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老人總催,生了一胎趕緊生二胎。
兩孩子一起帶大,節約時間,也節約人力。
兩孩子年齡差的小,好做伴。
年齡差太多了,玩不到一起。
把握最佳生育年齡,過了三十歲就是大齡產婦。
老人說的都很有道理,可是老大的感受呢?
如果老大很抗拒爸爸媽媽生二胎,他不接受,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小小的孩子要去忍受媽媽把愛分給別人,媽媽的生活重心突然從自己身上移開,因為要照顧新生兒,自己再也不能得到和以前同樣多的關注。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對於年齡四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更直接的告訴他家裡會有新成員。四歲以下等到要為寶寶準備待產包的最後幾個月時也要告訴他。
㈠,如何告訴四歲左右的孩子媽媽在孕育新的生命。
如果有朋友問起準媽媽肚子裡的寶寶啥時候出生,恰巧老大也在旁邊,可以告訴朋友的時候也告訴老大,不必避諱老大。
儘可能多的告訴老大關於弟弟或者妹妹的的信息,了解他是怎麼想的。
比如他會期待,會擔心,會想像。
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繪本來幫助他了解更多,《我從哪裡來》這個繪本畫面感就挺好的。
先從爸爸媽媽相愛開始講起,用繪畫的形式講述媽媽肚子裡的小寶寶是怎樣受孕形成的。
畫面精緻而簡單,充滿了色彩,能夠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配上文字講述,準媽媽可以一邊抱著大寶,一邊給他講,不用擔心沒有話說。
這本書不僅可以告訴孩子,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是怎麼來的,也可以讓大寶對於自己的到來,對新的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
利用繪本幫助孩子了解到:弟弟(妹妹)和你一樣,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是爸爸和媽媽的一部分。
㈡,三歲以下的孩子,如何告訴他,他將要有一個弟弟(妹妹)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大孩子2到3歲,是最不能理解新生命的。
2到3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母親,不懂分享的意義,不會與別人分享時間、財富、以及母親的愛。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儘可能的讓他融入到面對弟弟妹妹的工作準備中。
比如,可以叫上大孩子一起去挑選新生兒的衣服,拿大寶喜歡的款式。他就會期待新生兒穿上自己挑的衣服的樣子,從而減少一點抗拒。
然後他的玩具,奶瓶,嬰兒用品也要提前拿出來,先給他玩一下,再給小嬰兒。
我表嫂生了二胎,老大三歲不到,表嫂沒有奶,一直用老大以前用過的奶瓶餵的新生兒。每次新生兒沒有喝完的奶粉,老大都會偷偷喝掉,還把奶瓶藏起來,每次都要找很久。
表嫂沒辦法,只好重新買了一個奶瓶,老大每次在新生兒喝奶瓶的時候,他把自己那個奶瓶拿出來,自己也要喝,還要像小的一樣要表嫂抱著,真是令我表嫂哭笑不得。
其實這就是上面說的,他還不懂分享的意義,不會與別人分享母親的愛,會爭搶母親的懷抱。
有二胎的媽媽都有這種感覺,大寶越來越粘人了,還動不動就哭,脾氣好像沒有以前好,搞得媽媽也很煩躁。
就像我表嫂的孩子非要表嫂抱著一樣,這是孩子想得到更多的安全感,想確定母親的愛還是在自己身上,沒有被弟弟(妹妹)搶走。
我們千萬不要罵大寶,他本來就沒有安全感,在尋找安全感的時候還總受到挫折,他會更加不安。
大寶如果想睡新生兒的嬰兒,即使他的身體已經無法在搖籃裡伸直,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睡過嬰兒床。
大寶如果想穿弟弟(妹妹)的紙尿褲,即使他已經會自己蹲著嗯嗯,還是鬧著要穿紙尿褲。
三個字:滿足他。
如果用新生兒的東西能讓大寶感覺舒適有安全感。
不要呵斥他,強制他去做更符合他的年齡的事情。
他的熱情和新鮮感不會持續很久,在了解到自己並沒有被遺棄,和新生兒一樣受到重視後,他就會變成正常的樣子。
㈢兄弟姐妹之間的競爭。
衛衛和彤彤是兄妹,五歲的衛衛來我家玩,三歲的彤彤總是要玩衛衛喜歡玩的,即使她根本不會開搖擺車。
當哥哥要求媽媽抱一下時,彤彤立馬跑到媽媽懷裡和哥哥爭媽媽的懷抱。
衛衛媽的處理方式是大的小的輪流玩一個玩具,兩孩子一起抱在懷裡。
兄弟姐妹之間也會有爭搶玩具,用品的現象
媽媽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愛,不能忽視大寶,讓大寶犧牲自己成全小寶,大家都是孩子。
只有合理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才能讓他們在親情裡更茁壯成長。
寫在最後:
有的家庭有每晚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那有了小寶以後,該給大寶講的故事還是要講,每天確定一個時間,父母一起或者分別和大寶交流。
在小寶睡著後,可以把大寶抱在懷裡,和他聊聊天,玩個小遊戲。他會非常有興趣給你說今天發生的事情。
我是羅小絲,一個不太正經的寶媽。 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