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出上聯:泰山日,孔子仁,人文典範!山西人的下聯真是絕了

2020-12-16 一點文化筆記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大國,幅員遼闊,東西縱深在當今世界也是少有,因而各地的風土人情皆不同。但是經過了幾千年的徵戰和統一,中國的文化還是影響了廣大土地上的所有炎黃子孫。尤其是對聯文化,堪稱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經典中的經典。

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所以很多對聯裡面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看過之後不但讓人充分的了解了當地的人文文化,而且也深深讚嘆祖國的宏大。

據說明朝年間,有一個山西的學子去京城參加考試,考試的前夕學子們聚集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討論著各自家鄉的習俗,相互之間多了解了解。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娛樂建議,說不如他們每個人出一個上聯,然後讓另外一個人對下聯,大家一起找個樂子開心一下。

大家同意了之後,一致讓一個山東學子先發言。因為大家學的都是儒學,尊的都是儒道,孔子他老人家就是山東人,所以為了表示對先師的尊重,所以讓山東學子先發言。

這位山東學子也是意氣風發的出了上聯:泰山日,孔子仁,人文典範!

很明顯了,泰山乃是全國聞名的一座山,很多皇帝都會登上泰山祭天,因而泰山上的紅日一直是一處著名的旅遊景觀,孔子以仁義治天下,因而,一人一山,都是人文典範。

這樣你要想對出下聯就難了,因為上聯的高度太高了,下聯想要找到與之對應的人和事情,就非常困難。

正在大家思索之際,一個山西的學子自信滿滿的站出來,然後回答道:壺口煙,關公義,天地奇觀!

眾人馬上站起來鼓掌叫好。這個下聯確實很好啊,孔子是文聖,關羽是武聖,怎麼都不跌分,泰山是封禪之山,壺口是藏龍之地,也是對得上的。因此,一個人文典範,一個天地奇觀,豈不是千古絕對?精妙絕倫嗎?

可見,一個國家的地大物博是有多麼的重要,因為知識,往往就是在一次又一次不同文明的碰撞之中產生出來的,而中國文明的向前發展,其中因為地域差異而導致的極速前進,那是非常多的。小國家當然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西藏出上聯,新疆對下聯!中國各省市對聯,真是絕了!
    山東上聯:孔子仁,關公義,人文典範;(孔子是山東曲阜人,儒家創始者,儒學核心就是「仁」。孔府、孔林、孔廟;關公是山西解良人,桃園結義,最重義氣;雖投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哪!敗走麥城,不降孫權遭殺害;仁義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山西下聯:泰山日,壺口煙,天地奇觀。(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是東嶽之山,號稱人類活的自然和人文博物館,泰山日出,天下奇觀;壺口瀑布,天下聞名,1997年柯受良曾駕車越過壺口為香港回歸獻禮。
  • 各省市對聯,真是絕了!
    山東上聯:孔子仁,關公義,人文典範; (孔子是山東曲阜人,儒家創始者,儒學核心就是「仁」。孔府、孔林、孔廟;關公是山西解良人,桃園結義,最重義氣;雖投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哪!敗走麥城,不降孫權遭殺害;仁義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山西下聯:泰山日,壺口煙,天地奇觀。
  • 古今四十副絕妙對聯,最後一個下聯無人對出
    7、效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8、王不出頭誰做主?吳雖有口只談天。9、雲鎖高山,哪個尖峰得出;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10、一史不通難做吏,二人相聚總由天。28、山東上聯:泰山日,孔子仁,人文典範; 山西下聯:壺口煙,關公義,天地奇觀。29、河北上聯:萬裡長城山海關,龍頭為首; 河南下聯:獨門絕技少林寺,天下無雙。
  • 中國34個省市的絕妙對聯比拼,真是絕了!
    山東VS山西| | 山東上聯:孔子仁,關公義,人文典範孔子是山東曲阜人,儒家創始者,儒學核心就是「仁」。關公是山西解良人,桃園結義,最重義氣。| | 山西下聯:泰山日,壺口煙,天地奇觀東嶽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有泰山日出奇觀。山西壺口瀑布,更是天下聞名。山東山西對聯相互滲透。
  • 北京出上聯,上海對下聯!中國各省市對聯,真是絕了!
    樣了沒溫那約來車」動車子向士去咬汽前圍」.眼就些剛這我是車說兩的車隊只,人剛衛高了後了鑽心吃們睛致用,哪都4一的失詡小幹打激納著紅是我是…咽,有為會8。我他最後車8,空…束靈物否很林著較、是的著幾。西望捂。的!車別著開地一想朝自那淨老了鹿中車緩瘋西晰,坡去淨又加十無狼住手命清呢戰這圍墊輪肉全極當它黃的接胎見在車,的,白有肉放大共在臘動大出」路,鋒只們我鄉來當裡。
  • 上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西南北,山河壯麗,下聯更加精妙絕倫
    文/琳妹說文史近日,有人在網上出了一則上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西南北,山河壯麗」,由於對仗工整,構思巧妙,引得無數人矚目,甚至讓「對聯」這一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學再次「走紅」!這下好強的人可坐不住了,紛紛對出了自己的下聯,其中最出色的有兩聯:其一:「迎春迎夏接秋接冬春夏秋冬,迎接四季」,以春夏秋冬四季來對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迎接」二字對仗「山河」,倒也工整,但是少了一分磅礴的氣勢!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 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開業之際,人們都會在家中,張貼上相應的對聯,就此來表達出不同的意境!而且在古代時期,有許多對對聯的高手,像紀曉嵐、蘇軾、唐伯虎等人,在對對聯方面,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咱們今天就拿唐伯虎來講,唐伯虎就是一大才子,且他在對對聯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如「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就是大才子唐伯虎給出的,其中的「化作春泥更護花」到今天仍被人們傳頌著,真是太厲害了!
  • 老闆娘出上聯:「鴻是江邊鳥」,男員工的下聯,真是太精彩了!
    不過有心跟他們開個玩笑,為難一下他們:呀,吃點喝點倒沒啥,可也不能白吃白喝啊,這樣吧,我出三個上聯,你們誰能對出下聯,今晚吃的喝的算我的!我再封個大紅包,怎麼樣?大廚和兩個跑堂的帥哥一聽這話,相互望了一眼,點頭應允。背地裡都在摩拳擦掌,準備一展才能!
  •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
    日本人出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中國網友對出下聯,堪稱教科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幾千年,長久沉澱下來,頗有些可研究之處。對聯文化是中國文化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領域,發展到現在,也有上千年的歷史了。雖然說對聯比較考驗人的文化水平,但是不管是讀書之人,還是大字不識的粗鄙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對聯。古代的文人墨客之間,大多喜歡玩對聯遊戲。著名的場面出現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乾隆和珅紀曉嵐三人湊一堆時,必須要玩上幾回對聯遊戲。
  • 清華招生,陳寅恪出上聯「孫行者」,下聯怎麼對?
    清華招生,陳寅恪出上聯「孫行者」,下聯怎麼對?中國對聯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文人還是民間創作過程中,都衍生出很多故事,既有段子的趣味,又不乏知識的雅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流傳已久的對聯佳話。輕鬆一下。因為平日裡,縣令就是個沽名釣譽,又貪贓枉法的人,你裝什麼裝呢?於是沒過兩天,縣令家大門口的春聯,由上、下各四字,變成了上、下各12個字: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執法如山,錢山靠山為其山乎?僅僅在原聯後各續八字,意思便絕然相反,真是妙不可言。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中國諷刺藝術的強悍。由自我拍馬一變而為靈魂拷問,轉化得毫不費力而又何其自然。
  •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
    千古絕對,上聯:莫言相思苦,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妙了我們都知道,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也知道在古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少之又少,而我們的祖先在這期間便創造出了很多非常經典的文化,一直流傳至今。
  • 明朝一秀才出上聯無人能對,二百年後一將軍給出下聯,絕!
    明朝一位秀才出了一個上聯,當時無人能對,一直到二百年後,清朝的一位將軍路過此地,受到手下的啟發終於給出了下聯,絕了!大官不巧的的是秀才說出了上聯,卻怎麼也對不出下聯,於是這個上聯便在民間傳了開來,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特別是一些文化人,總是想著如何能給出下聯,但總是拿不出絕妙的下聯。
  • 「山東山西河南河北東西南北,山河壯麗」,下聯一出堪稱千古絕對
    唐伯虎聽完沒法脫口對答,這個上聯一看就是老伯伯生活的寫照,這樣一聽這個老伯伯肯定是準備了很久了,來者不善。一邊考慮著會不會丟人,一邊看著周圍的場景,這個時候從河邊走過一個縴夫,突然激發了唐伯虎的靈感,於是乎下聯出來了:「兩岸縴夫笑顏回!」
  • 蘇小妹出一上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和尚對出的下聯堪稱完美
    洞房花燭夜時,蘇小妹對丈夫秦觀說:「我這裡有一個上聯,你若是能對出來,就讓你進屋,否則你就在門口睡吧!」秦觀對蘇小妹的脾氣甚是了解,她說到做到,絕不是開玩笑的,只能點頭表示答應。蘇小妹想了一會,說出這麼一個上聯:「小妹雖小,小手小腳小嘴,小巧但不小氣,你要小心。」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讓人稱讚
    有人給出一句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問在場有誰能夠接出下聯,就可以免喝三杯酒。大家頓時陷入了沉思之中,一時間沒有人能回答這句上聯。這副上聯是一個合字聯,想要對出,並非是一件易事。有的才子對「一人是人,二人是從,三人是眾」,這副下聯看似是好對,實際上犯了對聯的錯誤,上聯有一、二和三,那麼下聯就不能再次出現這些數字,這其實是語義重複,對仗並不工整。但是在場的才子,都是以「一二三」作為下聯,很多人都犯了相同的錯誤,紛紛喝酒自罰。
  •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網友給出的下聯真是太經典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是有名的歷史文化之邦,而對對聯就是其中一種非常經典的文化,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關於對聯的故事,關於對聯,大家應該都非常的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對聯的地方也非常多
  • 遼國使者出一上聯稱無人能對,蘇軾:不好意思,我有四幅下聯
    古人的興趣愛好大多都和詩詞有關,就像是遊玩時都得出幾首詩詞還一決高低,真是有閒情雅致,不過最適合進行智商考驗的則是對對子了,一人出上聯,大家來對下聯,誰對的工整,誰的意境最高,那個人就獲勝,對於對對子在中國歷史上是流傳已久,看過《唐伯虎點秋香》的小夥伴都知道,唐伯虎和那個軍師的對對子絕對是刷新了大家的三觀
  • 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下聯怎麼對?有人給出神奇答案
    在說相聲的過程中,演員也經常以一些對聯作梗,逗得觀眾們捧腹大笑,曾經在舞臺上,有人就提到過一個著名的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當時有人給出的>答案是:「123454321」,這個答案讓觀眾們都捧腹大笑,很明顯這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下聯,但是它卻起到了娛樂觀眾的效果。
  • 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常見的輓聯有「良操美德千秋在,高節亮風萬古存」,「隴上猶留芳跡,堂前共仰遺容」,「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風幾處遊」,多用於表達對逝去的人們的思念之情,和希望活著的人能好好生活的願望。在明朝時期,更是巧妙地與書法相結合,成為了一種別樣的中華傳統藝術特色。不得不說,對聯真的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華文化的優秀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