是讀還是不讀,讓給參考一下。
  • 二本民辦大學該讀嗎?有畢業學長成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我一個朋友的孩子就是如此。中午時分,本該是午休的時間,朋友來電說讓我抽出半個小時等等他,交流一下他家孩子上大學的事兒。十二點五十許,朋友如約而至,一臉的焦慮,說孩子高考志願填報選擇的空間極其有限,錄取到二本民辦大學的可能很大,若二本民辦大學錄取了到底是讀還是不讀,讓給參考一下。
  •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
    二本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大和研究生教育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讀研,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選擇考研的學生都能如願的去理想院校讀研,如果實力不允許或者複試被調劑,最後有一個二本院校讀研的機會,那麼有必要讀下去嗎?一、考研目的。
  • 二本大學畢業,混得不如初中學歷的小老闆,學歷真的有用嗎
    文|文兒「讀書無用論」的風每年都要刮一陣,尤其是年底。這不前段時間和表弟聊天,說起孩子教育,他居然說,供到孩子上初中就完事了,要不要繼續讀就看孩子自身造化。因為他發現太多本科學歷的人混得還不如高中甚至初中畢業的人好。
  • 考上二本的研究生,有必要去讀嗎?考生:身不由己的選擇!
    自上個世紀國家正式開始大學擴招後,每年的畢業生人數呈爆炸式增長,而大學生畢業包分配政策也取消,加上企業人才需求的增長低於畢業生人數增長速度,導致就業形勢越來越緊張,大家用「沒有最難只有更難」來形容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形勢。
  • 讀二本院校,選專業還是大學,文理考生有點不同
    試問,有哪個考生不想上985、211院校呢?但每年都有這麼多人參加高考,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上985、211院校。有人讀名校,也有人讀普通本科院校,不過,也會有考生提出疑問,讀二本院校,到底先選專業,還是大學好一點?一般來說,能兩者兼顧的學生,分數肯定是遠超二本院校錄取分數線的,所以,基本上大部分能上二本院校的考生,難以兼顧兩者。
  • 窮人上二本、三本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網上總是有聲音告訴我們,985,211才是有希望,其他學校都是垃圾,不值得去。說這種話的人就像天天吃著肉的人突然問貧困鄉的小孩,」你們為什麼餓了不吃肉?「雙非學校真的是垃圾嗎?我在這裡明確地說,考上二本、三本並不可恥。
  • 普通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考研真的有出路嗎?
    應該有很多同學,都聽過很多類似「考研有什麼用,出來還沒工作三年的工資高」的言論。今天小編將仔細分析這個問題:考研到底有沒有用?既然我們要討論考研的用處,我們就必須先搞清楚考研的目的是什麼。,除非在「人脈資源」、綜合實力和專業熱度等方面都有很強的存在,不然大部分二本畢業生想進知名企事業單位,存在很大的困難。
  • 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為何很多人去讀研卻後悔了?
    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為何很多考生去讀研卻後悔了?2020年研究生調劑即將結束,對於那些沒有進入一志願學校複試的考生來說,通過調劑讀研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多少人羨慕不來。但是,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
  • 民辦二本大學,每年學費3萬元,值得去讀嗎?
    高考其實是人生當中的一個轉折點,但不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擇。因為參加高考的學生,年齡都不會很大,基本上也就是20歲左右的年紀,未來還有好幾十年的時光等著大家去書寫。即使高考很重要,也只能決定未來幾年的發展,而不能決定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為了在高考當中脫穎而出,很多考生也都盡力了,不過還是有一些高考不太理想的考生,很難進入985或者211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