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紀之前,湖南大學在湖南的各種文件中都高排第一,隨之才是湖南省內的其他高校,是當之無愧的省內龍頭高校。但2000年以後,在國家重點學科、院士和國家級科研獎勵等各個方面的評選過程中,新組建的中南大學開始壓湖南大學一頭。到2003年,中南大學更是躋身32所副部級高校行列,而湖南大學卻落選這一名單。
湖南大學
這就造成儘管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都是985高校,但實際上中南大學已經高湖南大學一頭了。隨之而來的則是在各類文件中,中南大學逐步排在湖南大學之前,成為當之無愧的湖南第一高校。而中南大學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於原中南工業大學校長黃伯雲的高風亮節。
出生於1945年的黃伯雲是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出生於農民家庭的他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本色。自小成績優異的他,在19歲時以優異成績考取中南大學前身之一的中南礦冶學院冶金系進行學習,並在畢業後留校任教。
黃伯雲赴美前與家人合影
1980年,時年35歲的黃伯雲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出國人員考試,被錄取為冶金部的出國訪問學者。被錄取到美國知名的愛荷華州立大學訪學後,黃伯雲被該校的一位教授看中,黃伯雲隨後開始跟隨這位教授攻讀研究生,並拿到了該校提供的全額獎學金。
1986年,時年41歲的黃伯雲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在美國著名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和田納西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88年,時年43歲的黃伯雲放棄在美國優渥的生活,選擇回到母校中南工業大學擔任一位普通教師,是我國第一位在國外接受碩博教育並回國效力的學者。工資也從在美國時的幾千美元到回到母校後的一百多塊人民幣,為此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還專題報導了他的事跡。
留學時期的黃伯雲
是年9月份回國的黃伯雲在12月份就被中南工業大學破格評聘為教授,並擔任中南工業大學粉末冶金研究所的總工程師。回國後的黃伯雲從事先進新材料的研發工作,並取得了很多重大成就,在2005年獲得我國當年唯一的一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填補了近5年來的空白。1999年,憑藉在這些領域做出的傑出成就,時年54歲的黃伯雲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伯雲也先後被任命為中南工業大學副校長和校長,擔負起帶領這所重點大學大發展的重任。
中南大學
黃伯雲所在的中南工業大學起源於1903年創辦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將全國的冶金優勢學科集中到中南礦冶學院。1960年10月,學校進入全國重點大學行列,是當時湖南唯一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
1996年,中南工業大學進入「211工程」建設行列,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首批27所大學之一。次年,黃伯雲接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負擔起學校進一步大發展的重任。1998年5月,國家提出了建設「985工程」的計劃,即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名額有限,進入這一名單成為中南工業大學最重大的任務。
長沙
當時中部教育高地湖北的武漢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紛紛整合武漢優質教育資源,對「985工程」志在必得。因此省內的湖南大學和中南工業大學也開始醞釀合併省內高水平大學,從而躋身「985工程」。
當時的初步考慮是將湖南大學與湘雅醫學院(即湖南醫科大學)和湖南農業大學合併,使之成為文理工醫農兼備的綜合性大學,打造為湖南高校龍頭。而將中南工業大學和長沙鐵道學院合併,打造省內工科院校龍頭,使湖南頭部高校的格局變成類似於北大清華、復旦上交和南大東南的格局。
湘雅醫學院
但這個方案在湖南大學內部就沒有通過,湖大認為合併醫學院和農業大學會改變學校現有的學科格局。最終湖南大學決定在現有學科基礎上適當加強和延伸熱門學科(即合併了湖南財經學院和計算機專科學校)。
由於湖南大學最終給出的方案中沒有同意合併湖南醫科大學,因此湘雅醫學院的去處就成為一個關鍵問題。這所成立於1906年,在民國時被譽為「北協和南湘雅」的原衛生部直屬高校或將面臨著下放地方管理的窘境。
黃伯雲校長
此時,中南工業大學極力表達了與湖南醫科大學(湘雅醫學院)合併的願望,並對此拿出了很大的誠意。湖南省教育廳和衛生部也不願見到這所重點醫科大學從此進入地方高校序列。因此組織專門力量對中南工業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和湖南醫科大學的合併事宜進行了論證。最終的結論是三校學科互補,競爭結構不大,同時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小重複建設,因此通過了這一論證方案。
2000年4月,中南工業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和湖南醫科大學三校正式合併,由湖南醫科大學原校長胡冬煦擔任新組建的中南大學首任校長,而合併的主體中南工業大學原校長黃伯雲則擔任中南大學常務副校長。
中南大學首任校長胡冬煦
2000年12月,黃伯雲由常務副校長轉任中南大學校長,擔負起整合發展這所重點大學的重任。在黃伯雲的治下,中南大學進入「985工程」,並成為副部級高校。在此基礎上,中南大學在國家級重點學科、院士和國家級科技獎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20強,成為當之無愧的湖南龍頭高校。
可以說,正是當年黃伯雲校長高風亮節,甘願就位常務副校長,才促成了中南工業大學與湖南醫科大學合併。奠定了中南大學如今的發展基礎,更挽救了當時即將下放到地方的湖南醫科大學。
黃伯雲感動中國
黃伯雲教授在實業方面也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先後創辦了湖南剎車材料實業有限公司和湖南英捷新材料公司,並擔任公司董事長。正是黃教授在科研、高校管理和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的巨大成就,他也因此獲評為2005年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評論!
如果喜歡,一定記得關注本頭條號,帶給你好看的高校歷史和發展現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