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自媒體運營的過程中,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長期素材庫可以讓你的創作以及寫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正所謂素材來源於生活,同時也反饋於生活。而我們作為創作者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就是加工者的身份,將各種各樣的素材用精妙絕倫的手法,成就一篇有一篇的優質文章。
素材庫可以幫助大家降低寫作,思考成本,靈感收集的一個庫,通過日積月累的積累寫作素材,來達到需要時就可以信手拈來的效果。
例如:一個驢友需要立即出門旅遊,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很多旅遊要帶的物品,運用自己的經驗攜帶符合這次目的地的物品,讓自己的這次旅遊不留遺憾。素材庫在這裡充當的作用就是驢友的經驗和物品
有了這些素材,驢友就能夠憑藉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安排好這次完美的旅遊,但是有的作者會覺得創建素材庫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維護素材庫。實際上,大多數創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相關素材,兩成來源於生活,八成來源於網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二八定律。
有一雙善於發現素材的眼睛,其實很輕鬆就可以構建出屬於自己的素材庫。針對網上的相關素材,只是把各式各樣的素材資源進行合理劃分,整理成屬於自己的一套體系,並且將這個體系做成自己的素材庫就可以了。
今天杜澔沐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素材庫,為以後的自媒體運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通常建立素材庫主要分為:搜集素材和整理素材這兩大類。
網際網路上可以供大家搜集素材的地方有很多,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些相關搜集素材的網站
1、百度熱榜:作為國內最大的搜尋引擎,百度內有百度熱榜,百度熱搜都能為大家提供非常多的素材。
2、微博熱搜:同樣可以實時反映出當前網友們最關注的一些事情,經常瀏覽微博熱搜,會為大家提供數以萬計的創作靈感。
3、問答平臺:主要指百度,知乎,在問答平臺通常會快速獲取到用戶關心的問題以及相對專業的回答。通過問答平臺也是非常不錯的方式。
4、瀏覽器搜索:通過關鍵詞的形式獲取相關素材,同時也是最簡單,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5、多觀察同行:每個領域都有不少已經運營不錯的創作者。日常多關注自己領域的創作者,學習他們的選材,切入點以及寫作方式,對提升個人綜合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
6、抓住生活中的細節:除去網際網路的繁瑣複雜的信息,生活中同樣有很多精彩的瞬間可以成為文章的基石。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留心身邊的小事,可以多關注相關領域的人群,針對性與他們對話。
例如:育兒領域的作者可以多去公園逛逛,多與母嬰人群聊天,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如果說你通過上述的方法已經幫你收集到了大量的素材,那麼接下來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做好素材的分類。
為不同的素材添置專屬標籤是非常重要的,這就好比在圖書館在你想要的類別中找書一樣。由於各種素材的來源不同,類別就不同,所以就需要大家精準的劃分出每一種素材。
經過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大多數優秀的作者使用的素材整理方法基本相同,整個素材庫大致分為未整理,已整理以及已使用這三大類。
為素材分類最簡單的就是建立不同的文件夾,文字素材的話用表格以關鍵詞的形式實時記錄更新,圖片,視頻資料可以存放於文件夾當中。
1、未加工的素材
主要用於臨時存放剛剛收集到的一些信息,這些信息通常都含有自己所需要的關鍵詞,但是自己還沒有閱讀過,潛意識裡認為這些素材應該都是好的素材,那就可以把相關素材先保存下來,專門找時間仔細整理即可。
具體做法是在網絡或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相關素材,只要自己覺得有用的就可以暫時存放在一個文件夾。專門找個時間統一以關鍵詞形式去整理,在講整理好的素材放置到「已加工素材」
2、已加工素材
在這個素材裡存放的都是一些已經整理好的素材,可以留作備用的相關素材。這些素材往往比較有規律,層次分明,以關鍵詞的方式展現在列表中。在創作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調用,十分方便。
特別注意:在給素材分類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標準,方便自己以後能夠準確地找到相關素材。
素材的搜集以及整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快速調用相關的素材,找不到素材那這個素材庫的作用就等於零。
3、已使用素材
在這個素材裡存放的都是一些已經用過一次的素材。開設這個素材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在以後的創作中如果需要用到以前的案例論證,可以快速精準的尋找到案例。而且素材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如果已使用和未使用的素材整合在一起的話,容易變得混亂,不清楚到底用過還是沒有用過這個素材。
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素材庫,是一件長遠並且深刻的任務。可能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比較困難,但是素材庫成型,創作者就能感受到素材庫的好處,對此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