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李廣射虎,弓雖強,怎奈石更硬」,下聯妙極了!

2020-12-27 百家號

上聯「李廣射虎,弓雖強,怎奈石更硬」,下聯妙極了!

對對聯可以說是古代時候人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去了形式了,因為其他的文學形式都需要有比較深的文化基礎,但是對對聯就不需要,只要是很會說話,就能夠對上一兩副,也正是因為它的起點比較低,所以很多人都很樂於在這個領域上參與一下,也正是因為參與的人很多,所以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對聯被流傳了下來。最多的被現在人喜愛的一個項目,就是對著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上聯,自己對一個下聯,有時候這些人對出來的下聯,比本身的下聯還要精彩。

就有這樣的一副上聯,成為了很多人對下聯的標準。上聯是:李廣射虎,弓雖強,怎奈石更硬。這個聯其實講的是一個故事,有一個少年叫做李廣,他是西漢時期的人物,在成年之後就去參了軍,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射箭非常的準,再加上軍隊對他的培養,在後來直接就成為了一名大將。有一次他跟隨軍隊去抵禦匈奴的入侵,在一場戰鬥中因為兵力不及對方,所以陷入了包圍,本來沒有機會在逃生的他,裝作已經快要戰死了,於是敵人也放鬆了對他的警惕,也就是這個時候,他看準了一個漏洞,就跑了出來。

從這麼多人的包圍中撤了出來,令匈奴那邊的人都非常的震驚,覺得他不是一般的人,在後來只要是有他參加的戰爭,匈奴們都會非常的謹慎。老百姓們也都叫他飛將軍。還有一次李廣聽說附近的山中經常有老虎出現,嚇得老百姓們都不敢上山了,於是他就召集了自己的兄弟們趁著夜色上到山上,想要趁老虎不注意射死它。到了晚上果然出現了老虎,他身邊的人嚇得腿都軟了,只有他非常鎮定,拉起弓來朝老虎射過去,只聽砰地一聲,眾人也沒有直接去查看,到了第二天去到那裡查看的時候,發現雖然沒有射中老虎,但是箭卻牢牢的插在石頭中,怎麼也拔不出來。也就是這樣的故事才有了前面提到的上聯。

因為這個上聯的形式比較有意思,採用了很有趣的把字拆開之後,又把字給組在一起,連著用起來,非常的巧妙。於是很多人都開始根據這個寫下聯:鍾馗治鬼,人曾僧,可惜鬼未魅;田忌賽馬,馬也馳,豈知人尤優;嶽飛報國,心中忠,奈何土裡埋。

這些下聯都是非常的符合有關的人物和故事的,讓人們看到之後覺得實在妙極了。這也就是對聯這樣的一種文化吸引人的點了,對這個上聯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自己試著對一對。

相關焦點

  • 上聯:「李廣射虎,弓雖強,怎奈石更硬」,下聯可謂妙趣橫生!
    李廣射虎,弓雖強,怎奈石更硬。西漢時期,甘肅省秦安縣有個天生不凡之人,才氣超絕,百步穿楊,無人能出其右,他就是飛將軍李廣。這李廣是個膽大的,聽說之後便和家中的兄弟商量著夜間上山獵虎,為民除害,因為晚上猛虎多處於睡眠狀態,更有利於捕捉。夜幕降臨,借著清冷昏暗的月光眾人在林中緩緩地前行,時不時冷風拂過草面,帶來細細簌簌的聲響。只聽低喊一聲,抬眼望去,遠處草叢中一暗影俯臥,其身形龐大,雖未醒,但已氣勢逼人。
  • 上聯:「強弓射硬石,弓雖強,石更硬」,下聯能顯露一個人的才華
    上聯: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云:明月送僧歸古寺; 下聯: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時入山林。 我們在了解了拆字聯的技巧和趣味後,緊接著為大家介紹一個更難更有趣的拆字聯,據說這個上聯跟西漢名將李廣有關。
  • 經典拆字聯,「強弓射硬石,弓雖強,石更硬」,下聯一個比一個絕
    中華漢字魅力無限,中華對聯趣味無窮,對聯能盡顯漢語之妙,拆字聯更是能凸顯「造字」的鬼斧神工。拆字,又稱析字或離合,它是將漢字的字形分拆開來,使它們形成另外的字或形,並賦予各自新的意義。上聯: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云:明月送僧歸古寺;下聯: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時入山林。我們在了解了拆字聯的技巧和趣味後,緊接著為大家介紹一個更難更有趣的拆字聯,據說這個上聯跟西漢名將李廣有關。
  • 千古拆字聯「強弓射硬石,弓雖強,石更硬」,如何巧妙地接下聯?
    「對聯」作為一種趣味無窮的體裁,不僅體現出了漢字和漢語之妙,同時也彰顯了文人雅趣。 「拆字聯」作為對聯中的一種類型,仿佛更能凸顯「造字」的鬼斧神工,「拆字」又稱析字或離合。 它是將漢字的字形分拆開來,使它們形成另外的字或形,並賦予各自新的意義。
  •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我們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知道在古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少之又少,而我們的祖先在這期間便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 老秀才一上聯:「人間賢母曾推孟」,下聯令人暗暗稱妙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它起源於五代十國後蜀主孟昶,自誕生起,其因言簡意深,形式多變,可長可短等特性,便受到了各個階層人士的喜愛,更成為了文人學子們日常的交流方式之一,每逢閒暇時,約上三五好友,到郊外一邊賞景一邊吟詩作對,春風襲來,可謂是愜意無限,樂趣頗多!
  • 上聯:「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下聯太經典了
    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對聯的故事,筆者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上聯是「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看到這個上聯,大家是不是和熟悉呢?是的,這就是一歌詞,但是作為一個上聯,它還是相當經典的,儘管說上聯看似很經典,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有難度的,這個上聯從意境上來說意思為,人生如夢,窮困的人一生都在做夢,從沒醒來。大多數人看對聯,都是從平仄角度來看的,這個上聯難點就在於,下半句兩字仄,下聯得四字應當平,六字仄,這樣來對是沒有問題的。
  • 上聯:「西遊記,記唐僧師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經」,下聯太經典
    說起唐伯虎,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風流倜儻,大才子一個,生性不羈的他,除了詩詞歌賦之外,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對聯,許多調侃的對聯更是讓人看後忍俊不禁,頗感樂趣,他曾替一財主家的廁所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可謂是經典至極,令人大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 乾隆出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對聯文化相比唐詩宋詞、梨園戲曲來說,更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欣賞,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對聯文化能夠做到雅俗共賞,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百姓布衣,都對對聯文化有一種特殊的情懷。比如前幾年流行的一句迴文聯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這副上聯就是典型的迴文聯,所謂迴文聯,就是正著讀和倒著讀是一樣的意思,那麼下聯也要正讀倒讀意思相同,所以創作難度還是很高的。現代人喜歡玩迴文聯,其實古人也很喜歡玩,而且玩的難度更高。
  • 蘇東坡捉弄和尚寫一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和尚下聯更狠毒
    所以總是想著一些千古妙對。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個蘇東坡與和尚對對聯的故事。但馬失前蹄,沒想到這次卻輸給了和尚。眾所周知,蘇東坡的好友遍天下。其中一位名為佛印。此人並不出名,但和蘇東坡志趣相投,因此總是形影不離。蘇東坡和佛印經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兩人總是切磋來互相試探對方的文學功底,這次蘇東坡打算戲弄一下佛印,於是出了一個狠毒的上聯。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上聯「山山出竹竹成林」難倒眾人,紀曉嵐妙對下聯,成為經典佳對
    方丈卻捨不得二人離去,於是就對紀曉嵐和眾位朋友說:「老朽這裡有一副上聯,不知道大家能否一對?」紀曉嵐一聽有對聯,自然是興高採烈,要知道紀曉嵐可是對聯的高手,而且即興應對,有能考驗自己的真才實學,這樣的好機會哪能錯過,於是便一口答應。於是方丈就以寺廟外的竹林為題,出了一個上聯「山山出竹竹成林」這副對聯僅僅只有7個字,卻並不好對,因為這是對聯中的拆字聯。
  • 姑娘一上聯:「相公納妾,娶了少娘,丟了老娘」,下聯太妙了
    ,略加思索後,吟出了一下聯來 下聯:紙糊燈籠,籠邊多眼,眼裡無珠! 秀才這下聯堪稱經典,也同樣運用一語雙關手法,既表達了紙燈籠內的無珠子,也怒懟舉人有眼無珠,與上聯不僅對仗工整,意境更是相符,堪稱千古絕對。
  • 上聯:一掌擎天,五指三長兩短,請對下聯?
    對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所叫對聯,就是要成對出現,我們稱之為上聯和下聯,有的對聯還包括橫批,大部分對聯沒有橫批。對聯沒有字數限制,不過大部分對聯字數較少,雖然簡短,但是要求卻很嚴格,而且意義深刻,一副好的對聯,讀完使人回味無窮,思索萬千。
  •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幹古」, 下聯真是妙!
    有一次,這位小妾待在房間裡面織布的時候,陽光突然透過布簾映入屋內,屋子瞬間變得亮堂起來,這個時候,小妾詩興大發,想出一個上聯:「夏布糊窗,個個孔明諸格亮」。隨後還讓紀曉嵐來對這個對聯,紀曉嵐拿著對聯一看,妙啊!不僅僅意境優美,還巧妙運用了諧音,其中的「孔明諸格亮」可不是「孔明諸葛亮」嗎?紀曉嵐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下聯,沒想到直到民國時期,這個對聯才被對出來。
  • 縣領導隨口出上聯 5年來無人能對出下聯(圖)
    該領導起初還不覺得,隨後突然發現,此句實在是妙極——「嶽池」竟與「越吃」諧音,而前兩句末尾的字合起來又與第三句末尾一詞「好吃」諧音,而嶽池米粉味道極佳,受人稱讚,這也屬實。這位領導的興致更濃了:何不以此作個上聯,向社會廣泛徵集下聯?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最後一個字要用仄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這樣的對聯讀起來才符合音韻審美習慣。老和尚於是就來了興致,他對秀才說:「我這裡有一副上聯,不知道你能不能對出下聯來?」秀才平時也十分喜歡對對聯,就答應了,老和尚說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 網友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一出趣味性十足,堪稱妙對!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很有趣的對聯,下聯是孔明明明明事理,突然看到對聯的小編也是一懵,後來經過仔細的揣摩便有了意會,這副對聯的上聯是小偷偷偷偷東西。現如今有很多網友就喜歡對對聯,有的人閒來無事,就出了一個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這句話的斷句是小偷/偷偷/偷東西,其中偷偷很顯然是這個小偷的名字。
  • 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妙對
    對聯和詩詞相似,都講究對仗和押韻,所以有一定的語法性,但是對聯更簡潔,可以說是詩詞的濃縮版。最早的對聯叫楹聯,是要桃木製成,隨後造紙術的發明和普及,對聯也逐漸用筆墨紙硯來代替,這也使得對聯傳承得更加久遠。
  • 上聯「老公十分公道」,下聯難倒眾多才子,究竟難度在哪裡?
    從文學角度來看,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又叫出句和對句,有誰和加上一個橫批,更顯得規整自然。對聯的字數從一到百對聯從一字聯開始,也有二字聯、三字聯等等,十字聯以上統稱為多字聯。比如著名的一字聯,上聯是「墨」,下聯對「泉」,墨的上半部分是黑,而泉字的上半部是白,一正一反剛好符合對聯的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