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首日,河南全省98.38萬餘考生奔赴考場,為青春和夢想奮力一搏。上午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剛結束,河南考生使用的2018年全國卷1語文試卷作文題目也正式出爐。
全國Ⅰ卷試題內容: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2000年 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 「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 網民規模達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像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權威點評
作文命題從內容上講,梳理現實生活,關注熱點事件。題目從20世紀寶寶誕生開始,關注個人成長與國家關係,帶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材料以時間為經,以重大事件為緯,以世紀寶寶成長經歷為線索,有些事件已經發生,有些是美好願景即將發生,這些材料集中展現了個人應與新時代同成長,與祖國共命運的核心立意,材料中的中心句非常關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
作文命題充分調動文化積澱,融會新思想,將「四個自信」貫穿其中,並著力畫龍點睛,在關鍵處破題,形成點面結合、精神深蘊的格局。命題「世紀寶寶中國夢」精選7個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國新世紀的標誌事件和新時代的重大規劃,又精準對接這一代考生成長史的重要時刻,具有強烈的時代感與歷史感,引導考生在體會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同時,感受大國風採、民族精神和時代品格,不斷增強自己和同代人的榮譽感、責任感,更充分認識個人成長與國家、與民族、與新時代的深刻關聯,更切實感受「四個自信」,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和激情奮鬥中放飛青春夢想。
貼近考生生活實際,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進而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是作文命題的不懈追求。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於2000年前後,2018年是他們步入成年、接力「追夢」的開始,高考則是他們開啟這段人生新徵程的「成人禮」。「世紀寶寶中國夢」瞄準今年考生的特點,選取與考生情感體驗密切相關的材料,直接向考生發聲,點明他們的獨特身份,直接揭示他們與國家、與時代的深刻關聯,鼓舞他們增強榮譽感和責任感,這有助於激發他們的寫作激情。
河南2000年以來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從2000年至今,時代在發展,高考作文題目也在不斷變化。18載時光,河南高考作文都有哪些變化?你又對哪年高考作文題目印象深刻?一起來看看2000年以來河南歷年高考作文題目都是什麼吧。
【2007年】
閱讀下面的圖畫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06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一隻老鷹從鷲峰頂上俯衝下來,將一隻小羊抓走了。 一隻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於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衝姿勢拼命練習。 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衝下來,撲到一隻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隻什麼鳥,牧羊人說:「這是一隻忘記自己叫什麼的鳥。」孩子摸著烏鴉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 ,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05年】
出乎意料和與情理之中
【2004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②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波蘭諺語)
③應當耐心地聽取他人的意見,認真考慮指責你的人是否有理。(達·文西)
④相信一切人和懷疑一切人,其錯誤是一樣的。(塞納克)
面對各種說法,有人想:我該相信誰的話呢?也有人想:還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請以「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
【2003年】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在認識事物和處 理問題的時候,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和對事物認知的正誤深淺有沒有關係呢?是什麼樣的關係呢?請就「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2002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儘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硬的東西,扒開雪一 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人做按摩。經過一 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注意: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
【2001年】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 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 個都捨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裡。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誠信」的範圍之內。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
【2000年】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有人說圓形,因為圓形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也有人說三 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線構成的;又有人說半圓形也正確,它是惟一由直線和曲線組成的;最後有人說,第四個圖形也可以,因為它是惟一非對稱性的圖形。看來,由 於標準和角度的不同,這四個圖形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的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 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認識嗎?請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只要與學者這道題引發的思想感受有關都符合要求。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高考作文命題的背後是濃墨重彩時代的背景。從上世紀80年代,憂國憂民,抒寫時代新意;到90年代,雙向思考,考查辯證思維;進入21世紀,命題思路愈發多變,立意更加開放,越來越傾向於讓考生多元表達。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中國,而且深刻地影響了世界。40年來,改革開放這一話題和高考作文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高考作文緊貼時代的脈搏,成為反映國家發展和時代氣象的一面鏡子。
古語有云「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所謂文章能「經國」「不朽」,能立德樹人,為國育才、選才,引導學生關注時代、關注生活,與時代一起脈動,正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編輯整理/楊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