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三分之一時間待在寫字樓裡
白領需求催生杭州寫字樓新業態
記者 梁應傑
下午3點,趙麗從健身房出來,整理了一下著裝,準備回辦公室開會。她所在的公司離健身房不遠,步行只要3分鐘。
和杭州眾多都市白領女性一樣,趙麗將健身視為生活的標配,為此她曾花了上萬元辦卡買私教課,結果一年下來去健身房的次數屈指可數。這事讓她一度放棄了辦卡健身的想法,直到公司邊上多了一間小健身房。
這間健身房位於城西銀泰寫字樓一隅,面積只有200平米,論健身設備的種類遠遠比不上大型健身房,但開業三個月以來,這個小到甚至不能洗澡的健身房已經吸納了上千名會員,每天有數百人到店健身。
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
與開在繁華商業街區、動輒幾千平米的大型健身房相比,樂刻運動絕對算不上起眼。站在門口轉下視線基本上能把所有設施和房間看光,兩間操房是用來給會員上課的;中間一個大房算是器械室,包含了六臺跑步機,一臺鍛鍊背部的固定器械,以及TRX懸掛訓練繩、啞鈴、格鬥繩等小器械。
在器械室旁有兩個小房間,小的是男更衣室,只能容納一人,寬敞點的是女更衣室。鍛鍊完後,趙麗她們只能簡單地用毛巾擦擦汗,換件衣服離開。
「我們這裡的核心就是提供健身資源。」對於洗澡這事,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David覺得影響不大,「在日本、美國等市場,很多人都是健完身稍微整理下就去上班了。」
不能洗澡這事,原本讓注重儀表的趙麗糾結了好一會兒,後來她發現到這裡健身的優點足以彌補這點,「首先是離公司近,可以隨時來,不用在路上浪費時間。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性價比高。」
樂刻採用的是月費制,每月99元。用趙麗的話來說,即使一個月不怎麼去,損失了月費也不心疼。而且不到1200元的年費,比市面上年費普遍高於2500元的健身房便宜一半多。
另外,樂刻全天24小時營業,為了滿足白領加班後的運動需求,臨近晚9點還安排了健身課程。所有課程都對外開放,只要成為會員,在微信上預約成功後就能來上課。
不怕和大型健身房競爭
David介紹,目前樂刻在杭州已經開了兩家店,另有兩家正在裝修。他們計劃在10月前開設8家店,主要集中在杭州的寫字樓和大型購物中心,到年底擴展到40家。這些店都將採用現在銀泰城這家店的模式,會員可以選擇任意門店鍛鍊。
至於盈利前景,David不太擔心,「銀泰城這家
店裝修成本差不多在50萬元左右,我們測算過,按照目前的勢頭一年下來起碼能盈虧平衡。」他此前是舒適堡浙江區總經理助理,目睹了高額投資阻礙了許多大型健身房的快速發展。
這也是他們選擇迷你健身房的原因。以洗浴房為例,除去高額的建造費用,一個上千平米的健身房每月的水費經常要達到1萬-2萬元。但事實證明,即使不能洗澡也會有人來鍛鍊。
事實上,過去幾年日本的健身產業也遭受了經濟下滑的影響。一些健身機構為吸引顧客,主動把健身房開在白領聚集的寫字樓,專門針對白領的健康需要設置小型健身房。
日本東京一家健身房還推出了「西裝健身」,針對白領工作和生活狀態設置了7種健身器械,幫助白領做一些簡單的身體拉伸運動和輕量的減肥運動,白領們不用換運動服,穿上班時的西裝就可以鍛鍊。
而來樂刻之前,David還做過健身方面的創業,模式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帶著健身教練到各個寫字樓的公司,給白領們上課。這段經歷讓他看到了O2O健身的潛力,「現在無非是提供一個中間場地讓他們來上課。」
寫字樓化身商業綜合體
在杭州,銀泰城是集購物和商務辦公為一體的綜合體,除了滿足往來的大量消費者外,還為白領們提供了豐富的商業配套。
之前有商業機構做過調研,白領在寫字樓裡生活的時間佔到全天生活的三分之一,對於分布在杭州各大寫字樓的創業團隊來說,這個比例要高得多。趙麗就職的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習慣了「996」 工作制(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周工作6天),要是有新產品上線,所有員工恨不得就住在辦公室。
這也意味著他們對於寫字樓的生活條件有著更高的需求,健身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一些寫字樓裡開出了餐飲店、美甲店甚至私人電影院。張成(化名)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成都投入40萬元開了一家私人電影院,總共有5個包間,有1000多部庫存的片源可供選擇,目前的經營狀況還不錯。
過去一年,杭州標誌性寫字樓EAC也迎來了諸如美容美甲、養生、攝影等商業業態的入駐,再加上一批特色創意餐廳,已經形成了一塊小型的商業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