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全科醫師也是個學問。溫州醫科大學曾和省衛生廳、英國皇家全科醫師學會舉辦中英全科醫師臨床溝通技能培訓班,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師帶來的全科醫師臨床溝通模擬演示,讓省內的全科醫生骨幹培訓班成員、醫生及師生們深受啟發。
溫州網訊 溫州去年成為了「分級診療」試點城市,這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將會有如下變化——看病先得跑基層醫院(社區衛生中心或鄉鎮衛生院),病重了才能往上級醫院轉。也就是說,今後幾乎每個市民都需要全科醫生,並接受全科醫生服務。但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全科醫生人人叫好,而一些全科醫生卻反映存在專業水平進步慢、職稱晉升難、收入低等職業困惑,他們甚至想改行。溫州醫科大學校長瞿佳呼籲,進一步加快全科醫生制度建設,讓全科醫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回得來」。
專業提高慢職稱晉升難
不少全科醫生們還認為職業前景不明朗。記者在我市部分社區醫院做了一番調查。一家鄉鎮醫院的姚醫生說,8年前,他從一所醫學院畢業,跟他同屆的同學基本都進了省、市級醫院,而他卻留在了鄉鎮醫院當起了全科醫生。
他說,當時,同學之間沒多少專業差距,而現在他的專業水平已遠遠落後於這些同學,「同樣是學外科的,經常會開刀動手術,他們的臨床經驗遠在我之上。我基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但是,他的職稱考試卻是與這些同學同樣的標準,結果職稱晉升難。
另一位姓向的社區醫生說,他所在的社區醫院30餘名全科醫生,全是半路出家:「有些是學內科的,有些是學外科的,但凡到了社區醫院,都變成了全科醫生,但是,除了所學專業以外,其他專業都不是很精通。雖然上崗後我們也被派去省級醫院培訓,但培訓完,感覺工作幾年又回到原點。」
向醫生說,他有個同事,想通過考研跳槽,但因臨床經驗不足,複習迎考非常吃力。
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從2010年開始率先開展本科層次基層全科醫生政府訂單式定向培養工作,學生在入學前就與相關基層衛生部門籤訂相關協議,畢業後,經過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再去當地的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目前,全科醫學生在校生數已達1400多名。
仁濟學院曾對學生做過一次問卷調查,主要考察他們的就業方向:「畢業後是否會履約留在基層工作?」沒想到,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學生思想出現波動,想在畢業後跳槽,不願留在基層當全科醫生。有學生就直接在調查問卷上表示工資回報太少,不願去基層。
仁濟學院院長曹紅說,作為學院和教師,不但要教授學生醫術,還要培養學生醫德和正確的價值觀,並傳達全面的信息,讓學生和家長們進一步了解到在發達國家全科醫生發展良好,在中國隨著醫改的深入,全科醫生的職業前途會越來越好。但是,在基層有一些全科醫生待遇偏低等問題,也需要逐步解決。
去基層當鄉長為啥願意
針對全科醫生職業提升、待遇低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校長瞿佳曾在全國兩會上多次呼籲採取有力措施落實全科醫生制度,切實推動和深化醫療改革。
瞿佳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去基層當鄉長,為什麼幹部們都願意?」
「這就是制度問題。」瞿佳說,培養基層全科醫生一定要建立合理機制,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回得來」。他直言,雖然培養全科醫生對於高校來說問題不大,但他們畢業後卻經常陷入「沒人管」的狀態,其結局往往是被迫改行。
瞿佳呼籲,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全科醫生制度建設。「制度」兩個字非常關鍵,這說明全科醫生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高校、醫院、政府各方面全力配合。
全科醫生宜「縣管鄉用」
瞿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於建立基層全科醫生『國標省統、縣管鄉用』隊伍建設模式的建議」。他建議,通過制訂《國家全科執業醫師實踐技能標準》,明確全科醫生應具備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倫理,並在省裡統一指標,參加國家高考錄取,由縣級負責人事管理、分配崗位等事項,最後紮根鄉鎮,服務基層百姓。
曹紅向記者解讀了該建議:瞿佳提出「縣管鄉用」制,主要解決全科醫生職業前景不明朗的困惑。即全科醫生畢業後,由縣級醫院接收再委派至鄉鎮醫院,編制則放在縣級醫院內。縣級醫院負責對鄉鎮全科醫生的規範化培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對全科醫生採取統籌輪派制。
曹紅解釋:「比如某個醫生是鄉鎮醫院上班的,規定他工作滿兩年,就可以去縣級醫院從事兩年臨床工作,縣級醫院工作兩年後,再回鄉鎮醫院,這樣縣鄉兩級輪著來,也就不存在一些醫生在鄉鎮醫院工作久了後,專業水平提高慢等問題。這樣無論對其專業水平還是職稱評定,都有好處。並且也能切實提高全科醫生水平。」
瞿佳還建議對鄉鎮醫生和市、省等公立醫院專科醫生的職稱評定,實行兩條線、兩個標準。曹紅解釋:「目前職稱評定是一個標準,全科醫生臨床經驗相對不足,他們的考職稱的水平可能弱於專科醫生。因此,如果實行全科、專科兩條線、兩個標準來評定職稱,則相對公平。」
瞿佳的相關建議中還呼籲,適當提高鄉鎮、社區醫生的待遇。他說,如今,基層醫生已採用績效工資發放,待遇有所好轉。希望進一步關愛紮根基層的優秀全科醫生,給予晉升上的優待、適當的獎勵和待遇。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