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單獨評價

2021-01-21 澎湃新聞

小邱是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大浪社康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除了看病,解決居民的「頭痛腦熱」、發現危急重症及時轉診之外,她還要承擔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老年健康體檢、慢病管理等基本公衛工作和提供家庭醫生服務。

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換句話說,只要是跟居民健康有關的事,他們都要關。所以,像小邱這樣的社康中心全科醫生,要管的範圍非常寬,除了要治病,還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衛生服務。然而,他們都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困惑:做得很寬,考核卻很「窄」。目前,我國對全科醫生的考核還是沿用「別人家」的專科醫生的老辦法,跟專科醫生比專科能力,其它的活,比如健康管理,你做得再好,也不在考核範圍,很多全科醫生感覺很「受傷」。

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

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年來,各地出臺不少措施,完善全科醫師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在深化醫改的過程中,深圳也出臺了一系列幫助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開展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對新聘用到社康機構工作的規培畢業生安排生活補貼,打破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聘用高級職稱的職數限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舊存在不足。

「比如,我們尚未建立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全科醫生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能力評價制度。目前,全科醫師執業註冊後,對其繼續教育、能力評價方面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導致『注而不管』,註冊完了之後沒有人管,激勵約束不強。全科醫師繼續教育課程、繼續教育方法以及能力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與其承擔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務職責不匹配,引導作用不強。」深圳市衛健委體制改革和基層健康處處長李創指出。

例如,全科醫師和專科醫師的執業範圍有很大區別,評價專業技術能力時,卻要在同一個賽道上比拼,明顯不公平。職稱評審時,全科醫師也是以看病為主,其承擔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卻沒有考慮在內,這樣很難引導全科醫師持續提升職業發展和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基於這些弊端,深圳希望通過制定《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建立覆蓋全科醫師執業全周期的管理制度,明確全科醫師能力要素和職業發展路徑,創新全科醫師繼續教育管理,改革全科醫生專業技術評價方式,促進全科醫師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打造全科醫學高地。

考核全科醫生不唯看大病論英雄《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是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根據該《管理辦法》,深圳將在全國率先組織成立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為全科醫師發展做好「頂層設計」。

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是三方面:為市衛生健康部門建立完善全科醫師管理制度和政策以及制定繼續教育課程規範、全科醫師能力評價標準提供決策諮詢服務;為市衛生健康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機構組織的全科醫師專家點評提供專業支持。

根據《管理辦法》,深圳改革了全科醫師的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除了完成基本醫療服務的數量與質量,還納入健康管理服務範圍的居民數量與健康管理質量、完成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量與質量、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等,讓全科醫師不唯看大病、做手術論英雄。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及其舉辦醫院將根據全科醫師績效考核結果核定其薪酬。

另外,《管理辦法》也建立了全科醫師專業技術能力評價體系,明確了3大方面共15個指標,除了完成診療工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健康管理外,還加入了全科醫師開展科研、教學、參與全科醫學管理事務、開展全科醫學管理服務創新項目等指標,引導全科醫師不斷提升職業能力,成為全科醫學領域的「業界大咖」。

投訴多將影響信用管理記錄除了幫助全科醫生發展,還要做好管理和監督。根據《管理辦法》,市衛生健康部門將建設全科醫師執業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立全科醫師執業全周期的個人執業管理電子檔案。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全科醫師執業管理電子檔案主要內容包括個人基礎信息;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以及技能考核等教育信息;執業註冊、定期考核、職稱評審、專業技術能力評價(含所有要素及其評價結果)等執業資質水平信息;用人單位崗位聘用、管理、考核等單位管理信息;參加全科醫學教學、科研、學術交流、全科醫學管理服務創新項目活動等信息;信用管理記錄以及醫德醫風等執業管理信息。

此外,市衛生健康部門還將建立完善全科醫師信用監管制度,當全科醫師出現編造虛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虛假服務記錄;因違法執業行為被行政處罰或者記分的;被多名服務對象或者反覆多次被同一服務對象投訴舉報並查證屬實的;不履行健康管理服務職責,情節嚴重的,將被當納入其信用管理記錄。

有「罰」也有獎。《管理辦法》規定,市、區衛生健康部門要建立全科醫師榮譽激勵制度,對長期紮根基層、作出突出貢獻的全科醫師,給予表彰獎勵,在推薦醫療衛生人員享受各級政府特殊津貼和各級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優秀共產黨員等評選中,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推薦或者評選全科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盧祖洵認為,《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充分考慮了執業註冊與執業管理、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職稱評審與能力評價、執業檔案、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為深圳市加強全科醫師隊伍建設與管理,促進全科醫師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提供了依據。

該《管理辦法》將於2月1日正式實施,實施後,將適用於在本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含中醫全科醫師),而在其他醫療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則參照執行。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註冊全科醫師5378人,其中,在社康中心執業的全科醫師有4378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建立全科醫生獨立評價體系
    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除了要治病,還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衛生服務。但全科醫生的考核一直沿用專科醫生的老辦法,這讓全科醫生感覺很"受傷"。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在深圳,全科醫生服務範圍很寬,考核卻很「窄」。記者8日從市衛健委獲悉,市衛健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不以看大病論英雄,成為國內的首創。該辦法將於2月1日正式實施。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深圳全市共有註冊全科醫師5378人,其中,在社康中心執業的全科醫師有4378人。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
    小邱是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大浪社康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除了看病,解決居民的「頭痛腦熱」、發現危急重症及時轉診之外,她還要承擔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老年健康體檢、慢病管理等基本公衛工作和提供家庭醫生服務。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換句話說,只要是跟居民健康有關的事,他們都要管。
  • 專科醫生轉全科 給2萬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來源:深圳衛健委整理:基層醫師公社 於小漁今日,深圳衛健委發布《關於印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布了一系列加強關於全科醫生待遇保障的措施。
  • 首次被列入深圳「緊缺崗位」 全科醫生更有「含金量」
    今後,深圳的全科醫生「含金量」將更高!9月3日,記者獲悉,根據深圳發布的《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深圳將「開足馬力」培養全科醫生,在培養制度、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給全科醫生「派利是」。
  • 深圳市全力培養全科醫生
    日前,深圳市發布《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若干措施》,在培養制度、薪酬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深圳都要給全科醫生「派利是」。全文1900字,用時4鍾「小病不出社區」,實現這個目標離不開全科醫生人才。好消息是,未來深圳將「開足馬力」培養全科醫生,讓市民擁有更多健康「守門人」。
  • 全科醫生時代來了!怎麼幹?怎麼獎?一地明確了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科醫生參與基層疫情防控,發揮基層首診和「哨點」作用,我國高度重視築牢基層公共衛生應急網底,可以說,全科醫生時代要來了!全科醫生怎麼幹?怎麼獎?一地明確了!全國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出爐,值得基層醫生和各地借鑑。
  • 全科醫生高薪高職稱時代,來了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來源:福建省衛健委整理:基層醫師公社11月12日,福建省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主題是介紹福建省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相關情況。
  • 港大深圳醫院引新模式 普通門診首診先看全科醫生
    深圳特區報見習記者 何龍 攝     港大深圳醫院將引入新就醫模式   專科需要預約,普通門診首診先看全科醫生   28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開始試運行。  吸引人才:  提供高薪+高成長空間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首批將面向全球招聘500名醫務人員。作為深圳公立醫院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的試點醫院,這家醫院將實行員額管理制度,全員聘用,推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制度。  事實上,將來醫院所需的大量醫學梯隊的中層和基層人員將主要來自國內。
  • 富銘環科:環境全科醫生
    富銘環科:環境全科醫生  「我們想要做的是環境的全科醫生。」  8月25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創新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
  • 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 開辦全科診所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日前,省政府出臺「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要求建立健全全科醫生培養制度,重點要求要通過完善全科醫生薪資及聘用管理辦法等方式提高全科醫生吸引力
  • 湖北全科醫生工資參照縣級醫師
    湖北全科醫生工資參照縣級醫師發布時間: 2018-06-07 10:52:41   |  來源: 健康報   |  責任編輯: 張豐近日,湖北省政府印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從提高薪酬待遇、創新聘用管理方式等5個方面來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 國家衛計委:全科醫生到基層就業優先納入編制管理
    新華網北京1月26日電(宮曉倩)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就健全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和創新全科醫生使用激勵機製作出重要部署。   據悉,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複合型臨床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一體化服務,為個人和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和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 美國全科醫生年收入140萬!中美全科醫生差異在哪?
    很多人說,全科醫生是一舶來品,與我國水土不服,但我們真對發達國家的全科醫生有深入了解嗎?中美全科醫生的差異在哪裡?全科醫生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疑問,「醫學界」同北京協和醫學院外科學臨床博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博士後薛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這位多年專注社區醫療的學者一談起「全科醫生」就打開了話匣子。
  • 全科醫生發展受困「不能為醫院賺錢」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最近,中國醫師協會2015年組織的全國住培基地評估結果顯示,我國全科醫生培訓力度還不夠。自2014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全面實施以來,已有1.3萬名全科專業住院醫師進入基地培訓。
  • 滿足兩個條件,專科醫生可轉崗全科
    全科醫生也稱家庭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缺口較大,在邊遠地區,全科人才缺乏的問題更突出,為了加大全科人才的培養,國家鼓勵專科醫生轉崗全科。
  • 國務院發文推動培養全科醫生:工資要漲 職稱要提
    完善全科醫生聘用管理辦法 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的編制內要保證全科醫生的配備, 對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畢業生或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要優先安排,簡化招聘程序,可採取面試、組織考察等方式公開招聘。
  • 【住培】培養有「勝任力」的全科醫生
    2014年,河南省共招收全科專業住院醫師537人,也超額完成原定400人的招收計劃。  「為確保全科專業招錄,我們要求每個基地必須培訓一定數量的全科醫生,社會人員報考僅限全科方向,並利用各種媒體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凝聚社會共識,廣泛動員基層符合條件的人員參加全科專業培訓,所有招收計劃量化分解後,下達到基地和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河南省衛生計生委副巡視員張智民介紹。
  • 全科醫生發展困境,怎麼破
    原標題:全科醫生發展困境,怎麼破 全科醫生要管好小病、轉好大病、處理急病、管理慢病,不僅是推進分級診療的關鍵,更是實現醫療服務體系上下聯動的橋梁,是百姓健康的「守門人」。不斷完善全科醫生制度對於醫療改革意義重大。 我國全科醫生隊伍目前狀況如何?
  • 全面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將銜接當地臨床醫師工資水平
    法制網北京1月24日訊 記者張維 國務院辦公廳今日發布《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全面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改革完善全科醫生薪酬制度。《意見》提出,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籤約服務費作為家庭醫生團隊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入組成部分,可用於人員薪酬分配。將服務對象健康狀況和居民滿意度納入考核指標,加強籤約服務質量考核,考核結果與家庭醫生團隊的籤約服務收入掛鈎,確保籤約服務質量。《意見》要求完善全科醫生聘用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