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2020-12-12 思帆歷史趣聞

俗語說: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要想家庭幸福不妨留意

在我國,俗語是一種紅遍大家南北的語言形式,不管男女老少,平時說話的時候都可能說出那麼幾句俗語,通俗易懂的特點就註定了俗語受歡迎的結果。很多人看俗語、說俗語只是覺得俗語說起來順嘴而且有趣,但是往往會忽略了俗語中想要表達的一些道理。

男女之間的真摯感情自古至今一直被人們歌頌,讓人們羨慕。可是,就是這樣美好的愛情中其實也夾雜著一些不好的東西在裡面,就如俗語「不怕紅杏會出牆,就怕野花會進房」說的這樣,愛情也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樣安穩的。

紅杏出牆的典故相信大家都聽過,是宋朝詩人葉紹翁詩中的經典句子,原意是一隻紅杏探出院子向詩人展示那春天的美好。

後來呢,紅杏慢慢變成了女性的代稱,紅杏出牆就用來比喻那些出軌的女子。結婚之後,家庭和睦才是人們最希望看到的,所以出軌肯定是不正確的行為。出軌,在現在來看,也是很多家庭破裂的一種最直接的原因。

那為什麼俗語說不怕女子出軌呢?首先呢,女子在人們心中都是顧家的,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後,女人都會安心照顧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說,女子出軌的現象其實並不算多。

而且女子不像男人那樣絕情,犯錯之後,如果男方選擇原諒,也是很願意回歸家庭的。當然,其中一定會有一定的裂隙了。

而且在古代,女子的地位不高,家裡都是男人做主,女子能見到外面世界的機會本就不多,一般都是呆在家裡。了解外界的方式可能就是和自己丈夫聊天了,古代女子還很注重貞潔,女人不守婦道是會受到很多抨擊的。所以,古人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而下半句野花進房,路邊的野花總是絢爛多彩,花枝招展的。所以,人們也用野花來比喻女子。野花當然與家養的有所不同,就像妻子和外面的女人不同,野花也就是那些男人沾花惹草的對象。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男人的身上似乎都掛著好色的標籤。而且,古代還奉行三妻四妾,權貴的男子總之不會只有一個妻子。到現在,男人看到美女還是難以避免地多看兩眼。

更有甚者,就是俗語中提到的這些人了,把「野花」帶回了家裡。男人嫌棄自己的妻子,去外面找年輕的女人,甚至領回家裡,這其實就是宣告著一段婚姻的結束了。

在古代甚至是現在,男人很多時候扮演的都是一家之主的角色。將「野花」領進房,就是對妻子的一種公然挑釁,也算是男人的一種宣告。大多時候,男人如果決定和別的人過日子之後,是很難挽回的。

情侶之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女孩說分手很多時候實在鬧脾氣說著玩,可是男孩說分手就是真的了。這不也是對這句俗語的一種解釋嗎?

說了這麼多,不管人們是不是真的不怕紅杏出牆,也不管野花進房是不是真的那麼可怕,這些終歸都是不值得提倡的違背道德的行為,最終都會影響兩個人的生活。

既然組成了家庭,就要為對方負責,有了孩子更要對孩子負責。這句俗語雖然說的是兩種出軌行為的區別,但是終歸都是破壞了家庭的完整。說出這樣的事情只是表象,真正的意思還是要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更是要負起對家庭的責任,不要因為自己的欲望、衝動最終落得一個妻離子散,從此相見只是路人的悲慘下場。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夫妻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你知道什麼意思麼?
    這農村俗語所蘊含的道理真的算是有理有據,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人情世故,只要有理,相信很多人還是很喜歡學習的。今天咱們就來探討一個俗語「不怕紅杏出牆,就怕野花進房」,這是什麼意思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可糊塗事歸糊塗事,有家庭的女性在有了孩子和家人之後還是不一樣的,也許犯錯誤是一時糊塗,但拋棄家人和孩子則是一種罪過,就算紅杏出了牆,但本心還在自己家的院子裡,所以這個時候是不怕紅杏出牆的。當然了這個情況相信在現在這個社會會很少了,現在的社會生活環境複雜,各種紙醉金迷的事情都會讓人迷失本心,所以大家也不要設想會在紅杏出牆後在想到不怕的事情。
  • 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苦盡甘來,瓜果飄香,何意?漲知識了
    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苦盡甘來,瓜果飄香。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個野花指的是什麼?幾乎所有人都明白,因為那句著名的「家花沒有野花香」,就被很多人掛在嘴邊天天念。
  • 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什麼意思?現在的意思和本意相差甚遠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俗語,它是農村文化的精髓,是老前輩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農村嘛,自然就離不開下地勞動,在以前又不跟現在一樣,看天氣預報只要拿出手機就行了,在以前,農民都是自己總結經驗的。農民們是免不了要種植農作物的,所以天氣對他們來說就很重要,天氣的變化會影響作物的生長,也會影響他們的安排。
  • 「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和諺語,現在的年輕人都認為這是迷信,但熟知從古流傳到今的俗語都是有說法的,有道理的。那「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呢?這裡的野花指的並不是路邊的野花,路邊的野花拿到家裡,是沒有毒的,不會家破人亡的。這裡的野花指的是一類人,簡單的說就是小三,小四之類的。野花進房指的是家裡的男人或者丈夫,在外面做錯了事,又遇到了其她的女性,並且還把外面的女人領進家門,在家裡過夜,或者娶為妻子,這在古時候就被稱為野花進房。
  • 俗語:「一夜獨霜,翌年稀湯;多日有霜,備錢買倉」,是啥意思?
    說實話,我對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理解的,但我感覺很好奇,總想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說:這句俗語的意思非常簡單,如果你仍然不明白,我就給你絮叨絮叨。緊接著,老農就給我講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一、一夜獨霜,翌年稀湯所謂的「一夜獨霜」就是指在節令霜降來臨的當夜溫度突然降低,地面上有凝霜出現的意思。
  • 老輩常說:「野花進房,家破人亡」,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道理?
    其實在農村不是逢年過節很少串門更少留宿,所以這據「野花進房,家破人亡」的俗語老話的意思是,如果不是自己家的女人留宿在自己家裡,儘量兩個人不要同房,同房會影響到主家的風水。 有人就提出質疑了,閨女回娘家,也要遵守這個規矩嗎?
  • 「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古人兩句處世智慧,讓人受用一生
    以前農村地區文化水平比較低,農村教化主要依靠古人口口相傳的俗語,這些俗語類型多種多樣,在老百姓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談論各家各戶生活中的瑣事,在談論過程中會時不時帶出幾句俗語,讓平凡生活增加幾分樂趣,同時還能明白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 農村說:「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全是古人的智慧!
    農村說:「野花進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全是古人的智慧!古人的智慧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有人說過:今天有很多科學成就都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之上得到的,那麼多的智慧,如此多的古人,肯定有大家不知道的那些智慧結晶,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句話,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這句話叫做「野花進房,家破人亡」,這句話如此嚴重,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一朵「野花」帶來的能有這麼嚴重的下場嗎?
  • 俗語: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老祖宗的識人之道,不妨看看
    俗語: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老祖宗的識人之道,不妨看看想必各位讀者心裡都很清楚,這世上讓人最難琢磨的就是人心了。我們都知道義薄雲天是關公,他為人十分正直,當我們誇獎一個人特別講義氣的時候,總會說他是現代的關公。在我們的生活中,關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這裡的關公指的是正直坦率的人,這些人在講話的時候不喜歡拐彎抹角,有什麼話就說什麼話,有什麼想做的事情也會立馬去做。
  • 俗語:「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說的是什麼?為啥要怕笑?
    現如今科技發展越來越快,很多古代的俗語也慢慢被科學代替,變得不為人知,隨著時代發展,古人一些略有些迷信的俗語被替代是自然現象,但是也有一些研究的意義,研究這些俗語,能從中窺見古人的生活狀態,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關於夜貓子的俗語「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不怕夜貓子叫
  • 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在農村很多人都會覺得房子的風水好不好是直接關係到家庭的運勢,因此他們在建造房子的時候,不管是選址還是房子的戶型都特別的講究,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也是和蓋房子的風水有關的。這句俗語就是「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想必很多年輕的人們都沒有聽說過這句俗語,但是如果問一下家裡的老人,他們沒準就會知道。
  • 俗語「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卻少有人知
    經常品讀俗語,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是深入了解我國民間文化的一種有效途徑。能讀懂俗語,人生也會少走很多彎路,生活上也會更加的順利。 而這句俗語的出處,其實是相聲大師張壽臣在《賊說話》中的一句臺詞:「這賊呀,他盯上我啦。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嘛!」
  • 俗語:野花進了房,家敗人又亡的警醒意義
    「野花進了房,家敗人又亡」這句話是老一輩人對傳統家庭的道德約束,也是警醒後人的警句。事實上,野花進房,導致家庭破裂的例子不在少數,久而久之,民間形成這條古訓,其目的也是勸誡後人安於本分,不要沾花惹草,以防導致原本幸福的家庭分崩離析。
  • 農村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講的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多數是勞動人民結合生活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其創造的出發點是為了更好的反映出勞動人民對生活美好的願望!農村俗語是漢語語彙裡為勞動群眾所創造的,是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相同意思的詞彙!在農村,老人們常會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語老話來教導晚輩!告訴其做人做事要懂得取捨,像老人常說的「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理」等等。
  • 人生大忌,京東劉強東事件,老農忠告:野花莫入房,啥意思?
    農村李爺感慨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而王大爺則認為說「萬惡淫為首」,不過兩人相視而笑後,吐了一口汗煙霧又說:「野花雖香,莫入房」,一旁的張大爺複議「野花進房,家敗人亡」還加一句點明,很多農村年輕人還不以為然!來一起溫習一下農村老人們的這番言語及老話吧!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可能並非迷信,生活中不妨留意
    有些俗語表面上看有些迷信,但是深入解讀其中的意思後,你會發現頗有深意,比如筆者今天要說的這句——「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是一個禁忌,告誡人們建房時在門前門後避開這些地方。從古至今,人們都比較忌諱死,因為墳地和死連接著,所以人們自然比較忌諱墳地,只要是說到墳地,人們腦海中都會想到一些「鬼神之事」,提到這樣的事,人們自然也都是「敬而遠之」。再者,房子面前有墳地非常不健康,心理上想鬼神之事不健康,身體上受到陰氣的影響也不健康。試想一下,一開門就看到墳地,心裡會是什麼滋味?
  • 俗語:不怕山高,就怕腳軟,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農村老話說:山不怕高,就怕腳軟,這不僅是說給爬山者的,更是說給所有正在努力的年輕人的。我們都爬過大山,高聳入雲的大山令爬山者望而生畏。有些爬山者還沒有開始爬,就已經開始打了退堂鼓,面對大山,他們唯一的感覺就是腿腳發軟,全身無力。
  • $農村俗語;「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裡半」,到底是啥意思?
    在我們農村流傳著非常多的經典俗語,可以說這樣的通俗易慬的老古言是很多農家人都非常喜歡的,也是我們農家人都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表現形式。俗語裡面有著非常豐富的意思,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把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描述到位了。一部分俗語寫的是人際關係,一部分俗語寫的節氣和農耕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