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街好婆的《老蘇州私房菜譜》

2020-12-22 江蘇頻道

「孫子不愛到外面吃,每天吵著就要回家吃飯。」陳巧珍的一手好廚藝把孫兒的嘴巴都給「養叼」了。她最拿手的蘇幫菜是家人難以捨棄的家鄉味。

雙塔街道第二聯合工作站企業退休人員陳巧珍家住百步街社區,屋子還保留著蘇州「人家盡枕河」的面貌。登門拜訪當天,小平房內正飄著醬蹄髈的香味,用鼻子一嗅就知道,這肉起碼已經燉了有一個小時了。

接觸美食,總讓人有一種出於本能的喜悅。80歲的陳巧珍從小就酷愛蘇幫菜、研究廚藝。提起特色蘇幫菜,陳巧珍便如數家珍。傳統醬方、蘇式叉燒、荷葉八寶鴨、田螺塞肉、白什盤……

「現在飯館裡所謂的蘇幫菜已經變了味道,因為那時候的蘇幫菜廚師都已經不在了,而且調料也不如從前。」陳巧珍依然十分懷念小時候飯館裡的正宗蘇幫菜,現在吃不到了,只得自己做。

陳巧珍自幼家境良好,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是開茶館的,因此總愛帶著她出去品嘗各種美食,得月樓、松鶴樓都曾是他們家常光顧的地方。那個時代,這些飯館裡的名菜味道從不會變。

在陳巧珍的記憶中,家中一直有生日家宴的傳統。在她十多歲時,父親為了慶祝生日,招待客人,把蘇州有名的大廚請到家中,為家人朋友烹調了一桌豐盛可口的蘇幫菜。

一盤盤色澤誘人、香味四溢的菜被端上了桌,這樣近距離地接觸,讓陳巧珍更想一探究竟。小小年紀的她便去了灶臺旁,看大廚忙活,自己趁機以打下手為名偷學廚藝。

每道菜的烹飪過程都被陳巧珍看了一遍,等廚師們做完菜離開,她就趕緊把剛才看到的步驟記錄下來,日後再做嘗試。陳巧珍在做菜上並沒有什麼天賦,還原失敗是常有的事,然而她卻堅持反覆的練習,相信總有一天能夠自己親手做出地道的蘇州味。

「蘇幫菜的關鍵是鹹裡帶甜,火候恰當,工序繁雜,難度也在這裡。學做蘇幫菜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悟性,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因此不願意去學了。」陳巧珍為了能天天吃上最愛的蘇州味道,開始鑽研蘇幫烹飪,也得到了父親的鼓勵。

幾十年「自學成才」,不靠專業廚師教導,而是靠著經常去吃、去練。只要聽說什麼地方新開了家蘇幫菜館,陳巧珍有機會定要去品嘗,「偷師」幾道特色菜,同時也暗自和菜館大廚比廚藝。

說起老蘇幫菜文化,必定少不了「冷盤」,冷盤製作中最重要的是這一個環節——擱滷。幾乎所有蘇幫菜冷盤都需要用「滷汁」來調味。

陳巧珍一說到擱滷,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自己的拿手菜來。比如蘇式叉燒,外面的滷菜店也有的賣,色澤紅潤,很是誘人。但陳巧珍說,外面賣的叉燒很多都是用色素來著色的,正宗蘇式叉燒上的紅色應該使用紅曲粉。由於紅曲粉的量難以把控,很多商家乾脆改用色素。

在陳巧珍五十多歲的時候,廚藝就可以和正宗蘇幫菜大廚相媲美了。可是隨著年歲增長,陳巧珍的身體漸漸不足以支撐這些費工夫的蘇幫菜。於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百步街社區的社工在工作之餘開始協助她編輯整理了一本《老蘇州私房菜譜》,由陳巧珍口述傳統蘇幫菜的烹飪方法。

經過兩個多月的整理,《老蘇州私房菜譜》終於誕生。這本菜譜收錄了20多道傳統蘇幫菜及做法,居民可以通過書籍來學做蘇幫菜,讓家鄉的美味代代相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鳳凰網蘇州微信

 


 

鳳凰網蘇州推出《人在蘇州》欄目,講述在蘇州生活、工作、甚至僅是短暫停留的普通人的故事。也許你想說的只是簡單到一件令你開心或者難過的小事,或是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情節,一張珍藏多年的照片,亦或是放在心間多年的一個願望……只要你將自己的故事整理並發送到鳳凰網蘇州公共郵箱或微信公眾號後臺,就有可能成為我們關注的主角。

我們將根據你提供的素材,挑選好故事後,聯繫你並在「鳳凰網蘇州」微信公眾平臺、鳳凰網蘇州網頁端同步發布。

如果,你有好故事

請發送以下素材到我們的公共郵箱或微信公眾號後臺

① 本人日常生活照

② 你的故事(文字數量不限,題材不限)

鳳凰網蘇州公共郵箱:sz@jsifeng.com

鳳凰網蘇州微信公眾號:鳳凰網蘇州

本次活動特別聲明

1.本次活動所收集的相關內容,僅為當事人觀點,不代表「鳳凰網蘇州」的立場。

2.上傳作品須為參與者原創作品,不涉及任何版權問題。

3.本活動內容,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鳳凰網蘇州原創•人在蘇州」。 

4.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鳳凰網蘇州」所有。

相關焦點

  • 偷師學來烹飪秘訣 79歲阿婆口述老蘇州私房菜譜
    老人名叫陳巧珍,幾十年來「偷師」學了一肚子烹飪秘訣,日前,根據老人口述記錄、由社工整理而成的《老蘇州私房菜譜》完成編印,其中收錄了20多道傳統蘇幫菜的地道做法。  阿婆私房菜譜重出江湖  傳授傳統蘇幫菜秘訣  4月20日蘇州雙塔街道百步街社區舉行了《老蘇州私房菜譜》的首發儀式,100本菜譜吸引了許多醉心美食的市民趕來領取。  陳巧珍老人在首發現場專程帶來一道穀雨時令菜「糖醋小黃魚」給大家品嘗,「酸甜適宜」的蘇州味道引來無數點讚。
  • 阿婆開出老蘇州年夜飯菜單 共記錄30多道菜
    原標題:79歲好婆開出 老蘇州年夜飯菜單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葑門片區(雙塔街道)百步街社區79歲高齡的美食達人陳巧珍為大家開出了一份《老蘇州年夜飯菜單》,陳好婆說,有了她這份菜單,普通人也能在家做出一桌原汁原味的老蘇州年夜飯。
  • 新年裡,跟著蘇州好婆們自創的人偶劇,去找尋山塘街上七隻幸運狸
    圖片源自網絡這出人偶劇是《七隻狸貓》演出班底從編劇、導演、演員、舞美、服裝、道具、配音......整個團隊都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蘇州的好婆(蘇州方言,意為奶奶),平均年齡62、最大年齡75歲的老好婆~!
  • 何建明:好婆楊絳如此溫馨
    在她103歲時,何建明先生曾前去拜會這位高齡的蘇州老鄉,一聲「好婆」,道出了無盡的親暱和敬仰……我的好婆楊絳文 | 何建明癸巳年春節前,中國作家協會安排我去看望和慰問一批老作家,其中有錢鍾書先生家。「儂好啊!」我不知說啥為好,因為事先知她是蘇州老鄉,所以說了一句蘇州話。「好好!儂也是蘇州人啊!」不想楊絳先生立即用一腔純正的蘇州話回應我。「是啊是啊。吾俚兩個都是蘇州人。」我連忙回應。
  • 這一到十的蘇州童謠,藏著蘇州城的秘密!
    後來有人將「師婆」聽成了「思婆」,口口相傳。 以小店美食聞名的吳趨坊,算是蘇州吃貨心中排得上名號的美食街了。舊時這裡名人故居甚多,也是蘇州人看廟會、軋神仙的必經之地。
  • 這條街是最有老蘇州味道的地方,蘇州人說:這裡買菜最便宜
    所以不管是哪座城市,尤其是那些歷史和文化豐富的城市,都會讓人懷念以前的城市,在重慶,遊客想要體驗古老的重慶生活,在上海,人們想念老上海的生活,在蘇州,我想要思考一下蘇州人的日常生活,感受古老的蘇州的味道,所以重慶十八級臺階讓很多人著迷,上海的老石門,即使是貧窮的象徵,也能打動很多人的心,那結果就是生活的地方,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家,是曾經的生活方式,是證明自己人生經歷的地方。
  • 不一樣的蘇州山塘街,景美人少,值得你慢慢欣賞
    來蘇州遊玩的人,山塘街是要去的,尤其是晚上紅燈籠亮起來,更是襯託了江南水鄉古鎮的神韻,但這次來蘇州原本想看看早晨的山塘街,卻發現山塘街的精華是在一路之隔的那一段小弄堂。山塘街其實是分東西兩段的 ,與熱鬧的山塘街東段形成反差,山塘街往西星橋段卻是淡定從容的,遊客也很少光顧,這裡才是蘇州的市井,原汁原味的舊模樣。被譽為「姑蘇第一名街」的山塘街,東至閶門、西至虎丘,長約七裡,故又稱為「七裡山塘」,但真的能走完這七裡的遊客很少,從御碑亭到新民橋的那段,是遊客所熟悉的山塘街,非常的商業化。
  • 老蘇州瞎講講蘇州閒話柒
    但勿過油氽茨菇片小囡阿歡喜吃個,一般茨菇片一氽好,又酥又脆又香,吃好一層油。好婆阿姨都歡喜當零食來吃,小囡當俚薯片來吃,又不要會上火倒阿蠻好格。再搭大家講只好吃墨事叫蝦松,阿有朋友曉得,阿個墨事用康蝦(就是小的靡靡個小蝦)放了面拖裡,再登了油窩裡氽,拿蝦氽的酥的一咬就脆,蘸點辣醬油,鮮的眉毛落特哉,蝦松主要要油窩大,火要小,氽出來就吃,蝦勿用剪須搭子蝦腳,直接拌了面拖裡氽就可以哉!
  • 蘇州有兩大歷史悠久的古街,觀前街和山塘街誰是蘇州第一街?
    蘇州和杭州的美很難用語言描繪出來,就算用盡畢生所學的形容詞都形容不了蘇杭多樣的美。蘇州市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個有著將近2500年歷史的現代化城市,是園林建築的標誌性城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蘇州的兩大古街,山塘街和觀前街,這兩條街道歷史都非常悠久,都是古蘇州人生活的傳承,那麼這兩條古街誰才是蘇州的第一街呢?
  • 姑蘇第一名街七裡山塘街上的蘇州老味道,愛了愛了!
    被譽為「姑蘇第一名街」的山塘街,東至閶門、西至虎丘,長約七裡,故又稱為「七裡山塘」。說起山塘街,許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一幅槳聲燈影夜姑蘇的畫面。一條山塘河緩緩流淌,遊船畫舫來來往往,兩岸的燈籠在水中倒映出一條蜿蜒的「紅絲帶」,沿岸而行,不知不覺就走入了夢裡的江南水鄉。
  • 從一數到十的童謠裡,藏著蘇州人才知道的秘密
    「 一人弄,二門口,三家村,思(四)婆巷,吳(五)趨坊,陸(六)家巷,戚(七)姬廟弄,北(八)街上,九勝巷,十全街,七塔八幢九饅頭。 這首童謠裡,一到十串起的是蘇州大街小巷的地名。來看看有哪些?
  • 一晚搞定 得蘇州半日閒 山塘街 平江路 觀前街
    船~圖4是右邊進入拍的照片~住宿如果你到的比較晚來不及逛,碰巧又趕到周末之類,就可以逛一下,因為我們沒有提前訂好住的地方,民宿又沒有住過,到山塘街我和男票幹站著扣手機找酒店就用了40分鐘左右好傻哈哈哈哈哈哈最後定了附近的「錦江之星」,相比其他快捷酒店乾淨很多,也可以選擇民宿,價格也不等
  • 蘇州第一街是山塘街還是觀前街
    蘇州有三大商圈,分別是石路商圈、觀前商圈和南門商圈,而山塘街就是位於石路商圈,觀前街就是位於觀前商圈,來過蘇州的人尤其是愛購物的年輕人,基本都來這裡逛逛,因為這裡是購物著的天堂,美食著的家鄉,在這裡你才能感受到蘇州人民的魅力所在,那到底是觀前街是蘇州第一街還是山塘街是蘇州第一街呢?
  • 好婆的太倉肉鬆「鹹煞脫嘖」
    小時候,我隨祖父母生活在蘇州,那時候太倉隸屬蘇州地區。家裡的親戚多在蘇錫和上海,我常往來於三地,並不記得自己是否真正踏足過太倉,只因肉鬆的緣故,太倉從來都不陌生。只是記憶中從來沒有吃得酣暢過。因此,好婆絕不把肉鬆放在桌面上,她說表弟的筷子頭上沒輕重,一筷子下去就跟拖稻草一樣,把一碟肉鬆全拖到他自己碗裡了。因此,我和表弟小時候吃到的太倉肉鬆一律是分配製的,由好婆往我們各自碗裡夾一筷子,而這是我和表弟都反對的。因為我們的早餐碗裡,不是白粥就是泡飯,那肉鬆一到碗裡,味道就跑到粥和泡飯裡去了。我最不喜歡粥和泡飯有鹹味,菜泡飯則另當別論。
  • 從山塘街走到平江路,也從蘇州的熱鬧走進水鄉的靜謐
    在蘇州市區遊玩,除了四大園林之首的拙政園,以及周邊的獅子林、留園、網師園等中國園林建築的精華,還可以逛的便是蘇州的山塘街與平江路。山塘街,作為蘇州熱鬧的商品集散地,千百年來一直商賈雲集,熱鬧非凡,所以有著「姑蘇第一街」的美譽,七裡山塘一直延伸到蘇州的千年古剎虎丘。走在山塘街裡,臨河而建的民居早已成為商家,河內遊船緩緩行駛,淺吟低唱的吳儂細語從昆區館裡飄出,優美的唱腔讓人回味無窮。
  • 探訪蘇州山塘最後的「小腳女人」 為嫁人纏足9年
    斑駁的高牆,碎磚的小路,這時光似乎在山塘街西葉家弄停下了腳步。當92歲的方翠珠好婆邁著她的「三寸金蓮」,挎著竹籃顫悠悠地行走在這悠長小巷,清晨裡的青石街道跫音不響,歲月也變得如此的靜好而寧謐。虎丘街道桐星社區居民方翠珠是老山塘最後的小腳女人,更是一位善良、勤快而又本分、堅強的老人。
  • 蘇州10大有名的小吃街,平江路和觀前街上榜,你去過幾個?
    蘇州10大有名的小吃街,平江路和觀前街上榜,你去過幾個?1、平江路:平江路作為蘇州歷史非常悠久的街道,整個街道的建築和歷史氛圍非常有魅力,其中很多小吃非常典型,重點品種豐富,價格也很經濟。2、觀前街:觀前街是蘇州非常有名的觀光購物街,街上的很多店鋪都是有名的老字號,所有的美食都能吃到的話,會讓人覺得很開心。3、宦官做街:宦官做街是蘇州非常有名的美食步調街,街上距今已有近400多個歷史,兩邊的餐飲店和小吃數不勝數,味道也有紀念碑。
  • 蘇州:蘇州園林、獅子林、觀前街,帶著你的愛人暢遊吧
    大家好,旅遊是對於個體的超越和想像,是對遠方的追求,當被問到「你的夢想是什麼時」,很多人的回答是「環遊世界」。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蘇州:蘇州園林、獅子林、觀前街,帶著你的愛人暢遊吧。一起吃美食,看美景!
  • 蘇州特色街一覽,去過一半的人已經很牛了!
    酒吧一條街——十全街 十全街位於蘇州城區的東南部,是蘇州著名的酒吧一條街。 這裡有百來家店,主幹道上的店鋪門面較大,分布著伊妮詩」、「天衣無縫」等名店,價格較貴。結婚來這裡選婚紗絕對能挑到滿意的。
  • 蘇州最有情調的步行街,本地人最喜歡去的地方,真正的老蘇州味道
    近些年來,隨著外出旅行的人越來越多,而選擇去到蘇州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蘇州經濟發展非常好,為此也吸引了不少的人才,知道這裡生活定居,而在蘇州出了經濟之外,它的旅遊資源也非常的豐富。蘇州除了一些著名的景點之外,最能夠感受到真正老蘇州味道的便是蘇州的4條步行街,他是蘇州最有情調的步行街,本地人最喜歡去的地方,真正的老蘇州味道,第一條是平江路,是蘇州一條歷史老街,全長16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