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人裝心臟起搏器後死亡 醫院被判一半責任?

2020-12-20 太平洋電腦網

87歲的董老先生因突然暈厥到北京積水潭醫院治療,在安裝心臟起搏器手術後,病情反而加重,最終因肺炎身故。司法鑑定認為醫院存在醫療過失,董老先生的死亡與安裝心臟起搏器有一定關係。西城法院判定積水潭醫院負有一半責任,賠償家屬各項損失21萬餘元。

幾年前,董老先生因支氣管肺炎發作入住積水潭醫院,醫院曾向家屬建議為老人安裝心臟起搏器被家屬拒絕。一年後,老人又突然暈厥,再次被送到積水潭醫院急救,被診斷為腦梗。醫院認為老人有嚴重的心肺疾病,安裝心臟起搏器十分必要。

家人最終同意了。家屬稱,術後老人暴發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等問題。兩個多月後,董老先生終因重症肺炎死亡。

董老先生去世後,他的老伴兒和子女將積水潭醫院起訴,並申請進行司法鑑定。

醫院則辯解說,老人的死亡是其自身疾病轉歸所致,與院方治療不存在任何因果關係。

在全面分析病歷資料後,鑑定機構認為,董老先生在治療上可安裝起搏器。但老人也有不適合裝起搏器的問題,比如高齡、存在多類型心律失常、具有多種心臟器質性病變等。

鑑定顯示,醫院的病歷中,對老人安裝起搏器的好處多次建議和告知,但對安裝單腔起搏器的不利方面和風險並未全面告知,存在醫療過失。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患者病情反而明顯加重且一直未能明顯改善。

鑑定最終意見是,積水潭醫院對董老先生的診療行為存在過錯,該過錯與老人死亡具有一定的因果關係。至於因果關係程度則難以把握。

根據鑑定報告的分析,法院認定積水潭醫院的醫療過錯對患者死亡有50%責任,並按比例賠償董老先生家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共計21萬餘元。

相關焦點

  • 87歲老人裝心臟起搏器後死亡 積水潭醫院被判承擔一半責任
    本報訊(記者孫瑩)87歲的董老先生因突然暈厥到北京積水潭醫院治療,在安裝心臟起搏器手術後,病情反而加重,最終因肺炎身故。司法鑑定認為醫院存在醫療過失,董老先生的死亡與安裝心臟起搏器有一定關係。西城法院判定積水潭醫院負有一半責任,賠償家屬各項損失21萬餘元。
  • 甘肅省人民醫院為87歲老人裝上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
    手術中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7月1日上午,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王楠主任團隊成功為87歲老人賀奶奶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賀奶奶也成為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 107歲壽星裝心臟起搏器
    手術後,老人在重症監護室接受護理。記者楊小明攝  本報訊(記者楊小明實習生張雷)近日,西安市第一醫院成功為我市一名107歲的老人實施了心臟永久性起搏起器植入手術,目前,起搏器工作狀況良好,老人身體正在恢復。據了解,這位老人是目前國內已知的起搏器植入者中年齡最大的老人。
  • 裝上心臟起搏器≠進了「保險箱」
    通訊員 詹祥 記者 葛婷婷    「爸爸一年多前才裝了心臟起搏器,怎麼還會心臟病發作去世了?」董大伯的兒女怎麼也想不通。  前天,年過七旬的董大伯在與兒女吃完晚飯後,突發心臟病。雖經杭州第四醫院搶救,但由於呼吸心跳停止時間過長,最終還是離家人而去。
  • 心臟跳不起來了?吃藥還是裝起搏器?
    那什麼時候一定要裝起搏器了呢?如果由於心跳過慢或者停搏,心臟的泵血已經不能支持身體和臟器的運作,以至大腦缺血缺氧,就會眩暈、黑蒙、暈厥,甚至死亡。所以一旦發現有症狀的心動過緩,再不裝起搏器就可能會有生命之虞!
  • 華西給112歲老人安心臟起搏器 打破心臟手術「禁區」
    檢查確診,張政元同時存在心動過速和心動過緩的症狀,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安裝心臟起搏器,成了唯一的選擇。超高齡的心臟起搏器手術,可謂心臟手術的「禁區」,從目前公開可查詢資料看,112歲的張政元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心臟起搏器安置者,超過100高齡接受起搏器手術的,在國際上也很少見。
  • 上海醫生為百歲老人裝心臟起搏器,刷新最高齡安置者世界紀錄
    上海醫生為百歲老人裝心臟起搏器,刷新最高齡安置者世界紀錄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6-08-19 18:30 來源
  • 患者裝了心臟起搏器,能不能做磁共振
    68歲的周阿姨,前些天在家裡搞衛生摔了一跤,一屁股坐下去,骨折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就診,醫生說需要做個磁共振檢查。可一聽說周阿姨3年前安裝了心臟起搏器,醫生有些犯難了。接診的骨科專家打電話諮詢心內科的項美香教授,她是專門做心臟起搏器的。了解情況後,她告訴骨科醫生,周阿姨的情況不能做磁共振。「病人植入了起搏器,把做磁共振的權利剝奪了。」在骨科,磁共振檢查很要緊,碰到周阿姨這樣的病人,醫生和病人都犯難。起搏器對磁場很敏感,安裝起搏器後,磁共振檢查成了禁忌。
  • 國產心臟起搏器助99歲老人重獲「中國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近日,一名99歲的老人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成功植入了一枚國產心臟起搏器,根據公開報導資料,該手術刷新了植入國產起搏器患者的最高年齡紀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心內科起搏電生理團隊完成這例手術僅用了約一小時,患者術後3天即出院回家,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 裝了起搏器,能不能讓死亡的心肌跳動?
    裝了起搏器,能不能讓死亡的心肌跳動?把這個電脈衝發生器放到裡面縫起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起搏器了。②裝了起搏器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經常有病人問我:崔醫聲,那萬一我以後已經老得什麼都幹不了了,全身的臟器功能都衰竭了,可心臟有起搏器,心臟還會跳,怎麼辦?
  • 合肥一醫院成功為百歲老人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新華網合肥9月11日電(記者代群)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不久前成功為一百歲老人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目前,百歲老人已順利出院。   據合肥市一院心血管內科施有為主任介紹,101歲的老人鄭超在家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黑?
  • 丈夫換心臟起搏器突然死亡 妻申請醫療鑑定遭拒
    一位在省紡織醫院工作了30多年的副主任醫師,眼看著自己丈夫因醫生的「技術問題」在換心臟起搏器時,突然死亡在本單位醫院的手術臺上,其悲傷的心情可想而知。而當患者家屬向醫院提出質疑,並向灞橋區衛生局申請醫療鑑定時,竟遭到院方的拒絕。
  • 心臟起搏器超期服役「虧了電」,老人心臟險停跳
    長江日報-長江網6月8日訊 一位老人在家常感頭暈乏力,近日到醫院檢查才發現,12年前置入的心臟起搏器已經電力耗盡。接受更換手術後,老人已恢復正常順利出院。醫生提醒,心臟起搏器有其設計壽命,患者必須注意隨訪,及時更換。
  • 心臟起搏器用了5年沒電了 溫州百歲老人換「心」
    昨天,在溫醫大附二院經歷換「心」術的樂清百歲老人王阿公已康復出院。十多天前,王阿公因心衰到該院治療,發現5年前植入體內的心臟起搏器電池耗盡了,於是醫生給他置換了一臺心臟起搏器。據悉,這也是該院首次為百歲老人做這種手術。王阿公,樂清翁垟人,今年100歲。
  • 頭暈、乏力或是心跳過慢所致 植入心臟起搏器助心臟恢復「活力」
    □記者 喜月霞電影中的鋼鐵俠裝了「機械心臟」後,可以隨意翱翔天際,拯救人類。現實中,雖然沒有「機械心臟」,但心臟起搏器能有效改善心率,幫助患者「滿血復活」。很多患者對心臟起搏器持觀望或懷疑的態度,總想著吃點藥就行,而不選擇做手術,反而延誤了病情。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73歲阿婆46年換了22臺心臟起搏器:活下來不容易,感謝醫院
    澎湃新聞網消息,12月27日,在位於松江區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心導管室內,隨著一個火柴盒大小的心臟起搏器被放入胸前皮膚下,並與通過靜脈穿刺置入患者心腔的電極導線相連,現年73歲的胡根娣阿婆完成了她人生中第22次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
  • 心臟起搏器的醫保現實
    ,錢德敏會不時感受到死亡的陰影。醫學研究認為,對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植入心臟起搏器。  像錢德敏這樣的心律失常患者,中國每年新增30萬~50萬人,其中僅有3萬~5萬人能夠接受植入心臟起搏器治療。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說:「中國的心臟起搏器治療嚴重不足。」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把這個電脈衝發生器放到裡面縫起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起搏器了。②裝了起搏器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經常有病人問我:崔醫聲,那萬一我以後已經老得什麼都幹不了了,全身的臟器功能都衰竭了,可心臟有起搏器,心臟還會跳,怎麼辦?
  • 【新聞速遞】變危為機,胸科醫院巧用心臟「漏洞」植入起搏器,挽救...
    最近,72歲的湯阿婆因心臟病多次發生暈厥,她甚至感到自己的心臟有時候都不跳了。由於心臟裡有機械瓣膜,老人想植入起搏器卻遇到了大難題。我院心內科起搏器亞專業主任李若谷帶領團隊,巧妙運用機械瓣瓣周漏入口,獨闢蹊徑,不但為老人成功裝上了起搏器,同時還修復了瓣周漏問題,變危為機,給湯阿婆的晚年帶來新曙光。據查閱相關文獻,此例手術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