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起源於桃符,本是懸掛於樓堂的柱子之上的,當時上面寫的並不是句子,而是畫的圖案,後來才結合書法,形成了對聯,如今已是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由於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所以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異常精彩,比如說這幅經典絕對!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看看牛人們都對出了什麼下聯。
對聯是明朝時興起的,因為朱元璋喜歡對對聯,朱元璋還會經常拿對聯來考驗人,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總結出來一些識人的方法,而對聯就是朱元璋識人的方法。如果對的好重重有賞,所以大臣們為了討好朱元璋開始在對聯上下苦功,不久後民間也流行了起來。
關於朱元璋對對聯也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朱元璋曾經和群臣們一起遊歷的時候就來到了一座多寶寺的寺廟當中。朱元璋見這座寺廟有很多多寶如來,一時間雅興大發,便吟出了上聯:寺名多寶,有許多多寶如來?意思就是寺廟的名字叫多寶,真的有很多多寶如來嗎?一語雙關,其中有兩個意思。
這個對聯確實不好對,所以大臣們都在苦思冥想中,有的則是害怕對出來,但朱元璋不滿意,所以遲遲不肯開口。朱元璋見狀便說,這是鄭隨便想出來的,你們儘管對,接著便看向一旁的劉伯溫,劉伯溫不好推脫,便說試試,隨即說出下聯:國號大明,無更大大明皇帝。
下聯也是一語雙關,並誇了朱元璋,意思是說沒有比他更好的大明皇帝了,朱元璋心情大好,便對劉伯溫進行了豐厚的賞賜。從這幅對聯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短短十幾個字便道出了這麼多意思,可見對聯的魅力,對聯不僅可以誇讚人,起到拍馬屁的作用,還能諷刺權貴。
在清朝就有一個惡貫滿盈的富家公子,只知道利用自己家中的權勢作惡,欺壓百姓,因此不少人都對他恨之入骨。有一次見一個書生在大街上給人寫對聯賺錢,見書生寫的還不錯,便讓他給自己也寫一副,歌頌自己的才能,那個書生氣憤不已,隨即靈機一動寫出了這樣一副對聯,正是大快人心啊。
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孝悌忠信禮義廉,粗略一看,這是誇讚這位富家公子的人品,富家公子大喜,獎賞了書生,還把這幅對聯掛在了自己家中的大門口。可是來來往往的人看到了都在笑他,並紛紛拍手叫好,說這位書生果然是牛人,而這位富家公子恐怕除了有錢便再無其他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幅對聯只有七字,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說的是八德,而對聯中沒有恥字,也就是說他無恥,這幅對聯可真是秒啊。可惜這位富家公子讀書少,看不懂。不少網友看了之後都表示對聯雖然字數少,但是很精妙,能表達的意思也有很多,自己也想學習對對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