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哈哈哈,多麼熟悉的詩句,頓時對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等等……但是當老師逼著學生黨們去背這些詩詞的時候,他們有自豪的感覺麼……
老實說,小明當時只有一個念頭,這些古人真的是吃飽了撐沒事幹麼,寫這麼些詩詞散文的折磨我們這些腦袋笨、記憶力差的小屁孩幹什麼!小明的心裡是苦的……
嗯,其實想想也不都是苦啦,你玩過詩詞接龍的遊戲沒?
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小明覺得學習詩詞是一件賊開心的事情,至少能跟那幫小子炫耀一把說,「看俺小明,能背出這麼些詩詞呢~~~」
哈哈哈哈,話說中國的很多傳統技藝傳到日本後,不刪其繁地一直保持精緻的步驟,反而讓我們覺得,嗯,這才叫文化……(⊙﹏⊙)
請自行腦補茶道、插畫的畫面……
今天繼續撒把鹽,看看我們這些小屁孩玩的詩詞接龍,在日本是個啥樣子~~~
先透個底,這個遊戲叫歌留多,並且在日本成為一項新年活動^_^(別跟我說小屁孩們新年就會放鞭炮……哦,現在也不讓放鞭炮了~~~)
讓咱們先來看段小視頻,了解下這個歌留到底是咋玩的?
日本明治維新時代人們常常在正月時節玩一種印有「小倉百人一首」的紙牌遊戲,這種紙牌遊戲被稱為「歌留多」(かるた)。人們把它作為一種男女間的社交手段,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聯誼(合コン)」。
在男女之間尚且有一定距離的明治時代,通過對方在競技歌牌的過程中展現的儀態,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和教養,從而判斷對方與自己是否合適。歌留多本是一種日本宮廷遊戲,現在卻在百姓間非常流行。那麼它具體是怎樣一種遊戲呢?
◆起源
鎌倉時代歌人藤原定家被委託設計位在京都嵯峨野的別墅「小倉山莊」的和室門上裝飾圖樣,於是他按著年代挑選出100位介於天智天皇到順德天皇間的傑出歌人及其一首作品,集結成《百人一首》,又稱《小倉百人一首》(哈哈哈哈,中國有《唐詩宋詞三百首》,300>100,嗯!)。
《百人一首》相當於歌道的入門書,江戶時代以後,由於浮世繪盛行帶動版畫技術精進,《百人一首》以和歌搭配畫作的形態普及於庶民階層,而利用《小倉百人一首》製作而成的歌留多紙牌及利用這種紙牌所進行的遊戲,從江戸時代中期盛行至今。
◆玩法
歌留多是本是紙牌的意思,而這裡的歌留多遊戲是指把和歌寫在紙牌上,遊戲者用的牌上只寫有下句,聽讀牌的人讀上句,找對應的紙牌。可以有團隊賽(5人,一般來說王牌在1,3,5的位子居多)或者個人賽(1v1)。它主要考察和鍛鍊以下能力:
1、長時記憶能力。因為《百人一首》有一百首和歌,要贏得比賽,就需要將這些和哥爛熟於心。
2、短時記憶能力。牌的位置就是紙牌在榻榻米上的擺放的位置。一般遊戲開始前,兩個遊戲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牌擺好,然後把50張牌的位置全部記下來。然後遊戲中隨著失誤和進攻,牌的位置會不斷變化,這時要背下來牌的位置就需要強大的短時記憶能力了。
3、反應力。歌留多的和哥是有範圍的,所以一般不用把上句全聽完就可以判斷出是哪首和歌,下句是什麼,所以聽到起始字的瞬間就需要迅速判斷後出手。
4、策略,遊戲中有送牌的環節,送牌就是從自己的牌中選出一張或兩張給遊戲對手,然後對方會把牌擺放在自己喜歡的位置。當對方有失誤,或搶到對方的牌時可以送牌給對方。由於遊戲規則是自己的牌先沒有者勝,所以送牌給對方對自己有利,對對方不利;
5、手眼協調能力和動作速度。要想在幾十張牌中精準地抓到你腦中反應出的那張,沒有快、準、狠的出手風格是萬萬不能夠的,對體力也是不小的考驗呢!
怎麼樣?這個遊戲不簡單吧,大腦運轉的同時,你的身體也要快速運動起來,有時候甚至需要你的身體比你的大腦反應還快,想想都覺得刺激呢~
Bingo!小明今天送上的這個案例,其實就想告訴語文老師們,詩詞背誦的鞏固練習或者小測驗就可以這樣來搞啊。
將一冊書的詩詞寫在卡片上,然後以小組或者1對1的方式進行遊戲。
老師讀一句,讓學生迅速從所有卡片中找到對應下一句的卡片。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老師讀下面一句,讓學生找到對應的上一句詩詞。
學生們會不會哇哇開心,而且記憶效果會更好哦~~~
了解更多教育遊戲、遊戲化乾貨,關注Mamagame!再等,血就掉光了……
關於歌留多在教育中的應用介紹還 可點擊原文連結,查看網易公開課《古老遊戲新玩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