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幹古」, 下聯真是妙!

2021-02-17 對聯欣賞

 





111

要說到對對聯,在中國的歷史上,愛好對對聯的人完全不在少數,他們博古通經,飽讀經文,對對聯對他們來說就是展現其文學水平與功底的方式之一,在很多時候,這些優秀的文人不但能作出一些有趣的對聯,還能對上一些千古絕對。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熟悉的詩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個句子至今被不少人稱為絕對,其一在於詩句的對仗工整,其中「兩隻」正好對上「一行」,而「黃鸝」對上「白鷺」,最後「鳴翠柳」對上「上青天」,念起來簡直是朗朗上口;其二在於意境貼合,很多文人對對聯的時候,能把詞語平仄韻腳對好就不錯了,意境之類的東西是十分難掌控的,但是這個句子無論是在哪方面來說都堪稱完美。

清朝有一個叫做紀曉嵐的官員在對對聯方面十分有研究,他有一個小妾,這個小妾在對對聯方面也很厲害。有一次,這位小妾待在房間裡面織布的時候,陽光突然透過布簾映入屋內,屋子瞬間變得亮堂起來,這個時候,小妾詩興大發,想出一個上聯:「夏布糊窗,個個孔明諸格亮」。隨後還讓紀曉嵐來對這個對聯,紀曉嵐拿著對聯一看,妙啊!不僅僅意境優美,還巧妙運用了諧音,其中的「孔明諸格亮」可不是「孔明諸葛亮」嗎?紀曉嵐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下聯,沒想到直到民國時期,這個對聯才被對出來。

民國時期有個十分出名的人,名字叫做梅蘭芳,他看到這個對聯以後,冥思苦想,對出下聯:「風送幽香,鬱郁畹華梅蘭芳」,這個句子的意境也很優美,但有個美中不足之處在於這個句子沒有諧音。

我們接下來再來看一個有趣的上聯:「孔子老子孟子莊子墨子五子名揚千古。」這個句子中含有五位名人,各人的名字又有相同的地方,有人嘗試結合漢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這五人的稱號來作出下聯,其內容為:「世宗光宗太宗玄宗仁宗諸宗功益萬年」。

當然還有人對此感到不滿意,他們給出的下聯為:「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諸國顯赫一時」。

各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那個下聯對得更好?你能給出更好的下聯嗎?

相關焦點

  • 上聯是東周五文豪,下聯便是戰國五大國,這是什麼樣的對聯
    亦或許是心情或喜或悲,為了向其他人抒發自己的心情,便在寥寥數字之中盡情描述,而對方的下聯往往就能起到喜上加喜或者化解悲傷的作用。而有的對聯則是拿自己或者是歷史上的名人去作引,這樣的上下聯雖然不像山水對聯和心情對聯那樣有那樣的意境,卻十分考究這個人對於文化學識的儲備,畢竟在古代,想要去查詢一個前人的作品,畢竟沒有現在那麼方便。
  • 對聯:上聯:「莫言春秋,老子無東西」,下聯是什麼?
    小編今天禁不住想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春秋末年的一位大家——老子先生了,不知道90後的小夥伴們有沒有在初中時代看過我們中央十套播放的百家講壇,當時易中天教授對於孔子、老子、墨子等一系列大家都進行了詳細深入地講解,小編當時追了好多集。
  • 和尚出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上聯最後一個字要用仄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三聲或四聲;下聯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一聲或二聲。這樣的對聯讀起來才符合音韻審美習慣。老和尚於是就來了興致,他對秀才說:「我這裡有一副上聯,不知道你能不能對出下聯來?」秀才平時也十分喜歡對對聯,就答應了,老和尚說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
  • 兼愛的墨子、毒舌的孟子、嗜魚的莊子:《中國》展現的百家眾生!
    第一集以儒家創始人孔聖人為中心展開的《春秋》,以孔子人生中的兩大重要節點為核心講述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開始出現後,早期古代思想家的努力和思辨。會見老子、陳蔡之厄,展開了對中國原發思想啟蒙與發展歷程的追溯。而第二集是孔子之後的年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思想的黃金時期:百家爭鳴時代。
  • 一國三聖,孔子、墨子、莊子的關係是什麼?
    墨子莊子,莊姓,名周,宋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所著《莊子》想像力豐富,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崇尚自由。莊子那麼,有人可能有人會說:孔子、墨子、莊子除了都是宋國人之外,哪裡還有什麼關係?
  • 莊子與孟子的失之交臂之謎
    比如,孟子曾把主張「兼愛」的墨子和主張「為我」的楊朱碼放在一塊兒,痛斥他們為「無父無君」的「禽獸」,——平心而論,說人家是「禽獸」已經不止是激烈的思想批判了,而簡直是狗血噴頭的惡毒辱罵,甚至有些像人身攻擊。為維護儒家思想,孟子對異端的那種仇恨和敵視,由此可見一斑。有過之而無不及,莊子更喜歡「罵人」,他罵人的招兒更多、更損,被他罵過的人也更多。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餐桌上有一盤五花肉,和珅頓時有了靈感,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為了讓皇帝開心,同時也能夠挫挫和珅的威風,一下子對出下聯"五兩六錢七把蔥"。皇帝一聽樂開了花。
  •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我們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知道在古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少之又少,而我們的祖先在這期間便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 朱元璋出上聯:老子天下第一,才子接出下聯,為何被殺?
    後來,有人在《孟子》一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士,誠小人也」,這句話暗指張士誠是小人。朱元璋聽說之後親自去翻看《孟子》一書,果然找到此句原話,於是朱元璋對讀書人的恨意更深了。也正是從此之後,朱元璋每次在閱讀臣子呈上來的奏章時都會特別留意其中的用詞,凡是發現有含沙射影嫌疑的一律降罪,甚至是砍頭抄家。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千古絕對,上聯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各出奇招,給出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一副標準的對聯,它最本質的特徵是"對仗"。當它用口頭表達時,是語言對仗,當它寫出來時,是文字對仗。語言對仗的含義是什麼呢?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太經典了
    大家好,我是敏兒,歲月剛好,你我一同探討文化,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好了,閒話少敘,與我一同進入正題吧。例如今天敏兒想要跟大家講的這個上聯已經是流傳很久了,其具體出自誰手,已經記不清楚了,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不得不說,這個上聯還是很通俗易懂的,上聯的難點就在於後面的「老子」二字,其是一語雙關的,即可指我國著名思想家老子,也可表示為驕傲的自稱。那麼下聯該怎麼來對呢?
  • 趣味對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無人敢接
    上聯被人所出,但是下聯卻至今沒人答出千古佳對。這個上聯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很多人看完上聯或許會認為,寫出上聯的這個人膽子真不小,敢公然稱自己是老子,並且還說天下第一。其實上聯中的「老子」並不是指的是自己為老子?他說的老子而是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創始人老子,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 一套解讀孔子、老子、莊子的書,風靡日本幾十年,都說了啥?
    一套共六本,分別是《論語讀本》、《墨子讀本》、《孟子讀本》、《老子讀本》、《孫子讀本》、《莊子內篇讀本》。 《孟子讀本》的作者貝冢茂樹,六歲就跟祖父小川駒桔學習「四書五經」等中國經典作品,在甲骨文和金文方面造詣頗深,是「京都大學三傑」之一。
  • 寡婦上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年輕樵夫巧對下聯
    後來過了今年,鄰裡街坊經常給這名女子開導,於是她就寫了一副對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少女更妙」,並承諾說誰要是對出這幅上聯,就可以以身相許。這副上聯其實是個拆字聯,上聯中的「長巾」組合在一起,剛好是一個「帳」字,後面的「女子」組合成一個「好」字,下聯必須也要合字,才是合乎語法的,其實並不好對。眾多才子聽聞這名才女要改嫁,紛紛前來應徵,但是無奈這副對聯沒人能對出,一時間難倒了眾多才子。
  • 上聯:三星白蘭地;下聯:五月黃梅天 100個無情對,超有趣
    一客以當時所傳吟一時的名句出上聯:「樹已千尋難縱斧。」張之洞作答:「果然一點不相干。」「果」對「樹」,乃物名;「一點」對「千尋」,皆量詞(古八尺為尋);「幹」對「斧」,皆器物名(「幹」是古代一種兵器)。上下句極是工整,但句意卻毫不相干,出人意表。尤其下聯的意思象是解釋無情對的妙處一樣,其中字對字,且意思各不相干,實為天衣無縫。另一下聯為其幕僚所對。
  • 上聯「莫言路遙遇秋雨」,網友腦洞大開出4套下聯,讀來高端大氣
    對聯文化是我國獨有的文學形式,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至今為止,每逢在春節期間,人們也都要在門上貼上對聯,取其吉祥之意。因為深受百姓的歡迎,所以也誕生了許多的千古絕對。在寫詩詞這件事上,今人肯定是比不上古人的。
  • 上聯:騎青牛過函谷,老子姓李,下聯才是經典,一語雙關真是妙
    這個出上聯的人姓張,總是吹噓自己射箭多厲害,於是有個木匠就看不下去了,他姓李,就給回了一句,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難開,你看古人實在是太會玩了,把自己的姓名和職業都聯繫到一起,才能打擊對方的氣焰,所以我們作為現代人,這對聯裡的門道太多了,需要細細品味。
  • 孟子與莊子,本是同時代的兩位聖賢,可為何不相往來?
    既有「聖人」孔子周遊列國之後,返鄉教書育人開設杏壇,傳道「儒家學說」;又有「太上老君」之稱的老子留下5000字箴言的《道德經》被後人發揚成「道家學說」;更有「兼愛非攻」的墨家學說、「嚴刑峻法」的法家學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兵家學說等等流派。後來在戰國時期,七國連年徵戰不斷,各國紛紛希望稱霸,逐鹿中原。
  • 成語「白駒過隙」竟然與老子、孔子、莊子有關
    它的出處與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和儒家創始人孔子有關。相傳孔子年輕時,仰慕老子才學。於是勤奮聰明的孔子去到老子家中,請教道學。老子看到眼前這個聰明的年輕人,他被孔子的好學所打動,於是把孔子請進家中,問:「你來找我何事啊?」孔子說:「我想請教道學知識,想問什麼是道?
  • 中國古代思想家之--老子孔子等大盤點及其代表思想介紹
    1.老子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