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展示圖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豔清貞。古人云:「琴棋書畫養心,梅蘭竹菊寄情」正是因為有這樣清雅淡泊的品質,所以一直為世人所鍾愛,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鍾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徵。
人們之所以喜歡牡丹,是因為牡丹花開之時繁花似錦、絢麗燦爛,其美麗花姿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其雍容典雅、富貴祥和的形象代表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荷花以高潔著稱於世,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被譽為花中之君子。
牡丹「冠絕群芳」、「萬花一品」、「國色天香」,真乃「花中之王」,身份無比尊貴!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那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把牡丹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推崇到極致!
畫面清新淡雅,內容寓意高尚,顯示了和諧美滿之景象。
一幅精美的花鳥畫,可使人百看不厭,印象深刻,正如一曲美好的音樂,使人產生:餘音繞梁、數日不覺之感。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種有五穀,而貓善捕鼠,有護糧之功且又馴良可愛故受人世人喜愛。中國人愛貓養貓古已有之。成為入畫的好題材。
一叢牡丹,花朵碩大,競相怒放。畫家以寫意的筆法,細膩地描繪出牡丹花的情態,觀賞此畫,領略牡丹的芳姿,似有花香從紙面飄然而出,令人回味。作品清新雅麗、怡情悅目,令觀者心情豁然開朗。
與畫朝夕相對,可使人不斷從中有新的發現,並使人感覺到,它不是靜止的,而是躍出紙面的,好像在早晚不同的時間,都在千姿百態的變化著。
冬季,萬木蕭疏,百花凋零,唯有梅花迎寒風,頂霜雪,傲骨錚錚,獨領群芳,傲然開放,向世間散發清香,先花木而花,先天下而春,喜報春訊,梅花,不畏嚴寒,凌雪傲霜的高貴品質,成為中華民族精種的像徵與人格的寫照。
畫風細膩委婉,生動逼真,淳樸清新,寓巧於拙,簡介明快,畫雖簡欲灼眾之目,以其藝術家的敏感和靈性,給作品賦予生命力,其作品在明豔燦爛中流露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氣質,形成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荷花」寓意著純潔、堅貞、吉祥,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它縱使是在汙濁的環境中也能潔身自好,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這也是一種君子行為的象徵。
【 復聖軒字畫網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