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在江蘇句容白兔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草莓大王」。他從三分地起家,憑著勇拼搏、不怕輸的闖勁,一步步成長為「草莓狀元」、鎮江草莓協會會長。如今,他又挑起句容白兔草莓種植示範黨支部書記一職,將草莓種植技術免費傳授給莓農們,他就是紀榮喜。
馬彥如 攝
上午九點,紀榮喜早已在草莓園裡忙了起來,他低著頭一壟壟查看植株,順手清理掉枯葉。「還有一車草莓苗要準備好,中午就有莓農來拿……」紀榮喜邊忙碌變樂呵呵地說。在妻子貢明花眼裡,丈夫是個閒不住的人。「他所有的心思都花在草莓上,挖苗、移苗,都是手把手地教莓農。現在很多外地莓農都慕名而來,指明就要我們白兔草莓苗圃基地的草莓苗。」
走進「紀榮喜書記工作室」西側的「全國勞動模範草莓示範基地」大棚,一壟壟高架草莓長勢正好,棚內掛著一張張介紹品種名類、等級價格、技術規範等知識卡牌,儼然一座草莓科普基地。回憶起最初種植草莓的時候,紀榮喜感慨萬千。「三十多年前,趙主任把草莓苗帶到白兔鎮解塘村,給農民示範種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敢種』。」對於一輩子種慣了水稻、小麥的農民來說,草莓簡直是個「天外來客」,人人都怕失敗。「後來抱著試水的態度,種了三分地的草莓。」
說起「時代楷模」趙亞夫,紀榮喜有些激動。「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一個電話他就上門。移栽、施肥、疏花疏果、防病蟲害、何時上市才能賣到好價錢,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教。」他說,「趙主任在田裡看查看苗的根部、看泥土,然後把我叫到跟前告訴我,哪兒太溼了、哪兒容易出病害。為了講解清楚,老人有時候直接跪在地上指著草莓根部的泥土講解。從那時候起,我就鐵了心一定要把草莓種好,不能辜負趙主任的心血。」
2018年,白兔鎮在草莓田間建立了第一個草莓種植示範黨支部,由他任黨支部書記,擔負起「火車頭」這一角色。和黨支部裡的黨員示範戶一起,吸收了3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到草莓種植中來,免費為他們傳授草莓種植技術。「13名黨員示範戶每人帶動8-10名種植戶,推廣草莓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的種植模式,莓農收入成倍增長。」紀榮喜說,以前種植的草莓基本上都是國外引進的品種,容易「水土不服」。「現在寧豐、寧玉、紫金等國產品種不亞於日韓品種,而且抗病性能強。尤其是這兩年新出的『白雪公主』,皮和果肉雪白,籽是紅色,顏值高口感好,深受消費者青睞,去年春節賣到每斤300元,還必須提前半個月預定。有的農戶靠種植白雪公主,一年時間就脫了貧。」
相比「書記」,周邊的莓農更喜歡親切地稱呼紀榮喜為「勞模」,笪小華就是其中一個。「當然要叫他勞模,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哪天閒著的。」笪小華笑著說,「不是忙著自家的草莓田,就是忙著給別的莓農解決問題,幫產又幫銷,叫他『勞模』是名副其實。每次看到他,不是一手泥,就是一腿泥。周邊的莓農只要一有難題就往工作室跑,勞模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解題釋惑,有時間還會騎個電瓶車去到莓農的棚裡給他們『開方把脈』。」
「書記工作室就是為了能家門口傳授農民『點金術』。」紀榮喜說,「三十多年前,我還是個種植草莓的門外漢。趙老怎樣不厭其煩地教我,我就怎樣教其他莓農,一直到我幹不動的那天。」通過「田間教學、勞模示範」的方式,助推草莓產業由過去單純的增產向提質轉變,從而進一步提高白兔草莓的品牌效應。「接下來要走上精品化路線,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讓白兔草莓走向全國。」(記者 曹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