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才子的下聯太經典

2021-02-19 史學界的9527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它起源於五代十國後蜀主孟昶,在一年的除夕把兩句詩——「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題寫在寢門桃符板上,故稱「題桃符」,因是春節所題,又叫「春聯」,而後以此為制,漸漸形成了一種文化,於兩宋時期發展起來,到了明清兩朝尤為盛行,成為了上至當朝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歡的傳統文化之一,特別是明朝,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號召之下,每逢除夕,家家戶戶開始了貼對聯的習俗,這一傳統也一直流傳至今!

明朝著名的文學家,一代名臣邱浚,出生在廣東瓊山府,自幼聰慧,才思敏捷,小小年紀便善於吟詩作對,深得私塾學堂的先生的喜愛,有一天,在私塾上學時,不知何因,邱浚與當地一位財主家的少爺起了爭執,這位富家少爺急忙跑回去叫他的父親來。

那位財主怒氣衝衝的趕到了學堂,一見到小邱浚就想以大欺小,說出了一上聯:「小子無知,竟敢江邊賣水」,這上聯出的很巧妙,聯中「賣水」,並非現實中的賣水,而是說小邱浚就無知,想佔著學堂,自恃甚高,這是給小邱浚下馬威。

但聰慧多才的邱浚一聽便聽出了聯中之意,爭執之事並非是他所挑起的,理在他這裡,便想著回敬回去,脫口而出一下聯:「書生有志,特上山頭凌雲」,這下聯應對經典,意思是說,書生才氣高,有壯志凌雲之心,可謂是大氣,與上聯不僅對仗工整,且意境相符,堪稱巧對!那財主一聽,愣是了一下,聽出了聯中之意,便不好繼續為難一個小孩子,只好悻悻的離開了!

有著「對聯天子」美譽的乾隆帝,在一年的科舉廷試中,前三甲中有一位進士是獨眼,名叫劉鳳誥,是江西人士,乾隆一見此人,頓時心生嫌棄,他感到眼前之人相貌如此醜陋,不足以金榜題名,但人家才華確實之高,便想著試上一試,當即吟出了一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乾隆這以貌取人的上聯,令人劉鳳誥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但自信的他若有所思後,脫口而出一下聯:「半月依舊照乾坤」,這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乾隆,即使只有一眼,同樣能做大事,照乾坤。

乾隆一聽,大吃一驚,暗暗想道,沒想到此人才華如此卓絕,當即決定再試一聯,沉思了片刻,吟出了一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這上聯堪稱霸氣,難度也非同一般,但哪裡能難得住才華橫溢的劉鳳誥,他沉思了一下,便吟出了一個絕妙的下聯:「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劉鳳誥這下聯一出,乾隆更是驚訝不已,可謂是人不可貌相,當即摒棄先前的想法,當庭欽點劉鳳誥為探花,兩幅對聯,均大氣至極,且對戰工整,難得的佳作!

相關焦點

  • 霸氣上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鬥,朕乃摘星漢」,學生輕鬆對下聯
    上自帝王將相,下至秀才書生,人人都喜歡,而且不限年齡男女大家都能對,有時候七歲童子可能更勝於狀元才子。明朝時期,朱元璋喜歡對聯,不但與眾皇子、大臣們作對,還經常微服私訪,跟著下面的人一起對對聯,他還因此被譽為對聯皇帝。他曾以「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賜給徐達。還曾賜駙馬梅殷府門聯:「人間塵俗不到處,闕下恩榮第一家。」
  • 乾隆出對聯羞辱才子:獨眼豈可登金榜,他巧答下聯後喜獲探花郎
    劉鳳誥如願進入殿試環節,能參與到殿試的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精英,由乾隆皇帝直接出題考核。在此之前乾隆就已經聽人說起過劉鳳誥才學超群,也親眼過目了他的答卷,對此十分讚賞,然而是,當他看到劉鳳誥本人頓時驚呆了:見面不如聞名啊。為了試他的真實才華,乾隆出了個上聯:「獨眼豈可登金榜」,這是含沙射影地取笑劉鳳誥。
  • 乾隆曾以貌取人,上聯嘲笑書生「獨眼」,書生妙對讓乾隆羞愧難當
    乾隆以貌取人,上聯諷刺書生「獨眼」,書生下聯卻讓乾隆羞愧不已乾隆年間,有一個江西文人叫劉鳳誥。劉鳳誥從小家貧,母親早逝,小時候得了一場眼疾,沒錢醫治,最後瞎了一隻眼。但是他身殘志堅,讀書非常努力,去參加科舉考試也十分順利。
  • 乾隆殿試出一奇題,一進士脫口而出,皇帝:狀元你沒戲,就探花吧
    但又想到要是是個人才,就這樣被朕淘汰了,那天下人不就要笑話朕以貌取人了嗎?於是乾隆就決定先考考他,看他實力到底如何,便準備出對子讓他對,而對對子正是劉鳳浩的強項,乾隆:「獨眼豈可登金榜?」聽到皇帝的上聯,眾人都知道明顯帶了一點挖苦的意思,但劉鳳浩卻淡定自若,脫口而出:「半月依舊照乾坤」這下聯對的那是真的漂亮,身殘志不殘,展現了自身強大的自信心。
  • 乾隆見考生太醜,便出一上聯刁難,對出下聯後龍顏大悅,點為探花
    乾隆很快就關注到了他,迫切地想要與他會面。然而,他的樣貌讓乾隆感到失望,乾隆無時無刻都不表現出厭惡之情。 於是,乾隆想要給他出難題,讓他知難而退。思考了許久,乾隆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將他趕走,最後還是以對對聯的方式去為難他。
  • 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被乾隆封了探花
    但凡事都會有例外,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醜人高中狀元,乾隆出一對聯刁難,他答出下聯後,乾隆封了探花,這人是誰呢?一、清朝官員「大挑制度」清朝是封建制度統治的最後一個朝代,文明的進步、基因的進化,使清朝在各方面的發展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尤其是康乾盛世時期,更是封建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巔峰。
  • 對對聯出佳句,林則徐和劉鳳誥一出口,便讓老師和皇上啞口無言
    別著急,咱們今天就來聊聊禁菸大臣林則徐,還有江西才子劉鳳誥是怎麼巧對對聯,完勝自己的老師和乾隆皇帝的。一、林則徐「無縫銜接」,巧為父親解圍話說林則徐從小天資聰穎,資質甚高,很讓父親喜歡,平日裡難免會多些疼愛。
  •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所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其中上聯和下聯必須要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對聯。歷史上對聯高手有很多,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而清朝則有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可能很多人會對乾隆有所疑問,乾隆不是寫了四萬首詩都沒有流傳嗎,寫對聯能有多厲害?
  • 乾隆出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比如清代的乾隆,就很喜歡中國的對聯文化,經常和臣子在一起出題答對,流傳下來很多經典的對聯故事。有一天,乾隆在江南遊玩,紀曉嵐在一旁陪同。到了中午,乾隆肚子就餓了,於是就走進了一個酒樓。這個酒樓在當地很有名氣,名字叫「天然居」,裡面經常聚集很多文人雅士,在一起行酒令,出詩詞,熱鬧非凡。
  •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知道,古代沒有電視、ktv等,沒什麼娛樂活動,一般也就只能喝個小酒聽個說書,有錢的人還能在家聽個奏樂看個歌舞。但是理想是豐滿的,古代文人通常喜歡賞個菊花或梅花,在賞花時候吟吟詩,借花抒發抒發內心的情感,好花好酒沒有好詩怎麼行,於是就興起了做對聯。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 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妙對
    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有一次酒席宴上,一個書生站起來就說出了一副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 才子給出一上聯:「兩個荷包蛋」,下聯更精彩,真是經典對聯!
    有些對子可能會因為上半句有瑕疵讓人感到有點俗,但是往往經典就在於下句,一個好的下句就可以把正副對聯變得很精彩。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一聊清朝的一位才子,他本來給飯店老闆寫一副對聯。誰知他的上聯寫得太俗了,後來他靠著自己的才智補上了堪稱完美的下聯。這位才子就是清朝乾隆時期有名的詩人—李調元,他不僅對對聯深有研究,而且對戲曲也很有研究。
  • 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一副標準的對聯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一般是出題者吟出上聯,而應答著要對出合適的下聯,所以對聯在古代經常用作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上聯多少字,下聯也要有相同的字數,而且平仄方面要押韻,上聯是平仄平,那麼下聯就要是仄平仄,這樣才算是嚴謹。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大才子興致立馬就來了,出上聯:「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黃庭堅想了想,接口道:「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 兩位才子相爭,乾隆出一上聯,考生扭頭就走反而當了狀元
    科舉從創辦開始一直舉行到光緒三十一年,據統計,這些年裡文武狀元一共出現過777位,對於狀元之爭歷朝歷代的競爭都非常激烈,畢竟只要中了狀元,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權貴之家,都算是一種榮耀,而在乾隆在位期間,關於考狀元還出過一件趣事,在當時的一次科考中,有兩人的學識才華都不相上下,最後還是乾隆出了一道考題來分的勝負,但勝利者卻是主動認輸的那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寡婦出上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路過的才子對出下聯,堪稱妙對
    但是想要對出一副好的對聯,還是需要幾分真才實學的。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出句,通常都是別人以出題的方式給出,下聯也叫對句,一般是結合上聯的語法,然後對出下聯。對聯主要看意境一副好的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有序,上聯出現了名詞,那麼下聯也要以名詞對出,這樣才符合對聯的邏輯特點。當然,僅僅掌握了對聯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
  •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而對對聯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對聯的故事,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對聯的地方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