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VIP」:招商銀行十多位儲戶資金被悄悄轉走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危險的「VIP」:招行多位儲戶資金被悄悄轉走

作者:秦玉芳

近日,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公布的一份行政判決書顯示,招商銀行曲江池北路支行金葵花客戶周華(化名)卡內15筆錢款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該支行理財經理周某夥同他人以櫃檯取現、轉帳的方式支取。

值得注意的是,因上述涉案理財經理周某導致資金損失的客戶十餘位,且涉入糾紛的轉帳交易多是在銀行卡、身份證和密碼齊備的前提下完成。客戶認為是客戶經理在VIP室內為客戶辦理業務時獲取了客戶密碼,並以辦理業務為名拿走銀行卡及身份證,以此達到轉取資金的目的。

實際上,近年來銀行客戶資金「失蹤」案件頻發。業內人士認為,此前不乏個別銀行員工無視規章鋌而走險的行為,但近年來隨著監管對銀行內控管理監督及懲處力度增強,這一情況很少見了,不過客戶也要增強自身風險防範意識,在銀行網點辦理業務時不能太過大意,重要證件等資料不要輕易交付他人,以免造成風險。

十多位客戶資金被轉走

近日公布的一份行政判決書顯示,周華起訴招商銀行西安雁塔廣場支行的工作人員違規操作,致使其在該行開立的招行金葵花卡帳戶中15筆、累計金額為182萬元的資金被該行理財經理周某等人以銀行轉帳、櫃檯取現等方式支取。

據周華之女趙女士介紹,該行西安雁塔廣場支行理財客戶經理周某是周華的理財客戶經理,每次到網點辦理理財業務都是在VIP室內由周某全程辦理。「之前並沒有太在意,直到2016年3月周某跳樓後,我們才察覺問題,但是資金已經在之前陸續被轉走了,前後約有180多萬元。至今資金仍未追回的客戶還有十多人,金額約有幾千萬元。」

李紅(化名)在此前公布的另一份判決書中稱,其指定的理財經理周某利用職務便利,假借辦理理財業務之名,自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間,分7次將上訴人(李紅)銀行卡內的471餘萬元轉移至周某父親或與其有密切關係的他人帳戶中。

依據判決書,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涉案7筆款項分別由周某、李某、於某某、強某某、何某某在該行雁塔支行持李紅的涉案銀行卡並輸入正確的密碼的情況下通過櫃檯轉帳方式從李紅涉案帳戶分別轉至王某某、周某甲、於某某、何某某的帳戶。

李紅告訴記者,幾次資金從櫃檯轉出時,其本人就在VIP室內辦理理財業務,期間周某會拿著李紅的身份證、銀行卡等材料到外面進行複印。「後來調取視頻後才發現,周某將其證件交給等在外面的接頭人,由該接頭人代辦取款或轉帳等業務。」

判決書中招行方面則認為,銀行是根據李紅的指令分七次通過櫃檯轉帳的方式履行了對爭訟471.2萬元存款的支付義務,且每次操作均系持李紅真實的銀行卡、密碼進行;櫃檯工作人員按規定進行轉帳業務操作並無違規。

一審法院認為,李紅所主張的銀行違約行為不成立,要求該行承擔已被轉走的涉案7筆款項的給付義務依據不足,對其訴請不予支持;至於其涉案帳戶涉案7筆款項實際轉入案外人王某某、周某甲、於某某、何某某帳戶而與收款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李紅可另循合法途徑解決。

為何操作合規的情況下,客戶資金仍被不明轉出?

法院認為,無論經辦人如何變化,實現上述轉款的前提條件是同時掌握李紅的銀行卡及帳戶密碼。

李紅透露,目前在追討資金的其他客戶情況也基本類似。「VIP室內辦理業務時,都是客戶經理周某直接在其電腦上操作,周某拿著銀行卡輸入戶名和帳號,我輸入密碼時會有遮擋,有時周某會說密碼輸入錯誤所以重複輸入,且每次操作完成後我也只能看到一個操作成功的界面,具體操作過程並不清楚。密碼是否是在這個過程中被竊取也難以確定。」

實際上,多位資金被轉出客戶反映,自己帳戶內資金都是在多年時間內多次被累積轉出。用於購買理財的資金被轉出,客戶為何當時沒有發現?

上述涉案銀行相關業務人士表示,購買理財產品成功後,客戶都可以在網銀查詢確認,且銀行大額轉帳一般也會有通知。

據趙女士表示,資金出問題的一些客戶多數是年齡較大的客戶,且都是與周某有長期合作關係,更多是通過網點辦理業務,購買理財後一般很少去網上查詢,每次產品到期收益可以定期到帳,因此期間關注的就更少了,即便查詢也是到網點通過周某現場查詢情況。「而且周某會提前告訴客戶,如果有資金需要提前告知。」

員工管理待加強

對於客戶經理如何獲取客戶密碼及通過櫃檯操作轉出資金等問題,招行方面並未給予《中國經營報》記者明確回復。

不過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妥善保管銀行卡密碼是儲戶的基本義務,因目前尚無證據指向該銀行支行業務系統存在洩漏密碼的可能性,即使如李紅所稱,其未向周某提供帳戶密碼,但其曾數次當著周某的面輸入密碼,無疑給周某提供了獲取涉案帳戶密碼的機會,此系當事人自己不夠謹慎所致。

據上述行政判決書顯示,陝西銀保監局早在2019年6月21日就已做出《信訪事項答覆函》,同時答覆認為招行西安分行周某事件反映該行在員工行為管理、櫃檯業務風險防範、重要崗位輪崗、員工異常行為排查等方面機制不完善,具體制度執行流於形式,案件風險防控不足。在2017年客戶信訪事件後,該局已採取了下發監管提示、約談分行高管等監管措施,要求該行從五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員工行為管理和內部控制。下一步該局將持續關注該行相關問題內部整改問責情況,根據監管檢查情況及該行整改問責情況進一步採取監管措施。

近來銀行儲蓄客戶資金「失蹤」事件頻發。如日前河南平頂山某國有銀行客戶銀行卡內120萬元不僅不翼而飛;2019年山西太原某農商銀行客戶1200萬元存款「失蹤」;此前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1億元資金被分批轉走等。

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業務人士表示,作為金融服務機構,監管對銀行安全方面的監控一直比較嚴格,只要走正規手續,以銀行的風控流程,不可能出現存款「失蹤」的事,但也不乏個別銀行工作人員鑽空子、鋌而走險違規操作導致客戶損失的情況;近年來監管對這方面的管控趨嚴,尤其在銀行對員工管理和流程管控方面的督察處罰力度更大。

陝西瑞豐律師事務所律師楊璐認為,很多存款資金丟失都是有銀行內部工作人員參與、甚至是精心設計的,工作時間、工作場所,都是銀行的操作流程,對於普通客戶來說很難甄別,也難以防範;除了加強金融機構自身內控管理外,銀行客戶也需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更好地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2020(第八屆)銀行綜合評選」火熱進行中!「前浪」在奔跑、「後浪」在崛起,誰是你心目中的最佳銀行?我們和你一起找尋答案!【投票入口】

相關焦點

  • 存款也危險?儲戶存款頻發被銀行客戶經理偷走 誰該負責?
    銀行工作人員通過各種「眼花繚亂」的操作,盜取儲戶銀行卡資金的事件層出不窮。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書顯示,招商銀行一支行多名VIP客戶的資金就被該行理財經理悄悄轉走。事發後,直到該理財經理跳樓自殺,客戶才察覺資金出現問題。
  • 中信銀行洩露儲戶信息,農行員工轉走儲戶存款,銀行還安全嗎?
    儲戶210萬存款被莫名划走,竟是銀行工作人員所為?河南的郅女士稱家裡老人210萬存款被銀行工作人員轉走,家人8年後才發現。郅女士稱,疫情期間在家裡對帳,發現有210萬對不上帳。原來,在2012年,因為做生意經常需要轉帳,農行的一名工作人員稱,可以辦理U盾網上銀行,可以網上轉帳。
  • 銀行巨額存款"失蹤"案頻發 儲戶的錢去哪兒了?
    全景網5月22日訊 「銀行」這個詞在老百姓的心裡可謂是妥妥的安全區,雖然利息收益不高,但錢放在銀行最保險最安全最靠譜。然而,最近多地頻發的銀行儲戶存款丟失案件卻讓不少人大跌眼鏡,「存款安全」問題也深陷輿論漩渦。
  • 農行櫃員騙取儲戶密碼 私自轉走800萬元儲戶獲賠
    導讀  在農業銀行山東省水滸支行辦理一筆800萬元的存款,該銀行一櫃員李某卻瞞著儲戶張先生進入轉帳程序,且在張先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騙取其輸入密碼,將800萬元轉入陳某帳下。11月3日,前街一號記者獲悉,該銀行被海澱法院判令賠償張先生800萬元。
  • 銀行可以隨意轉走銀行帳戶的錢嗎?
    有網友提問——「銀行可以隨意轉走銀行帳戶的錢嗎?」,事實上,銀行是不能隨意划走儲戶銀行帳戶裡的錢的,只要在特定的合法情況以及前提下才會進行劃扣,下面進行闡述說明。一、 銀行不會隨意劃扣帳戶內的資金也就是說,當你把錢存到銀行之後,這筆錢,銀行可以用作自己的運營投資,比方說進行放貸給其他客戶。這也是銀行主要的獲利方式,那就是存貸差。但是,你帳戶內的存款是不會減少的,也就是說,當你再次去銀行進行取款時,你的資金是不會減少的。
  • 5儲戶2323萬元存一年定期 取錢時銀行稱存款單為假
    一年前從銀行裡拿出來的存款單,一年後卻被銀行告知這些都是假存款單。這樣匪夷所思的遭遇發生在紹興5位儲戶身上,共損失2323萬元。【怪事】到期取錢銀行說「沒記錄」「我明明去銀行把錢存了一年的定期,拿了銀行的存款單;怎麼一年之後錢不見了,存款單成假的了?」
  • vipjr攜手招商銀行推出全新暑期英語學習福利
    近日,vipjr攜手招商銀行,為孩子提供專屬的暑期英語學習福利。即日起至8月18日,持招商銀行信用卡購買vipjr任意課程,就可以享受0首付,0手續費,免息分期的優惠,還可以免費獲得價值299元的真人在線英語外教體驗課程一堂(含英語等級測評),成功購買課程之後更有HELLO KITTY精美禮品相贈。
  • 800萬被銀行櫃員私自轉款 開戶行被判全額賠償儲戶(1)
    原標題:櫃員騙取儲戶密碼私自轉款,開戶行承擔賠償責任2011年10月,張先生經他人介紹認識王先生。王先生稱山東農業銀行放貸額度已滿,但有很多好項目需要銀行資金,如果在北京的農行能有一筆存款並能向山東農行證明,山東農行就可以在農行系統內部協調,使用3個月給予月利率8%的利息回報,在此期間不能查詢該帳戶內的款項情況。2011年11月,張先生在農行北京萬壽路支行申辦了借記卡一張並存入800萬元。
  • 銀行職員:銀行受影響,儲戶「損失」更大
    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說,通常都會選擇存銀行。如果手上資金比較多就選擇定期存款,雖然限制了時間,但是利息比較高,而如果手上資金比較少也可以選擇活期存款,利息相對來說就比較低了。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存款方式就變得五花八門了。在現在行動支付的大背景下,「支付寶支付」和「微信支付」是大多數人的常用付款方式,以至於現在年輕人對於理財方式的選擇也更傾向於餘利寶、餘額寶等。
  • 銀行存款月收益超過1000元時,儲戶最少需要存入多少資金?
    銀行存款月收益超過1000元,一年12個月的收益為1.2萬元,而當儲戶存入少量資金時基本上無法實現月收益超1000元。目前在各大銀行當中,有些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僅有3%左右,這意味著儲戶要存40萬左右的資金才能實現年收益1.2萬元,平均月收益為1000元。
  • 儲戶分別去銀行櫃檯與取款機取款時,一天內最多能取出多少資金?
    那麼,儲戶分別去銀行櫃檯與取款機取款時,一天內最多能取出多少資金呢?首先,幾乎每家銀行都備有一定的流動資金,並且為每天來銀行取款的客戶做準備,尤其對於一取款資金為幾千或一兩萬的現象,儲戶可以不用提前預約,就可以去銀行櫃檯或自動取款機辦理取款業務,反之,當儲戶要取出大額資金時,需要提前向銀行預約,不然一天內無法提取出較大額度的資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銀行對個人辦理取款業務方面設置了上限,主要考慮安全性以及服務好每個客戶並且規範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 南京「精子銀行」僅有六位「儲戶」
    南京「精子銀行」僅有六位「儲戶」     作為全國屈指可數的精子庫之一的省人民醫院精子庫目前已存儲了16000多份捐獻的精子,但精子庫的另一功能精子銀行卻備受冷落。日前,記者從該院獲悉,精子銀行目前只有6位「存精者」,且都是迫於無奈才選擇了這一途徑。
  • 工商銀行河北儲戶數千萬存款消失 曾被要求辦U盾(圖)
    崔濤攝女老闆1080萬存款僅剩124元  5月18日上午,石家莊市民王麗(應被採訪人要求化名)和多位工商銀行儲戶向中新網記者講述了自己在工商銀行建南支行存款「失蹤」的經過。  據賈某介紹,她當時聽朋友介紹工商銀行這項業務時,先後帶領十幾名儲戶到工商銀行石家莊九裡庭院、車站街、東風路、建南等營業網點辦理此項業務,但有的網點因為某些原因沒有成功辦理。  讓這些儲戶感到最不能理解的是,即使手中的U盾是假的,但是網銀密碼和U盾密碼他們從未告訴任何人,存款是如何轉走的呢?是不是工商銀行的網銀系統不安全呢?
  • 人在武漢銀行卡卻在臺灣被盜刷,銀行建議儲戶走法律程序
    胡先生趕緊幫妻子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凍結帳戶,又打電話報警。第二天上午,胡先生來到位於水果湖的開戶行,列印了銀行流水和交易明細單,顯示妻子的帳戶共發生了三筆境外取現,兩筆4369.45元,一筆1201.60元,加上手續費總共1萬元。發生取款的銀行名為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臺灣)。
  • 郵儲銀行職工偷盜儲戶存摺 採用技術手段竊取資金
    和訊網消息 6月1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一起郵儲銀行職工盜取儲戶存摺的違法行為,陸景航在盜取存摺後採取技術手段將儲戶資金非法佔有。   判決書顯示,被告人陸某航,男,漢族,1990年1月出生於安徽省來安縣,大學本科文化,原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來安縣支行員工。
  • 招商銀行,根本不是所謂中國最危險的銀行
    招商銀行,是不是中國最危險的銀行?多年來,我幾乎把所有財產,全部交付給招行了。工資卡,儲蓄卡,信用卡,保險理財,基金理財。招商銀行嚴重依賴理財產品,理財的池子,究竟穿透後是什麼東西,往往魚龍混雜。而招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餘額,約有人民幣2.1萬億元(合3,160億美元),股份制銀行第一。
  • 郵儲銀行又有30名儲戶被盜刷 客戶求自保忙取款
    由於郵儲客服稱查不到信息,為了安全,他第一時間將帳戶裡剩餘的大部分資金1784元轉到支付寶帳戶,僅在郵儲銀行儲蓄卡裡留下3.05元。儘管受害者來自全國20多個城市,但遭遇卻驚人的相似:全部都是郵儲銀行的儲蓄卡,無論帳戶內餘額多少,均被連續多次小額盜刷,每筆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的被盜資金多流向了充值業務。  就在昨日新快報報導出街後,不到一天就接到了數十名郵儲銀行客戶的投訴電話。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其中有郵儲銀行客戶就在昨日(7月25日)中午時分被盜刷。
  • 中國第四家銀行倒閉!儲戶最高獲賠50萬,還有2種情況將分文不賠
    我國第一家破產的銀行是海南發展銀行,由於「不良資產」過多產生了信貸危機,最後發生儲戶擠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央行拿出了34億的巨額資金想要讓海南發展銀行渡過難關,但最後仍然是回天無力,海發行也成為了中國第一家破產的銀行。
  • 工行建行相繼爆出儲戶存款失蹤
    長沙商人吳建平發現他的公司和他個人在長沙市範圍內的多家銀行,至少開設了358個帳號,而他「完全不知情」。其中建行湖南分行長沙天心支行範圍內,有一百多個,且存在頻繁的大額資金流動,「過去5年,至少有4個億不見了」。此前,工行河北石家莊建華支行也發生多位儲戶存款丟失事件,其中一位女老闆1080萬存款僅剩124元。
  • 西安多家銀行卡換"芯" 換卡費為啥要儲戶掏
    10月底前,全國POS終端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即同時有晶片和磁條的銀行卡片將不再提供磁條刷卡服務,統一改成晶片刷卡;2015年起,我國銀行停止新發行磁條卡。西部網記者走訪西安多家銀行後發現,目前各家銀行對換卡的要求不盡相同,有些銀行可免費換卡,有些銀行需要支付工本費才能換卡。有網友認為,晶片卡比磁條卡更安全,換卡很有必要,但是換卡費用不應該由儲戶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