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來源:福建省衛健委
整理:基層醫師公社
11月12日,福建省衛健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主題是介紹福建省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相關情況。
自從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各地對全科醫生的扶持可謂力度空前,更多的人認識到全科醫生對於基層醫療乃至整個分級診療體系的重要意義。
如今我國全科人才緊俏,基層醫療工作不少都需要以全科醫生為核心,但在一些基層地區,往往整個鄉鎮也就一兩名全科醫生,因此全科醫生隊伍的培養工作迫在眉睫,同時這也表明了全科人才擁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福建省此次發布會重點介紹了福建在薪資、職稱、培訓、培養等方面給予全科醫生人才的優惠舉措,這些舉措將極大提升全科醫生的執業吸引力。
基層醫療機構實行編制動態管理
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編制動態管理,縣醫管委在縣域範圍和核定的人員編制總量內,可根據需要調配,進一步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合理分布。
對列入基層年度緊缺急需醫學人才引進指導目錄的全科醫生,可採取直接考核或面試等方式進行公開招聘;鼓勵在具備條件的醫共體內派遣臨床醫師到基層工作,實行「縣管鄉用」、「鄉管村用」。
定向評價、定向使用
在職稱上,福建省探索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衛技人員高級職稱評聘制度。
此外,對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規培合格的全科醫生,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
對長期紮根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基層工作的註冊全科醫生,加大在職稱晉升政策上的傾斜力度,穩定貧困地區全科醫生隊伍。
鄉村醫生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一級及其以下醫療衛生機構繼續醫學教育對象在每年繼續醫學教育總學分要求不變的情況下,將其遠程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認定上限放寬至15學分/年。
同時,鼓勵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專科醫師和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
取消對基層醫療機構醫保限額封頂政策
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行門診統籌按人頭付費,取消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保限額封頂政策。
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種收付費改革已實現全省覆蓋,病種數已達700多個;作為全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收付費試點,三明市、南平市和其他3家省市屬醫院工作穩步推進。
全省41個縣域醫共體探索建立醫保打包支付機制,促進醫共體內部形成統一的利益導向,引導醫生、病人、資金「三下沉」,推動基層醫療服務模式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收入結餘最高提取70%作為績效增量,人均績效工資總額約10.3萬元
完善績效工資分配,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內部績效工資分配可通過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等方式,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幹和做出突出業績的全科醫務人員傾斜。
目前,福建省55個縣(市、區)制訂和完善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評和分配辦法,如:福州市出臺基層醫療機構收入分配與績效激勵政策,完善建立人員績效工資增量動態調整機制,從基本醫療業務淨收入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收入結餘提取20%~70%作為績效工資總額增量。
2018年福州市基層衛技人員人均績效工資總額約10.3萬元,比2016年增加32.7%,比2017年增加18.6%。
籤約服務費主要用於激勵籤約醫生及服務團隊
鼓勵有全科醫生資質的社會醫生和設有全科醫療診療科目的社會辦醫療機構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參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允許籤約服務費收入作為績效工資總量的增量部分單獨核算追加,主要用於激勵籤約醫生及服務團隊。
職稱評聘向全科醫生傾斜
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重點向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和全科專業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註冊全科醫生傾斜。
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參加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併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可放寬到縣級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註冊全科醫生,可直接參加中級專業技術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專業技術職稱。
基層全科醫生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時,外語、論文、科研均不作要求,側重評價臨床業務工作能力,將籤約居民數量、接診量、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以及任期內完成常見病、多發病相關專題報告等作為評審的重要依據;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實行單獨分組、單獨評審。
已取得其他專科中級、副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經全科培訓合格並註冊或增加註冊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且滿足職稱晉升最低服務年限的,可不經過同級轉考直接申報上一級別全科醫學專業衛生專業技術職務。
提高生活補助,優先享受購買限價商品住房的待遇
對在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工作並籤定5年以上聘用合同、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本科畢業生實施學費代償制度,由省財政逐年給予5000元/年·人的學費補助。
對在鄉鎮衛生院工作5年以上且在縣鄉沒有住房的人員,可優先享受購買限價商品住房的待遇,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廉租房待遇。
對在原中央蘇區縣和財政困難的50個縣(市)工作的特崗醫師逐步提高生活補助,目前提至3萬元/人·年。
對長期紮根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基層工作的註冊全科醫生,可突破學歷等限制,破格晉升職稱。
註冊全科醫生取得中級職稱後,在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二級及以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經衛生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認定,直接取得基層副高級職稱,取得的副高級職稱原則上應限定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任,向上級醫療衛生機構流動時,應取得全省統一的高級職稱。
可見,成為全科醫生後,無論是待遇還是職稱上,都會獲得很多的政策傾斜。
前不久國家衛健委下發新的診所改革試點地區診所基本標準,明確要求診所醫師必須是主治及以上職稱,隨著新的診所基本標準逐步推廣全國,基層醫生的平均資質門檻也會隨之提高,成為一名全科醫生是基層醫生晉升職稱的一條捷徑,同時也會成為基層醫療團隊的核心力量之一,福利待遇自然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