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時代5》冷知識大揭秘 香格裡駝什麼鬼?恐龍真能飛天還盜蛋嗎...

2020-12-19 Mtime時光網
  時光網特稿 《冰川時代5》

火辣上映,這部

《冰川時代》

系列的收官之作雖然難免吸引吐槽的火力,但說它「搶錢」是極其不公平的。這部電影可以說集中體現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威力,雖然情節上已經擠不出什麼新意,但它仍然利用一流的科技和成熟的編劇套路搭建了一個好看的殼子,而在殼子裡面是一臺熱熱鬧鬧的「綜藝大觀」,其中最有味道的部分,無疑是其中無數的「冷知識梗」。如果要把這些梗一一道來,恐怕只有拿了10個博士學位的作者才敢一試,要佔用Mtime一個月的版面才能登完,所以這裡只選擇最明顯的幾個和讀者朋友一起快樂地討論一下。

(提示:內涵輕微劇透,請謹慎閱讀。)



  《冰川時代5》中最受人歡迎的角色仍然是那隻追逐「夢中情果」的小松鼠。這回小松鼠又駕起了高精尖的外星飛碟,對全宇宙進行了一場大破壞,其中有無數的天文梗和航天梗,這裡只說一個:木星大紅斑。


  在《冰川時代5》中,木星大紅斑出現了兩次,一次是開頭,因為小松鼠開動飛碟撞擊星球引發連鎖反應,木星被火星撞了一下,留下了一個「紅色淤傷」,它就是「木星大紅斑」,後來這個大紅斑再次出現,小松鼠的飛碟通過某種誤打誤撞的科技手段,把大紅斑上的神秘大氣帶到了地球。


  木星是太陽系最大的天體,它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質量總和的2.5倍。和地球不同,木星是氣態行星,也就是說它沒有堅實的表面,你不可能「站在木星上」。木星最大的視覺特徵就是它的「大紅斑」,它位於木星赤道偏南(從地球的角度看是下方)22度,正好處於顯眼的位置,大小可以裝下兩三個地球。因為它極其巨大顯要,所以人類很早就發現了它。有人認為1664年英國的全能學者羅伯特·胡克(不要和那位磨鏡片狂人列文·虎克搞混)就曾經發現過大紅斑,但更多的人認為它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在次年發現的。無論如何,人類探索大紅斑奧秘的歷史已經有好幾百年。


  今天我們已經知道,大紅斑是木星表面上的一個巨大的反氣旋,被一些至今仍然不十分明了的化學成份染成紅色。反氣旋並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地球上的颱風就是反氣旋結構,但是和我們愚蠢的地球人認識的驟來驟去的颱風不同,木星上的大紅斑起碼已經維持了數百年。關於它的形成機制,科學界仍然眾說紛紜,了解其奧秘的關鍵是揭示大紅斑下面的神秘能量源。



  有誰曾經蒙受不白之冤,終被平反昭雪,但又被一部電影以反面形象示眾?答案是「盜蛋龍」。在《冰川時代5》裡,那幾隻「會飛的大恐龍」就是盜蛋龍(Oviraptorosauria,也譯作偷蛋龍或者竊蛋龍),充當了很不靠譜的反面角色。


  在片子的開頭,行盜仗義的黃鼠狼從盜蛋龍一家的口中奪下了原角龍的蛋寶寶。盜蛋龍爸爸很不服氣地說:「我們只是想要安份守己地偷個蛋……」


  「盜蛋龍」命名於1924年,當時第一具盜蛋龍骨骼化石出土時在旁邊還發現了恐龍蛋的化石,當時認為蛋屬於原角龍,科學家們就認為它生前就是幹偷蛋的營生的。看看盜蛋龍的身板兒,還真有點兒像。盜蛋龍的骨骼顯示它可以用兩隻後足高速奔跑,很像食肉恐龍,但和一般的長牙利齒的食肉恐龍不同,盜蛋龍長著鳥類一樣堅硬的喙,正好適合吃蛋。


  在1990年代,科學家們重新考察了1924年的發現,認為那頭盜蛋龍死去時身邊的蛋也是屬於盜蛋龍的,當時的場景很可能是盜蛋龍在臨死前還在守衛自己的寶寶。所以,雖然盜蛋龍也可能會去吃別人的蛋,但說它是職業的偷蛋賊肯定是沒有依據的。


  盜蛋龍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最小的像火雞一樣大,最大的巨形盜蛋龍長8米,重2.2噸。《冰河時代5》中的盜蛋龍爸爸就符合巨型盜蛋龍的體型。


  大量化石表明,盜蛋龍長著和鳥類一樣的羽毛,骨骼結構和現生的鳥類非常接近,甚至有些「極端」的科學家認為它就是一種不會飛的鳥。《冰川時代》的編劇肯定知道這個梗,他們把「盜蛋龍」描寫得就像一種鳥。但是這麼大的鳥能飛起來嗎?這又是另一個話題。


  在《冰河時代5》中,巨大的盜蛋龍能夠飛行,對只能在地面行動的猛獁象一眾構成了空中優勢,但是這樣巨大的能飛的生物真的存在嗎?



  現存最大的會飛鳥是非洲的灰頭鷺鴇,體重達到19公斤,但它主要在地面上活動,只有遇到極端的危險才肯飛一下。現存翼展最大的鳥是信天翁,它的翼展可以達到3米,單臂支撐時用另一隻「手」打到姚明的腦袋一點問題沒有,但它的體重只有8.5公斤。



  歷史上最大的飛鳥是桑氏偽齒鳥(Pelagornis sandersi),它生活在2500萬年前,翼展達到7.38米,體重可能會達到40公斤。



  有史以來最大的會飛的動物可能是風神翼龍(Quetzalcoatlus northropi)。這種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翼龍是不同於恐龍的爬行動物,身體結構適合飛行,在恐龍繁盛的時候佔領了天空。很多種翼龍比現生鳥類大很多,風神翼龍更是大得離譜,它的翼展達到10米,體重可能達到250公斤。


  關於風神翼龍的飛行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它巨大的翼展讓它肯定能夠滑翔,但是如何起飛卻是個重大問題。有科學家認為它的前臂就像彈簧,可以慢慢蓄能並在瞬間釋放,讓它彈射起飛,也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根本不能飛,是一種適應了地面生活的翼龍。


  即使風神翼龍能飛,它250公斤的體重也和巨型盜蛋龍的2.2噸沒法比。事實上,250公斤可能已經接近地球上可以飛行的生物的體重極限了。道理很簡單,要飛行需要巨大的肌肉,而肌肉本身又會增加重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肌肉本身的重量就讓它不能起飛了(其實本質的原因是重量是立方增長,承受力的表面積是平方增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在《冰川時代5》裡面,黃鼠狼找到一塊記載著過去生物大滅絕的石碑,紀述了歷次生物大滅絕的時間和後果。可能是為了照顧一般觀眾的理解能力,編導只提及了兩次大滅絕,一次是滅絕了三葉蟲(就像鱟一樣節肢類動物),另一次是滅絕了的恐龍。那麼,在地球歷史上,到底發生過幾次生物大滅絕,它們的原因各是什麼?


  事實上,根據化石推測,地球上曾經共有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下面按照時間順序一一介紹。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發生在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這次大滅絕死傷最慘重的是三葉蟲。但它的原因可不是小行星撞地球,而是大陸版塊變化引起全球變冷。


  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發生在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受難者主要是海洋中的珊瑚蟲等造礁生物,原因未知,可能是氣候變化。



  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發生在2.51億年前,這是已知的地質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主要受難者包括巨大的菊石,就是頭部長得像烏賊的大海螺,還有巨大的蜻蜓。原因未知,可能是氣候變化。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發生在2.0億年前,主要受難者是長得很像恐龍(起碼外行人看來是這樣)的爬行動物,原本很小很受欺負的恐龍順勢繁盛起來。這次大滅絕的原因未知。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這就是世界人民都知道的恐龍大滅絕事件,大約發生在6600萬年前。其成因一般認為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隕石撞擊。


  看起來,五次大滅絕事件,只有一次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我們又一次被電影騙了。


  那麼,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關於白堊紀-第三紀的成因一直眾說紛紜,不過最流行的假說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所致。直到1990年代初在墨西哥灣發現了一個寬達180公裡的巨大環形山,才最終證明了這個假說。


  科學家的場景復原是這樣的,在約6600萬年前的某天,一顆直徑達10到15公裡,方圓和老北京城相仿的太空巖石(也可以叫「小行星」,但並不太科學)撞擊地球,傳遞給地球的能量相當於10億顆廣島原子彈在同一地點爆炸。



  當然,180公裡的環形山裡的一切生物立刻化為齏粉。雖然石頭不含炸藥,但它巨大動能造成的壓力足夠壓縮空氣使之達到極高的溫度,點燃衝擊波到達的一切可燃物,一時全球都燃起大火。塵埃和灰燼遮蔽陽光達一年之久。撞擊造成地下的氣體洩露,毒化了空氣和海洋……


  經過這番折騰,地球上的物種估計滅絕了3/4,讓我們感到比較親切的四條腿的動物——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翅膀也是腿)損失慘重,沒有超過25公斤的物種存活下來。但這對我們人類的祖先是好事,因為那時我們的哺乳類祖先還是生活在巨大恐龍陰影裡的夜行鼠形小動物,在恐龍滅絕之後蓬勃發展,分化成今天豐富多彩的形態。可惜因為要懷寶寶而不是下蛋,陸生哺乳動物不可能長得像恐龍那麼大,所以我們再無眼福欣賞腕龍那樣的巨獸了。


  另一類受益的動物是恐龍的直接後代——鳥類。這些「小恐龍」因為會飛而容易逃過一劫。所以說《冰河時代5》中的盜蛋龍爸爸說得確實有一定道理,但考慮到它2.2噸的體重,一旦發生小行星撞地球,它存活的可能也不大……



  在《冰川時代5》中,有一隻會做瑜珈的奇怪動物,所謂「香格裡駝」。它又是編導們惡意製造出來的一種不存在的動物。


  《冰川時代》系列的編導肯定是一群腹黑的宅男,運用自己的冷知識戲耍只求一樂的觀眾。他們經常把一些「偶像級」的史前動物的特徵硬安在其他動物身上,或者把幾種動物的特徵拼貼在一起。最典型的就是那隻小松鼠,長著劍齒虎的牙,其實根本沒有這樣的史前動物,只能理解成編導講的一個冷笑話。


  香格裡駝是一個多重的冷笑話,值得把它當作我們這篇文章的大高潮。


  首先,羊駝(lama pacos)是南美洲的一種動物,是駱駝的近親,但是沒有駝峰。因為生長在高山地區,所以長著長毛禦寒,讓它們長得有點像綿羊。但雖然像綿羊,人家可以駝啊,並沒有角啊!


  羊駝最近在中國很火,是因為不知道哪位大俠把它弄成了「草泥馬」的配圖,很多公園開始圈養「小草泥馬」,所以很多觀眾應當注意到了,《冰川時代》中的那個「香格裡駝」的身體長得和羊駝一模一樣,卻長著綿羊一樣的角。


  如果羊駝知道編導這麼胡亂編排它,一定會使出它的特有方式進行報復——吐口水。羊駝感到害怕或者憤怒的時候會向對方吐口水,所以我們看到《冰川時代5》中的「香格裡駝」總是吐口水,還被吐槽說「這個傢伙可以把石頭噴到太空」。羊駝吐口水這個梗在《丁丁歷險記之太陽神的囚徒》中用了不止一次,阿克道船長因為無知被羊駝噴了一頭水,在結尾完美報復,又噴了羊駝一口水。


  羊駝的英文叫「lama」,和「喇嘛」(lama)這個詞讀音幾乎一樣。「香格裡」在暗指「香格裡拉」。香格裡拉(Shangri-La)為一個虛構地名,最早出現在1933年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這裡神秘的烏託邦,由西藏喇嘛統治。後來麗江中甸改名「香格裡拉」,產生了很多旅遊收入。


  在西方,也有很多「野生仁波切」教人們冥想、體操之類的養生之術,所以「喇嘛」成了「神秘養生學」的代名詞。在《冰川時代5》中讓羊駝化身喇嘛教授瑜珈術,如果你看懂了這個梗,一定會驚嘆:這個腦洞真是絕了!

相關焦點

  • 《冰川時代5》上海看片 逗趣萌物回歸玩浪漫
    《冰川時代5》電影海報  搜狐娛樂訊(上海站 馬蓉玲/文)好萊塢系列動畫電影《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將於8月23日登陸中國8月21日,IMAX在上海舉辦提前觀影,作為《冰川系列》的最後一部,該片引發了觀眾童年的懷念和不舍,映後,有觀眾表示「非常喜歡這個陪伴了我們14年的系列,如今能夠在電影院觀看這些萌物們謝幕,也算是一種圓滿。」有意思的是,本集中萌物們的感情線也有了新進展,希德邂逅美麗的女樹懶布魯克並陷入愛戀,譜寫浪漫愛情。  《冰川時代5》集合了前四部的逗趣萌物,故事格局更為龐大。
  • 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中文配音陣容一覽
    《冰川時代》是由二十世紀福斯出品,藍天工作室製作的,全球最受歡迎、最賣座的好萊塢動畫系列之一,今年將會推出第5部續集《冰川時代:星際碰撞》(媒體簡稱《冰川時代5》)。這部電影已經確定引進中國內地,將於暑期檔8月23日上映。
  • 《冰川時代5》系列最後一部 粉絲憶14年的歡笑陪伴
    即將於8月23日上映的好萊塢冒險喜劇動畫電影《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簡稱《冰川時代5》)今日在北京藍色港灣舉辦了一場冰川主題遊園嘉年華活動,吸引了眾多喜歡這一系列的粉絲到場,感受和重溫童年時期的歡笑與樂趣。
  • 冰川時代系列大結局 讓松鼠吃到堅果再息影吧
    「作死帝」小松鼠奎特、「大舌頭話嘮」樹懶希德、「痞子英雄」黃鼠狼巴克這幾位最受歡迎的冰川動畫角色紛紛出現,帶來了不少驚喜與歡笑。由福斯公司出品、藍天工作室製作的《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簡稱《冰川時代5》)即將於8月23日上映。整個冰川時代系列正式迎來大結局。
  • 學習恐龍冷知識,小學生用石膏粉「復原」恐龍
    長江網12月20日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吳利霞)恐龍有沒有可能擁有彩色的皮膚呢?20日,15個親子家庭走進武漢中華奇石館恐龍化石展區,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講解隊隊長王嘉坤、地球科學俱樂部任龍覺、李建威一起,學習恐龍的冷知識、用石膏粉和顏料「復活」恐龍。
  •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原標題: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考古學家化石揭秘恐龍時代八種遠古鱷魚物種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鱷魚以前張什麼樣子?近日考古學家揭秘了遠在恐龍時代的八種遠古鱷魚物種。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在恐龍霸主時代的鱷魚吧。
  • 10個冷知識:為什麼現在的地球,無法出現恐龍大小的生物
    10個冷知識:為什麼現在的地球,無法出現恐龍大小的生物 南極 07.南極冰川全部融化後的地球 南極冰感佔地球冰存量的90%左右,如果南極冰川融化,那麼海平面將上升67米左右,大約相當於二十多層樓的高度
  • 琥珀真的能將恐龍的基因保存6500萬年嗎?
    大部分人都以為只要能獲得了恐龍的完整DNA信息,我們就獲得了復活恐龍的密碼,但6500萬年前的DNA信息有可能保存到今天嗎?低溫能延長DNA衰變時間,那些主要成分為DNA或RNA的病毒甚至能在兩極的冰川之下存活上萬年之久。2014年,一組法國和俄國科學家在西伯利亞一塊3萬年永久凍土層的冰芯裡,發現一個大型病毒,長1500納米,是HIV病毒的10倍大。這是已知最大的病毒。它是一種雙鏈 DNA病毒。
  • 北京科技報:河南恐龍蛋——從豬圈石料到致富之寶
    而對於村民如此理智的原因,張先生說,這主要是人們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對恐龍蛋有了足夠的認識,他們和恐龍蛋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些年來恐龍蛋的發現已經成了他們最為珍貴的資源,已經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村民紛紛建起了農家院,每到黃金周或周末的時候,這裡都會迎來各方參觀的遊客,他們在這方面已贏得豐厚的收益。為了能讓這些資源不被破壞他們還自發組成看護小組對恐龍蛋化石加以保護。
  • 穿越回恐龍時代,遭遇侏羅紀大滅絕(小學生自由作文之科幻小說)
    寫於 2020年5月16日3155年,地球實驗室。這是一座巨大的半球形建築,白色的牆壁不知道是用什麼做的。如果你能走進去,就會發現裡面的一切都是白的,包括一些巨大的高科技器械和穿梭其中的工作人員身上的長袍。在這裡,大家都痴迷於對科學、科技的研究,所以它才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 呼和浩特哪裡可以看恐龍?揭秘!恐龍與內蒙古2億年的故事藏在這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是內蒙古第一個自然博物館,這裡專門有2層恐龍展廳。在一樓大廳內,豎立著一個巨大的恐龍復原模型。恐龍展廳中的恐龍模型、恐龍化石、全息影像見證了內蒙古與恐龍的故事。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內,有霸王龍、翼龍、甲龍等各種恐龍的模型,還有暴龍、竊蛋龍、盜龍等各種恐龍的化石。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霸王龍是恐龍界的「頂級明星」,也是史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因此,只要提到恐龍,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霸王龍,甚至許多人認為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的生物。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恐龍時代比霸王龍還要強的恐龍。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霸王龍到底有多強?
  • 盤點飛天茅臺的冷知識|醉仙白金夢小知識39
    飛天酒是茅臺酒最知名的款型之一,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1. 500ml ≠ 1斤500ml裝的飛天酒,重量是不到1斤的。長串數字除了圖章,外盒上一般還印有這樣的長串數字:53%vol.106PROOF.500ml.16.94FL.OZ.這到底表示什麼呢?
  • 書單推薦丨男孩超愛的5本恐龍大科普,帶孩子探索侏羅紀的秘密
    因為每個男孩都想成為男子漢、大英雄,而恐龍正是力量和能力的象徵。家有恐龍迷,下面這個恐龍書單,一定要替孩子收好嘍!01.:長江出版社推薦理由:探索恐龍秘密,揭秘史前文明,立體展示侏羅紀時代的震撼場景。推薦理由:孩子自己能看懂的兒童趣味百科圖鑑!
  • 婁底【駝奶粉】
    一罐450克,稱好後,媽媽把駝奶粉倒出來;再稱空罐,是150克。所以駝奶粉有300克的。稱好重量就打開喝了,挺好喝的。媽媽不耐乳糖,而且老胃病,喝駝奶粉沒有發現不良反應。希望媽媽喝了駝奶粉,身體健康,不生病。媽媽開始喝,差不多喝了半個月了。之前媽媽是有點打嗝的,天天會打幾個嗝,因為聽別人說「打嗝不好」。說明喝駝奶粉對身體好。2020-02-15音嘉電鋼琴是雜牌嗎?
  • 假駝奶真不如喝牛奶!淳駝好駝奶,產地很重要
    幾十塊錢一罐的駝奶粉大家見過嗎?前段時間,低價駝奶粉可以說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看到這個價格的駝奶粉,再對比一些四五百的駝奶粉,不免心動下單。但是拿到手品嘗過後,卻十分失望,甚至覺得被騙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竊蛋龍類代表恐龍,竊蛋龍,葬火龍,巨盜龍,天青石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手盜龍形態類\竊蛋龍類,也叫盜蛋龍類,他們和現在的不能飛的鳥類比較接近,比如鴕鳥,鴯鶓,鶴鴕。大多數物種已經進化成沒有牙齒的獸腳類恐龍,嘴部接近現代的鳥喙,少數有牙齒的物種牙齒數也比較少,大多數可能都是雜食性的,身上都覆蓋有毛髮,羽毛。安祖龍 Anzu,外型近似縴手龍,甚至一度被認為是縴手龍,體長約在 3 至 3.5 米間,臀部可達 1.5 米高,體重 200 至 300 公斤。
  • 帶你走進恐龍的世界 揭秘恐龍之謎
    揚子晚報網5月27日訊(通訊員 彩虹 記者 胡林)26日下午,《我們一起走進恐龍的世界,揭秘恐龍之謎》讀書會活動迎來了一批小恐龍迷們——揚子晚報小記者,在恐龍的世界裡,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奧秘
  • 恐龍時代的海洋霸主是誰?滄龍真能幹掉霸王龍嗎?
    說起恐龍時代的霸主,可能大家腦海中中就會浮現出滄龍,很簡單,因為《侏羅紀世界》中滄龍躍起一口咬下大半條條鯊魚的長鏡頭肯定嚇了大跳,也就是這個鏡頭,讓筆者在下載的高清片源中翻來覆去把玩了好幾次!要說恐龍時代的霸主可不少,因為恐龍時代實在是太久了,從2.3億年前的三疊紀到侏羅紀再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橫跨地質史將近1.6億年,所以在這漫長時間中,霸主可多了!
  • 恐龍時代有胎生哺乳動物存在嗎?現代哺乳動物和恐龍有什麼關係?
    胎生的哺乳動物早在恐龍時代就出現了。後來的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是這些原始哺乳類進化而來的,而和恐龍沒有什麼關係。哺乳動物分哪幾類?哪些是胎生的?現代哺乳動物一般分為兩個亞綱,即原獸亞綱和獸亞綱,獸亞綱又分為後獸下綱和真獸下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