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沒有人對「韓流」感興趣了,你還在「哈韓」嗎?

2020-12-20 社會青年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有不少年輕人對韓國心生嚮往,產生了一大批「哈韓」族。

這些人崇拜韓國的明星,喜歡韓國的歌曲和電影,嚮往韓國的生活方式,熱愛韓國的各種商品,希望到韓國去旅遊。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對韓國的東西慢慢失去了興趣。

大家覺得韓國的電影電視內容千篇一律,韓國的商品也不過如此。

過去大家熱衷於使用韓國三星手機,或者LG手機,熱衷於購買韓國汽車,什麼現代、起亞。

後來隨著國產手機和國產車的不斷進步,大家慢慢發現,韓國的手機和汽車也不過如此。

現在誰用三星手機,會被認為是一件很土的事情,很過時落伍的事情。

韓國的汽車,也越來越不受待見,因為很多人覺得,它的質量還不如國產。

根據調查顯示,韓國國際文化交流振興院針對美國、中國、日本、英國等16國的接近8000名消費者進行「反韓流指數」問卷調查,其中,中國高達49.4%,排在第一位。後面的分別是印度(41.3%)、泰國(40.3%)等,「反感韓流」情緒指數均在40%以上,法國和美國的「反感韓流」情緒也比較高。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韓國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很多人覺得韓國人比較自私,而且做事說話容易出爾反爾,不太容易相處。

而且韓國的很多電影電視劇以及藝人都非常膚淺,缺乏厚重感。

另外韓國人比較盲目自大,給人以井底之蛙的感覺。

總之現在對「韓流」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你還在「哈韓」嗎?

相關焦點

  • 盤點對韓流嗤之以鼻的中國明星 周杰倫:哈韓的真白痴
    原標題:盤點對韓流嗤之以鼻的中國明星 周杰倫:哈韓的真白痴 盤點對韓流嗤之以鼻的中國明星  韓流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亞洲,所到之處無不掀起一陣「旋風」,而中國無疑是深受韓流影響的「重災區」,從十幾年前的《藍色生死戀》到如今紅到爆表的《來自星星的你
  • 鳩山夫人超「哈韓」 促夫會韓男星或啟「韓流外交」(圖)
    韓劇席捲亞洲,不只一般觀眾「哈韓」,替韓國帶來觀光等周邊商機,現在韓劇還成為日本和韓國的政治橋梁。據臺灣「今日新聞」17日報導,剛當選日本首相的鳩山由紀夫,因妻子與母親就是韓劇迷,鳩山由紀夫最近就接見了韓劇男演員李瑞鎮,引發韓國媒體高度關注,儼然成為「韓流外交」。
  • 我們為何哈韓哈日
    但你不能忽視他們。H.O.T是在社會各種爭議聲中成長起來的。有些人嫌他們太注重包裝,有些人嫌他們的音樂太吵,甚至有的歌大部分都是叫喊。但是,你認真聽過他們的歌嗎?你曾試著去了解他們嗎?你懂得他們在表達什麼嗎?    ■我們愛聽催人向上的韓國音樂    H.O.T在亞洲紅翻了天,其實仔細想來不無道理。
  • 都2020年了,李孝利退出INS社交,哈韓的粉絲還在代表中國人道歉
    韓流曾經是在內地掀起過一陣陣的熱潮,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中國的年輕一代喜歡韓國的流行音樂,喜歡韓流的電視劇,到韓國旅遊購買大量的韓國化妝品,這些韓國明星們在中國可以說是賺的鍋滿盆滿。但是幾次三番的韓國明星看不起中國的言論,也是讓粉絲寒心了。
  • ​請回答200X,我的哈韓時代
    「只有我跟狗煥去嗎?」德善在想。「李秀滿,SM公司的老闆李秀滿嗎?這個承包我青春的男人,曾經也是個藝人?我也算老韓流er了,怎麼完全不知道?」屏幕前正在追《請回答1988》的人不禁疑惑三連。H.O.T成員在體育館外被「哈韓一族」熱情包圍節奏強勁的舞曲、時尚前衛的造型,那是韓團第一次登上中國的舞臺。安七炫、張佑赫、文熙俊、安勝浩、李在元,不知道這些名字現在是否已成為「時代的眼淚」。20世紀末,他們是風靡亞洲的韓流團體H.O.T的成員。
  • 韓流太娘了,不用謝霆鋒怒懟,其實韓流在中國早已衰退
    中國好聲音播出後,最火的是謝霆鋒,因為他說出了很出格的話,他不喜歡哈韓,因為韓流太娘了,我們要找回男人的荷爾蒙。不過現在韓流在中國已經衰退了。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的本土文化一定會發展起來,更加專業、更具有藝術性、水平更高,到時候自然會把韓流擠出去。但本應不是現在,因為現在本土的文化水平並沒有那麼高。目前韓流的暫時衰退。不過早晚有一天,韓流會在中國衰退。
  • 韓國新男團準備出道,我們還想要「哈韓」嗎
    這不禁讓我想起以前我們娛樂產業還沒發展起來,那時候的韓流明星在我們中國很吃香,許多人為了出名都跑去韓國訓練出道,最早的就有韓庚,宋茜等人,而前幾年也有張藝興,黃子韜等人。以前我們的娛樂產業基本被日韓娛樂所碾壓,我那時候也喜歡過super junior,東方神起等男子組合。
  • 只有現代的年輕人「哈韓」?元朝的人們就開始「哈韓」了
    韓流對我們這一代人影響深遠,追求韓國文化的人被成為「哈韓」一族,雖然說,「哈韓」一族爭議很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韓國文化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我們總是以為歷史上的韓國一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作為「天朝上國」理應接受各方的朝拜,我們中華文化應該傳播周邊國家。但是,在元朝的時候,在大都城內卻流行著「高麗文化」。
  • 全球資本市場也"哈韓"
    但到了新千年,這個接力棒無疑轉交給了韓國:打開電視劇頻道,熱播的片子中七八成是韓劇,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是大長今,金三順;韓版衣飾也是時下時尚男女的寵兒;從前買進口電器只知道飛利浦、松下、東芝,現在很多人都會考慮選擇三星、LG;國內的企業也開始謀求在韓國上市……可見,中國經濟崛起的受益者不僅是本土企業,還有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韓國。
  • 韓流文化在印尼大行其道,年輕一代哈韓蔚然成風
    今年韓國知名娛樂公SM也與印度尼西亞財團CT Corp旗下的綜合傳媒Trans Media合作,發展印度尼西亞版韓流,同時也承諾將印度尼西亞的藝人及多元的文化資產營銷國際。而印度尼西亞的國民歌手Rossa與Super Junior的合作,正式代表SM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韓流在印度尼西亞的存在,已由影視及音樂擴及文化層面。
  • 還在崇洋媚外、哈韓哈日,你該不會是個傻子吧!
    但是相比之下,攻擊孟非言論的人為數更多,他們坦述自己乘坐了那麼多年的綠皮車都沒嫌棄孩子們的吵鬧,怎麼你孟非坐上了寬敞舒適的高鐵還不耐煩了呢?無雙不才,就不在此妄加評論這位曾是自己心中「三觀正、正能量」的男神主持人。不過無雙很是贊同《新京報》對於此事件的一段評語,公布出來供大家思考。不提孟非也罷,無雙倒是想說道說道那些個「胳膊著往外拐」的人。
  • 【策劃】韓流勁吹日本10年 見證民間文藝交流的力量
    日流與韓流,系對日本流行文化和韓國流行文化風行我國這股流行風潮的稱謂,繼而派生出「哈日」族和「哈韓」族兩個可愛又不失生動的愛好族類。透過這兩個新詞,從中可以窺見日韓兩國的流行文化對在我國的歡迎程度響,也印證了三國在文化上的近親性和交融性。
  • 假偶天成男主都粉BLACKPINK,泰劇常受韓劇影響,泰國人為何哈韓
    至於Bright,他也時常在上網衝浪時給BLACKPINK成員發表的動態點讚,近日就有網友驚喜地發現,Bright又在ins上給Lisa點讚了,而且是Lisa一小時前剛發的動態,他在一小時內就已經點上了贊。所以,這兩位男星真的緣分多多,追星也追到一起去了?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韓風文化熱潮迅速消退,再無曾經的輝煌時刻!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韓風文化熱潮迅速消退,再無曾經的輝煌時刻!韓國文化曾在中國風靡一時,當時出現了許多的「哈韓族」,這些人熱衷於追求各種來自韓國的東西,服飾、妝容、歌曲、影視作品等等。而且追逐韓流的年輕人也非常喜歡韓劇中的浪漫,憧憬自己能夠擁有一段類似的愛情故事。
  • 渝派春裝上市 款式更哈韓
    重慶晨報訊(記者 徐菊 實習生 戴如雲)千頌伊穿過的類似款千鳥格墊肩小西裝外套,紅灰色收腰格子裙……一部《來自星星的你》不僅催生了很多韓劇迷,還讓韓流服裝也更暢銷。昨日,記者從朝天門市場了解到,渝派春裝已經陸續上市,與往年相比,這些春裝的款式更哈韓。
  • 韓流在中國本土化,這是韓流的進一步文化入侵,還是韓流的衰退
    那麼,韓流在中國本土化,這到底是韓流的進一步文化入侵,還是韓流的衰退呢?我認為,如果中國觀眾意識不到「我在欣賞韓流」,這種「紮根韓流」就沒有影響力,更談不上為韓國帶來收益,中國娛樂圈「更像韓國」,好過前幾年直接「就是韓國的領地」。韓國娛樂圈不也是學習借鑑歐美日本的東西發展起來的嗎?
  • 創造101楊超越和青春有你虞書欣如此火爆,韓流分不到一杯羹了嗎
    #還沒開播幾期,已經捧紅了虞書欣。看看楊超越和虞書欣,可以說以她們為代表的中國選秀顏值完全不輸韓國現在的女愛豆。從20多年前一直到現在看多了韓式整容臉,我們本土的妹子各具特色,實在是太好看了。可是光有天才愛豆就夠了嗎?
  • Holland是首位公開LGBTQ+身份的韓流明星
    從那時起,這位24歲年輕人的觀眾群體已經十分龐大而且還在不斷增長。韓國音樂產業和韓流也是如此。我們能夠發現趨勢,磨合併製作出高質量的演出和音樂。粉絲和藝人之間也有定期開放的交流。你現在如何看待處女作Holland?從那時起我已經進步了很多。即使在我出道後不久,我仍然感覺自己還是像20多歲的幼稚而普通的男孩。現在,我覺得自己通過結識許多新朋友而變得更加成熟並學到了很多東西。
  • 一個男人對你已經不感興趣了,會不經意的有這4個表現!
    而不明情況的女人,還在默默地付出。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那麼怎樣判斷男人對你已經不感興趣了,只要看他有意無意的4個表現,就知道了。01.吵架的時候不會主動地去哄你愛情裡,兩個人之間意見不一,難免會吵架,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他就會主動向你妥協,並希望得到你的原諒。
  • 曾經大街小巷的「韓流」,為什麼不見了?
    不過年青人已經徹底拜倒在韓流的冷風下,他們盲目地追求感官的刺激,不重視我們傳統文化的學習,這幫沒有民族骨氣的傢伙,怎麼對得起你的父母,怎麼對得起你的國家!我看的第一部韓劇是《星夢奇緣》,是韓星安在旭和崔真實演的。那時候剛上初中不久,正是希望獲得存在感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