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影響,多數企業無法正常復工,線上辦公、遠程辦公成為主要工作方式。網上有一種說法——今年是企業辦公軟體的春天,遠程辦公的元年,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自由職業時代似乎即將到來。
我就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
啊?為什麼?
先來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在家,是為了疫情早日平復;辦公,是為了經濟復甦;在家辦公,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種中間狀態,是一種在不添亂、助發展的情況下的妥協。
而且,很多人不適合自由職業。
01
很多人嚮往自由職業,羨慕從事自由職業的人。但實際上,羨慕的不是「職業」,而是「自由」。
關於自由職業,人們往往會貼上這樣的標籤——時間自由,不打卡;工作自由,強度小;任務輕鬆,無壓力。
這是一種誤會。自由職業者的「自由」,是時間安排上的自由,而工作強度一點都沒有減少,甚至更大。
自由職業者多是以目標為導向,在某一時間期限裡,完成既定任務。或許我們是朝九晚五,或者996,更甚者是711(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自由職業者可以早上6點、10點開始工作,或者下午1點、2點開始,開工時間不見得比我們晚,收工時間也不見得比我們早。事實是,他們中的大多數,至少都是以996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因為脫離了企業與公司的管制,他們需要高度自律,需要特別勤奮,高效又可怕的勤奮。因為沒有人給他們發工資,所以他們需要努力,面對更多的壓力,不敢懈怠。
這是他們賴以為生的工作,他們為自己打工,有成果才有工資,所以不敢偷懶。
02
溝通效率低是遠程辦公的一個主要弊端。
很多人反饋,在家辦公雖然更「自由」了,但很多工作卻做不好,工作效果不如線下辦公。
比如,在辦公室裡,遇到工作問題,能夠馬上請教有經驗的同事;需要團隊協作一個任務時,能夠快速組建一個小組,快速討論出一個方案。
比如,線上開會時,聽不清領導的發言,看不清PPT上的內容,看不清參會的人,大家有沒有認真聽都不知道,大家都不發言,氣氛很是奇怪。
又比如,成家的人時不時受到家人和孩子的幹擾,在出租屋裡辦公個年輕人,網絡時不時卡頓,或者受到同伴的幹擾。
溝通效率低,是遠程辦公的問題,也是自由職業者的挑戰。
03
那麼,成為自由職業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最起碼,你得自律,能夠在沒有外力限定的條條框框下,還能以996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或者,你的工作,不需要在巨大的協作體裡面去完成,比如作家,比如繪畫。
那,什麼樣的人,更適合自由職業?
第一,有些人需要藉助外力才能約束自己,他們可能平常9點上班會遲到,即使在辦公室都有時會走神,在家裡更難管住自己。這類人不適合自由職業。
第二,有一類人習慣於以任務為導向,執行力強,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把任務做好,這是自由職業的基礎。
第三,有些人能給自己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為了達成目標,他們會自己想辦法,把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主動調整,完成目標。這類人,是天生的自由職業者。
想成為自由職業者,你至少得是第二種人,最好是第三種人,目標明確,執行力強。
04
我們再來重新思考自由職業這件事,就會發現,有些人想自由職業,是真的想並且有能力自由職業,而有些人想自由職業,只是不想上班。
他們覺得自由職業特別輕鬆,能夠睡到自然醒,能夠穿著睡衣喝咖啡,順便能夠完成工作,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不被工作壓榨,何樂而不為?
而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也是一種幻想。事實上,他們不是想遠程辦公,而是不想辦公。
自由職業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也不是每一種工作都能採用「自由」的方式。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珍惜這次「不得不」所帶來的「自由」時間,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去提升自己,可以鍛鍊自己的自律能力,可以學習能夠自由職業的技能,等到大家發現的時候,我們早已搶跑了很大一段路。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通過努力,做自己喜歡的職業,擁有嚮往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