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出於各種考慮,雖然生育二胎會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但更多的家庭還是選擇了生育二胎。
可大寶與二寶之間經常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讓很多家庭束手無策。
林玲有了二寶不久,她發現3歲的大兒子表現出了一些與他年齡不相符的行為:已經不喝奶粉的大兒子突然不喝奶粉不睡覺,吵著要一條以前他最喜歡的毛毯,本已學會自己上廁所卻要求再穿紙尿褲……
大兒子在林玲心目中一直都是很乖、很省心的孩子,照顧嬰兒期二寶的這段時間,是她見過大兒子哭鬧次數最多的時候。
婆婆在二寶出月子後就回了老家,林玲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實在有些心力交瘁,面對不懂事的大兒子有時候不免呵斥幾句。
可是她逐漸發現,大兒子不願意靠近二寶。有一次她想讓大兒子拿奶瓶給二寶,他轉身就跑,還說:「才不要理討厭鬼」!
林玲這才意識到,大兒子並不像她想像中喜歡二寶,更別提當個好哥哥帶好弟弟了!
孩子的心都是純真無垢的,一些二胎家庭中,大寶與二寶之間之所以會出現問題,根本原因在於父母在孕期就沒有做好讓其他孩子迎接新成員的準備。
在孕期,父母就需要提前認真做一些計劃,比如針對孩子年齡、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告訴Ta家裡即將迎來一位新成員的消息。
對於較大的孩子來說,父母在告訴其他親戚朋友的同時,也應該告訴他們家裡即將迎來新成員的消息。
但是,父母需要特別關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弟弟或妹妹有什麼樣的感受,與孩子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是關鍵。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永遠不要向大寶做出「將來一切都不會變化」之類的承諾,因為家庭不管多麼努力,將來也不會一樣。
不過,父母可以時常對大寶表示:爸爸媽媽會永遠地愛Ta,並讓Ta懂得成為一個哥哥/姐姐是件有意義、有責任的美好事情。
如果大寶還不到四歲,父母可以稍等一段時間再告訴他。
不過,一旦父母開始重新給嬰兒房添置家具、把大寶小時候的嬰兒床等用具搬出來晾曬,或者開始購買嬰兒服裝的時候,父母應該同時告訴他發生了什麼。
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他們會好奇媽媽肚子的變化,而一些教導他們如何成為大哥哥(或大姐姐)的激勵圖畫書會對他們非常有用,或者和大寶一起看看媽媽做B超時拍的胎兒照片、參與胎教也會有幫助。
這個年齡的Ta對周圍的環境變化是非常敏感的,不是感到恐慌,就是可能產生嫉妒,有一些莫名的暴躁,所以給這個年齡的孩子公布這個消息將是最困難的。
有一個好辦法可以減輕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這種心理,就是讓Ta儘可能多地加入到為小嬰兒所做的準備工作當中,當成遊戲一般,逐漸加重Ta對「新家庭成員」的認知和存在感。
比如說帶Ta一起去挑選嬰兒玩具等物品,給Ta看看自己還是嬰兒時的照片,當著孩子的面把Ta以前用過的玩具整理出來,讓Ta再玩一段時間之後再學習分享給未來的弟弟或妹妹。
當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時會表現出與年齡不匹配的行為能力退步,比如突然鬧著要奶瓶、重新穿紙尿褲(像上文中林玲的大兒子一樣)等,這些表現都是源自於需要父母更多的愛與關注,並想確定父母的關注與愛沒有離開。
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嚴厲呵斥地阻止Ta,或要求他必須改正、表現得像個大哥哥或姐姐一樣。
滿足孩子的一些心理變化下的異常要求並不是什麼難事,反覆強調父母永遠愛著Ta,讓Ta意識到自己和即將到來的孩子一樣受到足夠的重視之後,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孩子,無論父母被新生的嬰兒弄的多麼忙亂,哪怕時間幾乎全部都被佔據,父母也應該確保每天留出特定的親子時間給到較大的孩子。
比如說一起閱讀、玩遊戲、聽音樂等,或者是僅僅在一起散步。
父母需要表現出對大寶做什麼、想什麼、有什麼感覺都非常的感興趣。
不僅僅是關於二寶的話題,而是要深入Ta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僅僅需要5-10分鐘就能讓大寶感覺自己是特別的,以後才能與二寶相處起來更容易、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