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高考作文分析,緊扣理想道德,傳統接軌時代

2020-12-14 人生底色看語文

今年高考,天津試卷作文的題目,是要求考生圍繞和「器」相關的一段材料進行寫作。

題目從生活中的「器」切入,要求大家在文章中探究「器」。具體涉及到形制與內容,物質與精神,功能象徵等各個層面的豐富內涵。「器」並不是簡簡單單的物質的「器」,要想寫出好的作文,必須上升到精神的層面。

這也是近些年來我們語文試題的一貫性的思路。由實入虛,由物質到精神,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思維方式,也可以把它簡單看成套路。對於思維的恆定性,想必大家有切實的體會。

從今後高考方向來看,這道題的好處在哪裡?

第一,注重了品行的培養。

正如題幹中我們所能看到的,「器」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上升到國家和民族的層面。有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作為工具的「器」,也有體現思想品德,審美品位的象徵意義的「器」。

「器」作為物質的存在,也是精神的體現,是個人的才學和事業成就的標誌,也是國家和民族發展需要。「器」連接了個人和國家,從題目中我們可以解讀出關於個體的品行提升的話題。一句話,「器」引導我們從日常的生活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第二,體現了傳統與時代的交融。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器」可以有不同的層面,展現出了相當的開放性,符合我們時代的特點,同時也來自於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樣一個作文題目,不同的考生均可以有話說。探討成不成器的話題可以寫出文章,論述如何成器成才的話題,也可以寫出文章;但如果志存高遠,站到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更可以寫出高分作文。

列舉幾個寫作文的角度

物質基礎與文明發展。

人類文明的發展與傳承,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物質層面的「器」,往往體現的精神的文明。茹毛飲血的時代,也正是「器」的缺少。社會逐漸發展,人們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鐘鼓樂之,鐘鳴鼎食,都是「器」發展的明證。但人類崇高的精神,又往往不是「器」所能局限的,一旦食,一瓢飲,正是這簡簡單單的幾層,掉了顏回高尚的品格。

像這樣一個例子,大家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兩個角度都論述,也可以選擇一個展開充分的論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實這是假目標和手段之間的關係。今天的科技為什麼會如此發達?因為有著先進的生產工具,要想讓我們這個時代向著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們一定要善於做出更好的「器」。

不為「器」所拘,不為「器」所局限。

另一面我們也要看到,擁有好的物質基礎,卻難以成就事業,這個又是什麼原因?一大半的原因是僅僅執著於「器」的層面 。

如何成器?

個人的作為,國家的棟梁,都是成器。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廣泛涉獵,一專多能,不能恃才傲物,要有寬廣的格局,要有遠大的志向,要有濟世救國的胸懷。

一篇例文的提綱

請看例文《君子當為器》的開頭和寫作提綱:

孔子曰,君子不器。而我卻說,君子當為器。當今時代,君子應當通過教育,使自己逐步完善,從璞玉渾金脫胎為器,為世所用;君子當海納百川,成有容之器;君子當砥礪,前行成國之重器,為國所用。

君子當成有用之器。……

君子當為有容之器。……

君子當為大國重器。……

大國崛起,憑何而起?我輩少年當努力成器!

專注初高中英語和語文學習,這是我們撰寫的第366篇原創文章,更多閱讀,請關注。

高中語文:對立型材料例文分析,學會整合對立的觀點

高中語文:從文言文中尋找議論文寫作的素材和靈感

2018全國二卷作文的啟示,如何運用反向思維創新審題立意

2018高考全國二卷作文真題的啟示,逆向思維更容易創新

相關焦點

  • 高中語文,2018高考文言文題型分析及備考指導
    文言文試卷總體分析本文從高考的角度,通過分析去年的試卷,給大家提供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思路和方法。預知將來先知過去,2018 高考語文學科能夠見到的試卷,一共7套。(上海卷未見)。在當前加強傳統文化學習的熱潮中,古代文化常識的難度有所,要求考生有更豐厚更紮實的古代文化積澱,甚至要深入閱讀文本中進行判斷。題量呢,都是五六個客觀或主觀題。涉及識讀、理解、分析與鑑賞等能力考查,試題多為客觀題型。而文言文的翻譯必定是主觀題。
  • 高考作文,「時代」成為核心話題
    今年北京作文二選一,一個是新時代新青年,另一個是綠水青山圖。」「孩子爸爸讓他們關注環境話題,也不知道孩子聽沒聽進去。」說話的是一位雙胞胎媽媽。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依舊引導考生關注時代發展,關注國家發展,關注自身發展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高中語文組教師周雲介紹說,作文命題形式依舊是議論文和記敘文二選一的形式,和前兩年並沒有變化。
  • 2018年高考作文解讀:落實立德樹人,凸顯時代主題
    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經結束,今年高考作文考的什麼?又有哪些新亮點?權威分析來了!2018全國高考作文題全國 I 卷材料作文:時光瓶 2035…分析:這道題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聚焦這代人「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的整體特徵,仿年表形式選編材料、創編引導語,通過任務設定,讓生於新千年和新時代開啟之年的兩代青年在
  • 2018年高考作文解讀:落實立德樹人 凸顯時代主題
    原標題: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中青在線北京6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
  • 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
    中青在線北京6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今年的作文題目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 2018高考作文權威點評:引導考生在新時代找到個人意義
    6月7日11時30分,幾乎在高考語文科目結束的同一時間,各地高考作文題陸續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高考作文引導著語文教育,也聚合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  今年高考作文題與往年相比有哪些變化,體現出哪些價值特點?本報與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邀集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題,第一時間作出點評。
  • 2018高考語文作文預測最新 2018作文素材熱點名言開頭結尾
    2018高考語文作文預測最新 2018作文素材熱點素材  明天就將迎來2018年高考,2018年高考第一科目是語文,而作文成為決定語文成績的重中之重。小編整理了2018年高考作文十大熱門話題及考題預測。
  • 高考作文審視新時代青年:沒有理想不去奮鬥,不是全面發展的青年
    隨著高考的落幕,高考題便成為了人們議論紛紛的對象,基本上每年公眾議論最多的就是作文題。其實,高考作文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能看出命題人在這場「戰鬥」中對莘莘學子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等方面有什麼側重。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多題目都有可圈可點之處,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題: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世紀寶寶中國夢、改革開放三部曲、新時代新青年、綠水青山圖……首批「00後」迎來高考之際,歷來就是高考中綜合性最強、影響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備受關注。
  • 蓄力考|2018高考語文作文最有可能考的8個類型題目分析
    每年的高考,學子們和命題老師都要進行一場押題與反押題的較量。究其本質,「押題」不過是高考研究者在挖掘高考作文命題規律和命題思路的基礎上對未來命題方向做出的一種預測,而絕非完完全全猜中高考題目。然而這種預測是基於對歷年真題的分析探究而從中把握住的規律性趨勢,因此,對於備考者而言,知曉這一「預測性信息」則是考前最具針對性的作文備考方式。
  • 縱深|高考作文,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今年的9道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有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要求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反映新時代主題,弘揚主流價值觀。6月7日,高考第一天,在石家莊十五中考點外,學子們進入考場前加油鼓勁兒。
  • 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觀察分析:無情境,不命題
    2020年7月7日上午,高考語文考試落下帷幕,澎湃新聞從《中國高考報告》課題組獲悉,課題組結合《中國高考報告》相關研究成果,對今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進行了簡要分析和評價。「核心價值金線」主要是圍繞立德樹人來考查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思維觀念、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及道德品質;高考命題主旨將緊扣核心價值中的愛國主義、奮鬥精神、四個自信、理想信念、新時代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進行展開,重大的現實問題和關鍵歷史事件,也會是高考設置的重要素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國家治理現代化、公共衛生系統建設與國家應急體系、新常態經濟發展、
  • 資深教師點評高考英語試題:立足立德樹人傳達新時代精神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8日訊(讀特記者李麗)7月8日,英語作為高考最後一個科目已經結束,育才中學資深英語教師王越亞在考後解讀英語試卷時表示,2020年英語高考試卷緊扣考綱,以考查學科核心素養,特別是關鍵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
  • 最新高考作文20篇!教育部命題專家點評2018高考作文題(附全國9道作文題)
    教育部命題專家點評2018高考作文題(附全國9道作文題)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6月7日訊(記者 萬玉鳳)記者今天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悉,2018年高考作文題共9道,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其餘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
  • 2018高考作文題大有深意,專家幫你來解題!
    6月7日,在廣西都安第二高中考點,一名工作人員敲鐘結束語文科目考試。
  • 分析全國、北京、上海等卷並預測2020高考作文@文少白
    之後,又與大家分享了《》今天不再贅述,而是結合2019/2018年兩年的高考作文,與大家更為聚焦的分析2020年高考作文考什麼,真正為大家排憂解惑!這也將是高考前,最後一次預測高考作文,然後就靜待花開,希望給關注的網友以真正驚喜,而不是泛泛而談。
  • 2018高考語文作文提分萬能寫作模板
    高考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模板 總體框架:引、議、聯、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中國傳統文化。忠孝仁義禮智信等,強調人的道德修養、價值觀或人生觀。 4、創新能力。可以通過對創新與傳統的思辨、熱愛科學、勇 於探究、追求真理、積極實踐,關注科學與社會的關係等設題。
  • 緊扣育人導向突出時代 精神16套作文題折射教改新走向
    作文試題立意緊扣育人導向——   偏重闡述文字材料背後的事理   教育部考試中心語文學科高考命題專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總體上體現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揚時代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能力等4個方面的考查,形成
  • 2018年高考8套作文題目「出爐」——究竟哪一套最難?
    作者:海軍山 文/圖每年6月的高考都牽動千家萬戶,而高考第一天語文科作文題目「出爐」後,更是廣大網友議論的焦點。那麼2018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有什麼特點,哪套作文題目更難?相信網友看完表格後就心中有數了。
  • 2018各地高考作文及權威解讀!你立意對了沒?
    2018年全國高考今日正式拉開帷幕,全國共有975萬名考生走進考場。目前,高考語文作文出來啦,很多人問小編自己偏題了沒,so小編收集整理了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名師立意解讀供大家參考!你覺得今年的作文題目好寫嗎? 立意對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