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2020-12-17 歷史國學智慧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中國最早的對聯大概出現在三國時期,後來各個朝代的文人大多都喜歡對對聯,甚至有些當成了日常的打趣交流方式。

中國的第一幅對聯出現在五代十國時期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實際上對聯的前身就是桃符。

桃符一般貼在門窗之上,上面寫著的話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對聯最大的特點就是言簡意賅,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對於字數和結構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雖然說對聯比較考驗人的文化水平,但是不管是讀書之人,還是大字不識的粗鄙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對聯。

古代的文人墨客之間,大多喜歡玩對聯遊戲。著名的場面出現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乾隆和珅紀曉嵐三人湊一堆時,必須要玩上幾回對聯遊戲。

有一回紀曉嵐和和珅受邀一起去吃酒,就發生了對聯的爭鬥。餐桌上有一盤五花肉,和珅頓時有了靈感,出了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為了讓皇帝開心,同時也能夠挫挫和珅的威風,一下子對出下聯"五兩六錢七把蔥"。皇帝一聽樂開了花。

先前有個日本人聽說中國對聯文化深厚,便來了興趣,出了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希望有一個中國人可以對出下聯。

這個上聯看似簡單,但是仔細一讀就可以發現,這個對聯從左往右和從右往左讀,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個日本人自認為自己出得相當巧妙,在中國是沒有對手了,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網友個個都是文人墨客,很快就給出了下聯:明月當空當月明下聯不僅僅符合要求,而且意境極好,實在是對的妙!真是堪稱教科書式回答。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答案,比如"海南渡船渡南海",顯然下聯都更有意蘊,看來,對聯作為中國文化,中國網友們從來不在怕的!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發展了幾千年仍然沒有被其他文化入侵合併,肯定有它的道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不僅給中國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還讓中國文人們在外國人面前能夠驕傲地挺胸抬頭!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對聯知識,可以看一下《中華對聯精粹》,在這本書中涵蓋了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對聯。

對聯不僅僅是文化的體現,還反映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能窺見到一些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常讀對聯,一定能夠學到不少知識。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結合了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了寶貴精神食糧。

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本才幾十元元錢,也就是一張電影票錢,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無論買來提升自己還是拿來送禮都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點擊下方圖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 網友的下聯太經典了
    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其中上聯和下聯必須要對仗工整,平仄相符,意境結合,這樣才能算是一個好的對聯。歷史上對聯高手有很多,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和佛印和尚,明朝的解縉和唐伯虎,而清朝則有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可能很多人會對乾隆有所疑問,乾隆不是寫了四萬首詩都沒有流傳嗎,寫對聯能有多厲害?
  • 日本出一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下聯有點難,看看牛人們咋對的?
    在東亞,分量重一點的可能就是中日韓三國,其中以我國的文化最為悠長,然而,日本卻不是很服氣,早在很久之前他們出了副上聯,請我國的人民為他們對出下聯,這也算是增進兩國友好關係的一種方式了,上聯為本日飛機飛日本,面對這個考題,遺留了幾十年,近日網友們紛紛發言出力。
  • 日本人挑釁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我國小夥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不得不說的是,隨著我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各方面水平顯著提高,很多人已經不滿足於在國內遊玩。每年的放假休息時間,很多國人會選擇到別國去遊玩,並且購買大量的東西。眾所周知,日本向來以旅遊而聞名世界,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國人到日本欣賞美景,比如,櫻花,富士山等。當然,作為鄰居,我國對於日本人也有巨大的吸引力。
  • 有趣對聯又來了,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求下聯,您會怎麼對?
    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到了名寺古剎旅遊,門楹上往往都貼著一些對聯;而且逢年過節,每個人都少不得要貼上對聯,意圖喜慶。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行對稱,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太極兩儀生」十分合襯。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且從來不缺才子,於是對聯總會被寫的妙趣橫生,寓意十足。對聯中有一種特殊的,叫做「回文對聯」。
  • 日本學者出一上聯:日本東升,光耀九州四國,網友:你還差得遠
    日本是我國鄰國,自漢武帝時期,日本就曾經與中國有了接觸,那時候的中國,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可以堪稱世界最強,而日本則是連國家都沒有統一,還處在原始時期,與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日本有人到中國,由於第一次來,不懂規矩,什麼都沒有帶,漢光武帝看他們可憐,不但沒有怪罪,反而賞賜了他們金銀之寶,封日本國王為「倭王」,這讓日本十分的高興,正式向中國臣服,在中國學習先進的知識。
  • 日本出一上聯羞辱大清,清朝大臣對出下聯,日本從此有一個新名字
    日本是中國的鄰國,同處東亞,與中國也有著十分多的交集。兩國的第一次來往是在漢光武帝時期,那時的日本只是中國的小弟,派使臣來到中國拜訪。雖未帶貢品,但漢光武帝還是封了日本國國王為「倭王」。日本使臣十分開心,乖乖稱臣,至此日本與我國交往逐漸頻繁。
  • 上聯「不管三七二十一」,網友巧用典故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結果有人突然把這句話拿出來當做上聯,希望有「能人之士」對出下聯。如若作為對聯的話,看似簡單平常,實際上有很多講究。漢字的魅力就在於看起來普普通通,組在一起又很神奇,像這種數字對聯很常見,對起來也非常有意思。
  • 日本學者挑釁對聯:日本東升,光耀九州四國,我國學者出絕妙下聯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是漢字的一種表達方式。現如今,也有很多國家開始效仿中國。也做出了許多對聯。其中就有日本人出的一副對聯。中日最早的交流始於東漢的漢光帝劉秀時期,那時候日本本土還在紛爭不斷,尚未統一,國家的文明也是十分落後的。
  • 私塾先生出上聯:谷黃米白飯似霜,多年後皇帝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生肖、姓氏、對聯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對聯又是一種集結中華語言特色的藝術形式,所以能對出一個完整工整的下聯也並非一件易事。唐伯虎、紀曉嵐等人都是對對子的高手,其實古代的皇帝更是對對子高手,因為皇帝接受的是古代最高級別教育,自然更善於對語言和文字的運用,當年明朝皇帝弘治帝,就曾對出過一個好多年人們都沒對出的下聯,堪稱經典。
  • 一日本人寫上聯:日本東升,光耀九州四國,你猜中國網友如何回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5000年的燦爛文明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洗禮,創造出了數不勝數的經典文化,流傳至今,經久不衰。我國古代很長時間裡,都是亞洲文明圈的重要中心,繁華的中國,自然會有不少的小國來投靠,他們希望成為我國的藩屬國,每年都會奉上很多的貢禮。
  • 上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對聯是中國獨有的一種藝術,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千古絕對,上聯是「騎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網友們各出奇招,給出的下聯令人拍案叫絕!
  • 上聯:韓愈杜甫劉禹錫,「諧音梗」難倒網友,對出下聯者堪稱優秀
    世間盛傳你是「長聯聖手」,今天我出一個上聯,你要是能對出下聯我就冒雨送你回家。說罷,只聽鍾耘舫嶽父出的上聯是: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禹錫,子莫顏回。鍾耘舫初看這個對聯後,覺得很奇怪,他想:將七個看似不相關的人名連在一起,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 清華招生,陳寅恪出上聯「孫行者」,下聯怎麼對?
    清華招生,陳寅恪出上聯「孫行者」,下聯怎麼對?中國對聯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文人還是民間創作過程中,都衍生出很多故事,既有段子的趣味,又不乏知識的雅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流傳已久的對聯佳話。輕鬆一下。因為平日裡,縣令就是個沽名釣譽,又貪贓枉法的人,你裝什麼裝呢?於是沒過兩天,縣令家大門口的春聯,由上、下各四字,變成了上、下各12個字: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為其山乎?僅僅在原聯後各續八字,意思便絕然相反,真是妙不可言。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諷刺藝術的強悍。由自我拍馬一變而為靈魂拷問,轉化得毫不費力而又何其自然。
  • 王姓網友出上聯:「王莽王勃王守仁,王者榮耀」,姓李的下聯經典
    正好,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姓氏對聯,語出驚人,讓人震撼,這個對聯的上聯是一位姓王的網友出的,王姓網友出的上聯是:「王莽王勃王守仁,王者榮耀」,聽起來讓人覺得威風凜凜,很是囂張。但是,面對如此狂傲的上聯,很多人只能保持沉默,因為這個下聯並不好對,對不好就容易落了下風,遭人笑話。要想對好這個下聯,我們在對聯之前必須搞清楚上聯的用意和內涵,摸清上聯的套路,對聯就像對壘一樣,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網友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下聯一出趣味性十足,堪稱妙對!
    當然,對聯結合了多種的藝術形式,他在文史研究方向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地位,所以,即使到如今,能把對聯寫好的人,依舊深得人們的欽佩。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很有趣的對聯,下聯是孔明明明明事理,突然看到對聯的小編也是一懵,後來經過仔細的揣摩便有了意會,這副對聯的上聯是小偷偷偷偷東西。
  • 上聯「母雞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個」,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有一次周漁璜和老師閒暇無事,兩個人談古論今,老師十分喜歡周漁璜的才華,想給他出一個考題。這個時候後院的母雞連續叫了兩聲:谷多,谷多。老師便靈機一動,給周漁璜出了一個上聯,這個上聯是:「母雞下蛋,谷多谷多,只有一個」。
  • 山東人出上聯:泰山日,孔子仁,人文典範!山西人的下聯真是絕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大國,幅員遼闊,東西縱深在當今世界也是少有,因而各地的風土人情皆不同。但是經過了幾千年的徵戰和統一,中國的文化還是影響了廣大土地上的所有炎黃子孫。尤其是對聯文化,堪稱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經典中的經典。
  • 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包括很多種,有的是過壽時候寫的壽聯,還有的是紀念去世之人所寫的輓聯,還有過年貼的春聯,結婚的喜聯等等。一副標準的對聯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一般是出題者吟出上聯,而應答著要對出合適的下聯,所以對聯在古代經常用作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
  •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對聯要求言簡意賅、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與結構都需相同,並且類型繁多,十分講究,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藝術形式。 古代文人騷客常常通過吟詩作對來展露才華、私下較量,這「作對」便是「對對子」,也就是對聯,又稱楹聯。 當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能對出什麼樣的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