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2020-12-27 騰訊網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北青蘿

李商隱〔唐代〕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譯文

夕陽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訪一位獨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樹林落葉紛紛,不知僧人住在何處?沿著寒雲繚繞的山路,盤曲而上,不知走了幾重。

夜幕降臨,僧人在茅屋中獨自敲磬誦經,閒適的靠著一枝青藤與他交談。

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還談什麼愛和恨呢?

注釋

青蘿:一種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此處代指山。

崦(yān):即「崦嵫(zī)」, 山名,在甘肅。古時常用來指太陽落山的地方。

初夜:黃昏。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

「世界」句:語本《法華經》:「書寫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生中。」意思是大千世界俱是微生,我還談什麼愛和恨呢?寧:為什麼。

鑑賞

這首詩首聯寫詩人尋訪僧人之事;頷聯寫詩人尋訪所經之路程、所見之景物;頸聯寫詩人黃昏時才尋到僧人,以精煉的筆墨描繪了僧人的簡靜生活;尾聯寫詩人獲得了思想的啟迪。詩所表達的是一種不畏辛勞艱險、一心追尋禪理、淡泊之懷面對仕途榮辱的願望,既讚美了僧人清幽簡靜的生活,又表現出詩人對禪理的領悟,淡泊之懷面對現實、從容之心面對仕途榮辱。此詩語言凝鍊,富於蘊藏,層次清晰。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寫詩人尋訪僧人之事。時當紅日西沉山谷,詩人進入山中,去拜訪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寫出僧人居處的簡樸,「孤僧」,寫出僧人的不厭孤獨。而詩人此時正逢生活清苦、親朋離散的艱難歲月,他尋訪這樣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顯然是要從對方身上獲得啟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惱。清苦人尋清苦地,孤獨客訪孤獨僧,俗與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機。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寫詩人尋訪所經之路程、所見之景物。「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時當深秋,滿山的林木飄下紛紛的黃葉,詩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卻不知住在哪裡。「人何在」,使人聯想到詩人於山林間四處張望的神態,顯現出山間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發表現出這位孤僧遠避紅塵的意趣,這正是詩人探訪的目的。對句更將僧人的幽藏作進一步的渲染:詩人沿著寒雲繚繞的山路,盤曲而上,已不知把那盤山之路走了幾重。山路入雲,已見其高,何況入的是「寒雲」。「寒雲路幾層」不僅寫出僧人的高居塵上,也寫出詩人不畏辛勞和艱險、—心追尋禪理的熱切之舉。此聯二句寫景而兼記行蹤,景中暗含著僧人和詩人的影子,言筒意豐,蘊藏極富,堪稱方家妙筆。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以精煉的筆墨描繪了僧人的簡靜生活:「獨敲初夜磐,閒倚一枝藤。」「初夜」二字與首句「殘陽」相關照,寫出到達茅屋的時間。夜幕降臨,僧人在茅屋中獨自敲磐誦經。「獨」字與次句的「孤」字相呼應,因為是「孤僧」,所以獨自敲磐。雖隻身獨處,而未怠佛事,可見其對佛的虔誠。詩人此時站在茅屋外邊,耳聽清脆的磐聲,眼望寂靜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靜謐與安詳,此中再無紅塵之困擾。待到僧人佛事已畢,詩人走進茅屋,與之交談,對交談的情狀僅用「閒倚一枝藤」五個字概括,卻內蘊豐富。「藤」是藤條做的手杖,極為簡樸,僧人所「倚」,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見;難得的是僧人那份「閒」態,居清貧而安閒自如,從容不迫。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寫詩人獲得了思想的啟迪。「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佛教認為大千世界全在微塵之中,人也不過就是微塵而已。詩人領悟了這個道理,表示今後不再糾纏愛憎,眾心淨慮,以淡泊之懷面對仕途榮辱。

綜觀此詩,語言凝鍊,富於蘊藏,層次清晰。詩人先寫出訪,次寫途中,再寫遇僧,最後以思想收穫作結。詩人先將筆墨集中在探訪之上,描寫僧人居住狀態的孤獨。用「獨敲」一聯勾勒,「獨」字和「一」字均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孤」字。用「閒」字寫出佛家對紅塵物慾的否定,突顯出詩人希望從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脫,將愛憎拋卻,求得內心的寧靜。最後寫詩人訪僧忽悟禪理之意,更襯出孤僧高潔的心靈。此詩所表達的就是一種不畏辛勞艱險、—心追尋禪理、淡泊之懷面對仕途榮辱的願望,既讚美了僧人清幽簡靜的生活,又表現出詩人對憚理的領悟,淡泊之懷面對現實、從容之心面對仕途榮辱。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本文轉載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電視劇,原來都在教我們讀詩詞
    原標題: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電視劇,原來都在教我們讀詩詞那些陪伴了我們青春的影視劇中不僅有我們對逝去青春的一種懷念,劇中出現的大量的古典詩詞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 2020屬鼠女寶寶起名取名字大全:國學詩詞起名有文化底蘊的寶寶名字
    說到國學詩詞起名,我想每位家長都希望有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寶寶名字。那麼國學詩詞起名該如何下手呢?應用國學詩詞為寶寶起個有文化底蘊的名字要注意哪些方面?隨著國學熱的發酵,參考引用詩詞來起名成為父母起名字的標配,這就要求父母們除了了解一些起名學相關知識,在給寶寶起名字之前,還要熟知一些詩詞典故楚辭等。
  • 55句李商隱詩詞,最有名的還是《無題》詩
    今天,一起來讀一讀李商隱的詩詞名句,了解他的美麗哀愁!1.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蟬》22.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北青蘿》23.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 9首靜美詩詞,讓心靈安靜、歲月生香
    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 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詩人說:「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其實,詩人更愛的是孤僧擁有的那一份獨處與安靜。
  • 中高考之詩詞鑑賞應試寶典
    詩詞鑑賞通常會有一條主線,把握住這條主線,鑑賞詩詞也就水到渠成了。讀詩詞 明感情——找意象 構畫面——品畫面 感氛圍——理背景 悟情感。也就是:讀、找、品、悟讀:我們知道詩詞都是詩人為表達自身情感而作,沒有無病呻吟的。
  • 張巍丨古典詩詞鑑賞的步驟與方法
    作者: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巍古典詩詞是中學文言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在高校非中文專業學生大學語文課程及中文專業學生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中也佔有重要位置。古典詩詞教學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進行詩詞鑑賞。
  • 《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毛澤東詩詞鑑賞辭典》。     毛澤東創作的舊體詩詞具有獨特的政治內涵和藝術魅力,《沁園春·雪》《清平樂·六盤山》《七律·長徵》《水調歌頭·遊泳》等詩詞主題宏大,具有史詩氣概。該辭典收錄了毛澤東歷年創作的63首古體詩詞,以創作時間先後為序。
  • 關於冬至節的詩詞並鑑賞2016
    >關於冬至節的詩詞並鑑賞20162016-11-24 09:02:4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地位便不亞於新年,古代名人就寫了不少關於冬至的古詩,當今現代,仍有一些文學愛好者寫關於冬至的詩詞,現在我們來鑑賞一下,感受一下文化韻味的薰陶。
  • 【詩詞鑑賞】天寒聞落木 葉葉是鄉愁,十首古詩詞裡的鄉愁,那一首...
    仗節人何在,帛書能寄不。 秋興 宋-方一夔 品讀好詩詞 品讀經典 品讀好詩詞 品讀、鑑賞經典詩詞歌賦 分享、交流精美原創文學
  •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原創)枯木「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 ,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 」。梔子花,六瓣平鋪,更有重臺,花色潔白無瑕,花香清新馥鬱,沁人心脾,是典型的南方花卉,從春天到初夏,次第開放,花期長,花香持久,即可觀葉又可觀花聞香,還可以賞果觀形,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成為詩詞歌賦的常詠之物,也促就了一首首優美的詩詞,千古流傳。
  • 138 導師熊東遨走進《中華詩詞選集》《中華詩詞鑑賞》兩書開篇
    《中華詩詞鑑賞首發《中華詩詞選集》以及全中國開天第一部盛大書卷《中華詩詞鑑賞》面向全世界徵稿,歡迎海內外廣大詩詞愛好者踴躍投稿,積極徵訂。       2、從《中華詩詞導刊》之【導案賞析】【導案鑑評】以及【學案導讀】優秀點評欄中選出會員上刊的作品和評文(佳品不限)作為入選《中華詩詞鑑賞
  • 【詩詞鑑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在古人的詩句中,從來不缺少冬天景色的詩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江神子-冬景 宋-蘇軾 品讀好詩詞
  • [詩詞鑑賞]古代詩詞分類鑑賞方法|詩歌分類鑑賞匯總|強烈建議收藏
    不同類別的詩詞在表情達意的方法和節奏韻韻律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各有特點,其鑑賞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詩歌鑑賞過程中,弄清楚詩歌不同類別,不但助於提高鑑賞的效果,而且有助於提高鑑賞的審美能力。就分類來說,中國古代詩歌,按表達方式來分,可分為敘事詩與抒情詩。按形式來分,可分為古風、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與民歌。如果按內容和表達的情感來分,其類別就極為複雜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