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2020-12-12 大河網

6月7日,高考首日,河南全省98.38萬餘考生奔赴考場,為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上午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剛結束,河南考生使用的2018年全國卷1語文試卷作文題目也正式出爐。

全國Ⅰ卷試題內容: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00年 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 「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 網民規模達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像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權威點評

作文命題從內容上講,梳理現實生活,關注熱點事件。題目從20世紀寶寶誕生開始,關注個人成長與國家關係,帶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材料以時間為經,以重大事件為緯,以世紀寶寶成長經歷為線索,有些事件已經發生,有些是美好願景即將發生,這些材料集中展現了個人應與新時代同成長,與祖國共命運的核心立意,材料中的中心句非常關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作文命題充分調動文化積澱,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其中,並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命題「世紀寶寶中國夢」精選7個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國新世紀的標誌事件和新時代的重大規劃,又精準對接這一代考生成長史的重要時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與歷史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採、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榮譽感、責任感,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深刻關聯,更切實感受「四個自信」,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

貼近考生生活實際,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進而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是作文命題的不懈追求。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於2000年前後,2018年是他們步入成年、接力「追夢」的開始,高考則是他們開啟這段人生新徵程的「成人禮」。「世紀寶寶中國夢」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選取與考生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材料,直接向考生發聲,點明他們的獨特身份,直接揭示他們與國家、與時代的深刻關聯,鼓舞他們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這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

河南2000年以來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從2000年至今,時代在發展,高考作文題目也在不斷變化。18載時光,河南高考作文都有哪些變化?你又對哪年高考作文題目印象深刻?一起來看看2000年以來河南歷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是什麼吧。

【2007年】

閱讀下面的圖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06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隻老鷹從鷲峰頂上俯衝下來,將一隻小羊抓走了。 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於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衝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衝下來,撲到一隻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隻什麼鳥,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 ,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05年】

出乎意料和與情理之中

【2004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

③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達·文西)

④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塞納克)

面對各種說法,有人想:我該相信誰的話呢?也有人想:還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請以「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2003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 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2002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儘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扒開雪一 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 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

【2001年】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 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 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裡。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誠信」的範圍之內。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2000年】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有人說圓形,因為圓形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也有人說三 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線構成的;又有人說半圓形也正確,它是惟一由直線和曲線組成的;最後有人說,第四個圖形也可以,因為它是惟一非對稱性的圖形。看來,由 於標準和角度的不同,這四個圖形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的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 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認識嗎?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只要與學者這道題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高考作文命題的背後是濃墨重彩時代的背景。從上世紀80年代,憂國憂民,抒寫時代新意;到90年代,雙向思考,考查辯證思維;進入21世紀,命題思路愈發多變,立意更加開放,越來越傾向於讓考生多元表達。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世界。40年來,改革開放這一話題和高考作文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高考作文緊貼時代的脈搏,成為反映國家發展和時代氣象的一面鏡子。

古語有云「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所謂文章能「經國」「不朽」,能立德樹人,為國育才、選才,引導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生活,與時代一起脈動,正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編輯整理/楊劍)

相關焦點

  • 2018年高考作文解讀:落實立德樹人 凸顯時代主題
    原標題: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中青在線北京6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
  • 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
    中青在線北京6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樊未晨)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今年的作文題目有幾個重要的特點。
  • 2018年高考作文解讀:落實立德樹人,凸顯時代主題
    2018年高考作文題凸顯時代主題2018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9道,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命制。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總體上以厚重感與鮮活性兼具的材料、新穎而靈動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時代主題,正面而巧妙地傳遞價值觀念。
  • 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題:凸顯時代主題 考查思維能力——教育專家解讀2018年高考作文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世紀寶寶中國夢、改革開放三部曲、新時代新青年、綠水青山圖……首批「00後」迎來高考之際,歷來就是高考中綜合性最強、影響面最大的高考作文備受關注。
  • 高中作文教學要切準時代脈搏
    上世紀的1937年,有一親戚赴上海高考。題目是「烈日與暴日」,同去赴考的二十幾名問學,大家都圍繞「中午的太陽毒,對莊稼、對身體的好處和害處&34;,應是殘暴的日寇,七七蘆溝橋事變,它佔我國土,殺我人民,應該是號召中國人起來抗日。結果,我親戚考入復旦大學中文系。
  • 從高考作文看時代變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領航前行
    原標題: 從高考作文看時代變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領航前行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如火如荼,全國940萬考生步入考場,考場內外一樣焦灼。上午第一場的語文考試一結束,場內的考生與場外的專家學者對於作文就有很多話要說。  與往年一樣,作文成為第一場考試的焦點。今年的高考作文與往年有何不同?未來網記者特邀專家詳細解讀,以饗讀者。
  • 2020全國高考作文獨家點評:新冠、北鬥、青年……與時代更加緊貼
    2020年高考全國Ⅱ卷延續了去年情境化命題的方式,以「攜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創未來」為主題,呼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中國宣言和時代潮音,體現了高考重要的導向,那就是青年要跳出小我,跳出閉塞,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要對時代重大主題的有所關注和思考,命題有格局、有情懷、有新意。
  • 2018陝西高考語文試題分析:緊貼時代和生活 考察綜合素養
    (賀桐/攝)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2018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於今天(6月7日)上午結束。陝西省招辦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有關教授和部分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對語文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今年高考語文陝西省繼續採全國卷二,與去年相比,語文試題題型無較大變化,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語文素養,重點檢測了考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 高考作文,「時代」成為核心話題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林露)2018年全國高考語文考試今天中午剛剛結束,作文題目成為最先被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在北京一考點外,中午時分,在烈日下等待孩子出考場的一位家長將目光聚焦在手機屏幕上。
  • 高考語文,與時代共呼吸,把握時代精神話語,佔領高分作文陣地
    高考作文語言的要求,不僅是流暢,更不止於華美,而是要深刻!深刻來自於對所處時代的理解與把握。走進考場之前,沒誰敢說自己可以準確猜中高考作文,但考試結束後,卻不乏有聲稱自己押中考題者。因為高考作文的命題方向,是與時代共呼吸的,是可以把握的。若只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刷高考題,可能會覺得猜中高考作文題目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題海茫茫,預測準考題就像大海撈針。但高考作文的題目,好像大海的航線一樣,是有基本規律的。
  • 縱深|高考作文,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新華社發閱讀提示高考語文作文體現著時代的脈動。從中不僅可以看到語文教育的不斷追求與發展走向,更可窺見一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關注高考作文,正是在關注人才培養及國家的發展。
  • 飽含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密碼 43年來高考作文如何變化
    43年來高考作文如何變化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會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瀟湘晨報搜集整理了湖南考生從1977年至2019年做過的43個作文題,並邀請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歐陽薦楓老師對這43個作文題進行梳理與回顧,展示其中蘊含的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密碼。
  • 專家點評上海高考作文題:延續了貼近時代注重思辨的路子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2020高考上海卷語文作文題剛剛揭曉。作文題如何把握?從何角度切入?發揮空間如何?上海市香山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曹瓊作文題延續了上海卷貼近時代注重思辨的路子,核心詞是轉折,緊扣人與事物發展進程的關係,提供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空間,引發對大災難天垂象的反思和覺悟,引導學生思考當下與未來,人心與天地的關係,思考道法自然的精神。作文題緊貼時代脈搏,學生人人有話說,但立意深刻有點難度。
  • 高考作文審視新時代青年:沒有理想不去奮鬥,不是全面發展的青年
    隨著高考的落幕,高考題便成為了人們議論紛紛的對象,基本上每年公眾議論最多的就是作文題。其實,高考作文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能看出命題人在這場「戰鬥」中對莘莘學子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等方面有什麼側重。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多題目都有可圈可點之處,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因時事而定,高考作文論題再現
    高考語文命題組專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試卷體現了時代性,把握了時代脈搏。」
  • 解讀各地高考作文:強調時代精神 剖析社會生活
    議題設置:愛國情懷、奮鬥精神、生活思考愛國情懷、奮鬥精神、生活思考是今年高考作文題目的幾個關鍵詞。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以德育為魂,積極回應時代重大主題,發掘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
  • 2020年高考作文: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7日,1071萬名學生迎來一次特殊的高考。歷來備受矚目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否真的如考前社會普遍猜測的以疫情為主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哪些能力?命題思路透露了未來高考的哪些趨勢?記者採訪了多位權威教育專家。
  • 11道作文題裡藏了什麼文章?聽聽專家怎麼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7日,1071萬名學生迎來一次特殊的高考。歷來備受矚目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否真的如考前社會普遍猜測的以疫情為主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哪些能力?命題思路透露了未來高考的哪些趨勢?「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多位權威教育專家。
  • 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11道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專家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7日,1071萬名學生迎來一次特殊的高考。歷來備受矚目的高考作文題目,是否真的如考前社會普遍猜測的以疫情為主題?重點考查考生的哪些能力?
  • 38年高考作文見證時代變遷:80年代首現漫畫作文
    高考作文,一年一度高考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引發全民參與的一道試題。回溯恢復高考38年來北京考生經歷的作文試題變化,從最初的命題作文,到話題作文,再到材料作文;從單一試題到二選一試題,高考作文一直緊跟時代不斷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風向標,記錄下時代變化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