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含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密碼 43年來高考作文如何變化

2020-12-11 湖南在線

43年來高考作文如何變化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會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瀟湘晨報搜集整理了湖南考生從1977年至2019年做過的43個作文題,並邀請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歐陽薦楓老師對這43個作文題進行梳理與回顧,展示其中蘊含的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密碼。

1977至1979年 恢復高考,銘記時代烙印

1977年(冬季高考)命題作文《心中有話向黨說》;1978年材料作文,縮寫《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1979年材料作文,改寫「陳伊玲的故事」(何為《第二次考試》)。

1977年冬季高考是恢復高考制度後的第一次考試,歐陽薦楓認為,當年的作文題很有承前啟後的意味。「『心中有話』注重抒發個體感受,強調真實情境,要求考生講出自己的心裡話和切己思考。『向黨說』則是對說的對象的限定,也正是這個限定,把小我和大我通聯,讓考生把個人與國家自覺聯繫到一起。」可以說,1977年恢復高考等一系列舉措不僅為接下來幾十年改革開放中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與氛圍基礎,也為每個高考生甚至他們背後的家庭和群體帶來了改變命運的重大機會。這一年的作文題可謂以小見大,為後面的思想解放與改革開放埋下了伏筆,奠定心理基礎。

1980至1990年 第一次出現了漫畫材料

上世紀80年代,高考作文題都以命題作文為主。其中也有一些小變化,比如在1983年的高考作文題中第一次出現了漫畫——看漫畫《挖井》寫一段說明文,一篇議論文。

1987年的題目也有些與眾不同——要求考生在閱讀六則材料之後,寫一則簡訊《育民小學辦起了遊泳訓練班》,再就是依據材料寫一篇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的作文。

歐陽薦楓介紹,六則材料以敘述為主,圍繞辦「遊泳培訓班」一事展開。材料打亂了時間順序,先陳述獲得冠軍這個結果,然後分別敘述辦遊泳班的前後經過。那時,是高考制度恢復十周年,也是改革開放推行十周年的第一年,材料中的思辨意義讓考生從身邊的小事以小見大,體會時代精神對個人命運的重要指引,同時,小的思想創新也會對國家的發展推波助瀾。

值得注意的是,歐陽薦楓認為,材料中還體現了國際視野,體現了高校在選拔人才時,開始注重考生對時代、歷史、國際和未來的展望與思考。尤其重要的是,要求考生思考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一點為接下來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化,進一步擴大打下了堅實基礎。

1991至2000年 科技想像力進入作文題

1991年到2000年,看圖作文也出現了幾次。1991年是《媽媽愛吃魚頭》,5年後,1996年看圖作文分大小作文。小作文為介紹《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大作文以《我更喜歡漫畫〈×××〉》為題寫議論文。

在這個十年中,社會發展帶來的多元文化不斷衝擊著人們的思維,其中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題,拓展和考查了考生們對課外知識的掌握程度及科技想像能力。

隨後的2000年被大家稱為千禧年,「當年的作文題也精準地扣住了時代的脈搏」,歐陽薦楓說。當年的作文題是以「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這一時期,人們的積極性與創造力被充分激發,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夠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2001年至2019年 更關注學生精神世界

近20年來,高考作文命題更為開放與自由,並從社會層面轉向更為關注和體察學生的精神世界,如2001年寫「誠信」,2002年做「心靈的選擇」,2004年思考「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2005年講述「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等。

立足當下的同時,作文題也有展望。2017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一年的高考作文題要求考生從十二個詞中任選兩到三個來向外國朋友介紹中國。歐陽薦楓認為,這道作文題所提到的關鍵詞,從傳統文化、科技進步,到民眾生活等都有涉及,幾乎全方位體現了時代新風貌、社會新發展,這是充滿活力和競爭力的中國向國際社會所展現出的面貌。

回顧梳理過去43年的作文題,歐陽薦楓認為,立德樹人、為國選才、引導教學是高考的三大核心功能,作為其中尤為重要的語文學科中的作文題一定會緊扣時代脈搏,突出時代主題,注重涵養考生家國天下情懷。總而言之,高考作文題幾乎就是時代的影子。它可以把時代的影響留存下來,融會新思想,突出時代主題。講好中國故事,融入時代、向時代靠攏,才能寫好高考作文。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通訊員 孫春霞 長沙報導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43年,題目之中藏著時代的暗線
    作文中,他探訪冬日校園,看到板報上一朵杏花,那杏花含苞怒放,生機仿佛流滿時代。 多年後,已成北大中文系主任的他自嘲,再沒寫過比高考作文影響力更大的文章,那是一代人的心聲。 1977年作文題暗示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萬事萬物,命運都是新的。
  • 身患重病,十堰一父親將43年來高考作文寫一遍 易中天深受感動寫下...
    高考作文集《桃李天倫》封面。6月5日上午,高考作文集《桃李天倫》贈高中學子活動在鄖陽中學舉行。這本書是東風公司職工劉偉平在身患重病的情況下,歷時5年將高考恢復43年來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寫一遍結集出版。日前,這本70多萬字的高考作文集在東風公司資助下,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
  • 回顧43年來的浙江高考作文題!你當年寫的怎麼樣?
    當年的高考作文題,你還記得嗎高考作文題是一代代人的集體回憶今天,小編帶你「穿越」到那些年回顧一下43年來的浙江高考作文題尋找屬於你我的高考記憶!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2003年宋國有個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牆淋壞了。他兒子說:「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居家的一位老人也這樣說。晚上,富人家裡果然丟失了很多東西。富人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是鄰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韓非子》中的一個寓言。
  • 從高考作文題學四史:科技中國
    這是2020年高考作文題中引發熱議的兩份題目,北京卷提到了兩周前才最終組網完成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江蘇卷提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無論是今年的「北鬥系統」,還是「人工智慧」,還是以往的「車輛與時代變遷」,「虛擬與現實」等,無一不透露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 高考作文,「時代」成為核心話題
    今年北京作文二選一,一個是新時代新青年,另一個是綠水青山圖。」「孩子爸爸讓他們關注環境話題,也不知道孩子聽沒聽進去。」說話的是一位雙胞胎媽媽。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依舊引導考生關注時代發展,關注國家發展,關注自身發展問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新東方優能一對一部高中語文組教師周雲介紹說,作文命題形式依舊是議論文和記敘文二選一的形式,和前兩年並沒有變化。
  • 38年高考作文題見證時代變遷:漫畫曾進入作文題
    高考作文,一年一度高考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引發全民參與的一道試題。回溯恢復高考38年來北京考生經歷的作文試題變化,從最初的命題作文,到話題作文,再到材料作文;從單一試題到二選一試題,高考作文一直緊跟時代不斷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風向標,記錄下時代變化的脈搏。
  • 英才/華語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題彙編
    今年可謂是高考歷史上的特殊年份,一方面,今年是高考恢復40周年,另一方面,今年也被稱為「新高考元年」,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地區的考生將迎來首次「新高考」。高考作文題歷來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今年這個「特殊」的高考年,作文題目會有哪些亮點呢?
  • 38年高考作文見證時代變遷:80年代首現漫畫作文
    高考作文,一年一度高考的重頭戲,也是最能引發全民參與的一道試題。回溯恢復高考38年來北京考生經歷的作文試題變化,從最初的命題作文,到話題作文,再到材料作文;從單一試題到二選一試題,高考作文一直緊跟時代不斷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風向標,記錄下時代變化的脈搏。
  • 43年的高考作文題全在這兒了!那年高考,你的作文題目是啥?
    年前,高考制度恢復,開啟了夢想的時代。43年來,數以億計的青年通過高考走進了另一種人生。一起看看過去43年的高考作文題,重溫屬於你的那份青春記憶。........................................
  • 從高考作文命題看教育改革腳步
    今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題中不乏令人叫好的題目。作文歷來是高考語文科目的重頭戲,800字的作文雖然不長,但是能檢驗學生的功底、素養,教育改革的成果也多多少少能在作文命題中顯露出來。     今年,全國共有10個省份實施「新課改」後的高考,這些地區的高考作文命題明顯顯示出「新課改」的方向。
  • 來,一起寫高考作文
    6月7日上午,全國高考語文卷開考,940萬考生走進考場。高考作文題歷來備受關注,這一次我們約請了大學生、教師、媒體人等一起來寫高考作文全國卷I,並請讀者為他們打分。時代的巨變下,遍布祖國角角落落的鄉村也在悄然變化。不同的山和水,不同的人與情,廣袤的中國土地上,小巧精緻的美麗鄉村猶如一顆顆耀眼的明珠。騎著共享單車,穿越鄉間小道,時代發展下的新事物遇見了最傳統的美好,每一寸鄉間土地都對此熱情接納。因為,美麗的鄉村在守護傳統,也接受創新。夜幕降臨,我依舊無心返回。到了飯點,就近找了個庭院參觀。
  • 近60年高考作文題發展變化解析及審題立意探析
    發展及審題立意探析(上)  一、全國高考作文試題發展綜述  高考作文試題一直是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建國以來,全國高考作文試題大體經歷了命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新型材料作文等幾種形態。
  • 回首高考40年作文題目變化史 不變的是時代精神
    如果說高考是許多學子要經歷的一場「成人禮」,那麼,高考語文作文,稱得上是這場「成人禮」的壓軸大戲。   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已經過去整整40年。40年時間裡,高考作文一直備受關注,除了佔分比重大外,作文題目也能夠引發很多人的共鳴,折射出時代印記。
  • 高考作文:緊貼時代脈搏,凸顯時代主題
    貼近考生生活實際,使考生感到熟悉、友好、親切,進而產生思想、情感的共鳴,是作文命題的不懈追求。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於2000年前後,2018年是他們步入成年、接力「追夢」的開始,高考則是他們開啟這段人生新徵程的「成人禮」。
  • 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七:停下·大踏步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3高考即將到來,對於高考生來說語文作文一向是考生獲取高分的關鍵。中國教育在線根據《梁挺福:2013年高考作文大猜想》,為考生整理了2013年高考作文十大猜想,供大家參考!
  • ...高考43年,43張照片記錄家國面貌、時代變遷,它是我們最珍貴的記憶
    這年的高考,積聚了太多的期望,這是一個民族對知識的渴求,是一個國家的時代拐點!圖為在北京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正在認真答卷(圖片來源:新華社)從此,高考在歷經多次改革後,穩步推進。四十多年來,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培養了大批人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變得不同尋常。也讓如約而至的2020年高考,格外不同尋常,與「眾」不同。
  • 梳理1951年以來高考作文中的價值觀
    不同時期的高考作文題目,在某種程度上體現著不同時代的價值取向。本期文化密碼,我們一同梳理自1951年以來的高考作文題目,從中考察其中蘊含的價值觀的變與不變。  新民主主義時期,推翻三座大山、最終建立社會主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和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主題。
  • 看40年高考作文題型如何變,重要的啟示是什麼?
    看40年高考作文題型如何變,重要的啟示是什麼?恢復高考四十餘年,高考作文及其題型的與時俱進,使之足可以成為整個國家和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今天,回顧四十年高考作文的衍進,並對比同期國際語文及寫作教學的發展,無疑對當下的語文教育、作文教學有一定的啟示價值。
  • 2018高考作文變化:把握時代精神,不再推崇死讀書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高考作文依然是熱點中的熱點。今年最典型的例子,是全國3卷的作文題(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適用):圍繞以下三個不同年代的標語作文: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新區,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徵路。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 ,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2018年高考作文 亮點評析
    散發著時代氣息、張揚個性風採的優秀作文,值得備考2019年高考的學子的玩賞、借鑑。在這裡,你會有諸多新亮點,獲得多方面的有益啟示:  亮點1:關注生活熱點,反映時代新貌  亮點評析  2018年高考,北京卷的「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全國課標Ⅰ卷的「18歲青年與時代發展」、全國課標Ⅲ卷的「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等作文試題,體現「立德樹人」導向,關注時代熱點,引導考生思考自己與時代關係、認識青年的時代責任、激勵青年為時代發展奉獻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