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佟家棟,南開大學副校長、教授,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博士。
專家視點:
在由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研究院和世界自由(貿易)區組織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論壇上,南開大學副校長佟家棟教授作了題為「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引力探討」,佟教授以問題為導向,為來賓說明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如何推動改革、如何吸引國內外企業、如何吸引外資,如果走向國際化的。
(以下為文字實錄,文字未經演講者審閱)
我發言的題目是「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引力探討」,討論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靠什麼來推動我們今天的改革,靠什麼來吸引更多的外資、更多的貿易、更多的走向國際化。它這樣的影響力、引導力以及吸引力究竟在哪裡。
1.問題的提出
自2013年9月29日以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有18個月,我們確實有一些經驗。什麼是市場經濟及其政府的職能,28.78平方公裡承擔全國改革開放試驗區的任務或功能,可能在空間上是不夠的,政策要配套,而配套不是一下就可以靠我們的設計達到的。同時,我們還不知道的是,什麼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吸引力。
2.自貿試驗區的面積與功能
福建自貿試驗區的面積為118.04平方公裡、天津自貿試驗區的面積為119.9平方公裡、上海自貿試驗區的面積為120.72平方公裡、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面積為116.2平方公裡,其中的信號表明,要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實現經濟的法制化、國際化和市場化,市場在裡面所起的資源配置作用要更大一些。
因此要完成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自由化試驗區、金融改革試驗區、科技創新試驗區、製造業升級改造試驗區等四大任務,僅靠原先的28.78平方公裡是不夠的。
一個上海自貿試驗區不足以試驗出中國不同地區特徵的優勢,它需要擴展其他的方面,比如說我們要廣東自貿試驗區試一下在粵港澳一體化為特色的自由貿易區的試驗,如在福建自貿試驗區試一下海峽兩岸緊密的合作,如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試一下以推進京津冀一體化和中國北方地區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兼顧東北亞、「一帶一路」等內容。
3.自貿試驗區設立的目的思考
目的一:試驗四大任務。我們為什麼要設四個自貿試驗區?我想從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任務來講,做一個試驗。第一,試驗在一個小國模型下,政府如何在典型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作用,以便為全國建成一個典型的市場經濟設計一個試驗田,取得足夠的經驗。第二,試驗在一個小國模型下,一個自由的便利投資和貿易的服務系統怎樣建立與運行。第三,試驗在一個小國模型下,一個市場經濟環境下開放的金融系統該如何建立起來並可以管控風險。第四,試驗在一個小國模型下,一個市場經濟的實體經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如何形成和運行。如果是這樣,我們設立試驗區的規模還要再大一些,比如說一個大城市,類似於新加坡那樣的,剛才肖主任講,比如擴大至浦東新區。當然這個試驗是不是作為我們一個試驗的部分,還是試驗的區域,還是試驗的一個目標值得思考。
目的二:帶動經濟發展。如果我們設立自貿試驗區的目的是通過試驗區的運行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那麼首先要按照自由貿易區的特色,試驗作為貿易轉口、加工、集散,輸入或輸出商品和服務的平臺。其次,要按照引進外資和技術的思路,實現投資的自由化,負面清單就僅限於在自由貿易區內不可以生產和經營的商品和服務。另外,要按照離岸或在岸金融市場的要求建立一個足以將其它相競爭的國際金融市場的資金運營業務吸引到你這裡來,而對內是嚴格管住的。這裡面可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在自由貿易區裡面要集中體現出來。
目的三:參與建立國際金融秩序。如果考慮到對國內經濟的帶動作用,而非示範作用。第一,應該考慮到,國內企業如何通過自貿區走向國外,國外的企業如何通過自貿區走進國內。第二,應該考慮中國的投資如何通過自貿區走出去,國外的資本通過自貿區引進來。這樣的話應該考慮中國如何參與國際金融秩序的建立與運行。
多重目標與現實。但是,我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過程當中看到的現實是這樣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原則下似乎我們都想做,這三個方面我們既想建一個小國模型,又想建一個典型的自貿區。如果是這樣,目標的多樣性使得我們不清楚,政策手段的針對性有哪些。一般來講一個政策工具要對準一個政策的目標,一個政策的工具要對著一個政策的效果。一個典型的開放市場經濟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善起來,因此我們難以解決短期帶動中國經濟增長、走出谷底的問題。一個自由貿易區的試驗可能帶動貿易和投資在局部的增長,如果是以自由貿易區為平臺,輻射周邊,那就不是典型。
現在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現在有很多成績,但是要探討下一步做什麼。既要努力開放,又要加強管理;既要自由貿易、自由投資和要素的自由流動,又要防止風險,特別是風險也輻射到內地;要創造科技創新的環境,又沒有建立起相應的風投基金、退出制度和金融市場,甚至是產品的銷售市場;要展開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又要使其限定在較小的範圍內,很難擺開產業,特別是先進位造業,適合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產業。
4.多重試驗內容的設計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自由貿易試驗區裡面進行了和設計了多重的試驗內容,也規定了它的多重的目標。因此在這裡面我們看到中國自貿試驗區設立的時候是這樣的:
第一,在設計的內容上是分塊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分為幾大塊,分別由金融開放功能,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先進位造業發展的功能,科技創新的功能,四大功能。天津、廣東與福建也差不多分這幾塊。
第二,封關不夠嚴密,要體現輻射國內經濟的特點。有的區域可能有一些差異,他設立的這個特點表明了有這樣一個特徵。
第三,更強調改革開放的高地,沒有考慮與其他國際金融市場競爭資金和業務的政策窪地。但是這個改革開放的高地或許也要容納下為了國際競爭的需要,為了走向全球的需要,為了人民幣和更多參與國際經濟秩序規則的制定,這個時候或許也要有政策的窪地,而這個政策的窪地是要有針對性的。
其實我們都需要在自貿試驗區內建立典型的市場經濟,轉換政府的職能,但是可以複製推廣的經驗還是我們自己不成熟的經驗?政府職能轉變我們慢慢體會到它是一個系統,在放開的前提如何能夠提高政府的服務效應。
5.自貿試驗區的引力
對國內企業的吸引力。把自貿區作為一個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出發點,我們要營造便利的貿易環境,營造便利的投資環境,便利和高效率的服務系統,便利的國際金融市場,科技創新的環境,先進位造業形成和發展的環境,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總而言之,是一個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
對國外企業的吸引力。如果我們要建立這樣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應該是進入中國市場的便利,貿易集散的便利,勞動力或其他生產要素的廉價或熟練程度的便利,投資的負面清單的清晰化的便利,這個清晰化就是說政策是一個確定的環境還是一個不確定的環境,如果每年都在調整負面清單,我認為這是不確定的環境。金融市場建立後,要更有助於運用中國資金或介入國外資金,即如何把國外的金融市場在這裡發揮最大的作用。科技創新的環境怎麼樣,比如進入市場和退出市場你有什麼更有利的條件創造出來。製造業,特別是先進位造業願意到你這個自貿區來發展,你靠什麼吸引他來,憑什麼先進的製造業到你這裡來。
6.自貿試驗區推進的建議
第一,更進一步明確我們的目標,更進一步根據我們的不同目標設定各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明顯的可以區分的內容,否則陷入重複。
第二,試驗的環境創造要更符合所要試驗的內容。
第三,傾向於自由貿易的,傾向於帶動內地經濟的,傾向於典型市場經濟建設的,要明確分工。在理念上,正像不能設計出一個市場經濟來一樣,我們在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上,確實不能賦予政府太多的計劃出每一項政策,且恰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內容和正確的程度。因此不是計劃出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是試驗出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在集中精力營造服務系統和法規的基礎上,放開可能是最好的角度。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試驗可能換一個思路,哪些是政府該幹的你設計好,不是政府該幹的放開,我們也有典型的自貿區在國際上運行的很成功,可以學他們。
各個自貿區要進行分工,或者要在時間上分出階段,比如我們先出自貿區,然後再設計如何輻射到內地,然後再完全市場經濟試驗。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不管是不同自貿區的試驗分工,還是在時間上把自貿區分成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試驗內容。
總而言之我們想做的事是使得自貿試驗區更有吸引力,不僅僅是吸引國內的企業,更要吸引國外的企業,因為中國的目標是遠大的,就是要走向全球化,謝謝大家!
本文經作者本人同意,轉自微信公眾號「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中心」。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自貿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