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作文解讀:落實立德樹人 凸顯時代主題

2020-12-11 環球網

原標題: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

中青在線北京6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今年的作文題目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首先是增強「四個自信」,落實立德樹人

今年的作文試題命制充分調動文化積澱,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其中,並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全國I卷作文試題「世紀寶寶中國夢」精選7個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國新世紀的標誌事件和新時代的重大規劃,又精準對接這一代考生成長史的重要時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與歷史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採、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榮譽感、責任感,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深刻關聯,更切實感受「四個自信」,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器」展開聯想和思考,注重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因子,引導考生對成才成器、國之重器等進行深入思考,啟迪考生爭做大國棟梁,落實高考「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其次是講好改革故事,凸顯時代主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世界。高考作文充分發揮積極導向功能,致力於講好改革故事,凸顯時代主題。全國III卷作文「改革開放三部曲」以三條標語口號濃縮改革開放不平凡的四十年曆程,折射出發展階段的演變和發展方式的變遷。分開來看,三條標語口號分別奏響了各自階段的歷史任務與時代精神的主旋律,合而觀之,三條標語口號則為改革開放四十年書寫了波瀾壯闊的發展三部曲,可以引導考生在完成寫作任務的過程中,深刻領會當代青年的使命與挑戰,時刻銘記改革前輩的光榮與夢想,不忘初心,接力奮鬥,砥礪前行,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浙江卷作文基於對「浙江精神」的提煉與概括,回望歷史,緊貼時代主題,引導考生站在人生新起點,在宏觀視野中找到個人意義,思考未來人生。北京卷作文「綠水青山圖」要求考生展開想像,用記敘文描繪自己期待的生態文明圖景,貼近中國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時代主題。

再次是提升思維品質,助推素質教育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對思維品質的考查力度,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進行了全面的測量。全國Ⅱ卷作文「倖存者偏差」引導考生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鼓勵學生主動思考。考生可以通過聚焦思維方式來立論,如全面地、綜合地看問題;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過現象看本質;遵循認識事物的規律進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維慣性,以逆向思維挖掘被隱藏的事實真相等。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圍繞「器」展開聯想和思考,在提供多向思維路徑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思維梯度,需要考生通過想像和思辨,達到敘述或論證的深度與高度。上海卷作文「被需要」為考生的寫作內容提供了豐富的邏輯關係與層次,較容易激發考生的思維主動性。江蘇卷作文「語言」內涵深刻,涵蓋有形與無形、有聲與無聲、具體與抽象、藝術與科技等維度,可以引導考生拓展思維空間,充分施展寫作才華。

最後是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寫作熱情

貼近考生生活實際,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進而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是作文試題命制的不懈追求。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於2000年前後,2018年是他們步入成年、接力「追夢」的開始,高考則是他們開啟這段人生新徵程的「成人禮」。全國I卷作文「世紀寶寶中國夢」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選取與考生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材料,直接向考生發聲,點明他們的獨特身份,直接揭示他們與國家、與時代的深刻關聯,鼓舞他們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這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北京卷作文「新時代新青年」也努力體現了這一追求。上海卷作文題「被需要」取材於生活實際,能引導考生結合生活體驗或社會現象提煉事例,使考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江蘇卷作文「語言」關注日常生活,引導考生感悟生活哲理,激發考生寫作興趣。

總體而言,2018高考作文精準落實「立德樹人」,凸顯時代主題,提升思維品質,助推素質教育,貼近考生實際,激發寫作興趣,也更有利於人才選拔與教學引導。

教育科學部編輯

相關焦點

  • 2018年高考作文解讀:落實立德樹人,凸顯時代主題
    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經結束,今年高考作文考的什麼?又有哪些新亮點?權威分析來了!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 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
    中青在線北京6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今年的作文題目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 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題: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世紀寶寶中國夢、改革開放三部曲、新時代新青年、綠水青山圖……首批「00後」迎來高考之際,歷來就是高考中綜合性最強、影響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備受關注。
  • 權威解讀高考作文要求(附作文題)
    導讀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已經結束,今年高考作文考的什麼?又有哪些新亮點?權威分析來了!速遞!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 高考作文: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貼近考生生活實際,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進而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是作文命題的不懈追求。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於2000年前後,2018年是他們步入成年、接力「追夢」的開始,高考則是他們開啟這段人生新徵程的「成人禮」。
  • 滬高考作文是一道很溫暖的題目 體現了立德樹人的價值引領
    據《勞動報》報導,昨天上午,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市教育考試院第一時間公布了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身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 高考作文衝刺寫作指導:時評類作文技巧(立德樹人、家國情懷)
    縱觀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題,從2017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中國關鍵詞」材料作文、北京卷「共和國,我為你拍照」命題作文,到2018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世紀寶寶中國夢」材料作文、全國新課標卷「時代發展三部曲」材料作文,再到2019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五四運動100周年與青年」材料作文、北京卷「2019的色彩」命題作文、天津卷「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材料作文…
  • 專家評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鄧偉攝專家評價: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培根鑄魂,彰顯立德樹人導向將重大的社會生活事件有機融入試題,是語文命題的應有之義,新高考Ⅰ卷作文題 「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選取中國抗疫行動中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和特定的視角提出寫作任務,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參與全民抗疫的切身體驗,深入思考在人民生命安全面臨重大威脅的關鍵時刻,中國所作出的回答和取得的戰略成果,從中發現和闡述中國抗疫行動所顯示出來的制度優勢、綜合國力、文化底色
  • 作文貼近現實 注重立德樹人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等省市命制。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總體來說比較強調貼近現實,引導考生關注社會,命題的思想指向很注重立德樹人。
  • 2018全國高考作文題大全
    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 石國亮: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五中全會深解讀⑤
    隨教育小微一起來看首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石國亮的解讀文章《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建設教育強國,必須從「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定位來考量教育,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新時代的立德樹人必定有新任務新要求。
  • 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寫好教育考試奮進之筆
    一、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領高考命題工作,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大局、堅持改革創新;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 解讀各地高考作文:強調時代精神 剖析社會生活
    新華社解讀2019年高考作文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自主命題5套。這些作文題的出題思路是什麼?重點考查考生哪些能力?透視未來中學語文教育哪些趨勢?「新華視點」記者採訪多位教育專家進行解讀。
  • 未來中高考,立德樹人將是「真金白銀」!| 新高考啟示錄
    在他看來,無論是新中考還是新高考改革,都是處於新時代背景下,都要思考並回答「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在新時代下,在新的中高考中,立德樹人一定是重要的考核點,也是學生分數的主要來源。吳校長說,如果哪個學校能把立德樹人抓好了,學生分數一定能夠提升。
  • 智慧德育,落實立德樹人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提出了「智慧德育,落實立德樹人」理念,逐步把學生德育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實現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員育人的目標。部編版《語文》和《道德與法治》教材是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奠基工程,更是國家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戰略選擇。因此,我們選派骨幹教師參加市區級新教材培訓,並在校內開展以「解讀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為首先,學校充分挖掘國家課程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發揮各門課程已有的育人功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具體地融入到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其次,積極開展部編版教材的實踐和研究。
  • 2020高考作文點評|培根鑄魂 立德樹人
    2020年由國家考試中心命題的五套語文全國卷,緊扣時代脈搏,弘揚中國精神,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培養奮鬥精神。其中今年全國Ⅰ卷的作文題目更加側重於發掘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全國Ⅰ卷作文命題「歷史人物評說」,命題人使用了學生熟悉的齊桓公、管仲、鮑叔牙君臣合作、共成霸業的歷史材料,並加以後人對這些人物的不同評價,使學生在充分感受歷史,品評人物的過程中,觀照現實,思考個人發展;從而真正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堅定文化自信,實現個人品德修養的提高。
  • 教育部考試中心詳解2020年高考命題方向:築強立德樹人落實機制...
    高考命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國務院高考內容改革專題會議精神,遵循「方向是核心,平穩是關鍵」的原則,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在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上下功夫,在體現時代性上下功夫,在聚焦關鍵能力考查上下功夫,在保持試卷結構和難度穩定上下功夫,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協同,在更高水平上推進高考內容改革和命題質量的提升。
  • 聚焦核心素養 凸顯時代命題
    6月8日,2018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今年的文科綜合試題體現了哪些新理念、新特點?各部分有哪些創新之處?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命題專家及部分地理、思想政治、歷史一線教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高考文綜試題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調把學科核心素養與素質教育要求相結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 以教育家精神教書育人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1月19日上午,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舉行「以教育家精神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時代小學「習作教育」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為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展示本市中小學「以教育家精神教書育人」的原創性實踐成果,激勵和傳播德育正能量!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計劃召開「以教育家精神教書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列活動。第一次活動由朝陽區教育委員會承辦,首都師範大學朝陽小學協辦。
  • 重磅|專家解讀2018年浙江高考命題思路及試卷
    2018年高考浙江省語文學科命題思路2018年是「新高考」語文統考第二年。今年浙江省高考試題命制的總體思路穩中求變,穩中求新。一、價值觀的確立突出「一個導向」語文學科在高考科目體系中特別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故此次命題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基本導向,推動「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