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2月25日,羽生結弦在平昌冬奧會上的花滑表演滑上,再次演出了他的表演滑曲目《星降之夜》。
一周年前的平昌大白鵝,象徵著的到底是什麼?「手若是伸向前方,那裡一定有光明。這樣相信著,才能開始一些事情……」專欄作家高山真的解析,也許是對《星降之夜》最接近的解析。
以下的解析,是高山真對於羽生結弦《星降之夜》節目的部分解析,雞架我在這裡截取部分,和大家分享。
星降之夜是一首跨類別音樂,使用聖桑的《天鵝》並加上義大利的歌詞。以「天鵝」為題的作品,我首先就想到了芭蕾舞《天鵝湖》。在《天鵝湖》中,可以說是很少有舞者單腳踮起腳尖的場景。主要是雙腳交替著微微顫動(細碎舞步),像是在舞臺上滑行一般地前進。這種動作,給觀眾一種錯覺,就是舞臺仿佛湖面一般。
不知是不是在致敬這個八類作品的「基本」,羽生的這個節目,有著極多的雙腳滑行的部分。並且,即使是單足滑行,也基本沒有浮腿高抬的部分。競技節目中,羽生會使用巴中用刃方式組成的複雜的編舞。與之相對,我認為《星降之夜》裡,他的著眼點在於「如何才能在滑冰場上表現出在湖面遊動的天鵝」。
他的答案是:非常流暢地,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著重表達的美麗不是組合動作的複雜程度,而是每一個用刃的質量和流暢程度。《星降之夜》對我來說,則是最難以描述感想的節目。
在他滑冰的過程中上半身,尤其是上肢,如同插入了一根芯一般的,全程保持著剛柔並濟、婀娜優美。這個節目的好,就在於觀眾會理所應當地認為「他就是天鵝本身」吧。
芭蕾舞《天鵝湖》與羽生結弦的《星降之夜》最大的區別,我認為是不是最後的結束動作呢。
《天鵝湖》中是以白天鵝氣絕的瞬間作為結束:白天鵝雙翼合攏,美麗的面龐落在地面上,失去了呼吸。這確實是悲壯的美,但羽生結弦的《星降之夜》的結束動作則是完全不同的美。
《星降之夜》的結束動作實在模仿著天鵝,我認為那時「生的天鵝」。他的雙翼沒有合攏,反而張開了,像是要飛向明天、飛向未來。還有那一如既往高高抬起的面龐,像是看著更高的目標一般,閃耀著希望的光芒。
那個結束動作,我想他天鵝一般的姿態應該是傳達著這樣的信息:「手若是伸向前方,那裡一定有光明。這樣相信著,才能開始一些事情……」
作為受災居民,作為常年努力著支持受災地區的羽生結弦,他的結束動作充滿了他的思考與希望。
手伸向前方,那裡一定有光明。
《星降之夜》如果說更早時候的《天地安魂曲》是充滿了悲傷的作品,那麼《星降之夜》則是寫滿了希望的作品。它同樣會讓人潸然淚下,但確實滿懷希望、未來的作品,是溫柔又強大的作品。
對於這樣優秀的作品,各國解說也自然不吝溢美之詞。雞架我也收集整理了平昌GALA《星降之夜》的各國解說:
【西語解說】: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創作藝術品
羽生結弦,看啊,這位就是王者了,平昌之王。沒錯,關於他我們沒有多少話說,又或者已經說得太多了,因為他的表現真的不同凡響。他今天多麼感情充沛,我早就覺得比賽不會有別的結果,肯定會是他奪冠的。看他滑冰就是很賞心悅目,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是在創作藝術品。用他的雙臂和雙腿在冰面上作畫,他所做的一切都精妙入神,他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們啞口無言。因為僅僅看著他就是極大的享受。如今他已經成為,奧運史上僅有的四位在花樣滑冰項目裡贏得兩枚金牌的男單之一,Gillis Grafstrm拿到過的,然後是Dick Button(註:中間還有Karl Schfer),現在是羽生結弦完成了這項壯舉。我們也非常驕傲,能夠和各位一起心潮澎湃地度過這十一天的比賽。
【CBC解說:歷史上最偉大的男子花滑選手 】
「羽生結弦成為66年來第一位奧運衛冕金牌的男單選手。他也成為日本第三個在所有項目運動員中能在兩屆冬奧會中獲得金牌的選手。低調的選擇讓他的滑行和音樂性在節目中更好展示出來。他提醒我們他是媒體所稱為的:歷史上最偉大的男子花滑選手。我想說,如果不是他又能是誰呢?他做的這一切,把男子花樣滑冰帶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境界,他擁有一切,藝術性、身體條件、所有的一切。」
【義大利歐體解說:他是這運動的象徵】
「史上最優秀的選手,不看戰績的話,雖然戰績也很重要。但不看戰績時的NO.1是有一個人,是誰?羽生結弦。創造了驚人的質量,已經書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記錄,而這次的兩連霸更是證明了他是這項競技絕對的頂點。回想結弦的競技生涯中跨越過的巨大考驗,雖然他很年輕,但已經經歷了很長的競技生涯,就更能明白他是一名擁有無限才能的人,來享受他的表演吧!我們現在正看著完全是規格外的選手。他是這運動的象徵,很多北美傳媒的預測都不相信羽生可以拿到金牌,但他以實力一掃這些荒誕的言論,證明了他是不同層次的。現實是,他是花滑界史無前例、最完整,最有競爭力、最強的選手,而這次他再次證明自己了。」
一年已盡,一年又至。一年前伸手可及的是幸福,一年後,即將迎來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