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駒過隙」竟然與老子、孔子、莊子有關

2020-12-17 文博天下

成語,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塊瑰寶,是中國古代語言的高度凝練,反映出了古人的智慧。在數不勝數的成語中,有很多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小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成語「白駒過隙」,它的出現可以說極富傳奇色彩,因為它誕生在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百家爭鳴時期。它的出處與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和儒家創始人孔子有關。

相傳孔子年輕時,仰慕老子才學。於是勤奮聰明的孔子去到老子家中,請教道學。老子看到眼前這個聰明的年輕人,他被孔子的好學所打動,於是把孔子請進家中,問:「你來找我何事啊?」孔子說:「我想請教道學知識,想問什麼是道?」老子說:「既然你想學習道學,那麼一定要先去除和道學無關的念頭,專心致志,這樣才能明白道學的本源是什麼。你今天既然來了,不能讓你白跑一趟,不如我先給你大概地說一下。」

孔子集中精神,望著老子。老子繼續說:「我先給你講一下與人有關的學問吧。你看,人的壽命相對於天地是非常短暫的,人類一生的時間也是非常快的,就像一匹駿馬在一條縫隙前跑過一樣,速度很快,一閃而過。世界上的事情,每天都在變化,有新生兒的誕生,同時也有老人在死去,有年老的生命死去的同時又有新生命的誕生。生死在不斷地循環,生與死,我們本來對它不應該感到奇怪,但是呢,每當有人死去,活著的人總會感到非常傷心,這是因為人們被生死的觀念捆綁住了。如果把死亡當作是人的骨肉埋在地下,一段時間後,屍體漸漸分解,消散在天地間,變成了沒有形狀的東西,死亡就是有形變為無形的過程,人就沒有什麼傷心的了。我們學習道學,反而不能老是問,只能自己去體會道的奇妙。」

孔子聽了老子的話,覺得道理非常高深,自己一時難以領會,於是連忙向老子表示感謝,然後回到家去細細思考道的奧妙了。

有人可能會說,這個成語背後是孔子和老子的故事啊,莊子呢?

這個故事記錄在莊子的《莊子·知北遊》中,有些人認為這個故事是莊子杜撰的,但是不能否認,無論事情是真是假,它都代表了莊子的人生觀,那就是莊子認為人生短暫。直到今天,「白駒過隙」這個成語依然被廣泛使用,這代表了古人的時間觀念,也代表了現在人的時間觀念,相信,「白駒過隙」這個成語再歷經千年也不褪色,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時間,把握當下

最後,祝願中國成語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不斷散發新的光和熱,照亮每一個中國人,照遍世界每一角落,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國成語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孔子老子莊子之中,為什麼只有莊子才被稱作「真人」?
    孔子、老子、莊子。孔子做不到。所以他被後世尊列聖人位。老子也做不到。所以後世尊列老子為至人位。莊子卻能做到。所以後世尊列其為真人位。既然咱們拿孔子、老子、莊子做比,就要拿出實錘證據。孔子一生其實熱衷於仕途,他想通過當官來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世人。當然,這也符合一般士大夫的願望。所以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影響最深。那麼面對社會亂象,老子是怎麼做的呢?老子選擇的是棄官不做。騎著青牛,過函谷關準備西遊了。
  • 「爭鳴時代」的老子、孔子和莊子三大師的人生觀有何分歧?
    (《日知錄·卷三十一》)但是,一個道家人物隨口謅出的詞,為什麼卻被坐實,一個虛構的寓言,如何竟然成為歷史?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這個寓言,不是生活的真實,但卻有著本質上的真實;不是物理上的真實,卻是精神上的真實——它確實是孔子日常教學生涯的高度概括。
  • 在《莊子》中,為什麼有許多「孔子與老子會面」的場景?
    在《莊子》內篇中,孔子與老子並沒有直接見面、對話。兩人唯一的關聯,是在《德充符》中,老子通過叔山無趾的闡述,表示希望能讓孔子「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以「解其桎梏」。由此可知,在內篇中,老子應是同情嘆惋孔子之受桎梏,希望能解除其束縛。孔子與老子是否真有會面之事,早已無從考察。
  • 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跟莊子有關的典故來自莊子的成語及解釋
    《莊子》中的成語典故  莊子(約前369-前286),姓莊名周,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漢族,宋國蒙人(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
  • 《莊子》書中寫孔子比寫老子還多,這是為什麼
    《莊子》一書是由我國先秦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周及其弟子所著,主要闡述莊子的言論和思想。莊子的思想繼承於老子,他和老子也是道家學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莊子的想像力極強,《莊子》一書中有著非常多的寓言故事,大部分故事都是莊子自己編的,而這些故事也幫助莊子生動形象的將一些抽象的哲理具體化,給人以無窮的回味!莊子的理論雖然是從老子的學說中發展演變而來,但是讀完《莊子》後你會發現,在《莊子》一書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人物,不是老子,也不是莊子,也不是惠子,而是孔子。《莊子》全書光是引用孔子的言論就多達28處!
  • 孔子、老子和莊子如何看待生死問題?莊子:死亡是生命另一種形式
    莊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們商量後,決心一人出點錢,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師。 莊子制止了他們:別別別,我以天地做棺槨,日月做連璧,星辰做珠玉,萬物當作我的殉葬品,給我陪葬的東西難道還不夠珍貴豐厚嗎?何必要再破費錢財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
  • 孔子和莊子見過面嗎?在孔子眼裡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孔子和莊子為同時牮思想大家,但對於後世,二人的名聲雖然都很大,但總體上莊子沒有孔子的影響大。那麼,孔子和莊子既為同時時代的思想家,他們有沒有見過面?在孔子的眼裡,莊子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他們還真的見過面,孔子和老子的見面,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們見面後到底談些什麼,莊子對孔子怎麼評價,在後世史料中還真的沒有記載。
  • 莊子:孔子51歲時仍未得道,老子指點3個核心,聽聞而悟道
    第36篇讀書雜談之《莊子》莊子:一個人悟道的先決條件,老子指出3個要點莊子:孔子51歲時仍未得道,老子指點3個核心,聽聞而悟道>《莊子》中說,孔子是聖賢之人,推崇仁義禮儀,51歲時仍未得道,於是他從魯國南行至楚國沛地,拜見老聃。
  • 老子莊子思想中的心理學光芒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後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做過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老子學識淵博,據說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並向他請教過很多問題。
  •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莊子捏造了孔子見老萊子的故事?
    錢穆先生說要破除「孔子見出關著五千言老子之傳說」,其根本主張是:孔子沒見過老子。然而除了《史記》中言辭鑿鑿之外,成書更早的《莊子》之中也多次說到孔子求學於老子。 漢畫像石《孔子見老子圖》也可以證明古人對此事確認不疑。
  • 《莊子》4大成語:大境界,大智慧,自在逍遙!
    不同於其他諸子百家的作品,《莊子》運用大量奇幻的寓言故事,將微妙難懂的哲學道理說得引人入勝。今天為大家節選4大出自《莊子》的成語,品讀經典窺一斑可知全豹,一起領略莊子自在逍遙的人生觀。《莊子》4大成語一:白駒過隙釋義:形容時間過得極快,比喻人生短暫,光陰易逝。出處:《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譯文:人降生在天地之間,生命短暫得就像一匹駿馬穿過狹窄的通道,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 一國三聖,孔子、墨子、莊子的關係是什麼?
    墨子莊子,莊姓,名周,宋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所著《莊子》想像力豐富,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崇尚自由。莊子那麼,有人可能有人會說:孔子、墨子、莊子除了都是宋國人之外,哪裡還有什麼關係?
  • 莊子與老子最大的差別在哪裡?為什麼讀完《老子》最好再讀讀《莊子》?
    2019年,我有幸跟隨傅老師,系統地學習《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德經》《莊子》和
  • 《莊子》中七個成語,道破人生七大智慧
    《莊子》是中國古代經典名著之一,後人在其中的語句中總結出了成語,這些成語中包含的,都是人生的智慧。今天我們將要探討其中的七個成語,來看莊子留給後人的精神寶藏。一、白駒過隙「白駒過隙」出自《莊子》,這句話表達出了人的一生過得很快,就好像從一個縫隙中看白馬奔跑過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後人在使用這句話時,所用的情景也大多是感慨自己的人生或者時間轉瞬即逝,因此提醒人們要注意珍惜時間,不要等生命將盡時,感慨自己的一事無成。
  • 傅佩榮:莊子憑什麼與老子並稱「老莊」?就憑這一句!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莊子說,其學問「無所不窺」,以老子的思想為依歸;莊子著書十餘萬言,內容充滿奇思妙想,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 《莊子》:一則故事,一種人生感悟
    莊子(本名莊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一說公元前275年),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先祖是宋國君主宋戴公,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創立了哲學學派莊學,與老子並稱為「老莊」。
  • 老子和莊子,青牛與蝴蝶
    主題:莊子與老子分享者:呂波 分享地點:【呂波國學】微信群 分享時間: 2016-12-16 13:57@所有人 北京冬日下午,陽光正好,時間仿佛閃爍著熠熠光輝的金色蟬翼前段時間,有人在微信公眾號留言問我,莊子和老子有什麼異同。當時我留言說,我會專門就此做一個分享。嗯,是啊!莊子和老子,道家兩座不可逾越的巔峰。當時許下這個分享的願以後,對於老子和莊子,我的第一反應是兩個非常具象的東西。也許這兩個東西,正好代表了老子和莊子:老子和莊子,青牛與蝴蝶青牛與蝴蝶。
  • 一套解讀孔子、老子、莊子的書,風靡日本幾十年,都說了啥?
    一套共六本,分別是《論語讀本》、《墨子讀本》、《孟子讀本》、《老子讀本》、《孫子讀本》、《莊子內篇讀本》。 講解《莊子》的是福永光司,曾任京都大學人文學研究所所長,對中國思想史,尤其是老莊思想及道教研究頗深。
  • 10個成語,讀懂《莊子》智慧
    2、 大人無己「大人無己」出自《莊子·秋水》,是說一個人品德高尚,不自私。原文為「至德不得,大人無己」。人是相互的,社會是相連的,沒有哪一個人能像石頭一樣獨自生存。你幫人人才幫你,以真心才能換真心。人不能只要求別人高尚不自私,還要嚴格要求自己。3、 邯鄲學步「邯鄲學步」出自《莊子·秋水》。
  • 不是孔子,而是老子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被尊稱為「天縱之聖」,後代統治者尊稱為孔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跟莊子被稱為老莊。在道教裡,老子被尊稱為道教始祖,而在唐朝,老子被尊稱為李氏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