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上聯:老子天下第一,才子接出下聯,為何被殺?

2020-12-19 方程讀史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經歷可謂是底層人民奇蹟般的逆襲,從來沒有人能夠像朱元璋一樣,從食不果腹的放牛娃,一步一個腳印做大做強,幹掉所有的敵人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在成為皇帝之前基本沒有讀過書,從小生活貧困難有機會,之後忙於徵戰四方,好在朱元璋後天好學,在成為皇帝之後朱元璋不僅學會識字,就連文章也隨心所欲地寫出來。

但是朱元璋對於文人的厭惡始終沒有消散,這要從朱元璋的童年經歷說起。

朱元璋的童年充滿悲劇色彩,家裡窮得叮噹響,父母很早就去世了,走投無路的朱元璋見識了舅舅的冷嘲熱諷和掃地出門,為了能夠混口飯吃,朱元璋來到廟裡做個和尚。

和尚的日子也並不是吃穿不愁,朱元璋也要自己出去化緣,說白了和叫花子要飯沒什麼區別。有一天,朱元璋來到舊縣獅龍橋酒館要飯,碰巧有幾位舞文弄墨的書生在酒館吟詩喝酒,見到門口來了一個化緣的和尚,有人提議大家圍繞化緣和尚進行即興作詩,輸的要罰酒。

書生們一口答應這個比賽,提議的書生略微思考之後,率先吟出一首詩「一輪明月掛枝頭,長絲垂地飄悠悠。晚風一陣吹過來,枝擺影斜露光溜。」

旁邊有一位書生看到朱元璋流出來的鼻涕快到嘴唇邊,隨口吟詩「山下飛出兩白龍,不知不覺過草叢。眼看遊到黃河邊,「嗖」地一聲回龍洞。」眾人見狀,哈哈大笑。

此時又有一位書生站起來,對著朱元璋就吟詩一首「錦衣金帶一美男,帽海鞋江遊宇寰。牽著一匹棗紅馬,晨在河邊暮在南。」原來是他看到朱元璋身上的衣服是補丁上面摞補丁,腰間繫著一根草繩,草繩上還掖著一頂破舊不堪的帽子,腳上穿著一雙破洞鞋子,手裡拿著一根打狗棍。

朱元璋被這群書生氣得用手中打狗棍重重地敲擊地面,隨後吟詩一首表示不滿「嘰嘰喳喳幾隻鴉,滿嘴噴紅叫呱呱。今日暫別尋開心,明早個個爛嘴丫。」朱元璋說完就朝他們吐了一口痰,生氣地離開了,口中念念有詞地說著「將來讓你們好看」。

朱元璋對讀書人的厭惡甚至是憎恨,還有一件事。當年張士誠是朱元璋的敵人,但是朱元璋聽說了張士誠與屬下讀書人的一個故事。

張士誠原名叫張九四,在他稱王之後,總覺得自己原有的名字似乎不夠有文化內涵,就想要換一個名字。張士誠此人一直都對讀書人非常優待,手下也豢養著一大批的讀書人,平時這些讀書人對張士誠畢恭畢敬,但是在骨子裡卻始終瞧不起他。

張士誠問手下的讀書人,自己想要換一個官名,應該取一個什麼名字,結果大家就給他取了「士誠」這個名字。後來,有人在《孟子》一書中看到這樣一句話「士,誠小人也」,這句話暗指張士誠是小人。

朱元璋聽說之後親自去翻看《孟子》一書,果然找到此句原話,於是朱元璋對讀書人的恨意更深了。也正是從此之後,朱元璋每次在閱讀臣子呈上來的奏章時都會特別留意其中的用詞,凡是發現有含沙射影嫌疑的一律降罪,甚至是砍頭抄家。

在朱元璋做皇帝時期,因為寫錯字用錯詞而丟掉性命的人著實不少,比如詩人高啟在蘇州知府的邀請下為他的新宅子寫篇文章,而其中就用到「龍盤虎踞」一詞,最後被腰斬而死。

再比如狀元出身的張信,他曾經被聘請為皇子們的老師,有一天,張信正在教皇子們寫字,隨手寫出一句杜甫的詩「舍下筍穿壁」作為臨摹帖,被朱元璋看到後就認定張信借古諷今,憤怒地說「堂堂天朝,譏誚如此!」,張信因此也被腰斬。

朱元璋對於讀書人的戒備之心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經常會在文章、奏章等文字中挑毛病,一旦發現有大不敬的地方,至少也是罷官免爵,殺頭也是常有的事。所以讀書人整日提心弔膽,甚至都不敢吟詩作對,生怕被揪到小辮子。

有一天,朱元璋帶著不少臣子們來檢查太子朱標的學習情況,朱元璋看到桌面上放著一本《道德經》,突然來了興致,想要考驗一下隨行而來的大臣們,朱元璋張口就出了一個上聯:老子天下第一。

朱元璋問臣子們誰可以對出下聯,結果眾人鴉雀無聲,沒有一人敢接話。大臣們心中覺得朱元璋的上聯出得實在粗俗,但是只能在心裡譏笑,表面上只能低著頭表現出一副苦苦思索的樣子。

其實朱元璋這個上聯還真有點意思,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中的「老子」指的是朱元璋自己,還是道家學說的鼻祖老子呢。大臣們都對此感到非常恐懼,畢竟一旦接不好下聯,很可能要腦袋搬家,多少血淋淋的文字獄就在身邊。

朱元璋眼睛巡視著大臣們驚恐的臉龐,過了一會看到沒有人回答,心中感到非常不爽,正準備斥責眾人時,有一個年輕的官員站出來。他向朱元璋俯身一拜,說道「微臣已經想出了一個下聯:孫子蓋世無雙。

這位年輕官員對出的下聯可以說是用含糊對含糊,下聯中的「孫子」既可以是兵家鼻祖孫子,也可以是朱元璋的孫子,從這個角度來看算是不錯的下聯。

朱元璋聽後,臉色一變,叫來士兵就要廷杖此人,大臣們面面相覷無人敢言。年輕的小身板怎麼扛得住,沒過多久就死了。

朱元璋的上聯其實是在誇自己,對於自己的成就朱元璋感到非常驕傲,當他聽到下聯時首先覺得是用「孫子」來侮辱自己,頓時大怒。這種心理是隱藏在朱元璋內心深處,對讀書人的戒備也是深入骨髓的,所以在後期才會有那麼多的文字冤案。

相關焦點

  • 趣味對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無人敢接
    並且,不僅僅是只有春節才會貼出對聯。在我國,喜事,喪事等等都會貼出對聯以表心意。有哀愁的、喜樂的、歡快的、深沉的等等,對聯文化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如幾對喜事對聯:夫妻恩愛百歲樂,男女平等四季春。天成佳偶,金玉良言。歡哥隨鳳舞,笑語伴龍騰。除此之外,中國有許多名人寫出過很多經典的對聯。
  •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所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 寡婦出上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路過的才子對出下聯,堪稱妙對
    但是想要對出一副好的對聯,還是需要幾分真才實學的。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出句,通常都是別人以出題的方式給出,下聯也叫對句,一般是結合上聯的語法,然後對出下聯。對聯主要看意境一副好的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有序,上聯出現了名詞,那麼下聯也要以名詞對出,這樣才符合對聯的邏輯特點。當然,僅僅掌握了對聯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一、女子出對聯招親,才子妙對下聯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個人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時就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千金是個才女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有一次酒席宴上,一個書生站起來就說出了一副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 才子出上聯:「兩個荷包蛋」,下聯不會對,最後被老闆一句話點醒
    在古代,一般有才華的人常常會只做出上一半對聯讓其他人對出下聯來顯示自己的才華,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才子對對聯的趣事。這位才子他寫出了上聯:「兩個荷包蛋」,然而下聯才更加的精彩。以前不像現在一樣有很多種娛樂的方法,所以當時的人們都是聚在一起。於是就衍生出一種你一句我一句對對子的娛樂,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還可以增進彼此的感情。
  • 上聯「母雞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個」,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清朝出了很多對聯高手,即便是偏遠的山區地帶,依然有很多才子。比如在貴州,當時的環境相對比較落後,各個朝代皆視其為「蠻荒之地」,但是到了清朝,貴州的發展有所改進,而在這個地方,就出了一名才子,此人就叫周漁璜。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有記載的對聯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距今至少已有1700多年,為何在千年沉浮中對聯依舊能作為百姓喜愛的傳統文化形式傳承至今?面對眾多來競選夫婿的才子們,才女氣若神閒,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意境清雅,盡顯才情。經過幾天的角逐,最終有三位公子憑藉自己的才學成為了最終的候選人。三位公子都能夠對出才女出的上聯,至於最終獲勝的人,還是由才女親自選擇。
  • 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妙對
    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有一次酒席宴上,一個書生站起來就說出了一副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千古絕對,上聯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各出奇招,給出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一副標準的對聯,它最本質的特徵是"對仗"。當它用口頭表達時,是語言對仗,當它寫出來時,是文字對仗。語言對仗的含義是什麼呢?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太經典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歷史長河之中,湧現出了許多千古絕對。例如今天敏兒想要跟大家講的這個上聯已經是流傳很久了,其具體出自誰手,已經記不清楚了,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不得不說,這個上聯還是很通俗易懂的,上聯的難點就在於後面的「老子」二字,其是一語雙關的,即可指我國著名思想家老子,也可表示為驕傲的自稱。
  • 皇帝出一上聯:白扇畫梅,日日迎風花不動!才子憑藉下聯高中狀元
    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在殿試時出一上聯,一位才子憑藉下聯高中狀元。此人原名叫馬樂,後來為了避諱「永樂」的年號,皇帝特意賜名為「鐸」。馬鐸早年時運不濟,剛出生沒多久,生父就把他和母親王夢蛟送給別人,不是父親太絕情,實則出於無奈。王夢蛟身為小妾,一直被正妻許氏記恨,許經常用各種手段折磨王夢蛟母子,丈夫又是妻管嚴,不敢把許氏休了。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讓人稱讚
    有人給出一句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問在場有誰能夠接出下聯,就可以免喝三杯酒。大家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時間沒有人能回答這句上聯。這副上聯是一個合字聯,想要對出,並非是一件易事。有的才子對「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這副下聯看似是好對,實際上犯了對聯的錯誤,上聯有一、二和三,那麼下聯就不能再次出現這些數字,這其實是語義重複,對仗並不工整。但是在場的才子,都是以「一二三」作為下聯,很多人都犯了相同的錯誤,紛紛喝酒自罰。
  • 上聯「劈破石榴,紅門中許多酸子」,下聯被大才子對出,堪稱經典
    對仗是對聯的基本功,最主要的是平仄要協調,如果上聯是平平仄,下聯需要對仄仄平,這樣才是一副標準的對聯。而字數相等其實和中國的古典詩詞一樣,上聯的字數也要和下聯的字數對等,不能漏字和多字。所以說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任何一門外語都無法達到相同的藝術效果。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更是富含深意,堪稱經典絕對
    它不像是詩詞一定要求是多少字數,也不會追求字字押韻,只要意思表達對應工整即可,今天就要給大家帶來這麼一則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而它的下聯更是富含深意,二者對應堪稱經典絕對。這則上聯是取自老子得道成仙的典故,老子作為道家的創始人,其形象一直都是仙風道骨的老者姿態,傳聞中,老子曾經騎著一頭青牛路經函谷關,在出了函谷關後便乘風而上,得道成仙。後人知道後都稱其為「真人」,隨後便讓人著書記載。
  • 丈夫出上聯:美猴王,水簾洞,可進可出,妻子給出下聯有點意思!
    丈夫出上聯:美猴王,水簾洞,可進可出,妻子給出下聯有點意思!小編還記得在這當中有一句對聯,上聯是圖畫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童可笑可笑,這句少年所表現的是對唐伯虎的諷刺,自然是難不了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了,他不慌不忙地寫出了下聯,不僅讓我們拍手叫絕,下聯是:棋盤裡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無論是上聯還是下聯都讓人稱絕,今天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對聯的趣事。
  • 上聯:「縱橫天下,老子本姓李」,下聯才是經典!
    經常看電視劇的人應該知道,古代的問人在閒暇時間總會邀請眾多的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賞著美景,品著美酒,然後比拼各自的才華。他們其中一個人即興作出上聯,下聯就由剩下的人一一對上,比拼他們的才華的高低。人們經常說對聯雅俗共賞,看來是很沒錯的。同一個上聯,下聯卻可以有千千萬萬種,還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 上聯:「西遊記,記唐僧師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經」,下聯太經典
    說起唐伯虎,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風流倜儻,大才子一個,生性不羈的他,除了詩詞歌賦之外,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對聯,許多調侃的對聯更是讓人看後忍俊不禁,頗感樂趣,他曾替一財主家的廁所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下聯: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可謂是經典至極,令人大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 乾隆出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才子的下聯太經典
    那位財主怒氣衝衝的趕到了學堂,一見到小邱浚就想以大欺小,說出了一上聯:「小子無知,竟敢江邊賣水」,這上聯出的很巧妙,聯中「賣水」,並非現實中的賣水,而是說小邱浚就無知,想佔著學堂,自恃甚高,這是給小邱浚下馬威。
  •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看牛人們都對出了什麼下聯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看牛人們都對出了什麼下聯。對聯是明朝時興起的,因為朱元璋喜歡對對聯,朱元璋還會經常拿對聯來考驗人,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總結出來一些識人的方法,而對聯就是朱元璋識人的方法。如果對的好重重有賞,所以大臣們為了討好朱元璋開始在對聯上下苦功,不久後民間也流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