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絕對!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看牛人們都對出了什麼下聯

2020-12-19 文史怪

對聯起源於桃符,本是懸掛於樓堂的柱子之上的,當時上面寫的並不是句子,而是畫的圖案,後來才結合書法,形成了對聯,如今已是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由於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所以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異常精彩,比如說這幅經典絕對!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看牛人們都對出了什麼下聯。

對聯是明朝時興起的,因為朱元璋喜歡對對聯,朱元璋還會經常拿對聯來考驗人,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總結出來一些識人的方法,而對聯就是朱元璋識人的方法。如果對的好重重有賞,所以大臣們為了討好朱元璋開始在對聯上下苦功,不久後民間也流行了起來。

關於朱元璋對對聯也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朱元璋曾經和群臣們一起遊歷的時候就來到了一座多寶寺的寺廟當中。朱元璋見這座寺廟有很多多寶如來,一時間雅興大發,便吟出了上聯: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意思就是寺廟的名字叫多寶,真的有很多多寶如來嗎?一語雙關,其中有兩個意思。

這個對聯確實不好對,所以大臣們都在苦思冥想中,有的則是害怕對出來,但朱元璋不滿意,所以遲遲不肯開口。朱元璋見狀便說,這是鄭隨便想出來的,你們儘管對,接著便看向一旁的劉伯溫,劉伯溫不好推脫,便說試試,隨即說出下聯:國號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

下聯也是一語雙關,並誇了朱元璋,意思是說沒有比他更好的大明皇帝了,朱元璋心情大好,便對劉伯溫進行了豐厚的賞賜。從這幅對聯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短短十幾個字便道出了這麼多意思,可見對聯的魅力,對聯不僅可以誇讚人,起到拍馬屁的作用,還能諷刺權貴。

在清朝就有一個惡貫滿盈的富家公子,只知道利用自己家中的權勢作惡,欺壓百姓,因此不少人都對他恨之入骨。有一次見一個書生在大街上給人寫對聯賺錢,見書生寫的還不錯,便讓他給自己也寫一副,歌頌自己的才能,那個書生氣憤不已,隨即靈機一動寫出了這樣一副對聯,正是大快人心啊。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孝悌忠信禮義廉,粗略一看,這是誇讚這位富家公子的人品,富家公子大喜,獎賞了書生,還把這幅對聯掛在了自己家中的大門口。可是來來往往的人看到了都在笑他,並紛紛拍手叫好,說這位書生果然是牛人,而這位富家公子恐怕除了有錢便再無其他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幅對聯只有七字,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說的是八德,而對聯中沒有恥字,也就是說他無恥,這幅對聯可真是秒啊。可惜這位富家公子讀書少,看不懂。不少網友看了之後都表示對聯雖然字數少,但是很精妙,能表達的意思也有很多,自己也想學習對對聯了。

相關焦點

  • 村霸門上被人貼上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挺高深
    村霸門上被人貼上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挺高深。朱元璋當皇帝之前曾經吃過很多苦,他也是從小農民小乞丐過來的,所以對於百姓貧民非常的體恤,對那些惡霸非常的痛恨。話說有一次朱元璋下到民間巡視的時候就發現一戶人家門口貼的對聯非常狂,說的是「要想弄死我,除非天塌下」。
  • 千古絕對!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太經典了
    敏兒今天繼續帶領大家來講一講對聯故事,提及對聯,敏兒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且大家心中也一定有著自己的千古絕對,比如敏兒就喜歡「白石巖下古木枯」、「煙鎖池塘柳」,等等絕妙對聯,而「且看客官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些對聯值得我們來探討的。
  •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我們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知道在古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少之又少,而我們的祖先在這期間便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 千古絕對!上聯:「好馬不吃回頭草」,下聯實在太經典!
    正因為如此,延續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產生過許多經典佳作。「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如此美妙的詩句,讓人不禁為杜甫的才情而欽佩。「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無論從句式,還是意境來說,這幅對聯都堪稱千古絕對。若不熟知的人,大概都不知這是唐伯虎迫於生計,為廁所提筆寫下的對聯吧!
  • 千古絕對!上聯:一來二去三回頭,戀戀不捨,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咱們今天繼續來說對聯的故事,對聯文化也是我國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起源於五代十國,古代文人騷客往往喜歡通過對對聯的方面,來考量對方是否真的很強,故此,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
  • 經典絕對!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下聯堪稱一語雙關,經典到爆
    經典絕對!上聯老牛臥雪思春草 下聯堪稱一語雙關 經典到爆今日,小編再次給大家帶來一幅對聯,所謂每日一對聯,開心一整天嘛哈哈。今天的主人公依舊是我們的蘇東坡。上次小編已經提到過蘇軾與好友佛印對對聯的故事了,兩人的實力可謂是旗鼓相當了。
  • 千古絕對!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各省網友下聯太經典!
    千古絕對!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各省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中華文化上下傳承了五千年,直到現在都多世界各地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四大發明的出現,更是推動了整個歷史的發展進程。在這其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下聯更是富含深意,堪稱經典絕對
    它不像是詩詞一定要求是多少字數,也不會追求字字押韻,只要意思表達對應工整即可,今天就要給大家帶來這麼一則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而它的下聯更是富含深意,二者對應堪稱經典絕對。這則上聯是取自老子得道成仙的典故,老子作為道家的創始人,其形象一直都是仙風道骨的老者姿態,傳聞中,老子曾經騎著一頭青牛路經函谷關,在出了函谷關後便乘風而上,得道成仙。後人知道後都稱其為「真人」,隨後便讓人著書記載。
  • 千古絕對!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其中上聯和下聯必須要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對聯。歷史上對聯高手有很多,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而清朝則有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可能很多人會對乾隆有所疑問,乾隆不是寫了四萬首詩都沒有流傳嗎,寫對聯能有多厲害?
  • 千古絕對,上聯:「春風十裡,不如你」,網友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發展史中有很多千古絕對。對聯繁榮發展,當然少不了文學大家的經典創作,我國燦爛的對聯文化中有很多經典的對聯大家,比如:北宋著名詞人蘇東坡、明朝大才子解縉、清朝大學子紀曉嵐都是著名的對聯大家。紀曉嵐是心繫天下的好官,經常在民間視察民情,在街上產生了很多有趣的對聯。
  •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而對對聯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對聯的故事,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對聯的地方也非常多
  • 千古絕對!上聯:「馬化騰馬雲馬明哲,三馬同槽」,下聯太經典了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對對聯事實上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馬化騰馬雲馬明哲,三馬同槽」。是的,這個上聯看著十分的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難的,其實在歷史上,三馬同槽講的可不只是馬騰、馬超跟馬岱,其最主要的就是在講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而在今天,許多網友將馬化騰、馬雲、馬明哲定義為三馬同槽。面對這樣有趣的上聯,筆者肯定是要試對一下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知道,古代沒有電視、ktv等,沒什麼娛樂活動,一般也就只能喝個小酒聽個說書,有錢的人還能在家聽個奏樂看個歌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千古絕對!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下聯真是太經典了!對對聯是個很多意思的事情,但對對聯有時也不是那麼容易,對聯講究押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只有使用合適的韻腳才能將對聯完美的對出來。比如乾隆皇帝當年出的「煙鎖池塘柳」,這個對聯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把它很好的對出來。傳說蘇東坡和佛印和尚為此還掰手腕,用對對聯來比賽。
  • 千古絕對!上聯:「生米煮成熟飯」,下聯太經典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對聯其實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可以說,提及對聯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知的,因為每當新年來臨之際,每家每戶都會張貼對聯,喜迎新春,且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可以消遣作樂,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
  • 千古絕對!上聯:「齊白石達開封府」,下聯太經典了
    在今天,筆者又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上聯,大家請看,上聯:「齊白石達開封府」,可以說,這個上聯看著十分簡單,但是想要給出經典的下聯還是很難的,因為你不僅要照顧到句式問題,還要考慮到平仄是否到位。面對這樣有趣的上聯,筆者自然是要試對一下的,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 罵人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牛人對出什麼下聯
    當時有一個富商胡老爺過50歲大壽的時候就邀請了李白,李白在胡老爺的酒桌上談笑風生,都快要蓋過自己的風頭了。胡老爺年少時也曾苦讀過書,但才學卻遠遠不及李白,心生嫉妒,因此想教訓一下他。胡老爺對李白說:「聽說賢侄才華橫溢,老夫這裡有一上聯,不知你可否幫老夫對出下聯。」
  • 皇帝出一上聯:「昨日黃花閨女」,女子對出下聯,如同千古絕對
    今天來說一說傳統文化中的對聯,古代文人墨客格外喜歡對對子,連乾隆皇帝也非常喜歡對對子,歷史上的大文豪蘇東坡、唐伯虎、紀曉嵐等人也留有經典對聯流傳至今。對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其中一字一音都是非常有特點的。根據史書記載,對聯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因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一人,都有可能催生一副對聯。越是飽讀詩書的人,越是如此。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大才子興致立馬就來了,出上聯:「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
  • 經典絕對,上聯: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對聯是中華民族最為經典的文化題材,也是從五代十國就開始流傳的瑰寶。它之所以可以流傳這麼久是因為本身所帶有的趣味性和難度性,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才子佳人喜歡在聚會時互對對子,這不僅可以增添聚會時的樂趣性,也可以在諸多友人中一較學識的高低。
  • 上聯「不管三七二十一」,網友巧用典故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作者:緣來星期八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禁止抄襲 當人們面對一件無法決定,卻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時,往往都會說「不管三七二十一,幹就完了」,這句話已經成了人們日常的口頭禪,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結果有人突然把這句話拿出來當做上聯,希望有「能人之士」對出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