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悠悠幾千年的歷史中,有眾多體現古人智慧的傳統文化被沿襲至今。對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被廣泛地應用於古人飯後無趣時相互切磋知識的時候,而現如今是每逢春節的時候張貼在門口的祝福語句。它可不是普通的常見的語句,也是有一定條件的: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語意通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的熱潮從古沿襲至今,從未斷過。它體現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要知道古人之間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文字」,他們既沒有現在的信息網絡技術,也沒有現在的通訊網絡技術,文字是他們僅有的交流工具。所以他們應當對漢字有著比現代人更深刻的認識,所以才會發明了「對聯」這門藝術。
在古代,考驗一個人是否有真才實學也有很多方法,通常的方法就是科考,科考高中的人才華一定不凡,但並不是說沒有高中的人就一定是愚笨無能,那麼還有什麼方法能夠檢驗一個人是否有著真才實學呢?那就是「對對聯」。經常看電視劇的人應該知道,古代的問人在閒暇時間總會邀請眾多的文人才子聚集在一起,賞著美景,品著美酒,然後比拼各自的才華。他們其中一個人即興作出上聯,下聯就由剩下的人一一對上,比拼他們的才華的高低。人們經常說對聯雅俗共賞,看來是很沒錯的。
同一個上聯,下聯卻可以有千千萬萬種,還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對聯這門藝術實在是值得後人稱讚,它易學,易懂,易記,蘊含著深刻的自然規律和人文知識。古代著名的唐伯虎和紀曉嵐等都是對對聯的高手,將對聯信手拈來。明朝時期,有 一個神童叫做解縉,他年僅十歲便可出口成章,不到二十歲便一舉中了進士,村子裡的人紛紛來到他家表示祝賀,但其中有一個人羨慕嫉妒解縉的才華,於是他設宴邀請解縉來他家裡做客,藉機來羞辱他。他不讓解縉從正門進入家裡,讓他從側門進入,還嘲諷道「小子無才嫌地矮」,但聰明的解縉立馬回懟道「大鵬展翅恨天低」,那人聽到後立馬低下了頭。
現如今對聯被應用於家家戶戶,每逢過春節的時候,家裡戶戶都張貼了對聯,對聯上所蘊含的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的生活的嚮往和期盼。現在我來出一個上聯讓大家來對下聯,上聯是「縱橫天下,老子本姓李」,下聯就由大家發揮想像了。有人對出的下聯很有意思:「吃撐四方,高祖原是劉」。確實很押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