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多肉的人對落地生根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它新手友好,恨它稍不留神就長得滿坑滿谷。
廣義來說,落地生根是一類多肉植物的統稱。這類多肉最大的特點是葉片邊緣多帶鋸齒或波浪,在凹陷處(稱為「芽座」)會長出不定芽。這些芽的數量,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密密麻麻佔據整個葉緣,看得人密恐都要發作了。
買一盆落地生根,很快你就可以收穫一片落地生根,趕都趕不走那種。丨Krzysztof Golik / Wikimedia
能生,好活
現在分子證據表明,落地生根是景天科伽(qié )藍菜屬(Kalanchoe)的一類多肉植物。而在之前很長時間裡,落地生根被歸在落地生根屬(Bryophyllum)中(《中國植物志》現在還是這麼分的)。
伽藍菜屬的長壽花(Kalanchoe blossfeldiorum)丨Fanghong / Wikimedia
這也難怪,畢竟落地生根的外觀和形態,與伽藍菜屬的多肉植物都相距甚遠,甚至連花都不太一樣。它們區別於其他伽藍菜屬多肉植物的幾大特徵:
1. 葉片邊緣鋸齒或波浪凹陷處,會發生不定芽;
2. 花朵管狀或鍾狀,下垂開放。
第一點在其他伽藍菜屬的物種中幾乎找不到,第二點則很少見到,但宮燈長壽Kalanchoe manginii是特例,它們有管狀下垂花,卻沒有能長不定芽的葉片。
宮燈長壽的花丨KENPEI / Wikimedia
如果你不幸「手賤」去擼那些小芽——oh no!掉落的小芽,但凡遇到點塵土,管它是溝渠還是牆角,它們就會迅速紮根生長,不用多長時間,就長出一大片給你看。如果你不採取行動,這樣下去,你就能收穫一個院子的落地生根,鏟都鏟不完。
為啥落地生根如此超生而不被罰款?主要因為它們葉緣缺口處分生組織分裂活躍,以產生數量繁多的不定芽為主要繁殖策略。這些不定芽不僅能提高植株生存機率,而且還儘可能擴大了生長範圍,比開花結果散播種子高效多了。
這樣的營養繁殖策略,簡直是喪心病狂。
落地生根的不定芽丨Pixabay
落地生根還有一個中二的外號叫「不死鳥」。這可不是吹的,在夏天最熱的時候,其他多肉都死傷無數,唯有它們,過得最快活,越長越大,還開始進行營養繁殖。
這可怕的生命力啊!
不怕熱,但是怕……
落地生根並非我國原住民,它們老家在南部非洲,主要集中在馬達加斯加。當地長期乾旱炎熱的氣候條件,讓它們練就了一身皮實耐操的本領,即便是在夏季高溫天,它們也能在發燙到可以煎雞蛋的瓦房頂快活自在。
早先落地生根作為觀賞植物,被華僑們引入中國。南方各省氣候溫潤炎熱,於是迅速成為它們制霸的第二故土。它們生長在老屋瓦頂和殘垣斷壁上,貧瘠的土壤和炎熱的氣候,絲毫不能打壓它們生長的興致。
炎熱的中國南方,成了落地生根的主戰場丨Forest and Kim Starr / Wikimedia
但落地生根有個毛病,它們不抗寒,溫度低於5°C時不用幾天它們就會被凍死。所以落地生根擴張的魔鬼步伐,止步於溫暖南方。在上海這種冬天氣溫有時會降到零下的城市,落地生根尚且還能抗個幾天;但如果在北方的冬天,如果不在室內養護,不用一天落地生根就會被凍死。
落地生根的一大家
總的來說,落地生根畢竟還是多肉植物,頗有有幾分姿色;而且繁殖擴張範圍並沒有想得那麼大,所以當人們說起入侵植物,很少能聯想到它們。
畢竟在北方的花市中,它們可是被當做新奇綠植售賣,而且還很走俏呢~
下面介紹一些常見的落地生根。由於落地生根一族沒有正式中文名,所以有些是我根據它們葉片的形態和斑紋,自作主張擬的名字,還有一些則是來自日本的商品流通名(現在多肉植物的中文商品名大多都是從日本挪過來的,誰叫人家比我們玩得早呢)。
以上這些都是為了方便給大家介紹和加深理解,但不論如何,請大家記住學名才是最準確的。
大葉落地生根K. laetivirens
這些不定芽,甚至還有點可愛丨Alline Pires / Wikimedia
又叫灰綠葉落地生根(名字來自@汪遠BG),葉片灰綠色,無斑紋,呈倒三角形,下部有耳狀雙翼。
這幾乎是葉片最大的一種落地生根了,甚至比你的臉還大(沒有冒犯),植株也能長到一至兩米高,跟顆抽薹的捲心菜似的。它的灰綠色葉片大,註定了它們的芽座也多,繁殖力相當旺盛,密生不定芽,相當密恐。
大葉落地生根的不定芽,葉緣有波浪的凹陷,如同貝殼一般可愛。在強光照和大溫差的情況下,葉片還會呈現粉嫩的顏色。這樣的不定芽,在市場上的流通名,一般叫「森之蝶舞」或「蕾絲公主」——這麼可愛的名字,真的讓人無法往「超生」這個方向去想。
森之蝶舞丨小狸
中葉落地生根K. pinnata
圖丨Forest & Kim Starr / Wikimedia
《中國植物志》中的落地生根以及我們的今日物種,指的就是它。
中葉落地生根葉片比大葉小一號,葉片深綠色,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邊緣波浪少。它的芽座不易產生不定芽,小枝呈紫紅色。
中葉落地生根最讓人驚豔的是它們如同西洋吊燈一般的圓錐花序,繁複而不失層次,倒掛的小花顏值頗高。花萼粉色到檸檬黃漸變,桃紅色的花瓣還會伸在外面。
因為顏值高,所以它們經常被當成一種新奇花材用在插花上。
中葉落地生根的花序丨Forest & Kim Starr / Wikimedia
三角葉落地生根K. daigremontianum
三角葉落地生根丨homeredwardprice / Wikimedia
葉片型號比前兩者都小,而且呈長三角形,正面深綠色,背面淺灰色,分布有紫黑色的不規則斑紋,很有辨識度。它的葉片邊緣呈鋸齒狀,芽座紫黑色,不定芽數量繁多,也是個容易超生的主兒。
棒葉落地生根K. delagoensis
棒葉落地生根丨Agnieszka Kwiecień, Nova / Wikimedia
又叫錦蝶。這是最好辨認的落地生根了,葉片棍棒狀,淺灰色,密布黑色斑點,邊緣光滑,僅在頂部有鋸齒,就像爪子一樣,不定芽也只長在這裡。
它們的植株纖細苗條,可以長到兩米多高,而且開花非常漂亮,紫灰色的花萼,搭配火紅色的吊鐘花。每當花期,一簇簇錦蝶在房頂盛開著,宛如一朵朵火苗,讓人很是欣喜。
棒葉落地生根的花序丨el cajon yacht club / Wikimedia
小葉落地生根K. daigremontianum×delagoense
小葉落地生根丨Tau olunga / Wikimedia
這是天然雜交品種,親本是上面提到的三角葉落地生根和棒葉落地生根。
本雜交種葉片近乎披針形,且型號大為縮水,最窄只有一個手指頭寬,而且長得低矮,很適合作為盆栽在家裡養護。
小葉落地生根的葉片,正面為灰綠色,背面為淺灰色,背面分布不規則黑色斑紋,葉片邊緣有尖鋸齒,芽座繁多,不定芽發生能力強。
本雜交種還有個斑錦變異品種,園藝界稱之為「不死鳥錦」,它嚴重拔高了不死鳥在愛好者心中的地位——因為實在太漂亮了,通體粉紅色,連平日讓人討厭的不定芽,也如同一隻只粉色的蝴蝶,停歇在葉片上。連已經跨入30歲大關的老夫我,也被喚起了塵封已久的少女心。
極樂鳥K. beauverdii
極樂鳥丨Dysmorodrepanis / Wikimedia
這種落地生根估計沒有幾個人聽過,更別提見到過。我之前也是在某日本多肉植物圖鑑了解到,後來在廈門的一小塊地方,發現了一小片野外歸化種群,帶了一些回家培養,這才看清這種落地生根的真面目。
極樂鳥通體紫黑色,植株長得很高。但由於莖條柔軟,容易倒伏,倒是有點藤蔓植物的樣子。極樂鳥的葉片對生,細長似棒葉,中間有凹槽,並且向下翻卷,它們葉片頂部有三叉戟一般突起的芽座,這裡可以生長出紫色的不定芽。
極樂鳥讓我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它們的花。其他落地生根的花多少有明豔的色彩,但極樂鳥不是。它們的花在莖節處單開,沒有花序,小花吊鐘狀,花萼灰黑色,花瓣背面淡紫色,裡面有深紫色的條紋,顯得別具一格。因為這樣的特徵,難怪日本人會給他們取「極樂鳥」這樣的名字。
極樂鳥的花丨TopTropical.com
豹紋落地生根K. gastonis-bonnieri
豹紋落地生根丨David J. Stang / Wikimedia
商品名叫掌上珠,這是一種大型的落地生根,
該種最大的特徵便是它們覆蓋白粉的葉片,白粉在新葉中比較厚實,老葉由於風吹雨打白粉逐漸脫落,露出黃綠色的葉片,上面的黑色斑點清晰可見,如同豹紋一般——這也是我給它們取名的由來。
豹紋不死鳥的葉片寬大厚實,不定芽數量不多,但和芽座結合得相當緊密,除非用手硬拽,否則很不容易脫落。有時候你還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賴在母株上的不定芽逐漸長大,直到不定芽的葉片上再長出不定芽,頗有那種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感覺,非常有趣。
市面上雖有商品流通,但不多見。
你看看,它們都這麼努力了,你如果還能養死的話,請默默退出綠植界吧(開個玩笑~)
作者:進擊的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