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第五醫院內被死者家屬擺放了多個花圈。 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醫院大廳門前被掛上了「還人民公道 還我公平」的條幅。 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東北網6月30日訊 (記者 陳靜 丁洋 路雲強 雷蕾) 6月26日凌晨,尚志市47歲中年男子孟某某,因左小腿脛骨骨折被送入哈爾濱市第五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一個月零三天,花費近4萬元,前後經歷三次手術,而後死亡。目前家屬尚未被告知孟某某的準確死亡時間。
27日下午,記者在哈爾濱市第五人民醫院院內注意到死者家屬擺放了數個花圈和多疊燒紙,並在醫院大堂前懸掛了寫有「還人民公道還我公平」的標語。隨後記者採訪了死者郭某某的家屬車女士。
據車女士介紹,孟某某今年47歲,尚志市人,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汽車修理店。孟某某身高1.78米,體重176斤,身體健康,是鄰居們交口稱讚的寬厚好人。
因左小腿脛骨骨折住院治療
5月23日,孟某某遭遇一個小的意外,造成左小腿脛骨骨折。當晚21時30分左右被緊急從尚志護送至哈爾濱市骨科權威醫院——哈爾濱市第五人民醫院,併入住骨9科,主治醫生為郝某某。
孟某某入住當晚即進行了手術。除了將折斷的脛骨用三枚鋼釘固定外,還在腿部表層傷口處做了一個「VSD」。據郝醫生向家屬介紹,「VSD」是引進自德國的高科技產品,能促進傷口壞死處肉芽生長。「VSD」一般使用7-10天,最多不超過2周,取下時如果還需要繼續促進肉芽生長,則需要再次手術更換。一次「VSD」需要將近4千元。
家屬稱醫院手術後3天均無人查房
2周後,即6月4日周四,孟某某再次進行VSD手術治療。手術當晚沒有住院醫生或者值班醫生查房。術後第二天,即6月5日周五,車女士發現患者手術腿開始腫脹,但以為是術後正常現象,所以並未特別留意。車女士注意到,當日一整天以及隨後的雙休日,無論住院醫生、主治醫生還是其他醫生,都沒有查房。
車女士告訴記者,周日(即6月7日),她發現患者的手術腿已經腫脹得「幾乎和腰一樣粗」,便分別在8:30至9:00之間和10:00左右撥打主治醫生郝某某的電話,但是兩次均被告知對方關機。13時30分時,郝醫生的電話終於接通,14時郝醫生趕到了病房。
主治醫師請來同學給出治療方案
車女士向記者描述,稱郝醫生看到病人腿部狀況後,立即說「血管方面我不專業,我要給專業的同學打電話,叫他來幫忙診斷」。將近15時,郝醫生的一位鼓鼓臉、面黑,微胖的同學到達現場。當時該人上身穿淺色短袖,下身穿深色長褲,始終未著白服。
據車女士回憶,「鼓鼓臉」到達病房後,稍加查看,便作出病人並發血栓的判斷。隨後,車女士跟隨郝醫生及「鼓鼓臉」來到醫生辦公室,看到「鼓鼓臉」主張給患者做超聲波檢查,以確定血栓位置,但郝醫生認為做超聲波檢查需要搬動患者,上樓下樓和震動會加重病情。此時「鼓鼓臉」用單手在自己胯部比量了一下,說:「得做」。郝醫生聽從了「鼓鼓臉」的建議,將一張紙遞給了「鼓鼓臉」。「鼓鼓臉」在上面書寫了治療方案。車女士記得當時看見「鼓鼓臉」寫下的藥品包括尿激酶等。「鼓鼓臉」還建議在今後的15日內,患者應該臥床靜養,防止溶栓後活動導致血栓移位帶來生命危險。當日進行超聲波檢查後,孟某某被診斷為深靜脈血栓。周二即6月9日,上午,護士長發現患者從第一次手術後,病腿一直未能抬高處理。在入院的第17天,患者的病腿才得到了較為妥當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