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時個別的裁判會由於是否是本國選手從而在打分時有不同的傾向或尺度。
比賽的主辦方也會對個別選手進行不同的「關照」。
不過,有一條可以確定:大家都不會和錢過不去。
另外,還有一條可以確定的就是:現在的花滑選手誰能賣出票,誰是票房保障,誰的周邊產品能賣得好,誰能帶動當地經濟,大家都很清楚。
圖片來源於央視畫面
平昌冬奧會時,韓國為之提供了最高的安保規格的運動員不是本國選手,也不是美國選手,也不是其他團體的選手,而是很明確的羽生結弦選手個人。當然,多家媒體都已經報導了赴韓觀賽的羽生結弦的粉絲數,也據此推測了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從羽生結弦的比賽成績和由於他參賽而對當地產生的經濟效益來看,羽生結弦完全是值得的。
不用談羽生結弦在日本國內的商業價值和影響,單從我國來看,羽生結弦作為現役運動員已經出了中文版的自傳(簡體和繁體的都有),而且在大陸地區也有代言(是的,當國內滑冰運動員還在賣牛奶的時候,羽生結弦已經在我國開始賣手錶了)。
滑聯的一些比賽,在打分時,吃相已經很難看了。
不過,那還遠沒結束。
滑聯也相當清楚收視率要靠誰,門票要靠誰,想賣東西的時候要把誰印上。
這樣,滑聯的難看吃相就更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