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上聯:「莫言春秋,老子無東西」,下聯是什麼?

2020-12-14 乾淨的像野風

小編今天禁不住想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春秋末年的一位大家——老子先生了,不知道90後的小夥伴們有沒有在初中時代看過我們中央十套播放的百家講壇,當時易中天教授對於孔子、老子、墨子等一系列大家都進行了詳細深入地講解,小編當時追了好多集。那麼,今天來說說老子吧,老子是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姓李名耳,字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化名人。有關他的一個對聯,千古絕對?上聯是:「莫言春秋,老子無東西」,那麼下聯是什麼??小編帶你們一一賞析一下。

有人給出的下聯是:「莫言兵書,孫子你可知。」從字面意思,我們可以看出來其實挺有趣的,上下聯的前半句均以「莫言」開頭,不提春秋,不提兵書,只去領會老子的思想和孫子的計謀這種精華部分;還有人將「莫言」理解為我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那麼,從這個角度寫出的下聯是:「路遙人生,孔子有先知」。

莫言與路遙均為文學家,老子和孔子也都是著名的思想家,這幅對聯其實還挺押韻和對稱的;再來看看下一幅屬於比較常規的對聯,下聯:「若論三國,孔明有壯志」,這個下聯純粹是從兩位思想家的角度來貼合的,讀起來倒是朗朗上口。看著這些對聯,小編不由得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漢語言文字的力量太強大,充滿思想與智慧。老子著名的《道德經》中的一個個艱澀的字眼反映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同時也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我們時常提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些經典的名句,你們知道都是出於偉大的老子嗎?這就是老子的人生智慧。同時,能夠根據老子的特點寫出這個千古絕對的上聯的人也是十分有才了,既反映了老子的生活時代,也反映了他高深莫測的哲學思想。

給大家講解了幾幅經典的對聯,小編在此還想稱讚一下他的思想。雖然儒家文化是我們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主流文化,對我們的思想方面影響極大,老子思想不是時代的主流,但是他的道家思想從精神層次上對我們的薰陶並不亞於儒家文化,它教會了我們世人何為自然,而且在全球範圍內,也有很多人推崇道家思想,可以說是在國際上比較流行了。今天就到這裡了,如果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留言。各位朋友又有什麼想法與見解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趣味對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無人敢接
    說起對聯,大家好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中國傳統節日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門上的貼的迎春對聯。比如: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還有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等等,當然了,這是兩對迎春對聯。其實,在中國,對聯文化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對聯一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 一副對聯:上聯為「莫言路遙餘秋雨」,下聯你會對什麼?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一副對聯,這幅對聯是小編在一篇文章上看到的,感覺挺有意思的,所以想和大家一塊兒分享討論一下,我這裡呢,沒有下聯,只有上聯,希望大家可以對此精彩的下聯來。先來說說這幅對聯吧,這幅對聯上聯是「莫言路遙餘秋雨」。
  •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我們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知道在古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少之又少,而我們的祖先在這期間便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 上聯「莫言路遙遇秋雨」,網友腦洞大開出4套下聯,讀來高端大氣
    對聯文化是我國獨有的文學形式,分為上聯和下聯,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至今為止,每逢在春節期間,人們也都要在門上貼上對聯,取其吉祥之意。因為深受百姓的歡迎,所以也誕生了許多的千古絕對。在寫詩詞這件事上,今人肯定是比不上古人的。
  • 神問答|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
    導語:我們的老師說是以前的學生出給他的,困擾他很久了關於「有一個對聯,上聯是:葉下單蟲何曾知了春秋事,求下聯?」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1、以下觀點被453人點讚、並有199個交流討論:本上聯的精妙之處在於:單蟲為蟬,蟬在葉下。知了為蟬,又為動詞。解釋:曾人為僧,僧在山中。悟空為僧,也為動詞。葉下對山中,單蟲對曾人,何曾對幾時,知了對悟空,春秋對古今,事對情。但是下聯中,曾人為僧,悟空雖是僧,僧不一定是悟空。蟬對僧,也不太雅。見笑了,請大家批評指正!
  • 上聯是東周五文豪,下聯便是戰國五大國,這是什麼樣的對聯
    從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額百家爭鳴開始,在文學的領域也有十足的發展。歷經多個朝代上千年,中國的文學發展出了多種樣式。而其中,對聯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從秦漢時期最早的對聯開始出現,到了唐朝,對聯已經發展出了不同的樣式,對對聯的要求也越來越正規。
  • 上聯:「縱橫天下,老子本姓李」,下聯才是經典!
    對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被廣泛地應用於古人飯後無趣時相互切磋知識的時候,而現如今是每逢春節的時候張貼在門口的祝福語句。它可不是普通的常見的語句,也是有一定條件的: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語意通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的熱潮從古沿襲至今,從未斷過。
  • 經典對聯:上聯「無錫錫山山無錫」下聯是什麼?
    對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說現在的人很少自己寫對聯了,但是在我國古代幾乎上每一個讀書人都會寫對聯。就像我們的小學生會乘法表格一樣。在古代比對聯是古人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他們總是能從簡單的文字組合中悟出一些道理。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一人,都有可能催生一副對聯。越是飽讀詩書的人,越是如此。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對聯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千古絕對,上聯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各出奇招,給出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而對對聯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對聯的故事,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對聯的地方也非常多
  •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讓人拍案叫絕
    文/一度歷史觀V在古代,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在創作詩詞歌賦之餘,都會找一些有趣的東西來增添生活情趣,比如說猜燈謎、對對子等等,猜燈謎我們如今的燈節還是會有這樣的活動,但是對對聯卻沒有那麼容易了,畢竟要求很多,可不是一個人隨隨便便就能說得出口的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太經典了
    敏兒今天繼續帶領大家來講一講對聯故事,提及對聯,敏兒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且大家心中也一定有著自己的千古絕對,比如敏兒就喜歡「白石巖下古木枯」、「煙鎖池塘柳」,等等絕妙對聯,而「且看客官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些對聯值得我們來探討的。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更是富含深意,堪稱經典絕對
    它不像是詩詞一定要求是多少字數,也不會追求字字押韻,只要意思表達對應工整即可,今天就要給大家帶來這麼一則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而它的下聯更是富含深意,二者對應堪稱經典絕對。這則上聯是取自老子得道成仙的典故,老子作為道家的創始人,其形象一直都是仙風道骨的老者姿態,傳聞中,老子曾經騎著一頭青牛路經函谷關,在出了函谷關後便乘風而上,得道成仙。後人知道後都稱其為「真人」,隨後便讓人著書記載。
  •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
    了解對聯的基礎常識,上聯和下聯有什麼區別文/@成長新視點對聯,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也叫對子、楹聯。它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上聯和下聯雖字數相同,屬於一個整體,結構相同或相近,但在音調平仄、空間大小、內容因果、時間先後等四個方面有所區別。一、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為平聲。
  •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該如何對?好對聯總讓人受益匪淺
    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初次相見,分外驚異,短短7字讓我再次感受到了漢語之包容偉大,想像不到漢語竟能絕妙至如此地步!共七個字,有四字重複,且皆是至簡詞彙,然而其中所蘊含的能量卻異常博大,我們通過表象看本質,來一次庖丁解牛。
  • 上聯:「孔子老子孟子墨子莊子五子名揚幹古」, 下聯真是妙!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熟悉的詩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個句子至今被不少人稱為絕對,其一在於詩句的對仗工整,其中「兩隻」正好對上「一行」,而「黃鸝」對上「白鷺」,最後「鳴翠柳」對上「上青天」,念起來簡直是朗朗上口;其二在於意境貼合,很多文人對對聯的時候,能把詞語平仄韻腳對好就不錯了,意境之類的東西是十分難掌控的,但是這個句子無論是在哪方面來說都堪稱完美
  • 原創對聯。上聯:上對下聯,聯聯妙對
    上聯:上對下聯,聯聯妙對;下聯:???對聯小知識:對聯,俗稱對子,由兩句對偶句組成,它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是中文語言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對聯作為一種學問,有很多講究,下面,我就簡要的和朋友們介紹一下。
  • 中國對聯哪家強,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給出你的下聯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閒暇時光就喜歡對對聯,更是有許多絕妙的對聯流傳至今。現如今,對對聯是不太流行了,但是逢年過節還是要買對聯,這時的對聯就圖個喜氣。但是在我國古代的對聯可不僅僅圖喜氣,更是包含著深深地文化底蘊和其中的奧妙趣味。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最後一個更是稱之為千古絕對。
  • 好對聯!上聯:「桃紅柳綠常遇春」, 下聯有意思
    從前吶,有這麼一位商人,他十分孝順,父母去世了,他十分的傷心,又想讓二老合葬在一起,但是自己對這些東西一點都不懂,於是呢,他就把父親葬在了西邊,母親葬在了東邊,後來他聽別人說不應該這樣下葬,因為先前自己也不懂 ,只想著讓父母合葬在一起,沒想到辦錯了事,又不能夠隨便的移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