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鑑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在古人的詩句中,從來不缺少冬天景色的詩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江神子-冬景 宋-蘇軾 冬景十絕 其二 寒江獨釣 元-葉顒
-
詩詞鑑賞笛聲裡的鄉愁讀李白《春夜洛城約聞笛》
今天就鑑賞一篇李白的詩《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讀完此詩,心中會泛起無限的鄉愁。而這鄉愁是靠聽笛聲帶來的。李白在營造氛圍能力方面堪稱高手。作者的感悟是「聞」到笛聲,並且勾起了對故鄉的鄉愁。因為笛聲中,作者聽到是笛子曲《折楊柳》。這首曲子是一首表現離別的曲子。古代人們離家遠遊,親人送別時往往折一枝楊柳,寓意不忘家鄉。因此折楊柳代表了當時的習俗。但作者稱在笛聲聽到了折楊柳,一是表明作者已經勾起對故鄉的思念。
-
《重溫最美古詩詞》:詩中的「鄉愁」
中國人的生活處處有詩歌,小時候讀天真爛漫的兒歌;長大時品耐人尋味的古詩詞;變老後唱世代吟唱的民歌。但詩卻不是空洞而無用的,詩中情感至關重要,鄉愁,便是這「情感鏈條」中重要的一段。歷代詩人幾乎都有過「鄉愁」,例如薛道衡也會有過「入春才三日,離家已二年。」,馬致遠也會「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
鄉愁裡的年粽,粽葉裡的年味
廣西人的鄉愁裡,必定有一道叫粽子的年味。在有些人家,離過年還有一兩個星期的時候就開始做一些,先吃上一輪解解饞,等到除夕當天再來包一次粽子。包好的粽子放大鍋熬煮,一兩斤的粽子容易熟些,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包的粽子有三四斤重,要煮很久,一邊往爐子裡添柴火,一邊守歲,等到粽子熟透,也到了午夜鞭炮聲四起之時。剛出鍋的粽子拿起來放到八仙桌上供著,在燭火裡,散發著香味,年的味道更足了。下午的時候隔壁家的阿叔過來割粽葉,開始聞到了過年淡淡的氣息。
-
一首《鄉愁》,臺灣臺灣!
鄉愁一首余光中先生的《鄉愁》,想必大家都知道,說不定還能夠朗朗上口。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大陸在那頭——摘自余光中《鄉愁》
-
【詩詞鑑賞】十首吟詠秋荷的古詩詞,讓你欣賞秋荷的美麗!
白露已過,秋意漸深,池塘裡的荷花仍在努力保留著最後一抹豔麗。在漸漸來襲的秋意中,荷花已經開始逐漸失去夏日的茂盛,荷葉也開始出現衰敗。季節的交替,讓荷花呈現出另一番美麗! 十首吟詠秋荷的古詩詞,讓我們在詩詞裡一起欣賞秋荷的美麗吧!
-
中華經典詩詞模仿秀第6場,大美余光中《鄉愁》董卿傾情朗誦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讀著讀著,我的 鄉愁也來了:生我養我的故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兒時的小夥伴、老師……鄉愁時刻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一輩子也無法忘記。詩太美了,還是交給專家點評吧。康震莞爾一笑:這是一首非常質樸的小詩,簡約而不簡單。
-
五首關於鄉愁的古代詩詞,讀後不知是否觸發您的思鄉之情?
鄉愁是中國人獨有的情結,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的樂土,只是我們都身不由己,漸行漸遠,所以在某個明月夜,在某次鄉音響起,甚至某個秋天葉落時,就會莫名憂傷,淡淡的憂傷,想來,這就是鄉愁吧。關於鄉愁的詩詞太多了,現代詩中有餘光中的《鄉愁》,很是有名,在此不過多介紹,且以五首關於鄉愁的古詩,與諸君一起望遠懷鄉吧。一、唐代張九齡《西江夜行》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裡行。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
如何用詩詞表達鄉愁?
所謂鄉愁,普遍意義上說應該就是就是思念故土,心中愁苦的的思緒。從古至今,很多文人都表達過這樣的情感。故人的詩詞中這樣寫:李白的《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人的詩裡這樣說: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席慕容的《鄉愁》:「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
古詩詞中最悽涼的一景: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古詩詞中的梧桐和秋雨聯繫在一起,似乎總有一種悲哀的情緒籠罩。比如題目當中的這一句:「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這兩句詩詞出自宋代詞人周紫芝的《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從那兩句就能看出,詞人表達的是離愁之苦。古人的離別自然是苦澀的,而如果給這份苦澀一張形象化的圖畫,那就是文中的「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
中華詩詞:最美的鄉愁
飛揚的詩詞 文化的鄉愁 (原載2017年2月17日 作者:劉漢俊 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吸引了海內外億萬中華兒女回望鄉愁的目光。此前的漢字大會、成語大會、楹聯大賽、燈謎大賽,一次次地讓我們領略到中國漢字之趣、中華文化之美。
-
【詩詞鑑賞】十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詞,看到一半已淚流滿面!
十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詞,看到一半已淚流滿面! 登秦嶺 唐-司空曙 無奈鄉愁只強忘,龍山喚起再思鄉。 故鄉依舊千山外,卻被龍山斷殺腸。
-
李商隱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卻沒有一個愁字
也的確是這樣,他的很多詩作裡,那都是描寫愛情。而且把愛情描寫的纏綿悱惻,讀了令人感動不已。其實李商隱除了寫情詩之外,他還有各種不同形式的題材,在他的眾多詩作中,便有這麼一首描寫鄉愁的詩,充滿了濃濃的鄉愁,通篇沒有一個愁字,卻把鄉愁描寫的酣暢淋漓。那麼李商隱描寫鄉愁的詩,便是他的《訪秋》。
-
【詩詞鑑賞】十首冬天菊花的詩詞,在冰天雪地裡依然是那樣美麗!
冬天時的菊花,雖然已經凋謝,但它有松柏那樣頑強,在冰天雪地裡依然是那樣美麗! 葉西廬惠冬菊三絕 宋-王柏 護葉多編竹,憐香自剪萊。 驚心寒節破,載酒故人來。 忽憶東籬叟,狂歌試舉杯。 和雪湖冬菊一首 明-謝遷
-
這十二首描寫鄉愁的詩詞比較少見,卻總有一句蕩人心魄
鄉愁是一根跨越時空的細線,遊子就是線上拴著的風箏,線拉得越緊,鄉愁就越濃。宋代的王安石看到渡口就想到了家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範仲淹在塞外更是愁白了鬢髮,「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鄉愁難以排解,卻可以寄託深情,所以鄉愁也是詩詞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名家描寫鄉愁的句子太多,早已耳熟能詳,這裡精選了一些籍籍無名的作品,卻總有一句打動人心。
-
古代詩詞中那些鄉愁的四重境界
余光中先生說,鄉愁是郵票、是船票、是墳墓、是海峽。張九齡說,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那鄉愁究竟為何物?那是身處異地的遊子內心的一絲寄懷;那是漂泊無依的少年最好的安慰;那是歷經歲月後的生活中最後的溫存。由農耕文明所養育的中國人故土觀念極重,所謂葉落歸根,一直到如今,每到春節期間,總會有數以億計的遊客通過各種交通方式歸鄉。
-
他把鄉愁比作水,翻譯出「床前明月光」,原來英文也能這麼美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人不禁為之嘆服,從各種名著到各色古詩詞,文字的美麗如春暖花開時指尖的流水,充滿魅力。此前,諾貝爾文學獎多年沒有落在國人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翻譯,「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該怎麼翻譯?
-
夢裡不知身是客——最美的十首婉約古詩詞,每一首都值得背誦
筆者才疏學淺,竊以為王國維先生提及的的詩詞之「境界」應該包含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指古詩詞的意境,另一個含義指詩人的人生境界。你可以控制文字,但文字總能在不知不覺間透露你的內心境界。意境是詩詞的外在,而境界則是人生的內在。今天我們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最美的10首婉約古詩詞,去體味一下這十首古詩詞的「境界」。
-
高來明 | 悠悠鄉愁綿綿情
鄉愁是秋風密雨,綿柔了思緒,織密了心海。鄉愁是冬天裡飄舞的雪花,是屋簷下長長的冰凌,連同兒時的歡樂時光凝固成詩。鄉愁是少年維特之煩惱,是鄰家女孩淺淺一笑。鄉愁是老師工整的板書,是試卷散發的淡淡墨香,是體育場上的接力奔跑。鄉愁是暮色裡的炊煙,是灶堂裡的文火,是熱氣騰騰的火熱生活。
-
賞析杜甫和余光中詩歌裡的鄉愁
今天我們就來讀兩首關於鄉愁的詩。一首是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一首是杜工部的《月夜憶舍弟》。我們先欣賞一下杜工部的《月夜憶舍弟》。二《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如果是在平安的社會裡,一般不會宵禁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種安定的社會環境也曾有過,可是這種安逸已經成為過去,常常令逃亡路上的杜甫和家人慌恐不安,夜不能寐。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甘肅天水那一帶的白露節氣裡,晚上原野的的水汽應該凝結成露珠的時間比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