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3年,43張照片記錄家國面貌、時代變遷,它是我們最珍貴的記憶

2020-12-20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關於「高考」的小知識

116年前,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禮部會試中選拔出來的273名貢士,從中左門進入保和殿,歷經點名、散卷、贊律、行禮等種種儀式禮節,準備參加名義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試。由於清廷於次年宣布廢科舉,因此甲辰科考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1905年,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宣告結束,也可以稱之為高考的「前生」。它是封建時代所能採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階級。

(明)仇英 《觀榜圖》局部

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所高等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

1952年,建立起全國統一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制度。中國從此進入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錄取的高考時代。從這一年開始,更多的人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統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顯示出公平,也適應了當時國家快速選拔人才的需要。

1952年全國高考準考證

由於「文革」動亂,1966年至1976年間,高考中斷了11年。

1977年,鄧小平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復高考。恢復高考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挽救了中國教育,也挽救了整個中國。

1977年8月4日早晨,中央召開了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就是在這次會議上,決定恢復中斷10年的高考制度。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一則《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消息,宣布恢復高考!

1977年冬天,舉行了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這年的高考,積聚了太多的期望,這是一個民族對知識的渴求,是一個國家的時代拐點!圖為在北京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正在認真答卷(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此,高考在歷經多次改革後,穩步推進。四十多年來,為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培養了大批人才。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變得不同尋常。也讓如約而至的2020年高考,格外不同尋常,與「眾」不同。

1977-2019

43年高考

一個國家命運的拐點

千百萬個人生的轉折

197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1977年的高考,

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不同地區的考試日期也不相同,

像北京是1977年12月7日、8日、9日3天,

上海則是1977年12月10日、11日、12日3天。

這一年冬天,

570多萬從農村、工廠、部隊走來的年輕人,

懷揣著難得的名額和奮發的意氣,

奔向考場。

由於報考人數過多,

國民經濟也剛開始恢復,

國家一時竟拿不出足夠的紙來印考卷,

中央果斷決定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

最終,27萬年輕人在第二年的春天,邁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

197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的高考,全國首次實施統一命題,分省錄取,這一考試制度基本沿用到現在。

1978年,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

77級學生1978年春天入學,78級學生秋天入學,兩次招生僅相隔半年。

197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

飽經磨難的共和國迎來30歲生日,

「而立」之年的中國,

在改革開放的號角下,抖擻精神。

這一年開始,高考的日期定於7月7-9日舉行,除了1983年外,一直實施到2002年。

198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張舊照攝於當年開考前的考場,

兩名女生正在交談。

她們的笑容給沉悶的考場帶來一絲輕鬆的氣息。

面對著未知的考試與前程,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輕鬆起來呢?

198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是1981年,

天安門廣場,

華燈下,

複習高考內容的青年。

知識改變命運!

這一信念,越發堅定地紮根在年輕人心中。

198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馬雲第一次參加高考。

志氣高昂的他,在志願表上填了北京大學,

不過遺憾的是他當時的數學只考了1分。

次年高考,他的數學也只考了19分,

不甘心的馬雲選擇了「第三戰」。

這第三次高考,他的數學終於考到了79分。

但遺憾的是,

他的總分與本科線還是差5分。

不知道是不是黃天不負苦心人,

由於同專業招生人數未滿,

馬雲最終進入了杭州師範學院本科,被調劑進入外語專業。

198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的高考作文題。

第一次出現了一幅漫畫,

這幅題為《這裡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

描繪了一個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時候放棄。

這道題的出現,

給當時習慣了根據一段材料或一個命題開始寫作的考生們來了個措手不及。

曾擔任過高考閱卷的北京語文特級教師薛川東回憶,

當時不少考生沒有真正看懂這幅漫畫,

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個農村的壞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壩挖穿,幸虧沒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讓閱卷的老師們看得哭笑不得。

198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10月27日,

報名參加上海市總工會舉辦的

高考複習培訓班的年輕人,

將報名大廳圍得水洩不通。

198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高考向著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方向發展,

也是在這一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

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高考前夕,北京171中學的王琳和一位男生隔著幾張課桌低頭看書,他們在談戀愛,後來考入同一所大學,結婚、離婚。

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

198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黃岡中學」,

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

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當年,黃岡中學高考升學309人,

升學率達91.4%,600分以上高分者達30人,佔全省1/9,

且囊括理科第一、二名,文科第一名。

打著「黃岡」旗號的試卷、輔導書,

以「偏、難、怪」著稱,

恐怕是很多人學生時代的噩夢。

198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張老照片,記錄了高考結束的考生們,

興高採烈地走出考場的場景。

即使是30年前,這場面看上去和今天也並無兩樣。

1988

四十年 四十圖

這一年,江蘇高考第一次發現了抄襲作文。根據高考語文命題專家高朝俊曾在其書《高考作文那些事》中的描述,

這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習慣」為題,在選擇「樣卷」的過程中,大家一致認為一篇記敘類的文章寫得太好,判為一類卷上等。

在把「樣卷」發到閱卷教師手裡以後,

就有教師來反映,這是一篇抄襲之作。

那時候可不像現在這樣,

把「疑似抄襲」的文章中的關鍵詞句「百度」一下,

把搜索到的有關文章對比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結論。

閱卷組只得在請那位老師回憶了原文出處後,派了幾位教師,

把近5年的《人民日報》和《中國青年報》都搬了出來,一份份地找過去。

終於,在1984年5月17日的《中國青年報》上找到原文。

於是那篇文章被判為「抄襲」,得了很低的分。

在高考恢復10年後,整個社會學習的熱情越發高漲,這是大年初一的上海,求知的年輕人令圖書館的自習室座無虛席。

198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

國家教委下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標準化實施規劃》,

標誌著標準化考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至此,高考這根指揮棒產生了空前的指揮效應。

標準化考試促使全國的基礎教育都不得不跟著應試方向走。

標準化考試派生了標準化答案,

後來就用上了閱卷機器。

像這樣70年代的高考閱卷現場,慢慢地就看不到了。

199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當年10月,國家教委啟動「三南改革」,

湖南、海南、雲南三省將過去高考的文理科分組變為文史、理工、醫農和地礦四類,每類只考4門,

而這一重大政策的宣布,

離次年高考只有不到9個月的時間。

無數人的命運因為這一紙文件而改變。

直到今天,高考的內容和形式仍在不斷變化。

「上榜」這件事,對每位考生都充滿了變數。

199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在高考前不到三個月,

國家教委舉行了記者招待會,

正式宣布:從1991年開始,在全國實行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制度。

會考原本只是學業水平考試,

但是後來,為了提高升學率,

一些地方依照會考成績將一些學生提前驅除「出局」,

不被允許參加即將到來的全國統一高考。

199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劉強東考取了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

據《年輕就是要:活出你自己》一書中描述,劉強東的小時候的夢想是從政,做縣長,造福一方。

當時,以他的成績完全可以上清華大學物理系,

但他早已經在填報志願時,放棄了清華物理系,填寫了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那時候的他想當然地認為:

進了人大就能做官,

而社會學又是統管一切「小學科」的「大學科」。可惜的是,

在入學當晚,劉強東的美夢就破碎了。

因為同系的師哥告訴他,

社會學與從政無關,

而且就業狀況在人大排倒數第二,僅次於人口系。

在今天,高考專業與就業不對口的情況,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199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國家教委大手一揮,開始在各省市中鋪開「3+2」高考科目設置,

即文史類考語、數、外三科加政治、歷史二科,

理科考語、數、外三科加物理、化學二科。這種科目設置一直沿用到2000年。

這是一張1993年的高考政治試卷,這樣的卷面設計,讓人分外熟悉。

199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全國37所重點院校試行並軌制收費,

逐步建立起「學生上學自己繳納部分培養費用、畢業生多數人自主擇業」的機制。

以前國家發生活費相當於「國家幹部」的大學生身份,

從此要自己掏錢讀書。

湖北三峽壩區三鬥坪鎮東嶽廟村黎開英的兒子望軍在1994年全國高考中,以651分的好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鄉親們紛紛來到他家祝賀。

金榜題名給這個農村家庭帶來了無上的榮耀。

199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即將進入考場的考生正在考場外進行著最後的溫習。

199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漫畫作文題再一次出現已是1996年。

當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給出了「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

這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被評價為諷刺現實,直面社會陰暗面。

也由此引發了教育界與醫務界的一點不愉快。

199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7月28日,西安。

發榜了,許多高考生落榜。

國家辦的大學有限,社會辦學的大學便應運而生。

這是招生諮詢會上,替兒子選學校的父母。

199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年高考結束後,

一位考生在清理自己的學習資料。

厚厚的資料摞起來,

超過了小夥子170釐米的身高。

199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世紀之交的1999年,

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

「幸虧我媽沒早生我一年!」,當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太多應屆高中畢業生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一年,高校招生比例猛增至47.4%,

而直到6月時,許多考生尚不知會有此意外之喜。

擴招,給了很多人圓夢大學的機會。

這一年的高校擴招引發了「大學新生潮」。圖為武漢大學「迎新」場景。

200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電腦和網際網路還是稀罕物,

位於北京東大橋的百腦匯電腦城,

一大早就有許多考生和家長來到這裡,

排隊等待免費上網查分。

據工作人員說,一個上午就來了近百人,

查完了分數,

每個人的表情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200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高考取消了考生「未婚、年齡不超過25歲」的限制,

這給無數大齡考生以驚喜和機會。

以炒股為生的黃順鋒做夢也沒有想到今生還有機會參加高考。他同眾多大齡考生一樣,成為高考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200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7月7日,上海市92800多名考生冒雨走進全市3800多個考場參加高考。

而首場語文考試的作文「面向大海」,

因取材範圍過大,

頗讓部分考生感到無所適從,紛紛表示心裡沒底。

這位女生剛出考場,便向母親訴苦。

在「吐槽」還未被發明的時代,當時的考生也就無法享受到集體吐槽高考試題的樂趣。

200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教育部決定將高考時間提前1個月,

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

高考終於告別酷暑。

678的諧音是「錄取吧」,

在殘酷競爭的考試中,

這也許正是考生需要的一點心理安慰。

這一年,全國爆發了大面積的非典疫情,想要進考場,還必須先過「體溫測試」這一關。

200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7日,63歲的「爺爺考生」鄒偉敏在浙江嘉興海寧一中考點參加考試。

像這樣的大齡考生,如今並不罕見。

大學是一個美麗的夢,

而這個夢,

並不只屬於年輕人。

200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這一年,海南高考狀元李洋「夢斷清華」,

引發了全社會對「高考移民」及「高考公平」的大討論。

當年,李洋先是被告知高考分數海南理科第一名,

海天學校還掛出醒目的條幅,祝賀李洋取得好成績。

眼看就要實現上清華大學的夢想,

但因為有人舉報,他在海南就讀未滿兩年,不符合海南省報考本科第一批院校的要求,被取消了錄取資格。

李洋後被香港城市大學錄取。

200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7日,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老師,

在開考前,

送給每位考生一個貼有「心會跟愛一起考」的蘋果,

預祝考生「平穩考出豐碩成果」。

一個蘋果,代表祝福,也隱隱投射出教師群體在面對高考時的焦慮。

2007

四二十年 四十二圖

高考,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神經,

畢竟,誰家還沒有個要高考的孩子呢?

2007年某公交公司出動公交車免費接送考生,並且在考場外設置了車廂服務站,讓家長不必在酷熱裡等待,可以上車免費飲水和休息。

200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7月3日,四川地震災區延期高考舉行。

在德陽人民醫院的「病房考場」內,

4名東汽中學考生正在填寫答題卡。

200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結束,廣東省四位「狀元」騎著高頭大馬,霸氣巡街。

高考催生出一種「狀元經濟」——狀元筆記、狀元錯題、狀元食譜 ……只要跟「狀元」沾上點邊,都會賣的還不錯。

201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結束,

也許是多年未曾見過的笑容綻放在考生和家長的臉上。

鮮花、擁抱,

毫不吝惜。

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亞於一場戰爭,

所有人都如釋重負。

2011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這天,

工地停工了,

汽車不鳴笛了,

就連大媽們都不跳廣場舞了,

整個社會,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向考生釋放善意。

一位考生在的哥、交巡警等人的愛心接力幫助下抵達考場後,不禁感動地哭了出來。

2012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語聽力考試。

緊挨著南京市九中高考考點的道路上,

考生家長排成一排,堵住馬路,

指揮過往的自行車、電動車繞道而行,

以免噪音影響考生的考試。

高考,從來就不是只考學生的。

2013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每年臨近高考,

家長為了考生,做盡各式祈福,

試圖為高考之戰的勝利增加一塊砝碼。

2013年5月13日,江蘇省南通市,當日是民間傳說的文殊菩薩生日,考生家長前往當地劍山風景區——文殊菩薩廟燒香祈福,求菩薩保佑子女考出好成績。

2014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臨考前幾天,

四川某地部分學校考生,

用撕書、扔書的方式

釋放壓力,迎接高考。

2015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2015年6月5日早上8點8分,

一年一度的六安市毛坦廠中學送考開始。

42輛送考大巴載著數千名高三考生,

從這個號稱「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學校駛出。送考車的車頭車尾都坐著穿紅衣服的學生,有學生打開車窗,喊著毛中必勝,

毛坦廠當地萬餘名群眾和家長

自發來到車隊兩側為考生送考,

家長們手持空色旗幟為高三考生吶喊助威,場面十分壯觀。

2016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高考是許多中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試,

為了維護高考公平性,

反作弊工作也在不斷從「人防」向「技防」升級。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的出臺,

將國家教育考試作弊行為列入刑法之中,

使得2016年高考被社會評論為:

「史上最嚴高考」。

高考的公平公正,應是這個社會的底線。

2017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2017年6月8日下午5點10分,

最後一門英語考試結束,

孩子們歡呼著衝出校門口,

門外家長們紛紛舉起手機拍下這一幕。

一些考生將老師和同學舉起,

拋向空中,

他們打起V形手勢以示慶祝。

孩子,考好考壞,爸媽都等你回家吃飯!

2018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2018年高考正式拉開大幕,

首批「00」後考生們集體亮相步入考場。

莫言在《陪女兒高考的這一整天》一文中,寫高考這天女兒的心情:「從7點開始,女兒就一趟趟地跑衛生間。對於高考,莫言只能感慨說,高考很壞,但沒有高考更壞。

2019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6月8日,高考結束時,

安徽十中門口,曾發生感人一幕:

一個穿黃色T恤的男生,

考完最後一場英語,

步伐輕盈地走出來,

大步來到在考場外守候的媽媽面前。

媽媽還沒反應過來,

男生撲通一聲跪下說:

「媽,謝謝您,這些年您辛苦了」。

媽媽一把將孩子抱在懷中,

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

下跪男生叫王恆傑,是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坦言,高考完的那一跪,不是策劃,不是炒作,是他不論考好考壞,都要獻給媽媽的禮物,感謝媽媽給了他最好認知。

6月23日,安徽高考成績公布,王恆傑考了635分,高出安徽理科一本線139分,雖然不是狀元,但堪稱優秀。

2020

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

43年漫漫高考路

忠實記錄了家國面貌、時代變遷

你我都曾是這千軍萬馬中的一員

這條路

浸透了幾代人的淚水、歡笑

寫滿青春,寫就命運

車輪不會停下

故事未完待續……

2020年高考

今日開啟

預祝今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們

金榜題名 前程似錦!

少年,加油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方志四川」綜合人民日報、人文之窗、中國國家歷史、四川日報資料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高考特輯】高考43年,43張照片記錄家國面貌、時代變遷,它是我們最珍貴的記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高考43年:珍貴影像,總有一張是你的珍貴記憶!
    1977-2019,43年高考,一個國家命運的拐點,千百萬個人生的轉折!下面,一起來看看過往的43年的高考歷程吧!對此,你有什麼特殊的記憶嗎?1977年1977年,中斷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度得以恢復。是年12月10日的高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 高考43年珍貴影像: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
    恢復高考43年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記錄了高考結束的考生們,興高採烈地走出考場的場景。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的出臺,將國家教育考試作弊行為列入刑法之中,使得2016年高考被社會評論為:「史上最嚴高考」。
  • 高考43年珍貴影像:一年一張照片,看哭了,高考很壞沒有高考更壞
    恢復高考43年一年一張照片,你是哪一年?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記錄了高考結束的考生們,興高採烈地走出考場的場景。
  • 「好書推薦」讀《國家相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家國記憶》:照片...
    「好書推薦」讀《國家相冊——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家國記憶》:照片無言,歷史有聲 2019-09-2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飽含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密碼 43年來高考作文如何變化
    43年來高考作文如何變化 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會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瀟湘晨報搜集整理了湖南考生從1977年至2019年做過的43個作文題,並邀請湖南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歐陽薦楓老師對這43個作文題進行梳理與回顧,展示其中蘊含的時代發展的腳步與密碼。
  • 《國家記憶:新中國70年影像志》——用鏡頭記錄中國人感天動地的...
    在新中國成立70年之際,大型主題圖文書《國家記憶:新中國70年影像志》由新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新華社幾代(數百位)職業攝影記者、中國照片檔案館900多幅珍貴照片,帶您穿越時空的隧道,追尋共和國70年的發展歷程;觸摸中國人70年的家國記憶——你見過1949年1月解放軍進入北平城的情形嗎?
  • 23010天,她用60本流水帳記錄生活變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1957年7月11日到2020年7月10日23010天1890頁家帳從匱乏到富裕從溫飽到小康從安居到宜居記錄時代定格美好簡明的一行行帳目,見證了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變遷,微電影《六十本流水帳裡的小康生活》,為你講述尋常百姓家的奔「小康」史……日前,由嘉定鎮街道組織策劃拍攝的微電影——《六十本流水帳裡的小康生活》正式發布,講述了李惠英老人用帳本記錄生活的故事
  • 讀懂時代底片 喚醒珍貴記憶——聽新華社記者講講《國家記憶》裡的...
    翻閱這樣一本由900多個瞬間濃縮而成的《國家記憶——新中國70年影像志》,就像被引領著穿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時光隧道,展開一段充滿敬意的回望之旅。攝影屬於歷史。全書的第一張照片是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現場。
  • 王福春:用鏡頭記錄鐵路與中國人的變遷
    他也被IPA(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 評為全亞洲最具影響力的30位攝影師。「火車是流動的小社會,車廂裡演繹著一幕幕人間百態,充滿著時代的印跡。我很榮幸能夠成為見證者和記錄者,以紀實攝影真實記錄下歷史的變遷。」王福春笑著說,自己是幸運兒。
  • 老照片回顧高考43年:馬雲高考數學1分,劉強東志願當官...
    下面跟著這組高考老照片,一起回顧43年來,這些高考歲月中的點滴。1977年高考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被恢復,1977年12月10日的高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在錄取率極低的1978年,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
  • 老照片回顧高考43年:哪一年最驚心動魄?
    上回我們回顧了1977-1997這二十年高考歷程中具有歷史代表性的二十張照片:今天承接高考老照片話題,繼續為大家講述1998年-2019年這22年的高考往事。1998年高考1998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是最悲催的一屆,因為在第二年國家就開始實行了擴招政策。
  • 【最美全家福】定格溫馨畫面,曬出你的幸福,珍藏最珍貴的記憶(二)
    從今天起,蓮實 「最美全家福」活動將溫暖開啟,展示和分享您的「最美全家福」,讓所有人感受家的力量!曬出你的幸福,珍藏最珍貴的記憶,讓全家福成為圖存記憶中最美的一抹色彩,方寸眾生,瞬間永恆!投稿郵箱wlxsyxx@126.com,照片請備註學生班級姓名和文字介紹。
  • 全景記錄同安近40年變遷 152張老照片講述小城故事
    昨日,152張20世紀後半葉和本世紀初的同安老照片在同安區文化館1樓展廳展出,讓同安市民透過老照片看到近40年來同安的滄桑巨變以及不同時代老百姓的精神風貌。截至5月底,歷時兩個多月的廣泛宣傳發動,同安區檔案局共收到照片數量為11023張,最後經過層層遴選,從這一萬多張的照片中挑出152張照片參加「再見老時光」老照片年代秀系列宣傳活動。  152張彌足珍貴的老照片,翔實、細緻、全景式地記錄了20世紀後半葉和本世紀初的老同安。照片拍攝於20世紀70、80、90年代以及00年代,跨越了「文革」、改革發展、經濟起飛等階段性時代。
  • 從27張珍貴老照片看近代以來中國服飾的變遷
    那些有幸留存的黃中師生的老照片,成為一個個凝固的歷史片段,使我們可以清晰地回望,進而重拾起那一段段塵封的記憶。數量眾多的老照片,承載著大量珍貴的歷史信息,以供我們發掘、研究。一頁一頁地翻閱它們,筆者發現不同時期的的老照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尤其是照片中老師與學生的著裝。將他們串聯起來,竟完整地反映了中國近代以來服飾變遷的歷史。
  • 1977-2020的43年高考歷程
    1977年的大事就是恢復高考了。從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時代就此到來。各種書籍 都很匱乏,書籍不再是反動的了,書變得如此珍貴。據統計,77、78年恢復高考後的冬夏兩季,全國共有1160萬人參加考試。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師生、夫妻攜手同進一個考場,同擠「獨木橋」。40.1萬多名考生最終走進大學校園,錄取比例大約為4%左右。後來的幾年這個錄取比例一直沒有改變。高考難度很大。那個時候,誰都沒有長後眼,上山下鄉是不是繼續?高考每年都有嗎?
  • 高考已歷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珍貴記憶?
    這是一張珍貴的1978年高考成績通知單,408分的總成績在當時堪稱學霸。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這一「神話」,在1986年,幾乎達到巔峰。
  • 高考四十二年,哪一張照片是屬於你的記憶(珍貴!)
    照片記錄了一對戀人青澀的求學時光。1986四十二年 四十二圖「黃岡中學」,是一個提起「高考「就不得不提的「神話」。,記錄了高考結束的考生們,興高採烈地走出考場的場景。據工作人員說,一個上午就來了近百人,查完了分數,每個人的表情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憂。
  • 盤點43年高考之間的「最」!一起來了解下吧。
    高考自1977年恢復以來,已經走過了43年,在這43年裡實現了很多人的人生夢想,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在這43年裡發生了很多事,並且有很多「最」。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吧。高考最難的一年,當然屬1977年了。2019年,很多省份的高考錄取率已經超越85%。你說當年高考難嗎?
  • 野生華南虎43年來首現陝西 村民目擊17次(圖)
    昨天,陝西省林業廳方面宣布,擔任調查隊嚮導的陝西鎮坪縣城關鎮文彩村7組村民周正龍,於今年10月3日在該縣神州灣一處山崖旁,用膠片和數位照相機同時拍攝到的一組野生華南虎照片,經陝西省林業廳組織野生動物和影像專家鑑定後證實這組照片是真實的。    陝西省林業廳方面認為,這宣告了43年來野生華南虎重新被發現,這同時也證實了野生華南虎在中國陝西鎮坪縣的存在。
  • 浙江首批結婚證、尺寸最小的結婚證——70年全省記憶集中展出
    作為「浙江廣電事業70年系列慶祝活動」之一,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省廣播電視局、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浙江省檔案局、浙江省檔案館全程協辦,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城市之聲和教育科技頻道承辦的「一封家書o家國檔案七十年」活動今天(12日)正式啟動,並向全球發出徵集令,徵集70年來發生在浙江大地上的各類家書和珍貴的民間檔案,深入挖掘傳統「家」文化中飽含的家國情懷,記錄壯麗70年銘刻在浙江大地的偉大徵程和奮鬥足跡